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改革的原因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3,745

  “杨澡?”杨桐听闻此言,双眸微微眯起,目光如电般射向岑文本,开口质问道:“李世民那厮都不敢明目张胆支持朕,杨澡如此行径,难道就不怕得罪关东士人?他究竟意欲何为?打的什么鬼主意?”

  “哼,无非是贪图那名声罢了。”岑文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名声?”杨桐微微一怔,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恍然惊道:“莫不是那隋朝宗室的身份?”

  “正是,正是这隋朝宗室的身份作祟。”岑文本点头称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缓缓说道:“据紫晶阁密卫暗中探查得知,虽说陛下一直未曾给予杨澡正式的宗室名分,可那杨澡却一直以隋朝宗亲自居,平日里更是不遗余力地维护隋朝正统。但凡朝廷颁布政令,他必定全力以赴地执行。倘若此次他向那帮士人妥协,与陛下公然抗争,那他此前苦心经营维护的形象,必将如泡沫般瞬间破碎,即便最终侥幸获胜,在那帮士人眼中,他也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讨不到半分好处。而若他选择依附陛下,就势必要与士人为敌。像李世民那等人物可以选择中立,窦建德那厮也能选择中立,甚至李密那家伙同样可以选择中立,但唯独这杨澡,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啊!”

  中立,对于杨澡而言,实在是太过奢侈的选择。他一直坚守的宗室身份,已然决定了他最终只能站在杨桐这边。否则,无论这场冲突最终是以皇权压倒士人阶层,还是皇权被迫向士人阶层妥协收场,杨澡都将陷入绝境,毫无出路可言。

  “此事过后,便赐他一个宗室之名!东平郡王那老匹夫留下的孽债,也只能由朕来偿还了。”杨桐最终无奈地轻叹一声。不管这杨澡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隋朝宗室,事到如今,既然杨澡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杨桐的战车上,杨桐自然也不能显得太过小气。

  就连向来与朝廷交好的杨杲,在这件事上都没有像杨澡这般立场鲜明地坚定站在杨桐这边。若此时还吝啬一个宗室之名,那可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倘若杨桐最终能够胜出,那这隋朝宗室的身份,便会如同沉重的枷锁,将杨澡牢牢束缚。这辈子,杨澡休想再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能乖乖跟着朝廷的步伐亦步亦趋。

  要是杨桐最终不幸落败,不管是身死道消还是沦为任人摆布的傀儡,这宗室之名,便会成为杨澡东山再起的重要资本。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但无论最终结果怎样,对杨澡来说,其实都算不上是好事。若杨桐胜了,杨澡入朝为官,此生也不过只能做个循规蹈矩的能臣;若败了,即便杨澡获得了自立的资本,可等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立足之地时,恐怕也已年近古稀,垂垂老矣。

  如此想来,杨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杨澡这小子有着与杨坚相似的坎坷遭遇,奈何却没有杨坚那般的好运气。这天下英雄豪杰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而杨澡自身所受的束缚又太多,终究无法像杨坚那般一飞冲天,成就霸业。

  “臣亦认为应当如此。”岑文本微笑着回应道。

  “这些士人,该如何处置?”说完杨澡之事,杨桐面色一沉,再次将目光投向宫外那群喧闹的士人。

  如今虽说士人闹得沸反盈天,但实际上还未到彻底撕破脸皮的地步。可再这么任由他们闹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身为堂堂皇帝,竟被一群士人逼得皇宫如同被重重封禁一般,长此以往,杨桐的颜面该往何处安放?

  虽说朝廷并未完全停止运转,但早朝已然荒废近一个月之久。再这样持续下去,杨桐的威信必将受到极大的打击。

  “臣以为……”岑文本眉头紧皱,陷入沉思,眼下的局势着实棘手。越来越多的士人如潮水般汇聚到洛阳,不仅严重影响朝廷的正常运作,对隋朝的国威亦是一种莫大的损害。要知道,如今这洛阳城,可是往来着不少西方各国的商贩。

  “早朝必须尽快恢复!”思索良久后,岑文本神色凝重,沉声道,“但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如今洛阳城中四方士子云集,背后必定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虽说这对朝廷威严有所折损,但对陛下的大计而言,却正好可借此吸引天下士人的目光。皇家商行已然开始在各地开设学堂,正好趁此良机招生开课。长安那边的争端持续得越久,乡学的开办便会越发顺利。如今,应以书局为诱人的香饵,吸引士人上钩,至于学堂之事,眼下还不至于引起他们太多的关注。”

  乡学,主要教授的不过是读书识字,一本《论语》,讲来讲去也就是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虽说能开启些许民智,但这些东西,即便无人教导,寻常百姓也能说上那么几句。虽有一定的威胁,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远不及书局带来的威胁直接且巨大。

  要知道,这洛阳书局售卖的书籍那可是五花八门,兵书、战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行政方略,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这些东西,才是对当下士人阶层最大的威胁所在。因为前来购买的,皆是些已有一定学识之人,甚至对那些世家门阀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书局里既有珍贵的皇家藏书,也有成国公李浑生前精心收集的孤本,如今却大量对外售卖。一旦这些书籍被寒门士子所得,那就意味着世家门阀与寒门之间的界限将愈发模糊。世家门阀除了家财雄厚之外,与寒门士子之间将再无明显的差别,更没了能够制衡寒门的手段,这才是世家门阀如此恐慌的根本原因。

  至于乡学,在县学尚未出现之前,还不至于引起那些世家门阀的高度警惕。

  “看来朕还得再忍耐些时日。”杨桐无奈地叹了口气。虽说对此早有预料,毕竟此事触及整个士人阶层的切身利益。为了这一天,从洛阳讲武堂建立之初,杨桐便暗中在讲武堂培养行政人才,又增设刑部尚书、千牛卫两部,以此分化地方行政管理,削弱地方主官对地方的影响力。

  “另外,你待会儿出去,带上这几道诏书,命丘行恭、涂猛、刘黑闼尽快领兵,火速前往虎牢关、孟津、伊阙关驻守,务必掌控住洛阳兵权。”杨桐一边说着,一边将早已准备好的三道诏书递给岑文本。那周法尚,他始终信不过。洛阳如今乃是整个朝廷的门户,刚刚兴建不久,万万不容有失。

  “臣领命!”岑文本恭敬地双手接过三道诏书。

  “除此之外,那些后备官员,都已经上任了吗?”杨桐又追问道。

  “已经开始各自赶赴任上了。任命诏书早前便已准备妥当,所有空缺的县令,都会即刻补上。只是这些人,即便有刑部尚书、千牛卫从旁协助,但论及人脉关系,却远不及前任官员深厚,想要在当地站稳脚跟,恐怕还需耗费一些时日。”岑文本点头如实说道。

  “此前做的就是类似的培训,若此时还不能胜任,只能说明这些人不堪大用,或者已然被人收买。这样的废物,换掉便是!朕要的是稳!地方稳,百姓稳,这些士人就算闹得再凶,又岂能动摇我隋朝的根基!”杨桐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当初杨桐建立洛阳讲武堂,便是为了掩人耳目,暗中挑选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或许这些人的才学能力比不上那些辞官的官员,但从一开始,他们便是为了应对如今这般局面,特意进行针对性培养的应急人才。所学的便是如何迅速稳定民心,如何维持一县的安稳秩序。

  只要能够稳住局面,剩下的事情,待他们上任之后,自然会在实际管理中逐渐积累经验。但倘若连第一步都做不好,杨桐留他们又有何用?

  “喏!”岑文本神情严肃,见杨桐没有其他吩咐,躬身行礼道:“若无其他要事,微臣告退。”

  杨桐微微点头,示意毓秀将岑文本送走。

  换了一身劲装,杨桐便开始继续修炼剑术,悉心研习人皇系统传授的精妙武艺。那虎戏他已然修炼至圆满境界,如今开始修炼的,乃是系统赠予的猿戏。虎戏讲究的是磅礴气势与雄浑力量,能够强壮人的筋骨;而猿戏则多以灵巧多变见长,着重训练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灵敏程度。

  既然如今被困在宫中出不去,又实在无事可做,正好借此机会静下心来好好磨练一番。

  曾有人劝杨桐将此事放缓推行,或者等一统天下之后再进行推广,对此,杨桐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如今给他造成压力的,主要还是关东那些世家门阀。这些人此前已被杨桐收拾过几次,再加上为应对今日的局面,杨桐早已做了诸多准备,虽说如今忙得焦头烂额,但还勉强应付得来。

  但若是等到一统天下之后再行改革,他要面对的可就不只是关东世家门阀了。现在他尚可对关西世家门阀不闻不问,毕竟就算他们在地方上影响力再大,对杨桐来说,暂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但若等到天下一统之后,还能像现在这般无视关西世家门阀,将压力一股脑儿丢给诸侯吗?

  而天下世家门阀仅仅只是其中一个麻烦,到时候,最棘手的还是跟随杨桐打天下的这帮寒门子弟。天下一统之后,势必要给这些人一个出身,他们将会摇身一变成为新的世家门阀,自然而然会开始维护士人阶层的利益。那些旧世家门阀的面子,杨桐可以不给,毕竟他们从未给过杨桐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但这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人的面子,杨桐又怎能不给呢?

  现在裴元庆、尚师徒、徐世勣这些人可以为了杨桐的一道命令,毫不犹豫地化身为维护杨桐政令的锋利刀刃,但若是当他们晋升为世家门阀的时候,还会如此忠心耿耿地为了杨桐而舍弃自身利益,继续心甘情愿地帮助杨桐压制士人阶层吗?

  或许会有那么一些人,但绝不可能是全部。一统天下之后,杨桐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到那时,才真正是举世皆敌,孤家寡人。即便变革最终成功了,说不定,也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就如同原本轨迹的隋炀帝,辛辛苦苦成就了李世民,自己却落得个千古骂名。

  或许这般做法有些急功近利,但为了今日,杨桐已然准备了许久。至于最终能否成功,就看他能否扛得住这关东士人的强大压力,也要看这天下诸侯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了。

  一趟剑术练完,杨桐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接过毓秀递来的丝巾,胡乱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扭头看向身旁的冯勇,大声说道:“把蜀地近日的情报速速给朕送来。”

  “喏!”冯勇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匆匆而去。

  也不知蜀地那边的事情,杜如晦究竟办得怎么样了。

继续阅读:第387章 密谋蜀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