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一脸惊诧,“这个是救生衣。”
对于李富春没有见过安全衣,老吴的反应很大,毕竟这可是关乎到采冰人的安危问题。
“救生衣?”李富春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好奇的伸手摸了摸。
“这不就是一个背心,里面填的啥玩意。”
李富春按了几下救生背心鼓起来的地方,他总觉得这种东西不如安全绳来的实在。
老吴却语重心长的说道:“不是我说你,这个安全问题真得重视。”
“这个救生衣可比你那个安全绳要保险多嘞。”
老吴似乎明白李富春在想什么,于是接着解释道:“穿着这个背心,在水里就不会沉下去。”
“这么神奇!”李富春忍不住惊呼出来,要知道在冷冬的冰面上意外落水,身上的棉衣浸水以后就相当于催命符。
他在吴千秋那里都没有看见过这种背心,如果真的有老吴说的那么神奇,那一定要买些回去。
“多少钱?”
“几十块吧,好一点的上百块都有。”老吴对此也不是很清楚,就算是他们采冰场,也都是俩队共用这些救生衣。
“啥!”李富春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一个小背心,竟然卖几十块钱。
他现在明白为什么吴千秋没有买这些背心了。
这要是人手配备一件,那得多少钱呐!
除了这些大采冰场用的起这些背心,他们这种小采冰场还真不敢想。
“老吴,干啥呐?开工喽!”
老吴听见身后冰把头的声音,嘱咐几句旁边的李富春在,然后自己就急忙跑了过去。
李富春把手揣进棉衣里,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站着会被冷风冻透,所以他得来回走来走去。
咔咔咔……
不一会,他就看到一队人手持着电锯开始有序切割起冰面。
锯齿没入冰层,如同刀切豆腐般,轻易就切割开来。
几乎实在同时,电锯队继续向前推进,而身后的一队攥着冰镩开始炸冰。
炸冰的目的是为了让切割完的冰块彻底分离出来。
在这种极寒的环境下,电锯切割出来的冰块缝隙在很快就会再次冻住。
但是短时间的冻结并不坚硬,所以用冰镩子炸掉这些冰冻,让冰块彻底脱离冰层。
只见那一队人排成竖列,将手中的冰镩高举过头顶,然后对准电锯切割出来的缝隙,用力砸下。
冰渣、碎冰四下飞溅。
李富春看到老吴就是炸冰队的一员,他很清楚这一项工作,不仅考验体力还考验技术。
炸冰分离出来的冰块裂纹少,品质自然就好。
快、准、狠,动作不能拖泥带水。
有些时候,碰见冰冻黏连在一起的冰块,他们还得踩在浮冰上作业。
一边在晃动的冰块上稳住重心,一边还要用冰镩炸冰。
咔哧咔哧……
还有一队人引起了李富春的注意。
他看到这些人选择在已经被切割开的一个地方,拿着电锯和冰镩在削冰。
李富春之所以觉得像是在削冰,是因为这些人似乎不是为了切割开冰层,反而是在沿着一个方向削去多余的冰。
很快,他就看到一个倾斜的冰坡就出现了。
随后一名采冰工人手持电锯,利用锯齿在冰坡上切割出来很多坑洼。
随后足足有十台大家伙闪亮登场。
李富春在吴千秋那里见识过这些机器,只不过眼前的布局却是让他眼前一亮。
一个个冰坡就像是为这些机器量身定做似的,它们之间间隔数米,整整齐齐摆放在冰面上。
机器伸展出来的传输带正好可以架设到冰坡上。
李富春看到专门有一队人守在运冰车的附近,将机器上的两只铁钩凿进冰块上。
随后嗡嗡嗡的声音响起,传输带启动,把重达上百公斤的大冰块拖拽到冰层上。
李富春在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吴千秋的采冰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吴千秋仅仅采购来大机器,却没有研究布局和合理的使用方法。
看到这里,他才算是恍然大悟。
要是依靠铁钩和人力拖拽,光是一个上百公斤的大冰块,李富春他们要很多人费时费力才能拖拽上来。
而对于这个大机器来说,不过是几分钟的功夫。
要是短暂来看,或许人力更安全一些。
毕竟冰面承重有限,过于多的大机器本身重量也很大,无形之中增加了采冰人的风险。
大松村采冰场的意外,李富春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但是如果长久来看,人力终有竭尽时,而机器则会不知疲倦的工作不止。
拖拽上来的冰块被卸掉铁钩,扔在冰面上,然后又会有一队人负责用拉冰车运到江岸上装车运输。
李富春走过去,用手摩挲着冰块,他发现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