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英雄枭雄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3,053

  尚师徒的口才说不上好,至少没有抑扬顿挫,让人感觉那种战场之上,血火刀锋,慷慨激昂,只是用那平淡的话语,没有任何多余修饰的陈述,却让朝堂之上,渐渐陷入了一种静谧,只有尚师徒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宽敞的乾阳殿之中回荡。

  卢楚、崔宏、马姚等人目光有些深邃,作为此次**厥和亲,他们算是准备最积极的一群人,毕竟五万**厥大军南下,以朝廷目前的状况来看,除了妥协之外,很难再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化解这次灾厄。

  此时突然间收到这样的消息,一个月来忙忙碌碌张罗着和亲的事情,就显得有些讽刺了,尤其是作为这次力主和亲的马姚,此刻看着尚师徒在朝堂上越说越顺,总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难受,看向尚师徒和徐世勣的眼神,多少有些不自然起来。

  “只因人手不够,只带回这些牛羊战马。”说到最后,尚师徒的语气变得低落起来。

  “传朕旨意,此战战死将士的家属,每家分一头耕牛,十亩良田,免税三年,左威,由你配合两位将军核实。”杨桐沉默片刻之后,朗声道。

  “喏。”左威上前一步,躬身道。

  “至于活下来的将士,记录军功,按照军功,酌情提拔,勿使这些为我大隋百战余生的将士寒了心,懋功,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末将领命!”徐世勣躬身道。

  “至于作为此战主将,封尚师徒为左翊卫中郎将,徐世勣为左翊卫中郎将,秩比正四品。”杨桐看向两人,微笑道。

  “臣谢陛下!”尚师徒、徐世勣闻言,脸上闪过一抹激动之色。

  中郎将,已经算是正式的将军职位了,与裨将、偏将不同,名义上,是可以独领一支万人军队的,当然,并不是每个中郎将,都有机会领军,尚师徒在荆州之时,便有中郎将之职,但论权利,最多也就是个郡里的将军。

  “**厥经此一战,已然名存实亡,然河套之地,乃少有沃土,就此放手或是让于他人,未免可惜,朕拟遣一员上将,领军一万,镇守河套,迁徙百姓前往河套屯田,不知哪位将军,愿意为朕分忧?”杨桐将目光看向一众将领。

  出镇河套,要面对的问题可不少,北方的契丹,河北军阀乃至渔阳的罗艺、梁师都。

  哪怕有直道相通,但此刻派出去镇守河套,也相当于是朝廷之外的一块飞地,所选将领,不但本事要足够,也要有足够的忠诚。

  貌似目前,自己能够信任并且有足够能力以及资历的,也只有一个秦琼够格,周法尚行事太过强硬,没了朝廷在背后支持,杨桐不知道他的那一套是否能够活过一年,而窦炽杨桐不放心,魏文通有勇无谋,不足以独当一面。

  一群文武面面相觑,窦炽和秦琼同时上前一步,躬身道:“末将愿往。”

  “北地苦寒,窦老将军年事已高,若有什么意外,叫朕如何能够安心。”看到窦炽请命,杨桐有些意外,微笑着道:“朕看此事,还是交由秦琼将军去做。”

  “陛下!”窦炽抱拳道:“昔日廉颇七旬,仍能食斗食,自陛下登基以来,虽对末将关怀备至,然末将却无尺寸之功以报答陛下,怎能让老将心安,老将恳求陛下,准许老将出镇河套,再为我大隋江山尽一份力,若陛下不允,老将今日,便一头撞死在这殿上,也免得浪费朝廷粮食!”

  说完,见杨桐不做声,竟然直接朝着一旁的柱子上撞去,幸得一旁的秦琼手疾眼快,连忙一把拉住,却也没想到此老力大,一时不慎,差点被窦炽直接带倒。

  杨桐看的瞪眼,这老家伙,是真撞呐!

  “陛下,老臣有一言。”卢楚微微躬身,沉声道。

  “老太傅有话,但说无妨。”杨桐微笑着伸手虚扶。

  “是。”卢楚微微颔首,看了窦炽一眼,幽幽一叹:“窦义真或许老迈,若论行军打仗,定不如叔宝将军神武,但他为官多年,曾不止一次治理一方,河套之地,虽有沃土,然北有契丹,西有梁师都、罗艺乃至诸多铁勒人,臣以为,若要治理河套,不可只凭勇武,也要有怀柔之策,可否令义真与叔宝将军同去,义真负责管理内政,而叔宝将军则操练兵马,如此,河套可定。”

  眉头微微皱起,不是他对窦炽有何偏见,只是如今因为恩科令之事,杜如晦虽然当日在大殿之上舌辩群臣,看似取得了上风,但也因此,让杨桐与世家门阀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河套之地,在后世有塞上江南之称,河水百害,唯富一套,若能经营得好,这河套,日后说不得便是朝廷的一块粮食基地,若真交由窦炽来打理,杨桐真不放心。

  但只要军权抓在手中,卢楚之言却也未必不能行,虽然杨桐不能确定这其中,是否有世家门阀的其他谋略,但此时若再找人辅佐秦琼,也不现实,有这番本事的,哪个不是朝中要员,而秦琼不过一新晋武将,凭什么要这些要员来辅佐他,而河套沃土,若交给一些庸者来打理,多少有些浪费。

  只是片刻,杨桐便已经有了定论,苦笑着摇头站起来,将窦炽拉住道:“老将军何以如此刚烈?若将军撞死在这里,传出去,岂非让世人以为是朕逼死了将军?朕看就如太傅所言那般,老将军与叔宝同往,将军主政,叔宝主军,若是未有战事之时,以将军为主,若发生了战事,则一切以叔宝为主,老将军以为如何?”

  “老臣糊涂,望陛下恕罪。”窦炽拜道。

  “好,此事便就此决定,由窦炽为河套刺史,秦琼领兵一万,出镇河套。”杨桐点点头,重新回到龙椅之上,看向众人微笑道:“诸位卿家若无要事,便随朕去趟军营,今夜,朕要为那些将士庆功。”

  皇帝发了话,众人哪个敢不听,闻言各自纷纷愿意前往。

  当夜,就在当初举行洛阳大比的地方,时隔一月之后,再度热闹起来,数百名沙场归来的将士在一众军士羡慕的目光中,被杨桐亲自安排入座。

  “好小子!不声不响的便做下这等大事!”张亮一把拉开独孤雄,有些醉醺醺的揽住徐世勣的肩膀,举着酒碗道:“得罚酒!”

  徐世勣苦笑,此刻却也不好推脱,只是还未等他喝酒,张亮已经先一步将碗里的酒水喝干,咂咂嘴道:“这洛阳哪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平日里,军中禁止饮酒,便是我等将领犯了,都得挨上几十个板子,懋功不在这一个月多月,我这屁股都快被那些军罚处的人打烂了。”

  “嘿,明知道要罚,还敢喝,我看这酒鬼之名,该让给你才对!”杜君绰大笑道。

  “哼,既然是英雄酒,能喝这酒的,就是英雄,怎能因为怕挨板子就不喝?”张亮豪爽的大笑道:“说出去,岂非让人耻笑,不过真他娘的疼呢。”

  说完,却是引来一阵哄笑。

  徐世勣抽了抽嘴角,闷不做声的将碗里的酒喝干,感受着那股热劲在身体里爆发出来,蔓延向全身各个角落,狠狠地哈出一口酒气,看着人群中欢腾不休的张亮,绷紧的心神,却是松懈了不少。

  “难得!还是第一次看到懋功这般饮酒。”杜如晦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徐世勣身后,将徐世勣吓了一跳。

  “有时候,我真奇怪,你我究竟谁才是武将。”杜如晦嘿笑着帮徐世勣添满了酒道。

  徐世勣无语,武将比的是武艺和统帅,何时成了比酒了?

  “做英雄的感觉如何?”杜如晦嬉笑着对徐世勣道。

  “英雄吗?”徐世勣看着碗中清澈的酒液,摇了摇头道:“懋功何德何能,当得英雄二字?”

  “你若不算英雄,那这天下人能称英雄者,也没几人了。”杜如晦笑道。

  “那陛下……可算英雄?”徐世勣看着酒席最耀眼的位置,与众人谈笑风生的杨桐,突然开口问道。

  以前或许不觉怎样,但在洛阳那段时间,与杜如晦交流不少,对于如今朝中的局势,也有了些新的看法,那些跟杨桐谈笑风生的人之中,不少人恐怕是被陛下忌惮的吧,但杨桐却能如此轻松自如的与众人谈笑风生,看不出任何间隙,这跟徐世勣理想之中的明君,多少还是有些差别的。

  “陛下乃天子,无论英雄还是枭雄,都不能用在陛下身上。”杜如晦大概能够明白徐世勣的想法,有些失笑道:“若真想成事,先得学会这些东西,陛下做的不错。”

  偷偷地看了四周一眼,杜如晦低声道:“不过我觉得,陛下更像枭雄。”

  “懋功曾遇过一人……”徐世勣突然想到了杨澡,看了看杜如晦,将杨澡的事情说了一遍,他知杜如晦见识不凡,想知道杜如晦又是如何评价杨澡的。

  “此人……”杜如晦目光微微眯起,看了看徐世勣,摇头道:“有枭雄之姿,可惜……”

继续阅读:第173章 最后的突厥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