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智囊回归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3,753

  皇泰四年十一月,那岑文本大摇大摆地回了洛阳城。云州刺史这顶乌纱帽,他早就给甩脱了,在他心里,中书令这职位,那才叫一个舒坦呢。

  您瞧,这中书令,一来活儿不重,没那么多劳心费神的事儿;二来离杨桐那可是近了去了。别看关西那地儿,一州刺史牛气得跟土皇帝似的,可在这洛阳周边,咱这位陛下杨桐,早就把事儿安排得明明白白,军政分得清清楚楚,还有刑部尚书跟长了无数双眼睛似的,到处盯着,再加上威风凛凛的千牛卫,一州刺史那点权力,被拆得七零八落,哪比得上在洛阳当官来得逍遥自在呐。再说了,岑文本心里也犯嘀咕,自己可是有过前科的人,离杨桐远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在陛下跟前嚼舌根、说坏话呢。

  对岑文本来说,权力再大又怎样,那都是虚的,只有杨桐对他的信任,才是他能一直低调又快活地当富贵闲人的护身符,也是保证岑家能悄无声息、稳稳发展的根基。

  就因为他这和别人截然不同的想法,岑文本对手里那点权力,向来就不太当回事儿。

  云州在他的治理下,发展得那叫一个顺风顺水,畜牧业也顺着杨桐的意思,走上了正轨。往后的云州刺史,只要照着他留下的那本册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保准出不了啥大乱子。

  杨桐心里也犯怵,就怕岑文本犯懒病,随便找个人来顶云州刺史的缺。所以,对于新任云州刺史的人选,杨桐可是下足了功夫,从根儿上开始,仔仔细细地审查。

  结果还真让他寻到了个满意的,新任云州刺史叫张既。早年间,朝廷还被王世充、段达那俩家伙把控的时候,张既就在新乡当县令,这一当就是三年,廉洁的名声那是传得老远老远。杨桐上位之后,政令在他那儿执行得那叫一个彻底,张既出身寒门,却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官场崭露头角。

  之前岑文本去云州的时候,就跟杨桐点名要了顾凯。顾凯在宋州当了几个月太守,现在想来,恐怕那时候岑文本心里就已经有了现在这打算,这算盘珠子拨拉得可真够早的。

  虽说后世都把岑文本叫做智妖,可对自己人,他那谋划可真是滴水不漏,大家都能跟着得实惠。

  顾凯这人,有本事,资历也说得过去,正符合朝廷如今用人的那套理念。他缺的,就是一个能让他大展拳脚、施展才华的好平台。而岑文本呢,就想图个清闲,没事儿的时候,给杨桐出出主意,查漏补缺,既能讨得陛下的信任,又不用把自己累得半死。

  这么一番安排下来,顾凯得到朝廷重用,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对提拔他的岑文本,那肯定是感恩戴德,这无形中就给岑文本积攒了一条未来的人脉。而岑文本呢,也如愿以偿,深受天子信任,还不用那么操劳,简直是皆大欢喜,谁都落着好处了。

  一想起岑文本那胖得像小山似的身材,脸上还总是挂着笑眯眯的表情,杨桐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只狡猾的狐狸,嗯,还是一只胖得流油的狐狸。

  不过自从杜如晦跑去蜀中谋划之后,杨桐还真觉得身边缺不了岑文本这样的顶尖谋士。虽说他组建了专门负责情报分析和局势战略推演的部门,这帮人也能给他出谋划策,帮他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周全,可要是没有岑文本这样能把事儿归类总结、条理分明的参谋长,杨桐还是觉得心里头累得慌。他可不想跟诸葛亮似的,活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那多不值当啊。

  他现在已经很难再毫无保留地相信别人了,更不想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都耗费在应付这些官场的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上。

  岑文本这一回来,还真让杨桐最近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了不少。就冲这一点,杨桐也没再去计较岑文本之前那种对工作极不负责、得过且过的当官态度。

  “咱大隋这两年,年年都是大丰收,可要说两线作战,眼下还真没那能耐。李密那家伙,可不是短时间就能拿下的,依臣看呐,目前还是得把蜀中当作头等大事。”岑文本把最近的事儿前前后后梳理了一遍之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朕琢磨着,要是那李密铁了心死扛着不还玉玺,朕就直接号召天下各路英雄豪杰,一块儿去讨伐他。”杨桐皱着眉头,看向岑文本,在他的计划里,讨伐李密倒用不着太多兵力。

  “陛下您手握大义,这么做当然行得通,可这里头啊,得分清个主次。”岑文本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地说道。

  “何为主次?”杨桐挑了挑眉毛,紧盯着岑文本问道。

  “简单来讲,一旦决定征讨李密,灭掉他那是肯定的,可必须得保证朝廷在这过程中捞到最大的好处。”岑文本脸上挂着微笑,慢悠悠地说,“这好处,可不单单是地盘,人心呐,更重要。”

  杨桐往后一靠,躺在躺椅上,这话的字面意思不难懂。一旦朝廷决定讨伐李密,等最后把他给灭了,朝廷得到的利益那肯定得最大化。

  可这利益具体指的是啥呢?

  人口?地盘?

  这些肯定得算进去,可又不止这些。最重要的,是要打出朝廷的威风,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的厉害。也就是说,最终目的可不只是摘个胜利的果子,在这场战役里,朝廷的表现得最出彩,得配得上最后得到的那些好处。

  要是只想轻轻松松摘个桃子,阴谋阳谋,办法多的是。可要是还想打出威风,眼下朝廷一边谋划着蜀中,一边又要对李密出兵,那可就不太现实了。

  但要是撤回针对蜀中的计划,之前费了那么大劲儿做的种种部署,可就全打水漂了。下次再想谋划蜀中,可就没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了。

  “按照克明说的,部署蜀中,到真正出兵,最少也得两年呐。”杨桐苦笑着说,这两年还只是保守估计。

  那问题就来了,要是这期间,李密脑子一热,突然称帝了可咋办?

  按岑文本的说法,对付李密,要打出朝廷的威风,那杨桐就得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这一仗,朝廷得把全部精力都投进去。可蜀中那边,还牵扯着杨桐近五万兵力呢。如今杨桐麾下,精兵简政之后,不算各县的千牛卫,也就十一二万兵马。西域得驻军,幽云要震慑铁勒人,也驻扎了不少兵马,河套同样得有人守着,还有一些重要关卡,那更是马虎不得。这么一算,如今朝廷能调动的兵力,顶天也就三万。

  这些兵马打李密倒是能打,可肯定打不出岑文本想要的那种效果,没法让朝廷的威风彻底打出去。

  要蜀中还是打李密,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两难抉择。李密这边,得防着他发疯称帝;可要是暂时放弃蜀中,又实在是机会难得。错过这次,就算杨谦再怎么没本事,等他整合出自己的势力,再想拿下蜀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就海了去了。

  而且蜀中可是个大粮仓,要是能把交通问题解决了,能给杨桐带来的好处那可太多了,想想都让人眼馋。

  岑文本自然也听出了杨桐的犹豫,这也是杨桐这天子身份带来的麻烦。要是普通诸侯,岑文本肯定建议先拿下蜀中,再慢慢收拾李密。毕竟李密称帝,丢的是朝廷的面子,对诸侯来说,李密称帝越久,他们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可杨桐是天子,一旦李密称帝,那绝对不能坐视不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旦有人称帝,不但要打,还得打得漂亮,打出朝廷的威严。

  再看看李密身边,徐圆朗虽然被李世民给打得元气大伤,可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杨澡,甚至是刚刚崛起的宇文家,根据岑文本对情报的分析,那可都不是好惹的主儿。而且一旦开战,宇文成都不好说,但杨澡和李世民正愁没地方扩充势力呢,这两家肯定会参战。先不说杨澡,李世民那可是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别说让他们盖过朝廷的风头,就算表现得跟朝廷差不多,对朝廷来说,那也是脸上无光、丢人的事儿。

  “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岑文本思索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要是李密这会儿已经称帝,臣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把手里的兵力都集结起来,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但现在李密只是握着玉玺,还没称帝,这中间就有周旋的余地,陛下可以想法子拖延一段时间。”

  “哦?”杨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可随即又苦笑着说,“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朕可不敢打包票能拖得住啊。”

  “这事儿,还得靠太傅帮忙。”岑文本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缓缓说道。

  “卢楚?”杨桐皱了皱眉头,不管怎么说,卢楚和李密的这层姻亲关系,杨桐实在没法当作不存在,这事儿可太让人头疼了。

  “没错。”岑文本嘿嘿一笑,“陛下可以借着玉玺的事儿,让太傅出面,和那李密交涉。但可千万别逼得太紧,不然容易适得其反,把事情搞砸了。同时,武关、伊阙关一带,陛下可以适当驻扎些兵马,但别太多,做出一副随时准备开战的架势。不过先别急着昭告天下,甚至舆论上也别大肆宣扬,要让李密看到朝廷不惜开战的决心,又不能让他觉得朝廷已经不顾一切要动手了。陛下可以适当在舆论上营造出幽云铁勒人暴动,腾不出太多力量对关西用兵的假象。”

  岑文本可是清楚得很,杨桐手下有个专门搞舆论的机构,虽说对关西地区渗透得咋样还不太清楚,但总归是能派上用场的,用舆论来制造假象,说不定还真能蒙住李密。

  杨桐点了点头,心里明白这中间得把握好度,既要让李密担心杨桐动手,又不能把他逼得狗急跳墙。这分寸啊,必须拿捏得死死的,差一点都不行。

  “然后,就不断派人去南阳,要求李密归还玉玺,但言辞要尽可能激烈些。”岑文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这怎么讲?”杨桐一脸疑惑,不解地问道。

  军事上做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却又表现出无力东征;外交上呢,言辞还得激烈,这到底是啥道理?

  杨桐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明白了。要是一两次派人去,肯定会让李密觉得随时可能开战,可时间长了,光说不练,老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显得外强中干了,看似强硬,实际上有点色厉内荏,唬不住人。

  “老狐狸!”杨桐看着岑文本,忍不住笑着骂道。

  “陛下过奖。”岑文本微微躬身,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杨桐的夸赞,脸上还带着一丝得意的神色。

  “景仁这次回来,可让朕轻松不少。要是没啥要紧事儿,待会儿陪朕用膳,朕还有些别的事儿,想向景仁请教请教。”

  “臣遵旨。”岑文本恭敬地应道,心里头那叫一个美,能得陛下这般看重,以后的日子肯定更舒坦了。

继续阅读:第293章 末路的鱼俱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