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洛在竹茗轩一楼,将茶水品了个来回,只觉嘴中麻木,并分不出茶之百态。
忆得小厮所述,想起这三层茶楼。
不管怎样,至少要上去见上陆钰洐一面。
寻得楼梯,只见那处有小厮把手。
“公子可是想至二楼?”
小厮问道,白洛点点头。
“公子稍后,我且将掌柜寻来。”
说罢,小厮急忙跑向二楼。
白洛这才明白,妄行上层,并不是随便说两句诗词那么简单,出题之就是人掌柜的无误了。
那掌柜,自己刚刚见过,四十来岁,看起来略微迂腐,方才就是他将陆钰洐迎进来的。
没一会,掌柜便随那小厮下了楼。
只觉得红衣公子很是面生面生,自己似乎从未见过,应是第一次来竹茗轩。
“公子勇气可嘉,二楼此刻不过五人,都乃竹茗轩常客。冒昧问一句,公子外乡人吧。”
“不错,不瞒掌柜,鄙人不通茶道,今至品茗会,只想向诸位学习茶礼。”
白洛怕再遇方才那番尴尬,便先行将说了出来。
不会就不会,既然是来学习的,定要虚心请教。
掌柜见此人如此豁达,倒也有几分惊讶。前来品茗会的,大都是爱茶之人,有勇气吟诗作对上二楼,都是广通茶礼名士。既然品茗会从未规定过,只有精通茶道的人才能参加,自己当然不能将这位公子拦下。
“公子倒是坦诚,看公子谦逊,老夫也不为难公子。”
掌柜顿了顿,像是在想考题。
“公子初至竹茗轩,初到品茗会,那便请公子结合此地谈谈今日所悟吧”
真是好大的题目,看来掌柜的确实没有为难自己。
让自己现编一首,自己可没这能耐,在心中默默过了一遍自己记得的古诗,关于茶的倒是不少。信手拈来,正直春末,改编了林锡翁的《咏贡茶》。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竹地实乃绝妙境,藏得佳茗目不暇。”
说完,白洛自己都觉得这样作弊,真不好意思。奈何自己才疏学浅,并不怎么懂这一套。
掌柜听闻连声道好,急忙将白洛迎上二楼。
这算蒙混过关吧。
上至二楼,穿过一处走廊,便见一厅堂,四五人环坐于茶桌,茶桌周围四张小茶台依次摆开,每个茶台旁边,都站着一位茶郎。
“公子请。”
掌柜带着白洛走到茶桌边,小厮连忙抱来椅子。
见有生人来至,众人纷纷站起,施以礼数。
“这位是欧阳川,欧阳公子;这位是覃伯伦,覃老爷;这位是言道,言子;这位是杜敬文,杜少爷。”
掌柜的向白洛一一介绍,能上来的,皆乃文人雅客。
几人从相对年少,至相对年长不等,倒是因同样的爱好聚在了一起。
“本人李仲。”掌柜最后才介绍自己,“敢问公子名讳?”
说自己叫白洛,万万不行的,毕竟白姓乃国姓,白洛想了想,随了曾经的生母之姓。
“鄙人肖白洛。”
白洛说道,众人纷纷向肖公子问好。
经过一番相互的介绍,算与众人相识了。
“可否问一句,陆公子会下来与我等一同品茗吗?”
白洛问道,对于结交陆钰洐,有些迫不及待。
“等陆公子将所有的茶水依次品尝,应是会下来的。”掌柜的说道,“若是今日运气不错,也许能尝到陆公子用特制点茶法所烹调的好茶。”
众人眼里满是期待,能结交到茶圣之后,实乃幸事。
茶过三盏,白洛随众人学到了许多。
不仅是煎茶技法,还是识茶方式。
众人见白洛谦逊,并未因其浅入茶道而低眼相待。
白洛虽觉得自己一届莽夫,与这些文人墨客谈论起来较为古怪,但仍然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若说这几盏茶中我最喜的,还属洞庭湖的碧螺春。”
覃伯伦说道,眼角往上一挑,长而硬的眉毛越发上扬。
“且看这叶子,叶身卷曲,芽尖幼嫩,白毫毕露。”
边说边从展盒里拈出一小撮茶叶,放在手心,仔细观看。
“滋味凉甜,茶香芬芳。”
说完,覃伯伦极为满意,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看着众人。
“覃老爷,我倒最喜这南疆生普洱。”
欧阳川说道,将喝普洱茶的小茶盏放在手中玩弄。
“香味考究,口味甘醇,经久耐泡。”
白洛细细听着,自己向来只知普洱的药用价值,美容养颜,护胃促消化。听其说生普洱,不免打断发问,“普洱还有生熟之分?”
听闻,欧阳川向其解释,“加工方式与品质不同,普洱分生熟两种,也有半生茶,可谓奇妙!”
白洛在心中悄悄记下。
谈话正兴,一小厮从外面跑来,凑到掌柜李仲耳旁嘀咕了两句。
“几位,陆公子正在三楼亲自烹茶,邀约各位前往三楼。”
掌柜说道,率先站起来,俯身请几位起身。
众人听闻,心中满是激动,只求见与陆公子一叙,没想到能被邀至三楼,更能喝到其亲手烹制的好茶。
“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覃伯伦感慨道,一脸的迫不及待。
真有这么了不起吗,白洛心里头犯嘀咕。
一行人来到三楼,只见一亭台阁楼,四周被竹树环绕。碎石铺地,尚有竹子削面,拼接成的特制水槽,从远处环绕而来,将泉水引入茶桌旁边。
水流不断,循环驶入,涓涓细流之声,丛见点点鸟鸣。
一坐于轮椅之上的男子面前放置一张不大不小的茶桌,上面茶具齐全,井然有序摆放着。
所谓竹茗轩,没想到竹树都生长于顶层阁楼,如此便是竹茗轩特色所在吧,可惜真正能至第三层的人少之又少。
轮椅上的灰衣男子放下手中刚碾好的茶叶,抬眸看了一眼最后面的红衣男子。
“各位请便。”
声露病态,眼神里并无过多光泽。
众人瞧陆公子的动作与桌上的茶具,很多工具都从未见过,应是传说中的点茶了!
越发激动,纷纷上前围在茶台两尺开外之地,生怕打扰陆公子烹茶。
将茶末取出,在勺中调成膏状,向茶膏直线来回注水,紧接着,提起炉上的水壶,注入沸水,浮沫现出,陆钰洐观察了一会,最后又注入一次沸水。
做完这些,陆钰洐将茶汤一勺勺分入小茶盏中,茶汤滴水不漏,浮沫均匀。
也没多难啊,白洛只觉得,绿油油的浓稠茶汤,看起来有些像东日国所流行的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