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绝户计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43,133

  仗是肯定要打的,但杨桐并不打算大动干戈。毕竟“上兵伐谋”,当下隋朝同时面临着北疆突厥和右北平的难题。要是大举兴兵,即便取胜,大概率也是惨胜。这不仅会损耗本就不算雄厚的国力,战后恢复元气也得耗费不少时间。

  如今隋朝的声势才刚兴起,杨桐也才刚将内部事务梳理妥当。要进一步树立和提升朝廷的威望,每一次对外行动都只许胜不许败,所以必须慎之又慎。没有十足的把握,杨桐绝对不会轻易对外用兵。

  裴元庆带着杜君绰离开了。八千人马出征,想瞒也瞒不住,杨桐也没打算隐瞒。皇泰元年九月二十,洛阳城外汇聚的上万匹战马,加上早前从洛逸调回的八千精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此次出征并未征发民夫,自然也就没有后勤补给线,这让不少人颇感失望。

  “陛下,不知虎侯此次出征,所去何地?”卢楚等一众大臣终究还是没忍住,在次日早朝时开口询问。

  “先去河套,再直入契丹。”杨桐神色庄重地说道。军事乃国家大事,满朝公卿有知晓的资格。而且此次裴元庆出征并无具体作战计划,粮草全靠自行筹措,行军路线也不固定。即便朝廷想联系裴元庆,也只能等他主动联络。就算朝中有人暗中勾结契丹,也没法泄露裴元庆的行踪。

  “近来契丹频繁向我朝在河套的驻军发难,我军死伤已超千人,他们还切断了我隋与西域的商路,公然挑衅我隋的威严。窦炽将军频频告急,朕深思熟虑后,命裴元庆、杜君绰率部八千,轻装简从,直入草原,诛杀胡虏,扬我隋朝天威。”杨桐一脸肃然地说道。

  不管真实原因究竟如何,这一次,契丹人的真实目的暂且不明,但他们频繁劫掠隋的商队,手段残忍,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单就不顾一切地劫掠商队这一点,就足以让包括世家门阀在内的各方势力同仇敌忾。毕竟,从事西域贸易的,可不只是杨桐组建的商会,各大世家门阀也有与西域的贸易往来,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的损失着实不小。

  “陛下可是打算效仿昔日覆灭突厥之策,直击契丹王庭?”卢楚皱眉问道。若是如此,恐怕不太容易成功,即便裴元庆素有“神威将军”之名,也难以保证。毕竟当初能一举击溃突厥王庭,存在诸多外在因素。比如突厥主力南下,王庭防御空虚,裴元庆又出其不意。但此次若想照搬旧法,可没那么容易。契丹哪怕只是如今三部之一,也绝非依附隋朝多年、早已不复当年骁勇的突厥可比。而且草原是他们的主场,裴元庆就算勇猛,孤军深入,想要一击即中,也绝非易事。

  “并非如此。”杨桐神色平静地说道:“朕已下令,除契丹王庭之外,所有进入我隋军视线的契丹部落,皆可进攻。兵锋所过之处,寸草不留!朕要用敌人全族的鲜血,让他们明白冒犯我大隋的后果。”

  杨桐的态度看似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然而,满朝公卿看着杨桐那淡漠的表情,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对草原而言,将是一场腥风血雨。哪怕最终裴元庆全军覆没,对大隋来说,损失尚可承受,但对于契丹来说,这八千人所能造成的破坏,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

  杨桐自然不清楚众人的想法,也不认为这一仗会真的全军覆没。裴元庆的“神威将军”天赋,在这种战斗中能发挥出多大的战斗力,恐怕连裴元庆自己都说不清楚。而且,如果真的形势不利,杨桐也不希望那八千将士白白折损在草原上。毕竟,那些都是精锐,哪怕用整个契丹来换,杨桐都会觉得可惜。以裴元庆的本事,再加上徐世勣和杜君绰,就算打不过,跑总是可以的。这就是一场游击战,谁速度快,谁就能占据上风。

  “陛下可是在担心虎侯?”朝会结束后,杨桐没有立刻回宫。裴翠云虽未多言,但那幽怨的眼神,让杨桐有些招架不住。

  杜如晦散朝后,就不知跑去何处寻欢作乐了。随着洛阳城逐渐恢复繁华,许多行业重新兴起。对于杜如晦这样的单身汉来说,秦楼楚馆若没人管束,他能把那儿当成家,而且还是白吃白喝不给钱的那种。他俸禄不低,可都拿去换酒了。英雄酒在粮食开始有盈余后,已向民间投放,不过那价格,若非世家门阀之人,很难经常喝到。但对杜如晦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整个洛阳城有一半的酒家都是他的债主,五成以上的世家门阀都把他视为最不受欢迎的士人。因为这家伙要是耍赖起来,不止一次拉着某个受宠若惊的世家门阀子弟去喝酒,到结账时总会想出各种办法无故消失。时间一长,除了那些真正财大气粗、不在乎多养一个酒桶的大家族,中小家族可经不起杜如晦这般折腾。

  相较于杜如晦出色的才能,他这坑人的本事也让杨桐颇为头疼。目前朝廷为杜如晦垫付的酒钱,已经足够抵他未来五年的俸禄了。杨桐倒不是心疼这些钱,只是担心杜如晦的身体,实在不想让这位爱酒如命的谋士英年早逝。

  万幸的是,在杨桐的强势干预下,杜如晦已经戒掉了五石散。但照他这么折腾下去,杨桐估计光是这英雄酒,就能让杜如晦折损不少寿命。

  “是有点担心,不过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本就是武将的宿命。有些决定既然已经做出,就绝无收回的可能。”朝令夕改,只会损害杨桐的帝王威严。

  “景仁最近可有研究过契丹人的情报?”杨桐走在回廊上,摇头说道:“朕很好奇,那梁师都有何能耐,竟能同时与那蒲实力和阿巴泰交好?”

  最近收到的关于右北平的情报中,有两件事让杨桐颇为在意。其一便是梁师都与契丹如今两大势力的首领,现任大汗阿巴泰以及和连之子蒲实力都关系紧密。杨桐甚至怀疑,最近阿巴泰部频繁劫掠隋的商队,背后说不定有梁师都的影子。

  至于蒲实力那边,最近没收到多少有价值的情报,只知道蒲实力正在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拉拢一些对阿巴泰统治不满的契丹旧部,试图重夺大汗之位。

  这些就是目前杨桐所能收集到的关于契丹的全部情报。

  “国与国之间,很多时候,外交手段比战争更为重要。梁师都此人,精于此道。当年他为求壮大自己,不惜出卖乌恩塔奈以谋取富贵,本应遭到铁勒人的排斥。但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手下还有不少铁勒部落拥护他。此人或许没有罗艺、罗成那般骁勇,但论手段,却比二人高明得多。”岑文本微笑着说道。

  “此人,有没有收服的可能?”杨桐点点头,这段时间研究梁师都的履历,对他的能力倒是颇为认可。

  “很难!”岑文本摇摇头:“此人有枭雄之志,不计较一时的成败。或许迫于陛下的压力,他可能会暂时臣服。但与中原诸侯不同,此人久居边境,与韩国、日本、新罗各国、契丹都有往来。虽是右北平的一方诸侯,却总是未虑胜,先虑败,早早为自己留好了后路。日后即便陛下毁了他的基业,让他在中原再无立足之地,他也能投奔契丹或韩国。”

  “至于此次契丹之事,阿巴泰既然敢肆无忌惮地入侵河套,臣认为,恐怕就是此人在中间斡旋,让蒲实力与阿巴泰暂时放下仇恨,准备联手对付我大隋。所以,臣对虎侯此次深入草原之举,颇为赞同。”

  “联手?”杨桐难以置信地看向岑文本,皱眉道:“那蒲实力积极召集旧部,还在金连川一带招兵买马,并非为了对付阿巴泰,而是……”

  “除此之外,很难有其他解释。”岑文本神色严肃地说道:“因此,臣认为梁师都或许会假意投降,但迟早会反叛!”

  杨桐沉默不语。若是大隋处于鼎盛时期,倒也无妨。但如今大隋仅有关东一地,实力相对薄弱,这种养虎为患的事,至少现在的杨桐还承担不起。

  气氛变得有些压抑,杨桐突然笑道:“最近朕倒是收到一些有意思的消息。”

  “愿闻其详。”岑文本躬身说道。

  “右北平民间,最近都在传言罗艺入朝之事,认为罗艺入朝,是朕或者说朝廷不容许罗家独占右北平,有加害他的意图。”杨桐在一处凉亭坐下,看着岑文本说:“依景仁之见,过段时间,会不会直接传出罗艺被朕处决的消息?”

  岑文本神色一动,看向杨桐道:“陛下,这倒是一个收服右北平的好机会。”

  “这些舆论?”杨桐摇摇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舆论已经形成,想要扭转,谈何容易。”

  “并非如此。”岑文本摇摇头,微笑着说道:“臣的意思是,顺势推波助澜,让罗成真的以为罗艺是被朝廷所害!”

  杨桐目光微微一眯,看向岑文本,突然笑道:“景仁此计,够狠辣,这是在逼梁师都造反呢。”

继续阅读:第216章 后来居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