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矫诏传天下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2,623

  皇泰七年末,窦建德一纸矫诏传至各路诸侯手中。那诏书上,详尽罗列着杨桐自登基之后,受奸人蛊惑,迫害士人的诸多“罪名”。

  且看这东都洛阳,虽历经风雨,却依旧气势恢宏,乃隋朝之重镇。自皇泰年间,杨桐登临帝位,这天下局势便悄然生变。朝中诸事,大多由杨桐亲力亲为,哪有什么奸人能左右圣意。诸侯们此举,不过是为自己的野心找个堂皇借口,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诸侯间相互攻伐,本是这乱世常态。但此番竟敢对朝廷动手,若无这“奸人”,他们便师出无名。所以,这“奸人”成了他们出兵的幌子。至于这奸人究竟是谁,矫诏里并未点明,此乃他们的狡猾之处。若胜了,这奸人随意指定;若败了,也能留有转圜余地。

  那杨桐,通过紫晶阁密卫,很快知晓了矫诏内容。当日,便唤来冯勇,令他于朝堂之上,高声宣读诸侯的矫诏。

  “这文采,倒是值得一赞。”杨桐咂了咂嘴,目光扫过一众面色凝重的臣子,微笑道,“只是不知这出自何人之手?”

  “回陛下,此乃徐州广陵人士颜师古所作,如今他效力于河北。”堂下,一文士上前,恭敬禀告。

  “嗯,就这颠倒黑白的本事,也算难得的人才。”杨桐笑道,“看来如诸侯所言,朝中确有奸人,只是朕好奇,这奸人到底是谁呢?”

  “陛下,这定是那关东鼠辈妄图颠覆我朝,凭空编造的诡计!恳请陛下赐臣一支人马,臣愿亲率大军,直捣河北,取下窦建德首级,以报陛下!”裴元庆怒目圆睁,浑身散发着腾腾杀气,挺身而出。

  原来,裴元庆之女刚有身孕,且听闻是个皇子,如此一来,未来他这外孙极有可能继承大统。此刻的裴元庆,一心只想助杨桐一统天下。听闻关东群雄竟敢闹事,他怎能按捺得住心中怒火。

  “裴将军稍安勿躁。”杨桐摆了摆手,说道,“这仗肯定要打,但不可冲动。若因一纸矫诏便贸然出兵,正中关东诸侯下怀,此等蠢事,我们不能做。”

  “陛下所言极是,是臣鲁莽了。”裴元庆一抱拳,深吸一口气,退回队列。

  卢楚浓眉一挑,目光在裴元庆和杨桐身上来回打量,满是诧异。自天子掌权以来,虽年纪轻轻,却颇具胸怀与谋略,杨桐能沉住气,卢楚并不意外。可裴元庆竟如此听令于天子,着实让他意想不到。

  想当年,裴元庆何等桀骜,杨广、杨林乃至窦建德,都难以真正驾驭他。如今却对天子唯命是从,实在令人惊叹。

  卢楚思索片刻,走出队列,直视杨桐道:“陛下,关东群雄既已发出矫诏,大军恐不日便至,我朝当早做谋划,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打算?”杨桐摇头,“因他们便自乱阵脚,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各关守将加强防御,密切留意关东动静。迁都之事不能停,崔爱卿,加强洛阳防务准备得怎样了?”

  “回陛下,前些时日各地降雨不断,沿途轨道多处因雨水浸泡变形,物资运输受阻。工部已派人抢修,但运往洛阳的物资,恐怕还得延迟些时日。”崔宏躬身答道。

  自轨道建成,洛阳与周边交通便利许多。可问题也接踵而至,木质轨道极易腐坏,即便选用坚木,时间一长,依旧容易损坏。为此,工部专门组建抢修队伍,可此次受损范围太大,一时难以全部修复。

  “嗯,朕会去工部看看。大战在即,这两条轨道绝不能出问题。”杨桐点头。毕竟不是铁轨,即便有水泥路面吸水,时间久了,还是状况频出。这也是杨桐只在关东铺设水泥路,木轨未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木轨太易损坏。虽说工部想出诸如桐油浸泡、选用更坚硬木材等办法,但杨桐仍不满意。工部有人提出改换轨道材料,倒让他颇为欣赏,只是目前还未找到合适替代品,只能继续用木轨。

  “陈文勤!”询问完迁都之事,杨桐看向陈文勤,微笑道,“县学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县学?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许多人还是头一回听闻。

  “回陛下!”人群中,陈文勤出现,群臣颇为惊愕。陈文勤并非朝臣,却站在朝堂,众人纷纷猜测其身份。陈文勤不理会众人目光,躬身道:“在工部协助下,改编后的《九章算术》已准备好。依陛下提议,臣与皇叔刘洪将其由浅入深分为九部,工部已印好三万册,随时可用。乡学经一年教导,优秀学子已选拔出来,陛下批准,县学便可开办。”

  卢楚、崔宏等人心中涌起不祥预感。卢楚赶忙出列,躬身行礼道:“敢问陛下,何为县学?”

  “受此前朝廷选贤启发,朕与皇叔、陈文勤等商议后,决定在乡学基础上设立县学。凡经乡学一年教导且获准许的学子,可入县学深造。”

  看着卢楚脸色渐沉,杨桐微笑道:“县学以九品学位为主,初入县学者皆为一品。经一年学习,通过考核可升二品,以此类推。到三品后,学子可选择继续钻研学问,或通过考核入朝为官。朝中官吏若觉学识不足,也能进县学学习。此后,朝廷每三年取士一次,县学三品以上者,可入皇城参加选拔,如同此次选贤。通过者,朝廷直接任命;未通过者,可为吏或入各行各业。县学除必要学问,学子还能选学其他技能。”

  “陛下,此事关乎朝廷取士,如此重大,为何不在朝堂共商?”卢楚惊怒交加。

  “此事尚未完全确定,先设县学,何时启用,要看时机。”杨桐笑道,“卢太傅不必紧张,县学设士子课堂,世家门阀子弟可直接从三品就读。但之后若通不过学业考核,同样不能晋级。”

  世家门阀虽仍享有特权,如教育资源倾斜,但并不严重。最终能否有所成就,还得看个人本事。

  看似世家门阀子弟有直接参与取士之权,实则还得与县学学子一样,通过考核才能为官。此举若成,取士之权便归朝廷掌控。

  卢楚低下头,眼中通红,默默躬身行礼,退回队列。他不想再与杨桐争辩,此前已有先例,杨桐有足够理由反驳。从大义看,杨桐此举没错,但对士人却是沉重打击。

  杨桐此举,让卢楚看清关东士人地位已被削弱到何种程度。县学之事,他不信只有自己看出危害,可满朝文武,只有他站出来。这让卢楚心中信念更加坚定。

  只要杨桐在位,士人便难复昔日辉煌。杨桐不死,士人难振!

  眼底闪过一抹寒芒,卢楚不再言语,默默听着杨桐与百官议事,再未发声。

  看着卢楚的模样,杨桐剑眉微扬,这老家伙,倒是能忍!

  就像关东诸侯想用矫诏打乱杨桐方寸,今日杨桐透露县学之事,也想打乱卢楚等人阵脚。

  天下诸侯联手又如何?杨桐不惧,他深知诸侯难以齐心。但内部问题,他不得不重视,堡垒再坚固,也怕内部生乱。

  杨桐眯起眼睛看着卢楚,心中冷哼。此次朝廷与诸侯的较量,是皇权与世家门阀阶层的激烈交锋。胜,则皇权压制世家门阀;败……杨桐从未想过失败,他必须成功,不成功,便成仁。至于后世如何评价,他不在乎。

  “县学之事,便劳烦皇叔与陈卿主持。此事关乎我朝长治久安,不可懈怠。各地县学独立于政权外,县吏、县尉无权干涉。刑部尚书有监督权,但无决断权。各处县学设专人负责奖惩!”杨桐看向刘洪与陈文勤,微笑道。

  “臣等遵旨。”陈文勤与刘洪赶忙躬身领命。

  群臣听出些门道,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思量。

继续阅读:第428章 名将集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