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帝绝不能饶了楚牧之的命,他也不能饶了楚家。
皇帝要让楚牧之受尽折磨,再把他交给秦王,或者交给楚家。
楚牧之死,楚家也完蛋了。
楚家一垮台,皇帝便可以顺理成章掌握楚家,将它变成皇家。
他是天子。
他不需要像其他藩王一样,靠武力夺.权。
他可以利用楚家的财富,拉拢朝臣。
他的野心,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恨不能立刻将楚家踩在脚底下。
皇后见皇帝犹豫了,趁着这个间隙,冲御史席上的几名文臣使了眼色,让他们赶紧弹劾楚牧之。
御史们一阵窃喜。
楚牧之是他们最憎恨的佞臣之子。
这些年,皇帝偏袒楚牧之,让御史们很憋屈,如今终于逮住了机会。
几名御史争先恐后上前。
“陛下,楚大人狼子野心,图谋不轨,您决不能轻饶他。否则将来楚家人都会效仿,那我朝岂不是乱套了?”一个御史说道。
另一人则说:“陛下,微臣认为,应该严惩凶手,给楚家一次教训。
如果不严惩凶手,以后大家都敢违背您的意愿,做伤害楚家利益的事......
陛下,微臣以为,必须废黜楚牧之,免得将来他越发猖獗。”
大殿里吵成了一团。
皇帝听了一会儿,突然怒火攻心。
他拔出佩剑,劈向那名多嘴的御史。
御史吓呆了,根本没来得及躲避。
大臣们也愣了愣。
片刻后,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楚牧之已经高枕无忧了。
皇帝竟然对自己的臣民动刀!
太荒唐了!
皇后更加高兴。她觉得皇帝真傻,居然跟臣子们置气,实在愚蠢。
“好啊,陛下,您真糊涂!”皇后幸灾乐祸看着皇帝。
皇帝却不管大殿里怎么闹,只是指着跪在地上瑟缩的御史骂:“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朕还没死呢!”
众大臣又噤声。
皇帝喘.息粗重,脸上露出痛苦神色。
皇后忙关切问:“陛下,您怎么了?身体不适吗?要不请医官来瞧瞧吧?”
“滚开!”皇帝怒吼,“谁再啰嗦,就休怪朕不客气!”
他额头青筋爆起。
皇后被他吓到,连忙退后两步。
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皇帝深吸几口气,似乎缓和了一点情绪,他才冷冷扫视大殿:“楚牧之,朕杀定你了。
你想逃走,没门。”
他的话刚落音,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随即,宫门被打开,有人闯了进来。
他穿着一件黑衣,头戴斗篷,全副武装。
众位大臣看清了他,惊骇瞪大了眼睛。
此人,正是当初在京郊刺杀皇后失败,后来被楚牧之追捕而逃亡海南岛的鬼面人。
他现在,回来了。
大殿里顿时鸦雀无声。
皇后则满心欢喜。
皇帝脸色苍白。
他的手紧紧攥着龙椅边缘,目光锐利盯着鬼面人,问道:“你回来干什么?”
“陛下,属下有重要消息禀告。”鬼面人单膝跪地,恭敬说道。
大家又是一愣。
他居然叫皇帝为陛下,显然不是普通人。
难道,他是皇族的暗卫首领?
可这样的身份,为何甘愿冒险潜伏在大燕?
“快说。”皇帝厉声道。
皇帝并非昏君,知道自己若是暴病死了,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自己的计划。
“陛下,楚大人要带兵离开京城。”鬼面人压低声音,悄声禀报。
皇帝的瞳仁猛然收缩。
他的拳头慢慢松开了,脸上露出笑容。
大殿里又响起一阵倒抽凉气声。
原来,皇帝是装作发怒。
这样一来,众位大臣也就明白了皇帝的企图——他想借此除掉楚牧之。
皇后站在皇帝身边。
她的双手紧张攥着帕子。
皇帝的笑容,令她毛骨悚然。
她感觉自己的心,沉到了谷底。
鬼面人继续说:“楚牧之要去南昌找一种草药救治他母亲的病症,但是这个药材极少见......”
皇帝的唇角勾起,笑容扩散。
大殿里的空气渐渐冰凝。
众臣纷纷猜测,皇帝到底有没有生气。
如果楚牧之死了,那么楚大人一系的势力,就彻底瓦解。
到时候,朝堂内外一团糟。
可若是楚牧之不死,那皇帝又要如何处置他呢?
“他还活着吗?”皇帝问。
“暂时还活着。”鬼面人答道。
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陛下,万万不可放虎归山啊!”大殿里又一名官员劝谏,“这楚牧之,留他不得!”
“是啊陛下,此事宜早不宜迟,否则楚氏一族卷土重来......”又有人附和。
皇帝却挥手阻断了他们。
“你们退下!”他说道。
群臣不敢忤逆他的旨意。
待众人离开大殿,他对皇后招招手。
皇后乖巧走过来,坐到了皇帝身旁。
皇帝搂住了她的肩膀。
“爱妃,你可知道朕在担心什么?”皇帝笑吟吟道。
“陛下......”皇后怯怯道,“妾不懂......”
“你不需要懂。你只要记得,楚氏一族是朕的仇人,他们必死无疑,朕不必为他们操心。”
皇帝说罢,哈哈大笑,然后抱起了皇后,“走,朕累了,去歇会。”
皇后挣扎了两下,推不开皇帝,反而惹来了一阵笑声。
她羞涩闭上了眼睛。
皇帝把她带回了寝室,两人颠鸾倒凤,激烈缠.绵。
楚牧之回府了,他根本不畏惧任何势力。
他要把父亲送出京城,去江南找他母亲养病。
他从来没有放弃寻找药方的事情,每年都派人在海南岛上找。
海南岛上的草药,他已经采集了数月。
他的母亲,也等不了太久。
他想尽快救治母亲。
他回到家中的第三日,皇帝就派了钦差,把楚家所有男丁都捉拿回狱,抄没家产、充军流配。
这件案子,牵扯甚广。
皇帝要借助此事削弱世族权力。
朝廷里有许多人帮着皇帝。
皇后的娘家,也有人帮腔,故而朝廷的舆论,分为两拨。
一拨主战;一拨主和。
主战者说,皇帝行事太过于阴狠毒辣。
他们要求皇帝立马停止这项残酷无道的政策,否则就要联合世族造反了。
而主和者,则说此法乃是皇后授意,她是想拉拢世族,为将来登基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