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龙气
日月重照2025-07-28 16:533,732

  李疚径直走马上任,向着南阳而去,前去替换杨桥。而杨桥,则被杨桐召回身侧,充作谋士之用。

  夜幕深沉,待所有军政事宜皆妥善处置完毕,杨桐方才返回营帐之中。他神情郑重,小心翼翼地将那传国玉玺捧在手中。

  白日之时,当着祖君彦的面,他不得不佯装对这玉玺兴致索然,故而未曾细细打量。此刻,四周静谧,他终于能将玉玺置于眼前,仔细端详。

  但见那玉玺,通体透着温润的光泽,宛如一泓秋水,却并非毫无瑕疵。其一角有处破损,以一块金子巧妙镶嵌其上。此传国玉玺,想必便是昔日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之际所用的那枚,承载着数百年的风云变幻与帝王之气。

  而其中所蕴含的龙气,更是重中之重。虽说这些龙气仿若无根之萍,在天地间飘荡游离,然而其蕴含的磅礴之力却令人咋舌。杨桐甚至能隐隐感觉到,藏于传国玉玺之内的龙气,浓郁得几近凝聚成液态,仿佛随时都会流淌而出。

  自先秦开天辟地般地一统天下,历经东西两汉、魏晋南北朝悠悠几十代帝王龙气的悉心滋养,这传国玉玺已然成为天地间独一无二的神器。即便洛阳那场大火,致使玉玺遗失,这些年龙气有所逸散,但相较于六百多年岁月沉淀所积累的雄浑力量,那些逸散的部分,不过如沧海之一粟,冰山之一角罢了。只是,这神秘而强大的龙气究竟该如何运用,此刻的杨桐心中尚无头绪,只能暂且搁置,留待日后慢慢思索钻研。

  不多时,祖君彦那边便有了消息传来。想来是李密已被杨桐的威势彻底震慑,很快便表示愿意接受杨桐所提的条件。不仅那些将士家眷愿意无条件放行,甚至还送来了十万石粮草。虽说对于如今势力渐大的杨桐而言,十万石粮草并非什么巨额数目,毕竟前段时间杨杲才刚刚送来二十万石,但李密此番所展现出的态度,还是让杨桐颇为满意。

  那十万人口,分散在洛口各处,想要短时间内完成迁徙,谈何容易。依照杨桥与岑文本的估算,这些将士家眷若要顺利完成迁徙,保守估计,至少也得耗费半年光阴。

  如今南阳方定,又需安置这些将士家眷,如此看来,这个年,杨桐注定要在南阳度过了。

  在李密给出确切答复之后,杨桐便不再为难王伯当。虽说心中略有遗憾,但留下李密些许元气,倒也并非坏事。

  待放开对汾丘的封锁后,李密赶忙将王伯当召回。杨桐心中笃定,并不担心李密敢背信弃义、翻脸不认人。若是李密真敢如此行事,杨桐绝不介意派遣裴元庆等猛将,率军前往洛口走上一遭,亲自将人接回,顺便让李密知晓为人处世应有的规矩和道理。

  所幸,这一次李密或许是真真切切地被打怕了,并未再给杨桐生出什么事端。就连已经归降朝廷的高耀家眷,李密也未加以刁难。只是自家一员大将拖家带口地投了朝廷,李密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高耀身为李密麾下为数不多的大将之一,虽说在朝廷这边,其武艺连二流顶尖都算不上,论实际作用,也并非不可或缺,但他在江南一带名望颇高,人脉更是广泛。杨桐暂时任命他为中郎将,先负责京兆一带的屯田事务。至于日后,待李密这边商路打通,杨桐有意让高耀与江南的世家门阀进行接洽,尝试开通江南贸易。当然,此事需先等洛口一带的商路试行成功之后,方可着手实施。

  汾丘之事暂且告一段落,但该有的威慑仍不可或缺。于是,徐世勣被留在汾丘,负责监督将士家眷的迁徙诸事。

  至于安置一事,杨桐也是后来才清楚,李家在南阳究竟坐拥多少田产。如今南阳已归杨桐掌控,世家门阀的田产,他自是不能随意触动,但李家的田产,杨桐可不会客气。只见他大笔一挥,如此一来,倒也省了将洛口将士安置到幽云等地的诸多麻烦。

  毕竟水土不服乃是一大难题,单是李家的田产,便足以安置这十万百姓,而且还有剩余。仅此一点,便不难看出李密为何不得人心了。

  这一日,闲来无事的杨桥,信步晃悠到了高耀府邸。杨桥本是淮南人士,而高耀不仅身为大将,更是扬州名士,声名远扬,颇具威望。两人早有交情,关系匪浅。如今高耀归降朝廷,作为杨桐麾下为数不多的南方名士,又兼旧相识,自然比旁人更为亲近几分。

  “原来是皇叔大驾光临!”高耀正在庄中悠然观赏两名女子翩翩起舞,见杨桥到来,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赶忙将他迎了进去。

  “耀兄好兴致啊!”杨桥目光在那两名少女身上一扫,不禁眼前陡然一亮。

  “让文达见笑了,这二人并非寻常舞女,而是我的两个爱女,长女高琴,次女高瑟。”高耀一眼便看穿杨桥那略显轻薄的目光,心中知晓他在想什么。两人私交深厚,早年年少轻狂之时,也曾一同放荡不羁,肆意而为。旁人眼中,杨桥一副道貌岸然之态,可高耀却深知,这位至交好友绝非表面那般正经。

  “哦?”杨桥这才想起,高耀确实育有两位千金,只是多年未曾谋面,乍一看到竟未立刻反应过来,不禁笑道:“两位侄女真是生得花容月貌,宛如天仙下凡啊!”

  “琴儿,瑟儿,快来见过你们叔父。”高耀微笑着点点头,向两女招手示意。

  “见过叔父。”两名少女闻言,齐齐对着杨桥微微行礼,身姿婀娜,欠身说道。

  “不必多礼。”杨桥微笑着点头回应。

  高耀示意两女退下,而后将杨桥迎进客厅。

  二人分主宾落座,闲聊了一阵之后,杨桥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不知耀兄,两位侄女可曾许配人家?”

  高耀闻言,心中疑惑,不禁看了杨桥一眼,而后点头道:“已然定下婚约了。”

  “哦?不知是哪家少年郎,竟有这般福气,能娶到耀兄的两位千金?”杨桥笑着追问。

  “长女高琴许配给了建业的宇文成都,如今他得了朝廷任命,在江南一带声名远扬;次女高瑟则许给了舒县的文士弘,那文士弘素有‘江南第一才子’之名,文达想必有所耳闻吧。”高耀提及此事,颇为得意地说道:“此二人,皆为人中龙凤,实乃佳婿。”

  杨桥微微点头道:“人中龙凤确实不假,只是……”

  高耀心中疑惑更甚,皱眉看向杨桥,说道:“文达有话,但说无妨,不必藏着掖着。”

  “那宇文成都之事,我也略有耳闻。此人胸怀壮志,有吞吐天地之雄心,且英姿不凡,颇具英雄之姿。江南的杨逢、付弘、马铜之辈,假以时日,必为其所制。届时,他便是江南之主,进可图谋中原大地,退亦可与朝廷划江而治!”杨桥目光逐渐变得凝重严肃起来,认真地看着高耀,说道:“耀兄,恕我直言,若你仍在李密麾下效力,此二人确为良配。他日即便李密败亡,有此二人照拂,足可保耀兄一家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高耀听闻此言,面色微微一变,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然而,兄长如今已然投靠朝廷,更是举家迁往洛阳。耀兄可曾想过,若日后那宇文成都与朝廷兵戎相向,刀兵相见,耀兄又该如何自处?”杨桥神色愈发凝重,语气沉沉地说道。

  “这……”高耀心中猛地一紧,这个问题,他此前确实从未想过。如今经杨桥这般一提,心中不禁涌起几分担忧,深知这确实是个极为棘手的大问题。

  当今天子杨桐,如今势力如日中天,麾下兵强马壮,高耀可是亲身经历,深有体会。若日后宇文家当真与朝廷对立,自己作为宇文成都与文士弘的岳父,在朝中的处境,简直不堪设想,不用细想也能明白其中艰难。

  “那传国玉玺,乃是宇文成都赠予李密,此事,天子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杨桥语气加重,沉声道:“这宇文成都私藏玉玺,而后更是凭借玉玺招兵买马,在江南四处征战,其野心昭然若揭,耀兄应当比我更清楚才是。若二位侄女嫁入江南,耀兄可曾想过,一旦日后那宇文成都成了气候,与朝廷为敌,高氏一门又将何去何从?”

  高耀面露苦笑,无奈地说道:“只是如今婚约已然定下,木已成舟,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杨桥闻言,不禁微微一笑,说道:“此事,倒也并非毫无解决之法,耀兄可曾想过让两位侄女入宫?”

  “入宫?”高耀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看向杨桥道:“文达,你是说……”

  “没错。”杨桥点点头,神色认真地说道:“当今天子正值年少,如今宫中也仅有一位嫔妃,便是那左武侯大将军裴元庆之妹裴翠云。后宫空虚,且裴家女入宫已有一年,却尚未有子嗣。若两位侄女能够嫁入皇宫,成为陛下的嫔妃,那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若日后能够为皇室诞下子嗣,对高氏家族来说,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作为宗室成员,杨桥自然殷切希望杨桐能够开枝散叶,壮大皇族。皇室越是强盛,他作为皇叔的地位,自然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只是裴翠云入宫已有一年多,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不止杨桥为此焦急万分,整个宗室如今都为了此事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偏偏杨桐自己对此事并不以为意,他年纪尚轻……确切地说,还只是个少年,对于传宗接代这般大事,根本就不上心。

  但对于宗室乃至文武百官而言,这可是关乎朝廷兴衰、天下稳定的大事。毕竟帝王若无子嗣,对于百官来说,未来便充满了不确定性。哪怕杨桐如今年纪尚小,此事也绝不容有丝毫忽视。否则,裴元庆的夫人也不会将裴翠云召回家里,悉心传授经验了。

  而且随着杨桐的势力日益壮大,朝中的文武百官对此事愈发重视。毕竟若杨桐还是如以前那般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倒也罢了。但如今,眼看着大半江山已然收入囊中,且势头正猛,一统天下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不管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还是各家未来的利益纷争,皇室繁衍对于朝廷来说,其重要性甚至远超消灭一路诸侯。

  “这……”高耀心中犹豫不决,此事确实难以抉择。若公然悔婚,高氏家族的颜面将置于何地?可若继续履行婚约,就如杨桥所说,日后宇文家与朝廷一旦交战,自己夹在中间,实难做人。

  “公然悔婚,高家门面何存啊?”高耀满脸苦涩地说道。

  杨桥闻言,嘴角泛起一抹自信的微笑,说道:“耀兄只需告知我你是否愿意,至于其余事宜,我自会全力助兄长一臂之力。”

  高耀沉思良久,心中反复权衡利弊,终于,他苦笑着缓缓点了点头。

继续阅读:第358章 南阳世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