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亲咬了咬牙,只是简短回了一个字。
他掏出了老旧的帕子,颤颤巍巍伸出手,给母亲擦着嘴角的口水。浑浊的眼里,看不清他的想法,却满脸写着不安。
赵月心里慌乱极了,她清楚的知道,家中的钱,大半付了自己的学费,紧紧巴巴度日都难。母亲突然重病,父亲怎么可能还有钱呢。
夜里,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赵月睡在母亲旁边。听着父亲一声声无奈的叹息和急促隐忍的咳嗽,下意识拉紧了母亲粗糙的手,心里五味杂陈。
父亲是在村里出了名的性格刚强,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总是抢着干最重的活。
生产队里有一匹极其烈性的马,谁都没有办法,可是在父亲手里,驯服的极为乖巧。到现在,赵月都清楚记得父亲单手持缰的飒爽英姿。
分家后,父亲又带着母亲开垦荒地,凭一双手和一把子力气,把家里的草屋换成了现在的三间砖房。
村里人戏称父亲叫“赵铁人”,就是因为他不服输的倔劲。
可如今的“赵铁人”老了,面对生活里的变故,那股子引以为傲的力气变得毫无用处。
赵月辗转难眠,用毛巾仔细擦拭着母亲的手脚。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眼睛酸涩极了。
赵月的母亲,原本是县城里富庶人家的大家闺秀。具体多富有,母亲偶尔在月下给自己讲故事的时候,都会谈及她年幼时的记忆。
整个县城都是她家的产业,有吃不完的糕点,穿不完的新衣,这些都成了赵月听闻后,无比向往的生活。
后来,母亲家道败落,又遇打土豪分田产的特殊时期。懵懂的她,经亲戚介绍,嫁给了村里的父亲。
母亲务实,踏实勤谨,知道自己男人在外出力气不容易,把家中照顾的井井有条。如此贫瘠的年代,赵家的孩子,在村里却是最干净的。
每每出了太阳,母亲都会晒一大盆水,像是拎小鸡仔一样,把几个孩子挨个抓起来,守在水盆前,用猪毛鬃做的刷子,连指甲缝隙都不放过,刷洗的干干净净,孩子们却嗷嚎连天。
时不时,村里人会调侃,老赵家这是在杀猪仔咧!
这些记忆就像是画片一样,涌上心头,在赵月眼前一幕幕放映着,更觉揪心。
这一夜,赵月几乎没怎么睡着,好不容易挨到了天麻麻亮,就听到了父亲的穿衣声。
不一会儿,父亲下炕趿拉着布鞋,缓缓走到赵月前面,伸手小心拍了拍她。
赵月猛的坐起来,父亲摆摆手,示意让赵月跟上去。赵月小心看了眼熟睡过去的母亲,慌忙套上棉衣,下炕跟着父亲出了门。
不等赵月问父亲是要干嘛,就跟着他来到了后院。
月霞一早站在后院等着父亲,眯着眼俨然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却将自己宝贝的麻花辫拢的整整齐齐。
赵月没听到熟悉的猪叫声,回头一看,猪圈已经空空如也了。
“看啥?都卖了!”月霞看到赵月的目光,立即没好气的说着。下一秒,却对上了父亲凛冽的眼神。她小声嘟囔了两句,上前去帮着父亲忙活。
北方人会准备过年猪,到了腊月的杀猪日子,宰杀后过个好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的。父亲连过年猪都卖了,看来真的是山穷水尽了。
“来,撑着。”父亲推开小门,拿着布口袋抖了抖,冲着还在发呆的赵月喊了一嗓子。
赵月回过神,冻得瑟瑟发抖,嘴里呼着白气,立即拿过布袋子,和月霞一人一角,蹲在地上撑开布袋。父亲把积攒的山货拿了出来,抖落干净后,放入了布袋里。
“一会,我跟你一块进城。我去你表叔家把这些山货送去,霞儿你把家里顾好。”父亲用麻绳把布口袋扎的结结实实,头也不抬的说道。
赵月愣了一下,当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表叔家在县城里,虽然平时走动也多,但是父亲这般要强的人,一夜未眠,鼓起所有勇气,能想到的办法,只有去求助表叔了。
赵月鼻子一酸,看着父亲瘦骨嶙峋的背,抿了抿嘴匆忙转过身,用手背擦了下眼睛,生怕父亲看到。
月霞只是闷声应了一下,随后麻利的将布袋背起来,二话不说出了院子,到了院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赵月,嘴巴微微张了张,似乎有话要说,却终于还是没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