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后来居上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63,185

  马车稳稳行驶在宽阔的洛阳朱雀大街上。自洛阳重建后,杨桐特意将街道拓宽了一倍。像这样的主街道,能容纳四辆马车并行,在隋朝,这已然是极为宽阔的道路了。此时正值洛阳最热闹之际,可这辆马车行于大街上,却丝毫没有拥挤之感。

  杜如晦坐在马车里,困意阵阵袭来。近些日子,洛阳城,或者说整个朝廷,随着封德彝离世,逐渐恢复了平静。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大多都已收敛起来。他为杨桐出谋划策,到了这个阶段,也算是暂告一段落。至于接下来对外如何行事,杜如晦倒不是特别上心,或者说,他想瞧瞧岑文本到底有多大能耐。

  作为知晓对方存在的两大顶级谋士,杜如晦自乾阳殿中把封德彝气得吐血那一刻起,便崭露头角。此后杨桐的数次谋划,都有他参与的痕迹。虽说他对岑文本了解不多,但杜如晦清楚,自己的情况,怕是早已被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家伙摸得一清二楚。

  可关键在于,自己对岑文本却是一无所知。这人平日里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泉水,只要杨桐不发问,他绝对不会多言半句。也正因如此,杜如晦的才能一点点展现在岑文本面前,而对于岑文本,杜如晦所知甚少。

  杜如晦研究过岑文本的过往经历,能感受到此人的非凡之处。不过,要说这世上有谁在谋略方面能比自己强很多,杜如晦是断不会相信的。作为顶级谋士,这点傲气还是要有的,即便昔日面对房玄龄,他也只是佩服对方的政略,论谋略,杜如晦自认为要胜过房玄龄。

  然而面对岑文本,他却看不透。或者说,岑文本表现出来的东西实在太少。自己几乎已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对方面前,可对方于自己而言,却如同隔着一层迷雾,始终看不真切,这种感觉着实不太美妙。

  虽说大家都是在为天子效力,但同为顶级谋士,内心深处自然都有一较高下的想法。所以这几天杜如晦开始偷懒,陛下准备对淮泗军动手了,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这岑景仁到底有多大本事。

  淮泗军的问题,本身并非难以解决。杜如晦相信,就算没有他们出谋划策,以杨桐的能力,最终收复淮泗军也不会有太大阻碍。这位陛下年纪虽不大,手段和魄力却都不缺,还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比如那专门用来分析情报的谋士团,以及对各类情报进行细致分类管理的方式。即便杜如晦自问,若是自己来做这些事,效率也未必能比那谋士团更高。将团体的力量发挥到这种程度,固然让他们这些顶尖谋士少了一个炫耀自身本事的机会,却也让他们轻松了不少。

  梁师都老谋深算,但他也只是孤身一人。与杨桐这边相比,就算没有自己和岑文本参与,也相当于梁师都一人在与杨桐身后的一群人对抗。梁师都或许足够聪明,智谋过人,但以杨桐这边的阵容和处事方式来看,能将事情出错的概率降到最低。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杨桐却无形中把这个失误的概率降到了更小的范围。

  能被杨桐挑选进幕僚团队的成员,或许综合能力比不上他们这些顶尖谋士,但必定各有长处,有的擅长分析,有的擅长查找漏洞,成员之间相互弥补。照这样发展下去,杜如晦都开始怀疑,日后自己这类顶尖谋士还能不能保住饭碗了。

  梁师都再厉害,杜如晦也不觉得他能比自己和岑文本更强。为了见识一下岑文本的本事,杜如晦潇洒地撂挑子,偷懒去了。

  他心里想着,这也是为了陛下,不然,身边养着这么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总归有些不划算。

  坐在马车里昏昏欲睡的杜如晦,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后,思绪便飘到了别处。他有些纠结,今晚到底是去找那交泰殿的伍二娘,还是去新开的楚馆里找茵茵姑娘,实在难以抉择。

  ……

  皇宫之中,杨桐得知杜如晦偷懒,还夜宿楚馆后,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幽州军的事情,他和岑文本已经有了定论,同时,大局方面也得做好准备。人选上,尚师徒搭配新文礼的组合,杨桐还是比较满意的。

  杨桐虽没见识过新文礼的本事,但他武力高强,统帅能力也不错,再加上几个实用性极强的天赋,让杨桐对这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十分满意。

  其实杨桐还想把左威也派去右北平,但仔细想想又不太合适。不管是从朝廷资历,还是官爵来看,不论能力强弱,要是派左威去,他都理应担任主将。

  如今杨桐面临的问题有些棘手,人才多了固然是好事,可像后来的徐世勣、尚师徒,如今的光芒渐渐盖过了秦琼、尉迟恭、左威这些早期就追随他的人。

  就能力而言,张亮、新文礼、薛万彻、杜君绰、丘行恭,甚至独孤雄这些人,后来居上的可能性极大。如何安抚这些最早追随自己的人的情绪,杨桐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能者上、庸者下”,这话是说给那些平庸之人听的,但左威这些人显然并不平庸,此前也深受杨桐倚重。可如今随着徐世勣等人的到来,杨桐用这些新人自然更顺手些,无形中,就冷落了左威他们。

  人才太多也有烦恼啊!

  杨桐叹了口气,这也算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如今这种潜在的矛盾还不算突出,但随着时间推移,肯定会暴露出来,杨桐必须提前考虑这些问题。否则,要是置之不理,将来会发生什么,实在难以预料。

  “最近罗艺父子在洛阳过得还习惯吗?”送走岑文本后,杨桐随意地走在皇宫的回廊间,不太想回宫。一方面是因为裴元庆的事,另一方面,那种看得见、摸得着却又不能亲近的状况,对于一个心智成熟且在这方面意志薄弱的男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体验。

  “已经安顿好了,只是那罗春进了讲武堂后不太安分。”冯勇躬身回答道。

  “哦?”杨桐挑了挑眉,有些诧异地看向冯勇,“怎么个情况?”

  在杨桐印象里,罗春看起来是被兄长压制得厉害,性子有些沉闷,不像是会惹事的人。

  “这几日在讲武堂打了好几场,大多都赢了。”冯勇笑着说。

  讲武堂是按年龄划分学员的。像罗春这种十来岁的少年甚至孩童,由高颎、于仲文亲自教导,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年纪大些的学员,大多是当初洛阳大比被淘汰下来的,自身都有些本事,教学内容也多以兵法为主,武艺为辅。

  罗春不过十一二岁,和杨桐年纪相仿,自然被分到高颎和于仲文门下。正所谓将门虎子,听说他还曾被罗艺带上战场。在一群小孩子当中,就算一开始性格沉闷,但当他发现同龄人大多实力平平后,自信心便开始膨胀,继而展现出一些少年人的天性,这也不难理解。

  “孩子嘛,不打架才不正常。”杨桐说出的话,和他的年龄显得有些不搭调。

  冯勇悄悄观察着杨桐的脸色,便不再多提此事。有人暗中希望他把这事告诉杨桐,最好再添些坏话。

  其中大多是那些被欺负的世家门阀子弟的长辈,想为自家孩子出头,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这些人多少都有些身份,冯勇自然不好拒绝。如今话已带到,再观察杨桐的表情,显然杨桐对此并不在意,甚至可以说是在护着罗家小子,冯勇自然不会再多说废话。

  且不说杨桐对这种背后说坏话的事情向来深恶痛绝,就算不是如此,他首先是杨桐的人,既然杨桐要护着罗家小子,他自然得顺着杨桐的心思,而不是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人情去惹杨桐不高兴。

  随着心智逐渐成熟,再加上杨桐的培养,在这些事情上,冯勇还是能拎得清的。

  “说说吧,都有哪些人让你来说情?”杨桐瞥了一眼冯勇,漫不经心地问道。

  刹那间,冯勇额头上冷汗直冒,连忙拱手说道:“不敢欺瞒陛下,有元文都的遗孤,还有谢家、赵家以及崔家的人,他们家晚辈吃了亏。”

  “小孩子之间的打闹,长辈就别插手了,朕可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杨桐点了点头,大概也能猜到事情的经过,这种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事,他实在懒得去管。

  “陛下说得是。”冯勇躬身应道。

  “不过,这罗家小子得多留意着,朕很好奇,罗家是否还能出一个像罗成那般的人物。”杨桐想了想,笑着说道。

  有时候,兄长太过耀眼,容易给后面的兄弟带来压力,最终让他们活在兄长的阴影之下。如今罗春脱离了罗成的光芒笼罩,杨桐很期待罗家是否还能再出一个罗成这样的人才。

  “喏,奴婢一定好好盯着。”冯勇连忙答应。看了看天色,夜晚已有了丝丝凉意,他试探着问道:“陛下,天色已晚,夜里寒凉,不如早些回宫歇息吧?”

  “也好。”杨桐点了点头。毕竟已成夫妻,总不好一直避着。

  夜凉如水,宫中格外静谧。杨桐整理了一下心情,最终还是带着冯勇回到了承明殿。远远地,便看到等候在宫门外的倩影,一股淡淡的温馨感涌上心头,那些繁杂的思绪,随着这道身影的出现,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继续阅读:第217章 建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