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公司的福利
我爱吃牛排2025-09-01 15:412,101

  第四百一十一章公司的福利

  新泰几国直接在报刊上称呼许斌为“东方流行天王”,东瀛国全国性大报《每日新闻》也进行了报道。

  并称呼许斌为“东方新生代流行巨星”,泡菜国的媒体在许斌的前缀上加上了“东方最年轻天王”。

  7月6日开始,许斌和新专辑《致青春》不断的在央视的新闻栏目上露脸。

  先是介绍了许斌首周的销量,并与以前的记录做了对比,然后是对许斌高考状元的身份大书特书,最后反馈了国外媒体对许斌的报道。

  现在华国正在积极与世界接轨,整体环境都在崇洋媚外,港台和海外明星过于优待,外资更是被捧上天了,说是畸形都不为过。

  但越是这样的环境,根正苗红的许斌在港台和海外取得一些成绩和正向反馈之后,官方和民间那更是将他摆的更高了。

  许斌早都已经放弃降温的处理方法了,眼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登神之路,么得办法,被逼的。

  而这一次通过接近慢的高考状元来带动知名度,也是计划好的,这个成就除了他自己,不相信还有谁能再走出来。

  如果有,那一定也是个挂比。

  因为销量太火爆,排行榜上也是一路飙升,不断屠榜,而许斌又不参加综艺节目,也不举办演唱会或者什么活动,歌迷只能把热情都发泄在打榜上……

  进入7月以来,天气愈发的炎热了,阳城与其他的大火炉城市相比较虽然凉爽不少,但也极其有限。

  这个天气对于在户外工作人员来说极其不友好,至于高温补贴这个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即便是真的存在,能领高温补贴的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

  至于在外面干活的,啥子补贴?

  不过这一切在荼锦工业内部是不太一样的。

  现在荼锦工业依旧在大兴土木,一栋栋高耸的宿舍楼拔地而起,但对于现在的工人数量来说也不是很够。

  由于膏泽农业的动作,光是川省的本地人口被吸引过来的就超过两万人,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随着口碑跟待遇的持续性传播,这个情况愈演愈烈,还好整体的框架早已经搭好了,即便是吸纳大量的人口也没造成什么混乱。

  耿波作为一个从公司创建初期就已经入职的土木工人,对现状充满着感恩,对未来满怀希望。

  11点,白天的工作结束了,耿波照例组织着员工进入休息区,轻车熟路的从一家饮品店里拿了杯冰镇的柠檬水。

  看着旁边排着长队的一家店,新入职的柳鹏也拿着一杯柠檬水,好奇的向小组长耿波问道:“耿哥,这家店是干嘛的,怎么这么多人排队?”

  耿波猛喝了一大口冰饮,舒爽的眯了眯眼,才回答道:“那是冰淇淋店,跟我们这个柠檬水一样是免费的,每天中午的时候队都排的老长了,我吃过,确实不错,奶味特别浓。”

  “这边冰淇淋也免费啊?”柳鹏有些诧异,继续问道:“那耿哥现在怎么不去排了?”

  耿波左手握拳,大拇指指向背后刚出来的店面:“免费的可多了,就刚刚那家饮品店里,绿豆汤、酸梅汤都是免费的。

  不过你要是想喝奶茶果茶什么的,那就要花钱了,我试过一次,味道真不错。”

  又伸手指了指远处的两家小店,笑着说道:“那边的蛋糕店,只要你出具证明今天是你生日,就免费给你一个9寸的蛋糕。

  旁边新开的“憨包”汉堡店也是,只要是生日,就能在那边领一个全家桶,跟工友吃也行,带回家给孩子吃也行,前两天我就蹭了个鸡腿吃,老香了。”

  “至于说我现在为啥不排了,还不是马上要吃饭了,公司特意讲过,刚吃完冰的就吃饭容易得肠胃病,我打算吃完饭歇一时再去拿个吃,反正下午又不上班,培训中心两点才开课。”

  柳鹏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咱们公司福利这么好吗?”

  “那可不,老好了,我家老爷子就说了,这里待遇比当年国企待遇还好呢,等你转正就知道了。”耿波一脸骄傲的说着,那表情似乎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了公司的一份子。

  “这上课都上什么啊,有用吗?”

  耿波耐心的回答道:“上课上的可多了,首先要学专业技能技和理论知识,然后还有公司的规章制度,好像是从《鞍钢宪法》什么的改编来的。”

  换上了语重心长的语气接着说道:“我跟你说啊,这用处可大了,公司内部有专门的等级考试,一个月统一考一次。

  只要通过了就能涨工资,从4级开始,不仅能加薪还能升职,长期下来可比加班好多了,一定要好好学。”

  说到这里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一到下班工友们不是去喝酒就是出去浪,现在晚上一个二个的不是去上夜校就是搞了个学习小组,一群人一边骂一边抱着书啃,哈哈哈……”

  “不过我们这里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就算你做成了头头,也是要参与劳动的,工人们过了二级也需要参与管理,如果感觉工作中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可以直接提出来。”

  因为在许斌的规划中,一级作为吸引工人们学习的诱饵,所以在难度上比较简单。

  但是二级不同,一旦考过,就表明他已经熟悉了该工作岗位,并了解绝大部分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也表明了这已经是个初步合格的产业工人了。

  而且公司内一视同仁,不管你是小学生、初中生、中专大专还是大学生、研究生,都是要下工地干活的。

  像土木工程,后来那都是刚毕业的小伙子,去教那些有着几十年施工经验的老师傅们该怎么做;

  月薪5000块的,去跟那些月薪几十万上百万的包工头和老师傅们说这该怎么搞,那该怎么弄……

  老师傅们一般都是眯着眼睛抽着烟,长长的吐个烟圈,然后应答着“哎,对对对,您说的对,您是领导。”,说完之后,人家该咋整还是咋整。

  实际是实际,理论是理论,不吹不黑,学校里学的东西,基本上9成是根本用不上甚至没用的,单位里真正需要了解的,那是真不知道也没教过。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二章 薅羊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逆流1998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