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都四月啦。裴元庆弄回来那十万头牛,可让杨桐来了精神。他大手一挥,这牛就被分到各级县衙,然后又一股脑派到民间,好家伙,整个洛阳一下子就热闹起来,那氛围,喜庆得很呐。这时候,关东正打得热火朝天,可在这关东地界,感觉跟两个世界似的,这边诸侯们剑拔弩张,那边呢,咱这可一门心思搞生产,干得那叫一个起劲儿。
耕牛这玩意儿,打从春秋战国就冒出来了,对种地那可是起了大作用。不过一直以来,耕牛稀罕得很呐,所以大多时候,老百姓种地、开荒,还得靠自个儿的力气。
这次裴元庆带回来这十万头牛,对咱关东的生产力来讲,那可绝对是个大突破。虽说杨桐分了四万头去幽云,搞畜牧业和开垦荒地,但剩下这六万头用来种地,对咱关东农业来说,那也是相当关键呐。
再加上那华夏犁,今年的收成,指定比去年多。农业发展到这份儿上,其实也快到顶了,要想再往上提,就得靠引进新的农作物,尤其是那些高产的,可这事儿全得碰运气。有些高产作物,当地人都不知道是啥玩意儿,还在野地里自生自灭呢,更别提引进了。
要知道,以后那些能吃的东西,可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改良,慢慢把对人不好的玩意儿去掉,经过上千年的不断折腾,才能放心吃。现在就算找着了,能不能入口还得打个问号。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话一点不假。不过现在畜牧业也搞起来了,以后吃肉的机会也多了,粮食的事儿,到时候也能缓一缓。
“老鼻子远啦?”交泰殿里,杨桐瞅着一脸风尘仆仆的赵丹,皱着眉头问道。
去年就叫赵家商队去打听贵霜的事儿,当初贵霜使者来,双方也就嘴上达成个战略同盟,贵霜使者心里犯嘀咕,杨桐又何尝不是呢。到现在,他连贵霜到底在哪儿都没弄清楚。
“中间隔着整个西域呐,在大食西边。而且语言也不通,我就打听到贵霜内部好像有点分裂的苗头,其他的嘛……”赵丹苦笑着看向杨桐,“单说大食,离洛阳就有千里之遥,再往西去,恐怕……”
杨桐走到墙边,墙上刻着一张老大的地图,从中原到辽东,都能在上面找着。大食、波斯在辽东边境那儿,再往西,一片空白。当年张骞留下来的地图早没影了,就模模糊糊标着贵霜俩字。
“辛苦你啦。”杨桐点点头,对贵霜这事儿,他也就是想了解了解。毕竟就像赵丹说的,太远了。西域这块地方,足够咱大隋在接下来几年把商业网络建起来,至于更远的贵霜,还有安息,也不用急这一时。眼下主要心思,还得放在国内,其他国家,先收集收集情报。说不定这辈子都够不着,不过目标还是得有,万一实现了呢?
“这事儿以后行商西域的时候,多留意收集情报就行,现在不用花太大精力。”杨桐摸着下巴琢磨道,“对了,家里的事儿都安排妥当了没?”
“劳陛下操心,家里都安置好了。家人在紫晶阁密卫帮忙下,悄悄接过来了,现在中山就剩些空房子,田产也都偷偷卖了。”赵丹赶忙感激道。
这次赵家可是下了血本,把整个家族资产都悄悄弄到洛阳来了。
“那就好。”杨桐满意地点点头,看着赵丹说,“我可跟你说过,你对我忠心耿耿,我也不会亏待你。当初答应给你富贵,现在也该兑现啦。”
“臣可不敢奢求。”赵丹连忙惶恐地说。赵家这次做这冒险决定,一半是被逼无奈,另一半也是看着朝廷拿下幽云,威风都扬到塞外去了,关东更是一片兴旺,再加上大义在身,看着就有盛世的苗头,才下了重注。对杨桐的许诺,他倒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作为天下有名的豪商,杨桐就算把府库搬空,说不定都没赵家有钱。
“君无戏言呐。”杨桐摆摆手,“先别急着拒绝,我有个法子能提纯盐,你去试试。要是成了,我准你赵家拿一成盐业利润。”
“盐业?”赵丹心里猛地一颤,不可思议地看向杨桐。盐铁贸易,一直都是朝廷把控着,不许私自买卖。当然,天下乱糟糟的时候,贩卖私盐虽说罪大,可就算天下太平那会,还是有人敢冒险,这里头利润太大了,大到能让人把命都豁出去。
这会儿杨桐跟他说这个,赵丹感觉就像被天上掉的大馅饼砸中了。
“先别太激动。”杨桐从一个格子里掏出个小包,递给赵丹,“先瞅瞅。”
赵丹心里纳闷,也不敢多问,赶紧打开小包,就见里头装着一堆白花花的粉末,亮闪闪的。
“这是……”赵丹疑惑地看向杨桐,不明白啥意思。
“尝尝。”杨桐坐下,笑着说。
“喏。”赵丹犹豫了一下,还是用手指蘸了点粉末放嘴里。
脸色慢慢就变了,不可思议地看向杨桐:“这是盐?”
这跟他印象里的盐差太多了,在赵丹印象里,盐就是一块块黑疙瘩,跟眼前这玩意儿,实在没法联系到一块儿。
“准确说,这是精盐。”杨桐摇摇头,指着赵丹手里的盐,“工部的人最近研究出来的,制作也不难。这制盐的法子,我可以交给你,不过……”
“陛下有啥要求,尽管吩咐。”赵丹连忙躬身道。之前还不太在意,现在可激动起来了。要是赵家能掌握这法子,要不了几年,不光这次举家搬迁的损失能补回来,说不定还能翻好几倍呢。
“这东西产量没问题,等以后天下统一了,路子更多,就你赵家一家可吃不下。我的意思是,让赵家、米家还有张家一起干,不光往中原卖,还卖到辽东去,把这当咱朝廷商会建商业网络的主打产品。”杨桐掰着手指盘算,“靠这玩意儿,在辽东各地,还有乌孙、大食、康居站稳脚跟。这利润,除去各种开销,赵家能拿一成,另外一成,张米两家平分。朝廷会派税官、督官和执行官三司来监督。我就希望爱卿你记住,东西我能给你,也能随时收回来。”
赵丹那激动的心情,一下子就像被泼了盆冷水,冷静了不少。虽说听着是他们在管,可实际上,真正幕后掌控的还是朝廷。一成利润看着不多,可作为豪商世家,赵丹心里清楚这一成利润有多吓人。要是全给赵家,就算能昧下,也怕是吞不下去。
朝廷要的是商业网络,赵家虽说有,但不是独一份儿,米家、张家也有。这天下能建商业网络的家族多了去了,赵家不是无可替代。可朝廷手里的资源,那是赵家,或者说任何一个世家都比不了的。
想明白这些,赵丹也冷静下来,心里那一闪而过的贪念也压下去了,赶忙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臣绝对不敢有一丝二心。”
杨桐看着赵丹的神情,笑了笑,没再多说,接着道:“销路就交给你操办,盐业三司我已经把人准备好了,就等销路打开,就进商会,这点你心里得有数。”
人呐,在巨大利益面前,最不可信。盐业三司只是个开头,以后商业慢慢发展起来,配套的律法和监管也得跟上。这可是块大蛋糕,完全是朝廷的。至少在这时候,就算全由朝廷把控,也不会影响商业结构。
当然,人都爱钻空子,杨桐心里明白,以后商业越来越繁荣,问题肯定也越来越多。不过到时候,商业环境已经建立起来,朝廷就能防守,只要抓好监控、物价调控和质量问题,其他的都能放手。朝廷是管理者,可不是游戏玩家。就算以后赵家真成了皇亲国戚,杨桐也绝不让任何一行出现一家独大、甚至垄断的局面。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眼下,杨桐可需要这些东西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让国家富强起来。
不管是工业、商业还是农业,最终目的都是强国,不过这些事儿得一步一步来。现在关东带了个好头,以后往天下推广,阻力也能小不少。
“陛下放心,臣知道该咋办。”赵丹点头应道。
杨桐想振兴商业,可又得避免商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中间的度可太难把握了。他前世当交警队长的经验,在这儿可派不上用场,怎么掌握和调控,还得慢慢摸索。
赵丹见杨桐不说话了,赶忙躬身告退。杨桐让人把精盐的制作方法给了赵丹,至于怎么操作,那就是赵丹自己的事儿了,朝廷就等着收钱。
看着赵丹离开,杨桐站起身,望着窗外的天空,嘴角浮起一抹笑意。商业和工业这两步棋要是盘活了,以后争天下争的东西,可就大不一样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