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布局并州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23,003

  午后时分,悦来客栈的正门敞开,冬日的寒气肆意涌进,却随即被客栈内鼎沸的热闹氛围驱散,置身人群之中,几乎难以觉察到这股寒意。

  徐世勣就这般静静地坐着,杜如晦的话语给他带来极大的触动,有些事,是他一直不愿面对却又真实存在的。

  往昔,他不愿往这方面深思,但今日杜如晦所言,再加上他在关东这段时日的所见所闻,不得不承认,杜如晦所说不无道理,而且如今这关东,已用事实向徐世勣表明,恐怕对方所讲,才是真理。

  杜如晦颇为得意,每当看到有人在智力上被自己碾压,进而流露出沉思或若有所悟的神情时,那种智商上的优越感,于他而言,甚至比一壶美酒更令人陶醉。

  当然,对方的智力水平不能太低,若如齐彪或是一旁一脸茫然的独孤雄那般,会让他有种欺负傻子的感觉,无趣得很。

  眼见徐世勣差不多缓过神来,杜如晦起身,毫不客气地搭着徐世勣的肩膀道:“我听懋功讲,在洛阳城尚无落脚之处?”

  “不错。”徐世勣苦笑着点头,原本他们所带盘缠充足,奈何如今洛阳城刚刚复苏,莫说客栈,百姓自家的住处都只是勉强够用,哪有多余之地接纳他们这些外乡人,此时正为接下来半个多月的住宿问题发愁。

  “既然你我也算旧识,若懋功到了洛阳还住在外面,让晦情何以堪?承蒙陛下厚爱,晦在这洛阳城,倒是有个安身之所,懋功若不嫌弃,不妨前来,你我也好畅谈一番。”杜如晦豪爽地说道。

  原本只是想结识一位猛将,方便日后蹭酒,至于结交,别看杜如晦出身寒门,但眼界颇高,若只是一介有勇无谋之夫,哪怕强如裴元庆,杜如晦也最多客气一二,要想让他倾心相交,那是绝无可能的。

  不过一番交流下来,那叫独孤雄的倒没什么,这徐世勣,杜如晦却是真心起了结交之意,名声之类,他并非看得极重,关键在于有真本事,不单是勇武,这徐世勣虽多半是武将,但见识不凡,且没有一般武将那趾高气昂的脾气,甚合杜如晦心意,在武将之中,绝对算得上异类,哪怕是被杨桐夸赞不已的秦琼,在杜如晦看来,也定然不如徐世勣顺眼。

  “这……”徐世勣闻言,颇为心动,看着杜如晦道:“那便叨扰了。”

  虽说此人有些放浪形骸,但见识卓越,且是陛下看重之人,最重要的是,虽放浪却不让人厌恶,加之此时他们着实没有落脚之地,杜如晦盛情相邀,徐世勣犹豫片刻后,也就顺势应下了。

  “好,懋功身为武将,怎的感觉还不如我豪爽,走走走,且去尝尝我的珍藏。”杜如晦站起身,直接拉着徐世勣往客栈外走去,武将之中,这徐世勣还是头一个让他顺眼的,自然得好好交流交流。

  杨桐看着冯勇送来的军报,有些头疼地揉了揉眉心。

  “如此说来,窦建德这是欲借追捕裴元庆之机,趁机将太原吞并?”原本嘛,以窦建德的兵马之强盛,只要封锁好关卡,裴元庆就算再勇猛,也不可能带着他那几千残兵骑马去攻城,凭窦建德的家底,就算慢慢耗都能把裴元庆耗死。谁知就在他下达让裴元庆回朝的诏书不久后,河北那边就传来河北兵马开始向雁门一带聚集的消息。

  裴元庆竟然直接冲破重重阻碍,杀进了太原。

  裴元庆勇猛,杨桐自是相信的,但要说裴元庆能在窦建德的重重围困中,带着几千残兵杀出重围,杨桐打死都不信。若真是如此,裴元庆也不会被窦建德困了近两个月之久,兵强马壮时都未能杀出,如今只剩几千残兵却一举杀出重围,若说其中没有猫腻,杨桐绝不相信。

  再加上麻叔谋传来的告急文书,窦建德进入太原之后,并未急于追缴裴元庆,而是让王伏宝等人占据雁门,理由自然是要围剿裴元庆。

  不过,这话恐怕只有傻子才会信。根据最新传来的军报,裴元庆都快到晋阳了,你窦建德在雁门部署众多重兵,说要围剿裴元庆,难不成裴元庆会傻到再杀回去?

  “奴婢不知。”冯勇连忙摇头,宦官参政,向来是皇家大忌。若是遇上昏庸之主,还能插手一二,如那十常侍一般,但看杨桐的表现,显然不在此列。冯勇虽得杨桐信任,却也知晓有些事,不是他能够参与的。

  稍有不慎,惹来杨桐猜忌,那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杨桐也没指望冯勇能回答,坐在工匠为自己打造的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像是在对冯勇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般喃喃道:“朕如今可无暇顾及太原之事,但若就这般将太原拱手让于窦建德,平白让这厮壮大了力量,朕心有不甘。”

  “陛下,要不,奴婢去请岑先生过来?”冯勇抬头看着杨桐,小心翼翼地道。

  “不用了。”杨桐摇了摇头,最近世家门阀的动向令杨桐颇为在意,岑文本在暗中观察。而且这等事,虽说不算小,却也不大,杨桐不信没了岑文本,自己就处理不了了。

  “再传一道诏书给裴元庆,让他暂缓回洛阳,与麻叔谋汇合,不求他们能为朕保住太原全境,但西河、上党必须掌握在手中,另外……册封那王君廓为河内刺史,帮朕牵制窦建德。”杨桐一边铺开两张羊皮卷,迅速将两道诏书写下,然后交给冯勇道:“记住,要快,这两封诏书,要以最快的速度交到裴元庆与麻叔谋手中。”

  如今关东刚刚历经一场浩劫,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若此时开启战端,输赢暂且不论,之后没了粮草又如何稳定关东?到那时,杨桐就算打赢了,关东也等同废了。

  “另外派人告知窦建德,责令他撤回兵马!”杨桐沉声道,虽然明知没什么用,已经吞下去的地盘,窦建德怎可能拱手让出,但这个态度必须表明,日后若要与窦建德彻底撕破脸,在大义上,杨桐也能有绝对的理由去收拾窦建德,当然,前提是打得过才行。

  以关东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莫说窦建德,就算是罗艺、梁师都、王君廓这样的小军阀,若此时来捣乱都能让朝廷陷入危局,更别说窦建德这位四世三公,手握河北这等钱粮富足大州的诸侯了。现在他只能设法牵制、安抚,以化解来自窦建德的压力,三五年内,杨桐的计划就是修炼内功,经营好民生,训练好自己的军队。

  虽然有些理想化,但却是目前最适合关东的路径。历经杨林、王世充肆虐,又逢天灾降临的关东,此时可谓危如累卵,真的再经不起丝毫动荡。

  “喏!”冯勇得了吩咐,赶忙接过杨桐递来的两道诏书,匆匆离去。

  “这个年呐!”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杨桐将手中的笔丢下,有些愤懑地发泄一声:“过得还真不让人省心!”

  大冬天出兵,这窦建德脑子也是糊涂了,不过不得不说,窦建德选的这个时机极准,北方鱼俱罗忙着跟杨铭开战叫板,整合幽州资源,等待来年再与窦建德一决高下,南方诸侯割据,无论是李渊,还是梁师成、李密又或是北海郡的几个大小势力相互牵制,短时间内,也没能力去干涉窦建德。这个时候出兵太原,正卡在诸侯都无暇理会的节点之上。

  虽然这大冬天出兵,非战斗减员不会少,但奈何人家河北钱粮富足,人口众多啊,单是一个河北,就有五百万人口,加上窦建德四世三公的名望,太原境内,恐怕也有不少人是心向窦建德的。这个时候跑来抢地盘,除了天时不利,地利、人和都被他占了,就算是杨桐看着,也是无可奈何。

  ……

  至于裴元庆、麻叔谋能否挡住窦建德,杨桐心里也没底。

  太原,阳邑,裴元庆的临时大营。

  相较于杨桐坐镇洛阳,纵览天下,作为一支流浪军阀,裴元庆的消息要滞后许多,此时才知晓关东地震,影响极广。此时裴元庆对于是否返回洛阳,有些犹豫不决,尤其是在窦建德停止追击,而是在雁门开始攻城略地之后,裴元庆的危机暂时解除。

  “如今关东大灾,我等此时前去,会否……”召集众将议事,裴元庆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有些举棋不定,他不知此刻返回洛阳,会是何种情形,毕竟地龙翻身,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着一地民生凋敝,此刻回去,这朝廷是否还有希望,裴元庆着实拿不准。

  “主公何必忧心这些?”丘行恭抬了抬头,看了一眼满脸疲惫的众将,沉声道:“我等已到了这里,左右再无去路,何不去往洛阳一趟,若是不可为,再另寻出路,而且此番劫持了那赵家眷属,或许对关东有些帮助。”

继续阅读:第141章 决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