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番教诲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43,942

  杨桐双眉紧蹙,神色冷峻,一股沉郁凝重的压抑之感,仿若阴霾蔽日,随着四下陡然寂静的氛围,自他周身缓缓蔓延开来。他深知,自己虽贵为天子,然于这隋末乱世之中,皇权之路,荆棘满布,每一步抉择皆关乎生死存亡,社稷兴衰。此刻,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局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自己虽有天子之名,却难以轻易掌控全局,每一步落子都需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是满盘皆输。而岑文本所言之变法一事,更是关乎大隋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步,绝不可草率行事。

  想起皇祖父隋炀帝,杨桐的内心满是复杂的情绪与深沉的反思。那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隋,在皇祖父的一系列宏伟举措下,却迅速走向了崩塌。开运河,本是沟通南北、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可在实施过程中,却因过度征调民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田园荒芜,民怨沸腾。兴科举,旨在选拔贤才,打破世家门阀对仕途的垄断,然而操之过急,触动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根基,引发了各方势力的暗中抵制与明争暗斗。三征韩国,虽有拓展疆域、彰显国威之壮志,却未充分考量国内的承受能力,大军劳师远征,粮草辎重耗费无数,致使国库空虚,兵力损耗惨重。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皇祖父怀着雄图大略之心而推行,却因未能平衡各方利益,未顾及百姓的休养生息,最终使得大隋的根基被一点点侵蚀,如同大厦倾颓,只在旦夕之间。自己如今站在这权力的巅峰,绝不能重蹈皇祖父的覆辙,必须在变革与稳定之间寻得微妙的平衡。

  岑文本安然伫立原地,仿若渊渟岳峙,静候杨桐之决断。他久历朝堂,深谙权谋之道,对于来自杨桐的压力,自是早有预料,面上不见丝毫波澜,深邃的眼眸中唯有沉静如水。实则,他心中亦在权衡利弊,深知自己的建议可能触动诸多利益集团,然若不如此,大隋恐将陷入更深的危机。他在观察杨桐的反应,试图从这位年轻天子的表情中判断其决心与智慧,以便决定自己后续的应对之策。

  “景仁此言,何意?”杨桐眉头渐次舒展,那股压抑气息亦随之消散,然其目光依旧锐利如鹰隼,直射向岑文本。他心中既有对岑文本话语的疑惑,又有对其意图的一丝猜疑,毕竟在这权谋的舞台上,人人都可能心怀鬼胎。

  “臣斗胆。”岑文本深吸一口气,未径直回应杨桐之问,而是神色凝重地直视杨桐,缓缓道:“以臣观之,陛下似欲效仿先秦之商鞅,推行法治,此乃变法之举,意在鼎革朝纲,重塑社稷秩序。”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这番话可能会引起杨桐的不悦,但为了大隋的长治久安,不得不说。

  简而言之,便是变革法度,以求富国强兵,巩固皇权。

  “有何不当之处?”杨桐未加否认,只是眉梢微挑,面露疑色。先秦能横扫六国,缘由众多,汉武帝固然雄才大略,然先秦数代积聚之底蕴亦功不可没。且观其余六国,论及底蕴,实不逊色于秦,然至汉武帝横扫六合之时,双方于人口、军队、器械、民生诸方面,差距渐显。而致使此等差距者,秦国发家之根基,便是商鞅变法。杨桐来自后世,心怀领先此世近两千年之理念,深知一国之兴衰,律法之完备与执行力度,实乃关键所在。于他而言,若要挽救这摇摇欲坠之大隋,变法革新乃是必行之路。唯有破旧立新,方能打破世家门阀之钳制,重塑皇权之威。此刻,他心中疑惑岑文本为何提出异议,难道自己的计划真的有致命漏洞?

  此刻,岑文本献计震慑世家门阀,然其言下之意,似对杨桐之理念未予全然认同。在杨桐看来,此举仅能治标,难以治本。他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一步步削弱世家门阀之权势,虽不敢奢望根绝世家门阀,然绝不容许其肆意妄为,危及皇权。欲达此目的,推行法治、革新变法,势在必行。

  “并无不妥。”岑文本嘴角噙笑,缓声道。然其笑意未达眼底,仿若一层薄纱,遮掩着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心中暗自想着,先看看陛下的反应,再决定是否要进一步点明利害关系。

  杨桐剑眉一扬,心下暗自思忖,这老家伙,言辞闪烁,莫不是在跟朕虚与委蛇,和稀泥不成?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然转瞬即逝,面上仍堆满诚挚之色,“还望先生解惑。”他虽恼怒,但也明白此刻不能冲动,需冷静应对,探清岑文本的真实意图。

  “实则除先秦外,他国亦有变法之举,或先或后,然独秦国功成,陛下可知其中缘由?”岑文本笑意盈盈,轻声问道。然其目光却紧紧锁住杨桐,似要从其神色间探寻出一丝端倪。他在试探杨桐对历史的认知,以便更好地引导谈话方向。

  “商鞅之才,孝公之胆魄。”杨桐脱口而出,话语中透着几分笃定。若无秦孝公之慧眼识珠,敢于放权,且毫无保留地信任、全力支持商鞅变法,恐商鞅亦难成大业。此乃千古佳话,亦是变法成功之关键要素,杨桐自是知晓。他心中稍感自豪,觉得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还算透彻,期待岑文本的下文。

  “此乃其一。”岑文本微微摇头,笑道。然其笑容之中,却似别有深意,仿若在暗示着什么。他在思考如何让杨桐更深刻地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那先生以为,尚有何因由?”杨桐满心疑惑,追问道。他心中隐隐觉得,岑文本接下来所言,或将颠覆自己之前的认知,同时也有些许期待,希望能从岑文本处得到新的启发。

  “富甲天下之财,秦国二十万将士的支持。”岑文本徐徐阐释,每一个字皆如重锤,敲击在杨桐的心间,“变法非仅推行法治,说来容易,行之艰难。一套律法欲得切实推行,所需耗费之人力、物力,难以估量。若无雄厚财富支撑,犹如无米之炊,如何得以施行?”他一边说,一边留意杨桐的表情,看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至于二十万将士支持,亦不难理解。变法之路,荆棘丛生,若无此等强硬势力为依仗,无权无势之人,如何能在重重阻力之下将变法推行?”岑文本继续说道,心中暗自感叹,这大隋如今的局势,可比当年秦国复杂得多,想要变法谈何容易。

  “此番诛灭王世充、段达,亦缴获诸多财物、钱粮,虽或有不足,然若能打开局面,钱粮之事当可解决。且如今三军皆入朕之掌控。”杨桐眉头紧锁,话语中透着几分不甘。他本以为,凭借此番胜利,自己已初步掌握局势,有了变法的资本,可岑文本的话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热情。他在想,难道自己真的高估了目前的形势?

  “陛下不过初掌三军。”岑文本轻轻摇头,目光深邃而锐利,仿若能看穿人心,“这些淮泗将士自杨林以来,习性桀骜不驯,仿若野狼。陛下虽以雷霆手段诛灭王世充、段达,复以怀柔之策收拢军心,又用平衡之术令诸军相互掣肘,恩威并施,手段确然高明,三军将士虽表面心服,然其忠心并非坚如磐石,仍可动摇。”他深知这些将士的脾性,也担心杨桐过于乐观。

  “而先秦将士,能为国尽忠效死,孝公一言,可令将士赴汤蹈火。然淮泗诸军,以臣观之,效忠之心颇为淡薄。”岑文本进一步点明利害关系,心中默默祈祷杨桐能听进自己的劝告。

  末了,岑文本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道:“是以,臣以为,当下局势,应以稳为要。可适度震慑世家门阀,然若强行推行法治,只会致使陛下与世家门阀反目,于关东民生非但无益,反而会令生灵涂炭。届时,内忧外患并起,大隋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说完后,微微低头,等待杨桐的回应,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自己的话是否会触怒天子。

  杨桐听闻,冷汗潸然,后背已然湿透。他虽心有不甘,然细思之下,确如岑文本所言。如今自己初掌大权,地位尚未稳固,满朝文武、军中诸将,真正可称心腹者,除宇文宬、岑文本外,恐唯有秦琼、魏文通二人能死心塌地执行己命。其余众人,皆各怀心思,或观望,或阳奉阴违,难以真正信赖。他心中懊悔自己之前的冲动与乐观,同时也对未来感到迷茫与担忧,不知该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破局。

  除此数人之外,杨桐惊觉,竟无他人可堪托付重任。自己于这朝堂之上,仿若孤舟行于惊涛骇浪之中,稍有不慎,便会船覆人亡。

  “呼~”

  良久,杨桐徐徐吐出一口浊气,向岑文本深深躬身一拜,沉声道:“朕这些时日,竟为之前胜利蒙蔽心智,若非先生提点,朕这好不容易稍有起色之大隋气数,恐将毁于朕手。”他深知,自己此前之想法,并非有误,错在其欲将需耗时十年乃至数十年之事,于一两年内仓促解决。此乃急功近利之举,恰似隋炀帝当年,虽心怀壮志,然步子迈得太大,终致原本昌盛之隋朝分崩离析,陷入亡国深渊。自己如今之想法与作为,与隋炀帝相较,虽有差异,然于本质而言,颇为相似。他在心中告诫自己,一定要吸取教训,不可重蹈覆辙。

  岑文本赶忙扶起杨桐,心中暗自苦笑,此番行径,与己明哲保身之准则相悖。然他实不忍见稍有转机之大隋江山,因此走向覆灭。实则此前,他心中已有定夺,若杨桐听他劝谏便罢,若其执意孤行,那他唯有继续明哲保身,以待时变。此刻,他心中稍感欣慰,觉得杨桐还算明智,大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如今观之,眼前这位陛下虽然谋略尚显稚嫩,然大局观颇具见地,更为重要者,能纳忠言,且具辨别是非之能,亦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变错误的果断,假以时日,或许大隋真的能在他手中重振。

  “却不知,朕如今当如何行事?”杨桐顺势起身,目光诚挚而坚定地望向岑文本。他深知,此刻唯有依靠岑文本之智谋,方能在这险象环生之局中寻得一线生机。他心中充满了对岑文本的期待,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岑文本的智慧为己所用。

  “陛下此前所为,并无差池,甚至堪称利在千秋。然当下陛下羽翼未丰,此事当徐徐图之。陛下宜先寻契机震慑世家门阀,二来可积蓄实力,兴民生、拢军心,同时暗中罗织人才,待时机成熟,诸事自可水到渠成。”岑文本微笑着娓娓道来,然其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深知,此路漫漫,荆棘满布,未来之变数,实难预料。他在想,自己虽为杨桐指明了方向,但具体实施起来,仍困难重重,只希望一切能顺利进行。

  “今日闻先生一番教诲,真乃胜读十年书!”杨桐亦展颜而笑。然其笑容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与坚定的决心。他明白,自己肩负着大隋之命运,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皆不能退缩半步。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稳扎稳打,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岑文本正要再谦虚几句,忽闻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伴以冯勇之呵斥声。俄顷,冯勇神色凝重步入大殿,向杨桐躬身行礼道:“陛下,边关急报。”

继续阅读:第81章 边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