第186章贝币通商
海风卷着咸腥味扑进窗棂,楚舟盯着案几上那堆五彩斑斓的贝壳,指尖沾了朱砂往贝面一抹,螺钿纹路里立刻浮出暗红色的渔村图腾。他拎起贝壳对着日光细看,嘴角一抽:"阿旺,让你磨的牡蛎粉呢?再掺点海藻胶!"
"楚先生,牡蛎壳全被春娘抢去串门帘了!"少年从灶间探出半个脑袋,手里还攥着半块烤得焦黑的鲻鱼干,"她说咱渔村就该'贝贝生辉'......"
楚舟扶额叹气,春娘自从听闻要复兴贝币,恨不得把全村蛤蜊都镶在裙摆上。昨夜他起夜时一脚踩中个硌脚的东西,拾起来竟是个雕花贻贝——这悍妇连夜壶都要贴贝母装饰!
"罢了,先用珍珠粉凑合。"他抓起竹篾刀,在贝壳内侧刻下一串波浪纹。刀刃突然打滑,贝壳"咔嚓"裂成两半,露出内壁细如发丝的刻痕。楚舟瞳孔一缩——那分明是半幅海图,曲折线纹间标着"沉贝谷"三字。
"楚先生!黑市的人把码头堵了!"阿旺的破锣嗓子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他们说咱的贝币连狗都不啃!"
码头上乌泱泱挤着二十来个赤膊汉子,领头的光头壮汉正把贝币抛着玩:"拿蛤蜊当钱使?你们渔村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周围响起哄笑,几个黑市打手故意把贝币扔进海里,溅起的水花惊散鱼群。
楚舟不紧不慢踱到人群前,袖中滑出枚特制贝币:"李三爷,听说您上月收的盐货里掺了三成砂砾?"他指尖轻弹,贝币"叮"地嵌入对方脚下的船板,"用这'验砂贝'刮刮盐袋便知真假,可比银秤实在多了。"
光头脸色骤变,抬脚要碾碎贝币,却见那贝壳忽然渗出靛蓝汁液,在木板上晕开清晰的"李记"徽纹。围观渔民哗然:"真是黑市的船印!""难怪上次买的盐硌牙!"
"放屁!老子......"光头刚要挥拳,斜刺里飞来串彩贝链子,正套在他脖颈上。春娘叉腰立在舢板头,襟前缀的砗磲片叮当作响:"嫌贝币寒酸?你家相好的昨夜还偷摸找我换'鸳鸯贝',说要镶在肚兜上讨吉利呢!"
人群爆出大笑,几个渔妇趁机扬手抛撒贝币。孩童们欢呼着扑抢,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娃突然举起枚贝壳:"娘!这蛤蜊里藏着会动的小鱼!"
楚舟心头一跳,那正是刻着海图的特殊贝币。他佯装弯腰系草履,指尖迅速在地面画出消浪符。霎时潮水翻涌,浪头将女娃手中的贝壳卷回海里。
"海神都看不下去喽!"老渔民杵着鳐鱼骨拐杖蹒跚而来,腰间新挂的贝币串哗啦作响,"当年渊族鼎盛时,龙宫聘礼都要用砗磲贝下聘,你们这些后生......"
"阿爷!黑市的人溜了!"阿旺突然指着海面大叫。但见光头汉子那艘包铁船正悄悄调头,船尾却粘满发光藤壶——正是楚舟特制的"追踪贝"在作祟。
夜幕降临时,楚舟蹲在礁石旁烤生蚝。炭火映着贝币上未干的海藻胶,泛出翡翠般的光泽。阿鲛默默递来陶碗,鱼汤里浮着枚刻纹贝壳。
"你发现了?"楚舟舀汤的手顿了顿。少女低头搅动篝火,腕间贝链轻响:"今早验货的二十筐蛎子,有三枚贝币的刻痕特别深。"她蘸着鱼汤在石面画线,"连起来像潮沟走向。"
楚舟从怀中掏出裂开的贝币,两道海图拼合处隐约现出蓬莱轮廓。浪涛声中忽然传来"噼啪"脆响,两人转头望去,见春娘举着灯笼挨家挨户吆喝:"碎贝换新币喽!十枚旧贝赠姻缘红绳!"
"她倒是会做生意。"楚舟苦笑着看那悍妇拐进小巷,灯笼却突然熄灭。紧接着传来春娘中气十足的骂声:"哪个杀千刀的在老娘家墙根埋蛤蜊?等等......这花纹咋像没穿裤子的海神?"
阿鲛突然起身,长发被海风扬起:"是渊族的生殖崇拜图腾,通常刻在......"
"停!"楚舟一把捂住她嘴巴,"就说这是祈福多子多孙的。"他望着春娘喜滋滋捧走那堆"送子贝",突然觉得推广古币最大的难关不是黑市,而是村民诡异的创造力。
潮水漫过脚踝时,阿旺提着竹篓气喘吁吁跑来:"楚先生!按您吩咐在沉贝谷撒的网有动静了!"少年掀开篓盖,满筐荧光小蟹正用螯钳拼出鼎形图案。
楚舟捏起只螃蟹轻敲背壳,蟹群突然齐刷刷转向东方。极目处,月影正坠在一线浪尖上,恰似青铜鼎耳悬于海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