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天下备战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3,314

  天子竟然要加强洛阳防务,戒严备战!

  且说那洛阳,自古便是隋朝重镇,声名远扬。这数年来,朝廷定都于此,大力招募流民,恰似春风化雨,使得洛阳重现几分往昔生机。随着朝廷势力如日中天,版图不断扩张,南阳、蜀中先后归入囊中,洛阳人口竟达百万之众,往昔繁华之景再度呈现,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如此情形之下,天子加强洛阳防务,实乃情理之中。

  然此消息一经传出,恰似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天下为之震动。尤其在杨桐决然拒绝诸侯“请愿”之后,此刻宣布加强洛阳防务,在诸侯及世家门阀眼中,无疑是天子表明绝不妥协的强硬态度。

  “消息千真万确!自八月中旬起,杨澡便大张旗鼓将流民迁往洛阳、河南之地。眼见冬日渐近,这河中四郡的百姓,大半如潮水般不断向朝廷治下迁徙。依我看,陛下准备的战场并非河中四郡,而是那虎牢关!”大兴城,唐王府内,房乔手捧书信,神色凝重,望向李世民,不禁长叹一声。

  “虎牢关?”李世民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似想起往昔岁月,喃喃道:“不想时隔多年,那往昔场景竟要再度上演,只是此番,究竟谁能在这风云变幻中胜出,尚未可知啊!”

  遥想当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于太原揭竿而起,一路势不可挡,如猛虎下山。然而,在那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虎牢关前,却遭隋将宋老生顽强阻拦,李家父子绞尽脑汁,百般谋划,却始终难以攻破此关。

  如今,天子杨桐加强洛阳防务,重兵屯于虎牢关,犹如在天下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将众人目光皆吸引至洛阳。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保南阳一带免受战火荼毒;另一方面,若天下诸侯因请愿书一事兴兵发难,在此情形下,于洛阳集结兵力屯驻,便成唯一之选。

  若诸侯全面进攻,虽能分散朝廷兵力,然可攻之处不过多了南阳一地,且还可能遭受杨杲的夹击,可谓腹背受敌。

  虽说当下局势与往昔看似相仿,实则如今之朝廷,较之当年王世充掌控之时,实力更胜一筹。当年王世充鼎盛之际,不过占据关洛之地,而如今杨桐不仅坐拥关东,更有蜀中作为稳固大后方,太原的麻叔谋亦归附于他。

  再者,当年王世充孤立无援,而如今杨桐这边,至少杨杲即便不出力,也决然不会站到诸侯阵营。

  “此番出师,实在难以找到正当理由啊!”李世民立于厅堂之中,背负双手,想到即将来临的战事,心中满是无奈,忍不住苦笑。

  那请愿书的内容,李世民已然详阅。以他的眼光与见识,自然能洞悉其中暗藏的危害。或许当下,如请愿书中所讲,能够为朝廷选拔不少能吏,可时日一长,诚如杨桐所言,“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家门阀”的局面绝非危言耸听,此危害甚至远超当年杨素卖官之举。

  想那杨素卖官,虽于世家门阀有利,然寒门子弟亦有借此途径上位之可能。虽有失公允,却也可视为一种别样的平衡。

  而这请愿书所提内容,若真施行,不出百年,“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家”必将成为现实,此等状况于国家而言,绝非幸事。李世民心中不禁对杨桐能第一时间看穿并果断拒绝的魄力暗自佩服,可如此一来,这战事便难以避免。

  “虽说出师无名,但细细想来,却也并非毫无理由!”房乔亦是一声叹息,他与李世民一般,在世家门阀与皇室之间徘徊不定。既欲为世家门阀谋求出路,又深知此番窦建德弄出的这份请愿书,实则是在动摇天下根基。

  要说对寒门力量的了解,无人能及房乔。杜如晦、于志宁皆出身寒门,如今二人之影响力,于志宁暂且不提,单说那杜如晦,天下各路诸侯,谁敢轻视?

  房乔说着,将一份矫诏递予李世民。

  “这是……”李世民面露疑惑,看向房乔。

  “此乃三公矫诏,窦建德借三公之名所发,意在号召天下诸侯清君侧,正朝纲!”房乔神色郑重,沉声说道。

  李世民展开矫诏,轻声念道:“天子年幼,朝堂之上奸邪蒙蔽圣听,致使朝纲大乱。我等士人,虽心怀重振朝纲之志,奈何奸邪当道,形势所迫。昔日霍光、伊尹曾拨乱反正,今日,窦建德愿以三公之名,号召天下英雄共起,清君侧,正朝纲,还天下以太平,扶社稷于将倾。诏书所到之处,望天下英雄以家国天下为重,摒弃私怨,齐心协力……”

  “好一个形势所迫,好一个效仿先贤!窦公竟妄图自比霍光、伊尹?”李世民放下矫诏,目光扫向房乔及一旁似睡非睡的于志宁,问道:“此战,我等究竟去是不去?”

  于志宁微微抬了抬眼皮,缓缓摇头道:“去不得,又不得不去!”

  去,则是与朝廷公然作对,与大义相悖。如今朝廷之主乃杨桐,非杨林可比,此与当年群雄讨伐杨广有着本质区别。

  但若不去,窦建德、李密极有可能在出征之前,先拿李世民开刀以祭旗。窦建德、李密再加上蒲玄父子,如此势力,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无法同时应对三大诸侯联手征讨。况且名义上,李世民尚未正式脱离窦建德。若李世民不应允,帐下世家门阀决然不会支持他。虽说经上次杨澡之事,世家门阀对李世民的制衡能力有所削弱,但并非全然消失。尤其在此等关键时刻,稍有动作,哪怕再小的威胁,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李世民实难承受,故而又非去不可。

  “志宁,你这话是何意?”李世民苦笑着看向于志宁,只觉这话等于没说。

  “主公可暗中修书一封予朝廷,表明我等实出无奈,恳请朝廷谅解。出兵之事,势在必行,且需大张声势。此战若朝廷得胜,主公便有退路,诸侯亦无可指责;若窦建德获胜,主公依旧可保不败之地!”于志宁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谈何容易!”李世民闻言,不禁苦笑,“杨桐与诸侯又非愚人,我若出工不出力,诸侯岂会看不出来?可若出大力气,朝廷又怎会因我一封书信便不再追究?”

  “眼下这也是唯一可行之法,至于届时如何把握分寸,便要看主公您的决断了。”于志宁依旧面带微笑。

  “难道非要我亲自前往?”李世民眉头紧皱,此次他本打算随意派遣一员大将去参与会盟即可,然看于志宁之意,竟是要自己亲自前去,心中不禁有些抵触。

  “此番会盟,作战尚在其次,关键在于主将需能在朝廷与世家门阀之间游刃有余。主公帐下猛将虽多,却无一人能担此重任。”于志宁摇头叹息,“主公若不愿前往,便需选定一方,彻底投靠。”

  李世民听闻,眉头皱得更紧。纵观麾下,独孤雄、独孤明兄弟,以及李孝恭、李道宗等人,皆能力出众,作为一军统帅绰绰有余。但论及权谋手段,莫说窦建德手下人才济济,恐怕连李密都难以对付。思索良久,李世民无奈点头,算是应下。

  ……

  南阳,李密府邸。与李世民的犹豫不决不同,李密心思倒也简单。难得有此机会,这仗自然是要打的,但此刻却有个问题……

  “窦建德不过区区豪强,何德何能,竟敢以三公名义下诏!简直荒谬绝伦!”李密怒不可遏,将矫诏狠狠扔在地上,又不解气地踩了两脚,才愤愤然回到座位,冷笑道:“诸公对此事有何见解?”

  “诸公!”祖君彦犹豫片刻,还是站了出来,面露苦笑:“此番征战,关乎我世家门阀存亡,切不可因小失大。窦建德如今坐拥河北、幽州、山东三州之地,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由他担当主盟者,倒也算得上实至名归,主公又何必为此事恼怒呢?”

  “莫说三州之地,便是坐拥六州,他依旧是那小小豪强!上一次讨伐杨广,我不予计较,让他做了盟主。如今他竟丝毫不与我商议,便擅自以三公名义下诏,眼中还有我吗?”

  一众文武听闻,心中暗自嘀咕。人家窦建德从渤海之地崛起,如今已雄踞三州,成为北方霸主。而您呢,起初占据汝南、南阳、淮南等钱粮丰饶之地,却屡战屡败,丢城失地,如今只剩南阳及淮南部分地区,哪还有资格与窦建德相比?

  不过这些话,众人只敢在心里想想。自李密被杨桐打得割地赔款,献上传国玉玺后,脾气愈发暴躁,动辄伤人甚至杀人。此刻见他大发雷霆,无人敢在此时为窦建德说话。

  “主公,臣有一事,想奏明主公。”魏征实在看不下去,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讲!”李密冷哼一声,怒目而视。

  “此番征战朝廷,乃天下大事。李世民、蒲玄皆已响应,为何唯独不见江南人马?其中恐怕有诈。”魏征眉头紧皱,“若我军出征之时,宇文成都趁机袭击我军后方,我军危矣!”

  “他敢!”李密听闻,不禁皱眉,怒声喝道。

  “主公,宇文成都此人不容小觑!”金华赶忙上前,接着说道:“当初主公不过借他三千人马,短短三年不到,他已先后击败杨逢、马铜、付弘,尽占江南四郡之地。若不加以遏制,日后恐成大患。臣以为,此番出征,应邀请宇文成都一同参与会盟,至少不能让他有机会在后方捣乱。”

  李密闻言,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点头道:“也好,正愁麾下缺少上将。把宇文成都招来,倒也可充一员猛将。”

  李密此言一出,帐下王伯当面色微变,却也不好反驳。群臣见李密注意力转移,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继续阅读:第427章 矫诏传天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