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消化战果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72,969

  杨桐又开始觉得缺人了,盖因他近来分明觉察自身较往昔忙碌许多,诸多往昔无需他费心之事,此刻却不得不着手操办,就连每日雷打不动的练武辰光,亦被占去不少。

  但这忙碌却令杨桐心生充实之感。自单雄信和尚师徒攻入清河、平原之后,杨桐于忙碌间,清晰地感知自己对这河北三郡的掌控之力正缓缓增强。待来年开春,暂且抛开窦建德不提,山东的窦荣棠所部,务须第一时间剿灭。毕竟山东长久以来仿若一块飞地,恰似一枚深埋于诸侯身后的钉子,迄于如今,其作用基本已发挥殆尽。

  薛万彻依循杨桐之令,于胶东一带兴办乡学,成效竟意外颇佳。想那当时愿追随前往胶东开荒者,鲜见世家门阀之身影,是以乡学诸事于胶东一带未遇太大阻碍。加之虞世基声名远扬,招揽诸多郁郁不得志之寒士。由此,胶东之地的乡学兴办得比关东更为出色。

  山东若归附,又能为自己增添一大批人才,至少可稍解此处的人才匮乏之困。虞世基此人较为理想化,这般人物,只要用对地方,其所能发挥的能量着实惊人。若置于国政之上,虞世基无疑属清谈之士,然若用在教育方面,杨桐觉着虞世基相较刘焯这位知名的教育家亦不遑多让。

  据宇文宬私下修书告知,虞世基对杨桐兴办三学之事热情极高,如今基本不理政事,一门心思皆扑在三学之上。

  此般结果,令杨桐微微松了口气。虽说与虞世基未曾谋面,但虞世基对杨桐的助力着实不小。他最忧心者,乃杨桐削弱世家门阀之举会令虞世基对朝廷心生不满,如今看来,情形并未如想象中那般糟糕。

  冰冷的雪花自空中纷扬飘落,落于杨桐面庞,刺骨冰寒令杨桐精神为之一振,思绪亦自山东收转回来。

  “陛下,临漳县急报!”一名紫晶阁密卫疾步如飞,瞬息至杨桐身畔,呈上一封信函。

  杨桐展开信函,匆匆浏览一遍内容,眉头微微一挑,旋即舒缓开来。

  “陛下,发生了何事?”杜如晦手提一个酒葫芦,踱步至杨桐身旁,好奇地瞥了一眼杨桐手中信函。这家伙倒是彻底戒除了金丹,却愈发嗜酒如命,不愧是天赋异禀、堪称酒神的男子。

  杨桐将信函递给杜如晦,笑道:“你且自行查看。”

  对于杜如晦嗜酒一事,杨桐并未加以阻拦,只要能戒掉金丹便好。

  “不愧是大世家门阀,如此短的时日,竟又募集起十万兵马,不过此番,窦公倒是学聪明了些许。”杜如晦看着书信内容,啧啧称奇道:“这一回,竟听从了宋正本和张玄素的计策?”

  杨桐听闻,轻轻摇头,并未询问杜如晦如何知晓是此二人的计策。似窦建德麾下,能入杜如晦法眼之人,想来也唯有这二位。思索片刻,杨桐笑道:“人总会变的,尤其在身处逆境之时。”

  此次战败的挫折,对窦建德而言颇为沉重,却也将窦建德日益膨胀的信心打回原形。如今的窦建德气焰收敛许多,也能听得进他人建言。虽说令杨桐略感意外,但细想之下亦在情理之中。窦建德比之李密,最大的长处便在于失势之际,一个能直面现实,低调行事,另一个却莫名骄傲自大。

  杜如晦看着信函,啧啧笑道:“不错,并未盲目用兵,而是着力加强各处关卡要道的防御,巧妙规避了窦建德当下将领短缺的弱点,此乃稳固根本之策,只是不知张玄素、宋正本可有提出培元之法?”

  “何谓培元?”杨桐含笑问道。

  “对外坚守关城,对内减轻徭役,休养生息,不出三年,窦建德当可恢复不少元气。”杜如晦随口说道。

  “若真是如此,要拿下河北可就棘手喽~”杨桐嘿然一笑,面上却无太多忧虑之色。

  “陛下似不以为意?”杜如晦面露疑惑,望向杨桐。他本以为杨桐会为此头疼,然观杨桐此刻状态,显然并非如此。

  “朕又非神仙,怎能左右窦建德的想法。”杨桐好笑地看了杜如晦一眼,“朕只坚信,敌人强大,朕只需更强便可。我军方略既已定下,后续不断完善便是。至于窦建德如何作为,朕不信他能以半州之力抗衡我朝廷半壁江山之实力。切莫被他扰乱方寸,克明,你尚显稚嫩呢~”

  杜如晦嘴角微微抽搐,这本是他欲用以鼓励杨桐之言,到头来,反倒被杨桐鼓励了。果不其然,眼前这位天子虽年少,却已不可单纯以年龄度量。

  杜如晦洒脱一笑,仰头灌下一口酒,道:“陛下所言极是,即便窦建德此刻愿休养生息,也已错失最佳时机,且即便如此,窦建德的根本问题始终未得解决。此次虽采纳了张玄素、宋正本之计,但杜宠等人并未因此失势,他又岂能每次都做出正确抉择。”

  窦建德最根本的症结,便在于派系林立。如今遭朝廷一番整治,虽能看清现实,可日后情形,实难预料。

  “窦建德最大的问题,根源在他自身。”杨桐凝视着渐渐弥漫天空的雪花,空气似清新几分,摇头笑道:“多谋而寡断,此乃他最大的弱点。只要拿捏准确,即便他再强大,朕亦可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杜如晦闻言,默默点头。若论谋略、政治,杨桐虽常有天马行空之想法,然论及真实水准,勉强可算一流。但若谈及对人心、人性的洞察,放眼天下,恐鲜有人能与这位少年天子比肩。

  这已然足够!

  “算算日子,我儿也快出世了。”杨桐望着渐趋纷扬的天地,目光略显迷离,“可惜啊,朕欲回洛阳与家人团聚的心愿,怕是难以实现了。”

  “陛下还望看开些,想来皇子定能体谅陛下。”杜如晦看着杨桐的目光,暗自摇头。作为一个阅女无数的单身之人,他着实难以体会杨桐此刻心境,只是见杨桐如此模样,心中无端生出几分羡慕。或许,自己也该寻个良人,成家生子了。

  “小孩子哪懂得这些?”杨桐摇头,“朕为皇儿取名为杨乾,克明意下如何?”

  “好名字。”杜如晦点头,语气中却难掩敷衍。

  忙碌的时日,在这年的第一场大雪过后,渐趋平淡。毕竟,这个时代受交通所限,情报传递滞后,飞鸽传书于这般天气亦受影响。总不至于真将自己累死,那些传说中累死的皇帝,杨桐一直满心怀疑究竟是何缘由,这着实是个值得深究的历史问题。

  这场大雪覆盖范围极广,半个河北皆被笼罩其中。窦建德亦趁此时机,大力加强各处关卡防御。幽州那边,这场大雪不啻于帮了窦建德大忙。至少杨桐在降雪之后,军事行动大幅减弱。无论是清河的单雄信,还是平原的尚师徒,于大雪过后,皆停止攻伐,转而消化战果。

  虽心有不甘,眼睁睁看着偌大一片地盘就此失去,却也无可奈何。战败者,自当承受战败之苦果。

  至于杨桐,大雪过后,便彻底闲了下来。数月间,大致框架已基本成型。事实证明,杨桐那一套举措在河北并未出现水土不服之状。千牛卫、刑法衙门、县令,三权分立之下,这些新纳入版图的县城迅速步入正轨。杨桐时而会与杜如晦如狐朋狗友般,抛开一切政事,去探寻新奇之事。简单来讲,便是尝试些从前未曾做过之事,诸如一本正经地对坐在府衙门楼之上,一边下棋,一边品评过往女子,哪个更为水灵,哪个身材更为丰满之类。隋朝民风虽称不上开放,但女子地位倒也不低,至少外出采买物品、上街闲逛的权利还是有的。越是安稳之地,女子地位越能得到保障。如此看来,两人这般行径倒也算另类的体察民情了。

  当然,杨桐自是不会与杜如晦跑去青楼楚馆与风尘女子厮混,毕竟他不像杜如晦那般放浪不羁。杜如晦不在时,杨桐会招来毓秀与婉儿这两个贴身丫鬟,陪自己下下象棋,听婉儿唱唱歌,做些有益身心之事。

  自杨桐来到这个时代,毓秀与婉儿便一直作为贴身婢女相随,与杨桐之间几无隐私可言,或许她们比裴翠云与高氏姐妹更了解这位皇帝。

  此处府衙虽不及乾阳殿那般宏伟壮观,但对杨桐而言,虽不宽敞,却多了几分人情味。待这边战事了结,回到洛阳后,这般心理上的温暖怕是再难寻觅。算起来,过了年自己才满十六,这般缅怀之情,于自己而言,似乎还为时过早。

  “陛下,该您下棋了。”毓秀兴致勃勃地将車挪动一步,笑望着杨桐说道。

  “嗯。”杨桐看了看棋盘,随手落下一子,道:“将军。”

继续阅读:第505章 赶尽杀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