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南阳宛城之地,一片静谧却又暗藏风云。
“李密的援军竟还未探得消息?”此刻,刺史府已化为杨桐的临时行宫。杨桐将手中军报缓缓放下,眉头紧蹙,目光投向身侧的岑文本与刘仁轨,摇头叹道:“此事着实蹊跷!南阳乃李密治下要地,今已被我军所占,怎会如此悄无声息?实不应该啊!”
岑文本微微颔首,他们早有与李密大战一场的准备,徐世勣也已在舞阳、叶县一带精心构筑起坚固防御工事。然而,此刻李密援军却踪迹全无,这着实出乎众人预料。
“那囤聚于育阳一带的南阳军,至今仍不肯归降?”杨桐转头看向刘仁轨,问道:“依你看,他们军中粮草,想必所剩无多了吧?”
“陛下赎罪,实是臣之无能。”刘仁轨满脸愧疚之色,“原本以为,宛城既下,断其粮草,敌军理应很快投降。可这三日来,每日遣人劝降,对方虽未拒绝,却始终拖延不允,此事实在有违常理。据臣所知,育阳守军并非精锐之师,不应如此冥顽不灵才对。”
“事出反常,必有缘由!”杨桐缓缓坐下,凝视着眼前地图,最终目光定格在中阳山一带,道:“朕观此处亦有道路可直通南阳,仁轨,你为何从未提及此地?”
“陛下有所不知。”刘仁轨见状,微笑着摇头解释,“中阳山一带,匪寇猖獗。当年三征韩国致使天下大乱之后,周法尚将军平定南阳匪寇时,大开杀戒,将罗勇所率两万降军尽皆屠戮。自那以后,南阳匪寇皆不敢再向朝廷投降,纷纷逃入山林,占山为王。无论商旅还是军队,途经此地,皆会遭其袭扰。邓超曾数次率军围剿,却屡屡扑空,反倒令这些山贼愈发嚣张,久而久之,此路便渐被荒废。”
“数次扑空?竟未曾交战?”岑文本眉头紧皱,问道。
“正是如此。”刘仁轨点头,此刻也意识到其中必有隐情。
“如此说来,这南阳军中,定有人暗中与这些匪寇余党相互勾结,且此人地位恐怕不低!”杨桐猛地一拍桌子,目光微眯,“若朕所料不差,此刻这些匪寇余党恐已投靠李密。”
“这……”刘仁轨虽不敢确定,但当下情形,似乎唯有此解释方能说得通。不然,实在难以解释为何本该轻易劝降的育阳驻军迟迟不降,而理应出现的李密援军又为何迟迟未到。若中阳山一带山贼果真效命于李密,一切便豁然开朗。当下,刘仁轨满脸苦涩,道:“末将疏忽大意,请陛下降罪!”
“身处局中,难免有所疏漏。”杨桐摆了摆手,“准备备战吧,依朕之见,三日时间,敌军想必已准备妥当!”
“那……是否传信于徐世勣将军,令其前来增援?”刘仁轨面露担忧之色。
“不必。叶县与舞阳,乃我军退路。况且此刻宛城之中,有三万大军,据城而守,粮草充裕,我军优势明显!”杨桐摇头,叶县、舞阳的兵马不可轻动。邓超便是因未及时支援叶县、舞阳,才让自己有机可乘,他绝不能重蹈覆辙。
刘仁轨听闻,不禁眉头深锁。如今城中虽有三万大军,可大半皆是降军。虽说经杨桐整顿,李密在军中影响力已被削弱不少,但一旦战事不顺,这些人难保不会临阵倒戈。
“仁轨,你即刻传令各将,筹备备战。”杨桐对着刘仁轨说道。
“喏!”刘仁轨无奈,只得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看来这邓超,也并非庸碌之辈,在此等局势下,竟能说服育阳驻军坚守。”目送刘仁轨离开,杨桐靠于座椅之上,摇头轻笑。
“陛下打算如何应对?”岑文本微笑着询问。
“先发制人。”杨桐神色坚定,“朕可不愿两面受敌,此番,朕欲亲自率军突袭育阳大营。”
岑文本听闻,大惊失色,皱眉道:“此事理应由涂猛、李通前往,陛下乃一国之主,万金之躯,怎能涉此险地?”
“此二人,冲锋陷阵尚可,但说到奇袭,尚欠火候。”杨桐摇头,若麾下几员大将有一人在此,他也无需亲自出马。可如今众将皆不在侧,李通、涂猛虽武艺不俗,但论及统帅之才,不过勉强及格,实在难以让他放心。
刘仁轨倒是可用之才,但让他独率一军,恐难服众。如今时间紧迫,哪有功夫慢慢培养其威望。见岑文本满脸担忧,杨桐笑道:“景仁切莫小觑朕,此战,朕定能取胜!”
统帅之能与武力不同,武力需在生死之间方能突破,而统帅注重的是对大局的掌控。在那梦境战场之中,同样可突破瓶颈。梦境战场中的统帅能力,与现实并无太大差别。如今杨桐在梦境战场里,已然能够统帅万军,与裴元庆、单雄信这般顶尖将领一较高下。
岑文本实在不知杨桐哪来这般自信,若是旁人,此刻恐怕已拼死劝谏。毕竟杨桐此前并未过多展现出统帅天赋,怎能让人安心?但岑文本终究不愿违背杨桐的意志,只得选择沉默。
“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臣也不便多言。但倘若事不可为,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切莫鲁莽行事。”岑文本一脸郑重。
若行动无法成功,便需及时抽身。虽说杨桐向来沉稳,但毕竟年轻,难免意气用事。
“景仁还是信不过朕啊。”杨桐摇头轻笑,“放心便是,朕的性命金贵得很。”
岑文本闻言,也只能苦笑着点头:“陛下打算何时动身?”
“入夜便行。”杨桐不假思索,“若敌军未现,朕即刻出兵,预计明日便可归来。今夜便劳烦景仁多费些心思,无论成败,明日日出之前,朕定当归来!”
“臣遵旨。”岑文本躬身领命。
当下,杨桐暗中命人集结兵马。此次行动讲究兵贵神速,他特意挑选了洛逸大营中的精锐之士。入夜后,杨桐令人悄悄打开南门,大军悄无声息地出城,朝着育阳方向迅速进发。
洛逸大营的兵马,皆是朝廷精锐,不仅身经百战,且每日皆有充足肉食补充体力,故而无论是体力还是夜间视力,皆远超寻常部队。即便夜间行军,速度也不比白日慢多少。
……
育阳守将,乃是邓超的族弟邓煋。正因这层关系,加之近日邓超不断派人前来安抚,且育阳城内粮草充足,足够城中一万大军支撑半月之久。是以,刘仁轨数次派遣使者劝降,皆被邓煋婉拒。
虽说尚未彻底翻脸,但在杨桐与邓超分出胜负之前,邓煋显然无意投降,甚至只要如邓超所言,援军一到南阳,邓煋便会即刻举旗响应。
此时,月朗星稀,大地一片安宁祥和。
杨桐率领着五千洛逸精锐,终于抵达育阳。夜色笼罩下,育阳城墙上火光闪烁,隐隐可见几名守军身影。
城门早已紧闭,育阳城与宛城相比,显然逊色不少,既无护城河,城墙也不过两丈来高,与普通城池并无太大差异。只因地处邻近新野,故而成为与杨杲交锋之地。
五千兵马在杨桐带领下,悄然朝着育阳城墙靠近。
城墙上的守军毫无察觉,待靠近些,便能瞧见那些守军脑袋不停晃动,显然正在打瞌睡。
距离城墙约二十丈时,杨桐抬手示意,身后兵马即刻停下。
杨桐仔细观察了一番城墙防御,不禁冷笑。这育阳守备如此松懈,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此时进攻。
“准备!”杨桐沉声下令。
队伍中,数十名战士迅速冲出,身后一根长长的竹竿,一头抵住他们脊背,另一头则由四名将士合力抱住。
“动手!”杨桐手臂用力一挥,数十名将士率先起跑,身后四人一组,抱着竹竿紧紧跟随,始终保持竹竿紧贴其背。
“蹭~蹭~蹭~”
一名将士飞速冲到城下,借助身后竹竿支撑,沿着城墙飞奔而上,几步便窜至城头,一把扣住城墙边缘,用力一荡,如灵猫般轻巧落在城墙上。
仍在打盹的守城兵士听到动静,猛地睁开眼睛,只见火光映照下,一片耀眼寒光。
“噗噗噗~”
不断有兵士在半梦半醒间被斩杀在地,与此同时,城墙下第二批将士也发起冲锋。
“敌袭~”一声凄厉喊叫响起,终于有人发现敌军,只是喊声未落,便戛然而止。即便如此,这声喊叫也足以唤醒那些半睡半醒的将士。
“杀!”乔铭借着竹竿之力,几步跃上女墙,只见周围敌军已被肃清,而两面却不断有敌军冲杀过来。他一把取下叼在嘴上的刀,脸上浮现狰狞杀机,挥舞着斩马刀,杀入敌群。
“继续!”
城墙下,见敌军已然警觉,杨桐继续挥手,将第三批将士送上城墙,同时一队战士抱着几根圆木临时制成的冲城锤,朝着城门发起冲击。
城墙上,袁军虽已发现敌军,纷纷冲来,但今夜守军本就不多,且难以迅速集结。而城外洛逸精锐却源源不断涌入,很快便将袁军杀得大乱。
“呜~呜~呜~”苍凉的号角声划破夜空,打破深夜的寂静,整个育阳城瞬间陷入混乱。
“轰~”
就在此时,并不算厚重的城门,在城内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被杨桐的攻城队一举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