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鱼塭共筑
海风带着咸腥,吹过新开辟的滩涂地。楚舟站在一片泥泞的边缘,看着面前这片被浅堤围拢、引入山涧淡水的区域,眼神专注。这便是他构想中的“潮汐鱼塭”——一个既养鱼虾,又能借助潮汐之力省却人力看守的巧妙所在。
“阿舟哥,这牡蛎壳真能夯进土里当墙骨头?”一个精壮的小伙子拎起一大串还沾着湿泥的牡蛎壳,壳缘锋利,在阳光下泛着青灰的光泽。
“能!”楚舟答得斩钉截铁,弯腰从泥水里抠出一块混着牡蛎碎壳的硬土块,用力掰了掰,纹丝不动。“瞧见没?壳碎了,棱角还在,混着黏土、沙砾夯实在塭壁里,比单用泥土结实十倍!咸水泡着也不易散架,潮水冲上来,反倒让它们咬合得更紧实。”
“嘿,是这个理儿!”旁边一个花白胡子的老渔民咧嘴一笑,露出豁牙,“老祖宗垒海塘也这么干过!省了石料,还结实!就是挖这些臭烘烘的壳子费老劲喽!”
“费劲也值当!”楚舟指着鱼塭与海水相接的那一面,“关键在这儿!”
众人目光聚焦之处,一道宽大的闸口正在安装。闸门主体是厚实的硬木,看着沉重。但楚舟设计的机关却透着巧思。闸门两侧竖着粗大的木柱作为轨道,闸门顶端横贯一根光滑的硬木轴。最巧妙的是,一根长长的竹竿一头牢牢绑在闸门顶部木轴上,另一头则系着个巨大的、密封的中空竹筒浮标,此刻正半沉在涨起的潮水里。
“涨潮了!”有人喊道。
只见海水汩汩涌入鱼塭,水面迅速抬升。那巨大的竹筒浮标被潮水顶得浮力大增,开始上浮。竹筒连着竹竿,竹竿连着闸门顶部的木轴。浮标上浮的力量通过竹竿传递,竟将那沉重的木闸门缓缓地、平稳地向上拉起!清澈的海水畅通无阻地流入塭中。
“神了!”渔民们看得目瞪口呆。
“等退潮呢?”有人忍不住问。
楚舟微微一笑,指了指闸门上方:“看那。”
只见闸门顶部木轴的另一端,同样固定着一根竹竿,这根竹竿却斜斜向上,末端吊着一个沉重的石锁。此刻涨潮,闸门被浮标拉起,这根吊着石锁的竹竿也被带得向上翘起,石锁悬在半空。
很快,潮水涨到顶峰,开始缓缓退去。鱼塭内的水位逐渐高于外海。那巨大的竹筒浮标随着水位下降,浮力锐减,开始下沉。就在此时,那悬在高处的沉重石锁,在自身重量的拉扯下,猛地向下坠落!下坠的力量通过竹竿传递到木轴,木轴转动,沉重的闸门“嘎吱”一声,稳稳地向下落去,严丝合缝地卡在闸槽里,将退潮的海水牢牢挡在外面。
“老天爷!自己关上了!”岸上爆发出惊叹和欢呼。这自动启闭的闸门,意味着省下日夜看守的人力,意味着这鱼塭真能靠潮汐吃饭!
“省下来的力气,正好伺候塭里的‘小祖宗’!”楚舟笑着,指向塭中一片用细密竹篱隔开的区域。
那里,引入的山涧淡水与塭中咸水交汇,形成一片微咸的水域。几十条圆滚滚、气鼓鼓的河豚正在水中懒洋洋地游弋,背上的小刺若隐若现。这便是楚舟计划里的“毒液工厂”——驯养河豚,取其剧毒腺体,制成涂抹在渔叉、箭簇上的毒液,对付日益猖獗的海盗。
“阿姆!快看!圆球球!”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响起。
只见靠近竹篱的水边,一个顶着湿漉漉墨绿卷发的小脑袋冒了出来。是个人鱼族的小幼崽,看模样不过人类孩童三四岁大小,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盯着水里慢吞吞游过的河豚,满是天真。
“别碰!小家伙!”岸上一个年轻的渔家嫂子赶紧出声,她正和人鱼族的几位妇女在岸边交流用海草加固塭壁的法子。
小幼崽哪里听得进去?人鱼的天性亲近海水生物,它只觉得那圆滚滚的鱼憨态可掬。它伸出粉嫩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戳了一下最近那条河豚滑溜溜的背。
那河豚正悠闲地吐着泡泡,骤然受袭,瞬间炸了毛!原本圆润的身体像吹气般猛地膨胀成一个带刺的圆球,原本温顺的小眼睛也瞪得溜圆,充满了“鱼”的愤怒!更可怕的是,它膨胀的肚皮上,几根细小的尖刺猛地弹射出来,险险擦过小幼崽的手指!
“呜哇——!”小幼崽吓得一个激灵,尾巴一摆就想跑。
可它忘了,它是在浅水区。尾巴拍在泥底,非但没窜出去,反而溅了自己一脸泥点子。那被激怒的河豚,此刻认准了这“罪魁祸首”,仗着自己膨胀后浮力大增,像个充满怨气的气球,竟一扭一扭地朝着小幼崽漂撞过来!背上的尖刺根根倒竖!
小幼崽吓得脸都白了(如果人鱼有脸白这个概念的话),墨绿色的卷发都炸了起来,一边“呜哇”乱叫,一边手忙脚乱地试图在浅水里扑腾后退,模样狼狈又滑稽。
“哎哟我的小祖宗!”岸上那渔家嫂子又急又乐,赶紧招呼旁边几个看热闹的渔民,“二牛!柱子!快!别让那毒球球真扎着小人鱼!”
二牛和柱子两个年轻渔民早就笑得前仰后合,闻言赶紧跳下塭边的浅水,泥水瞬间没到大腿。他们眼疾手快,一人一边,用带来的长柄捞网,精准地一兜一抄,像捞个不听话的皮球,轻松把那只气鼓鼓的河豚给“请”回了竹篱圈定的区域。
小幼崽惊魂未定,尾巴还在微微发抖,大眼睛里含着两包泪,委屈巴巴地看着岸上的人鱼妇女。
“噗嗤…”岸上传来压抑不住的低笑。连楚舟都忍俊不禁,摇了摇头。那渔家嫂子赶紧下水,把小幼崽抱回岸上,一边用粗糙却温柔的手拍着它的背,一边安慰:“不怕不怕,圆球球脾气大,咱不惹它了哈!回头婶子给你找漂亮的贝壳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