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宗室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63,576

  “诚如所言,元安既为东平郡王血脉,如今又为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实乃天赐良机,正该赶赴洛阳,恳请陛下予以正名。以元安之非凡才干,伯羽、勇度之神勇无敌,日后何愁不能成就宏图霸业、名垂千古?”虞世基言罢,笑容愈发灿烂温暖,对于这位在危难之际仗义相助的隋朝宗亲,他满心欢喜,由衷期望其能铸就不世之功。

  “澡亦心切早日前往洛阳,只是现今窦建德愈发猖獗肆虐,刺史大人那边委实急需援手帮扶。待助刺史大人击退窦建德这一劲敌之后,再行踏上赶赴洛阳之路,朝见陛下。”杨澡面容沉稳,神色镇定,嘴角含笑轻声说道。

  “所言极是,切中要害。”虞世基微微点头,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愤懑与痛恨之色,“那李密身为世家名门之后,如今陛下已然重新执掌朝政大权,此人却不思精忠报国、回馈皇恩,反倒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实在是枉为臣子,令人不齿!”

  杨澡闻言,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忖,实则何止李密这般行径,河北窦建德、荆州杨杲、关中李渊,乃至当下暂且依附于窦建德的刘武周,还有他曾经的同窗好友鱼俱罗,哪一个不是手握重兵、拥兵自重?朝廷诏令早已如雪花般传至天下各州郡,可又有几家诸侯愿意主动舍弃手中的权势与兵马?遥想当初自己离开鱼俱罗之时,鱼俱罗便已心生歹意,妄图攻杀罗艺。

  那罗艺堪称隋朝之栋梁支柱,暂且抛开其隋朝侯爵的尊贵身份不谈,单论其在天下的赫赫威名与声望,便足以与卢楚分庭抗礼、不相上下。杨澡正是瞧出好友已然陷入疯狂执念,几近走火入魔,方才迫不得已请命前往北海郡,暂避风头。

  也唯有虞世基这等忠贞之士,才会如此殷切地渴盼着朝廷的诏令降临。杨澡心中笃定,深信此刻若朝廷下达一纸诏书,虞世基定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北海郡长史的官职,以风驰电掣之速奔赴朝廷,就任新职,尽忠职守。

  虞世基义愤填膺地在大堂之上痛斥李密兄弟的恶行劣迹一番后,转头将目光投向一旁静静伫立的薛万彻,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和声问道:“我听闻文缺已打算前往扬州投奔宇文化及?”

  薛万彻神色平静,微微点头应道:“宇文丞相与我乃同乡之谊,且如今以书信相召,我又怎好拒绝于他?”

  “哼!那宇文化及乃是弑君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现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亟需贤能之士效力,子义你一身本领,何不直接投身朝廷,为将杀敌?以你的卓越才能,何愁不能建功立业、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杨澡闻听此言,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抽搐了几下,望向虞世基的目光中隐隐夹杂着一丝怨念。对于薛万彻这等勇猛无双的猛将,杨澡自是垂涎已久,这几日来刻意拉拢,已与他相处融洽,建立起颇为不错的交情,本想着再加一把劲,便能说服薛万彻追随自己左右,共创大业,岂料虞世基竟在这关键时刻横插一杠,打乱了自己的计划,这让本就心情欠佳的杨澡愈发烦闷郁闷。

  心中暗自埋怨:这几日怎不见你为我在他面前美言几句、极力说项?

  虽心有不满与怨怼,但杨澡脸上仍强撑着笑意。他心里清楚明白,论及在天下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莫说是自己这东平郡王的私生子,身份尴尬且不被正统所完全认可,便是东平郡王本人死而复生,也难以与当今隋皇杨桐相媲美。故而即便心中不悦,也只能强压怒火,隐忍不发,甚至还得搜肠刮肚地找寻好词好句,好言相劝。

  “长史所言甚是,一针见血。”杨澡望向薛万彻,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缓缓说道,“毕竟我等皆为大隋效力,无论身处何地,皆是为了江山社稷。只是以文缺之能,屈居扬州,侍奉那宇文化及,委实是明珠暗投,太过可惜。”

  “我本也有此念头,只是已然应允了宇文丞相,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怎可轻易背信弃义?”薛万彻无奈地摇头苦笑,脸上露出一丝纠结之色。

  “这有何难?”虞世基不以为然地笑道,“那宇文化及乃是犯下弑君大罪的国贼,与这等不忠不义之人讲什么信用道义。倘若你仍心存疑虑,不妨回去征询令堂的意思。令堂深明大义,想必会全力支持你做出正确的抉择。”

  杨澡轻轻闭上双眼,心中暗自思量。他知晓薛万彻的母亲,虽出身平凡,没什么高深的见识学问,但骨子里却对隋家正统深信不疑,极为尊崇。若薛万彻回家询问其母的意见,其母定会毫不犹豫地全力支持他前往朝廷,为朝廷效力。若是去宇文化及处,杨澡自觉凭借与薛万彻的交情,还有几分争取的余地,可若是薛万彻铁了心要奔赴朝廷,于情于理,杨澡若再一味强求,反倒会惹人厌烦,适得其反。

  片刻之后,杨澡缓缓睁开双眼,神色已然恢复了几分坦然自若,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望向犹豫不决、神情纠结的薛万彻,和声说道:“备本有意邀请文缺与我携手并肩,一同于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如今既然朝廷有重振山河、再续辉煌的雄心壮志,文缺又岂能效仿那寻常儿女的优柔寡断之态?男儿生于乱世,正应手提三尺青锋宝剑,纵横沙场,建立不世之功,青史留名。”

  “元安公!”薛万彻听闻此言,脸上动容,神色激动,双眼紧紧盯着杨澡,用力地点了点头。

  “文缺但去无妨,待此间诸事了结,我兄弟三人亦当收拾行囊,即刻启程前往洛阳。说不定,日后你我同殿为臣,相互扶持,备还需多多仰仗文缺你的鼎力相助。”杨澡微笑着,眼中满是真诚与期待。

  “元安公放心,纵使相隔千山万水,文缺亦绝不敢忘却今日之情谊。”薛万彻神情庄重,郑重其事地向杨澡行了一礼,以表心意。

  “不可如此,快快请起。”杨澡急忙起身相扶,既然招揽不成,不如就此结下善缘,也好为日后相见留有余地。就连一旁颇为心动、对薛万彻的勇猛颇为赞赏的单雄信、雄阔海,此刻也渐渐平静了许多,知晓此事已成定局,不可强求。

  “妙哉,妙哉,妙哉!”虞世基见状,鼓掌称赞,连道三声妙,而后满脸笑意地一手拉着杨澡,一手拉着薛万彻,兴高采烈地说道:“今日老夫也算是为陛下举荐了两位贤能之士,有文缺、元安这等忠义之士相助,何愁我大隋不能繁荣昌盛、再兴辉煌?当浮一大白,痛饮一番,以贺今日之喜。诸位切勿推辞,待老夫摆宴,为文缺饯行,祝他此去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杨澡、薛万彻等人推辞不过,只得拱手致谢,心中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与期许。

  ……

  “大哥,刚从城里抢来的军报,听说是皇帝发往天下的。”蜀中江州一带,一名麻衣大汉斜靠在船沿之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用一卷竹笺盖住脸遮挡刺眼的阳光。一名精瘦的汉子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将一张军报递上。

  “哦?”麻衣大汉移开脸上的竹笺,伸手接过军报,眉头微微皱起,略一思索,喃喃自语道:“我记得,如今的陛下不过是个青年才俊,莫非王世充、段达这两个家伙又要搞什么鬼名堂?”

  目光在军报上快速扫过,片刻后,眼睛陡然一亮,哈哈大笑起来,声震四野:“洛阳设擂,择优录用?哈哈,倒是要瞧瞧这天下有哪些英雄豪杰有真本事!小的们,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去洛阳,这次本大爷要抢个官职当当,到时候,你们皆为我的部将,跟着本大爷吃香喝辣,建功立业!”

  “大哥威武!”一群喽啰听闻此言,顿时来了精神,兴奋地欢呼雀跃起来,眼中满是憧憬与狂热。

  “那个……大哥。”一名喽啰挠着头,满脸茫然地望着大汉,小心翼翼地问道:“去洛阳的水路该咋走啊?咱可都没去过。”

  “这……”麻衣大汉被问得一滞,想了想,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挠挠头说道:“蜀中水路不通往洛阳,要走水路去洛阳,需先到荆州,再过洛水,然后便能抵达洛阳。嗯,大致就是这么个走法,到了洛水,再找人问问具体路线,肯定错不了。”

  “大哥就是大哥,啥都知道。”一群汉子不明所以,再次欢呼起来,对大汉的话深信不疑。

  “嗯,都听我的,准没错。”麻衣大汉一本正经地说道,心中却也没底,只是不愿在小弟面前失了面子。

  众喽啰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疑虑,但嘴上也不敢多说什么:“……”

  “看什么看,大爷我又没去过,哪晓得洛阳咋走?”见一众小弟投来质疑的目光,麻衣大汉顿时恼羞成怒,怒吼一声,咆哮道:“快开船,别磨蹭,听我的,肯定能到洛阳!”

  “嘘~”

  一时间嘘声四起,众人虽对大汉的话不太相信,但对他的命令却不敢有丝毫迟疑,纷纷行动起来。一艘艘小船顺着江水疾驰而下,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茫茫江面上,没了踪影。

  ……

  汴州梧桐县别树村。

  “大郎若想去,便去吧。”年迈的村正缓缓走到罗士信身后,望着他那如小山般巍峨的背影,脸上露出一抹慈爱之色,轻声说道。

  “某已拿定主意,某不能去。”罗士信坚定地摇了摇头,转头望向年迈体弱的父亲,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说道:“父母在,不远游,还望父亲大人恕孩儿此次不能从命。孩儿只想守在您二老身边,尽孝侍奉。”

  “你这孩子~”村正无奈地摇了摇头,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既欣慰又略带遗憾的神色,“为父还能有几年活头?你正值年少,当有一番作为才是。”

  罗士信再次摇了摇头,不再言语,只是眼神愈发坚定。其父心中明白,自己这个儿子看似莽撞粗豪,可一旦下定决心,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也只得叹了口气,不再劝说。

  彼时,整个天下,但凡自觉有些勇武之力、胸怀壮志的豪杰之士,大多都动了心思,心向洛阳。不少人纷纷收拾行囊,踏上前往洛阳的征程,或为求取功名,或为实现抱负,或为一展身手,皆在这乱世之中,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与希望,朝着洛阳进发。

继续阅读:第101章 窦建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