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殿内,时光仿若倒流,回溯至秦琼援兵尚未抵达之际。此时的大殿,看似静谧安然,实则权谋暗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触即发。
悠扬的琴声于空旷大殿之中幽幽奏响,似潺潺溪流,却难掩其中的慌乱与不安。那抚琴之人,十指微颤,令琴音仿若惊弓之鸟,不时逸出几缕颤抖的杂音,在这寂静且充满紧张气息的空间内,显得格外突兀。
杨桐,这位穿越而来的灵魂,此刻负手静立在正殿中央,宛如渊渟岳峙,不动如山。他看似平静地聆听着这走调的琴音,心中却思绪万千。本欲效仿那诸葛孔明,以空城之计退敌,然自身不通音律,只得寄望于毓秀。可惜,这小女子终究难承此大任,未及敌军临城,自己已先乱了阵脚。
“陛下,他们来了!”左威匆匆赶来,低声禀报,声音虽轻,却似一道惊雷,打破了这表面的平静。
刹那间,王世充与段达率领五百精锐如汹涌潮水般闯入大殿。王世充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凌厉的杀意;段达则是一脸阴沉,仿若乌云蔽日。二人见杨桐安然站于此处,身旁魏文通与左威护持左右,身后更有魏文通的心腹将士,不禁冷笑出声。
“陛下,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王世充率先发难,声如洪钟,震得殿宇微微颤动。
杨桐神色不变,淡然一笑,缓缓开口道:“王将军,且慢动怒。朕虽久居宫中,然天下大势,朕皆洞察于心。君等今日之举,看似雷厉风行,实则鲁莽至极。君以为朕手无缚鸡之力,可随意拿捏,却不知朕于这宫廷内外,早已埋下诸多伏笔。君等所谋,不过是朕棋局中的一子罢了。朕深知君等久掌兵权,势力渐大,然君等可曾想过,大隋之根基,非一人之力可撼动。朕虽年轻,却也熟读经史,明白制衡之术。君等如此肆意妄为,可曾虑及身后之名?可曾想过天下悠悠众口?”其言沉稳,不疾不徐,每字每句皆似蕴含深意,彰显出非凡的睿智与镇定,令在场众人皆为之一怔。
“哼,莫要张狂!”杨桐目光如炬,直视二人,帝王威严尽显,“朕乃天子,尔等以下犯上,不怕遭天谴吗?”
“天子?哼,不过是我等手中的傀儡罢了!”段达不屑地回应,言语间充满了对皇权的亵渎。
此时,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魏文通向前一步,抱拳道:“陛下,臣愿拼死护驾!”
杨桐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信任与决然:“魏将军忠心可嘉。今日,朕便要与这二贼清算总账。朕之忍耐,并非畏惧,而是待机而动。君等以为掌控朝局,便可肆意欺凌朕躬,实乃大错特错。朕之计划,环环相扣,今日便是君等为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之时。”
“来人,给我拿下!”王世充大手一挥,麾下将士如恶狼般扑向杨桐等人。
魏文通的亲随们毫不畏惧,挺刀而上,瞬间与敌军战在一起。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回荡在大殿之中。只见一名淮泗军士兵挥舞着长刀,势大力沉地朝着一名魏文通亲随砍去,那亲随身形灵活,侧身一闪,反手用刀背磕开对方长刀,紧接着一个箭步上前,刀刃直逼对方咽喉。而在另一边,数名淮泗军呈扇形包抄过来,魏文通的两名亲随背靠背,手中武器快速舞动,形成一片防御的光幕,每一次格挡都伴随着金属碰撞的火花与刺耳声响,他们瞅准时机,突然同时发力,冲破了淮泗军的包围圈,还顺势砍伤了两名敌人。
“放肆!”杨桐怒喝一声,声音仿若雷霆万钧,“朕看你们谁敢乱动!朕乃天命所归,君等逆臣,若敢犯上,必遭严惩。朕之威严,不容践踏,大隋之法纪,亦不会饶恕尔等。”这一声断喝,竟让冲在最前的几名敌军微微一滞。
然王世充与段达岂会被此吓退,他们身经百战,沙场经验丰富。段达使了个眼色,部分士兵继续围攻,他则与王世充悄悄绕向侧翼,试图寻找杨桐防御的破绽。
“陛下小心!”左威眼疾手快,侧身挡在杨桐身前,手中长剑出鞘,寒光凛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桐突然大喝:“动手!”
“咻咻咻~”无数箭簇如飞蝗般从宫殿各处疾射而出。原来,杨桐早有筹谋,暗中布置了伏兵于此。王世充与段达大惊失色,就地翻滚躲避。但他们身边仍有几名士兵躲避不及,瞬间被射成刺猬,惨嚎声不绝于耳。一名士兵胸口中箭,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箭杆,缓缓倒下;另一名士兵被数箭射中腿部和肩部,疼得在地上打滚,鲜血染红了大殿的地面。
“中计了!快退!”段达反应迅速,拉着王世充便往殿外撤。他们深知,在这不明敌况的大殿内,继续恋战唯有死路一条。
“拦住他们!”杨桐再次下令,声音冷峻而坚决。
只见大殿四周黑影闪动,一群训练有素的黑衣人如鬼魅般现身。他们三人一组,配合默契,向王世充与段达追去。这些黑衣人皆为杨桐精心培育,虽时间仓促,配合尚欠火候,但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王世充与段达边退边战,手中武器舞得密不透风。“这皇帝何时有了如此力量?”王世充心中暗自惊疑,手中剑却丝毫不停,每一剑都带着凛冽的杀意,数名黑衣人瞬间倒在他的剑下。他的剑法凌厉,每一剑刺出都似毒蛇吐信,黑衣人躲避稍慢便被划伤。段达的刀法也毫不逊色,刀光霍霍,如狂风卷落叶般逼退靠近的敌人。
魏文通见机,提枪而上:“二贼休走!”他身形如电,镔铁枪似蛟龙出海,直刺王世充。王世充侧身躲避,段达趁机挥刀攻向魏文通。三人瞬间战成一团,刀光枪影交错纵横,火星四溅。魏文通的镔铁枪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枪刺出都有千钧之力,枪尖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王世充与段达相互配合,一人攻一人守,勉强抵住魏文通的攻势。
此时,大殿外的王世充与段达的士兵们听闻动静,纷纷涌来支援。一时间,殿内殿外喊杀声震天,战斗进入白热化。淮泗军如潮水般涌进大殿,与黑衣人及魏文通的亲随们混战在一起。刀剑相交,血肉横飞,不时有人惨叫着倒下。有的士兵被砍断手臂,仍用另一只手死死抓住敌人;有的被刺中腹部,却强忍着剧痛,将手中武器插入敌人身体。
“陛下,如今局势危急,臣请陛下先行退避。”左威焦急地说道。
杨桐却摇头拒绝:“朕若退,军心必乱。今日,朕便要与他们在此决一死战。朕非那贪生怕死之辈,亦不会坐视君等乱臣贼子肆意妄为。朕之谋划,岂会因些许困境而功亏一篑。君等且拭目以待,看朕如何扭转乾坤,重掌这大隋山河。朕于这宫廷内外,布下眼线无数,君等一举一动,皆在朕之掌握。秦琼将军之援兵,亦在赶来途中,君等今日插翅难逃。”言语之间,尽显睿智与果敢,令左威亦受其感染,坚定了与敌奋战之心。
“哼,小皇帝还妄图顽抗。”王世充边战边冷笑道,“今日这洛阳城,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莫要得意太早。”杨桐冷冷回应,他深知自己虽有准备,但王世充与段达也绝非等闲之辈,这场战斗的胜负,仍在未知之数。而此刻,他唯有寄望于秦琼援兵能及时赶到,扭转这危局,彻底铲除这两个乱臣贼子,重掌大权,开启属于自己的大隋盛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