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各方反应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63,166

  恩科令之事,于朝堂而言,算是暂且有了定论。无论众人是否情愿,木已成舟。朝堂上发生的事,通过各种途径,迅速在民间流传,成为洛阳城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话题。

  杜如晦,杜克明之名,自朝堂论辩那日起,在关东之地迅速传开。朝堂上他舌战群臣,更是将那封德彝说得当场吐血昏迷。

  封德彝是谁?

  在这洛阳城,乃至整个天下,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士林之中的领军人物,齐州封氏家主,昔日还曾担任白鹿书院的院长。在蔡邕、卢植这些老一辈大儒相继离世之后,他已是士林之中极具名望的人物。

  这等人物,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杜如晦几句话气得吐血,着实让杜如晦之名在洛阳大火了一把。听说,那封德彝得知此事后,更是半月闭门不出,连早朝都称病不去,最后甚至惊动了陛下亲自前往探望,更让此事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为人所津津乐道。

  当然,市井百姓,关注的只是朝堂之上这精彩的一幕,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场舌战群臣的内容,才是他们所关注的。而后,朝廷的一纸恩科令传遍关东,也印证了这些人的想法。

  同时,这一纸恩科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天下传开。

  荆州,刺史府。

  “这位陛下,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呐。”杨杲看着杨奋带回来的恩科令,摇头笑道。

  “叔父,这恩科令,是否真如士人所说那般,会动摇大隋根基?”杨奋不无担忧地问道,自恩科令在荆州传开之后,杨奋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士人评价恩科令,但其内容,多是贬低,此时无外人在场,自然也不必用敬称。

  “大隋的根基?”杨杲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寒芒道:“这大隋根基,早已被这些世家门阀给动摇了,陛下此举,或许世家门阀难以容忍,但却能一改自文帝以来,我皇室的颓势,只是……”

  杨奋疑惑地看向杨杲,静静地等待下文。

  “寒门多依附于世家门阀,此番陛下一纸恩科令,虽能收拢大量人才,然而,却后继乏力,却不知,陛下准备如何破局?”杨杲担忧道。

  “叔父此言,何意?”杨奋不解道。

  “寒门虽有人才,但其所学,依旧出自世家门阀,书籍被世家门阀掌控,经此一事,世家门阀必然对寒门心存戒备,他日,寒门再想求学,将难上加难。”杨杲担忧道。

  这是个死局,这个时代,书籍都被世家门阀所掌控,知识被少数人垄断,寒门想要求学,就得向世家门阀低头。恩科令一出,短时间内可为杨桐收拢大量寒门人才,然而从长远来看,却是逼得世家门阀不得不自保,拒绝再向寒门传授学问。如此一来,若杨桐没办法破局,十年数十年之后,皇室仍要向世家门阀低头。

  不过就算如此,十年乃至几十年以后,天下恐怕也已经重归一统,这件事,其实也算不上大事。

  “那叔父,我等……”杨奋茫然地看向杨杲,既然如此,他们还要支持朝廷吗?

  “陛下当有考量,你我不必忧心,且看后续发展便是。”杨杲淡然道,就算杨桐不能破局又能如何?只要天下一统,这天下依旧是他老杨家的天下,至于这些事情,日后总有办法解决的。

  江南,江门书院。

  “子规,看来陛下此番,布了一盘好大的棋局。”荆襄名士何酆坐在一张宽椅之上,看着子侄送来的书信,摇头叹息道。

  “此举祸福难料,然就当下而言,确能解决朝廷的危局。”上官南点点头,他乃出世之人,虽说也算世家,但早已超脱世外。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杨桐这一手,的确让世家门阀措手不及,然而也仅此而已,世家门阀在知识上的垄断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除非杨桐能够打破这数百年来,世家门阀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否则的话,用不了多少年,天下格局依旧会恢复到如今的状况,甚至更加糟糕,杨桐也只会落得和他祖父杨广一样的下场。

  “天道无常,你我既然已经决意远离红尘,又何必在乎这些。”何酆洒然一笑,摇头笑道。

  “明明是你提起的,如今又说我不对。”上官南好笑地摇了摇头,看着远处几名少年激烈地讨论着什么,失笑道:“他日文昌、子瑜他们学成之日,怕是也该有结果了。”

  “唔……”何酆点点头,目光却是落在一名十五六岁的青年之上,摇头叹道:“只可惜,文白怕是支持陛下的。”

  上官南看了看那少年,默然点头,对于这个去年才来求学,却展现出不输于文昌、子瑜的寒门少年,他是很看好的。只可惜,寒门求学,难免要依附世家门阀,也等于欠下了一个大人情。纵使天资卓越,未来也免不了受制于世家门阀,这便是寒门的悲哀。

  少年似有所觉,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正看到何酆和上官南的目光看向自己,微微一怔,随即向两人躬身行礼,默默退开,并未参与到其他少年的讨论之中。

  ……

  成都,刺史府。

  “啪~”

  响亮的耳光声中,杨谦被杨谅愤怒的一个巴掌打在脸上。

  杨谦捂着脸,委屈地看着杨谅,却不敢说话。

  “你这逆子!”杨谅颤抖着手指,指着杨谦,胸膛剧烈起伏着。原本想给朝廷示好,也算给他这一脉留一条后路,谁想这坑爹的家伙,竟然私自克扣粮草蜀锦。五千石粮草送过去,那是支援吗?分明就是过去打脸的。杨谅想不通,自己也算得上一方枭雄了,怎的生出来的儿子却一个不如一个。

  “父亲,儿臣也是为我蜀中着想。”杨谦看着自家老子愤怒的神色,有些气弱地辩解道。

  “是着想!”杨谅看着杨谦的怂样,气就不打一处来:“真不知待我百年之后,你要如何守住这蜀中基业!”

  杨谦闻言不服道:“蜀中有天险,何愁无法守住,莫说陛下他如今只有关东一地,便是富有天下,又能如何?”

  “若是换个人说出这番话,老夫倒是相信,但你……”杨谅看着杨谦,毫不掩饰眼中的失望之色,最终却无奈一叹:“似你这般见小利而忘义,遇大事而退缩的作态,老夫如何指望你能守住我蜀中基业,罢了,老夫百年之后,能守住自然好,若守不住,也莫要强求,终究都是我杨家的天下,陛下能留我一脉血脉,老夫也就心满意足了。”

  杨谦没敢说话,但眼中却是闪过一抹不服的神色,只是此刻杨谅显然正在气头之上,他也不敢多言反驳,只能做出一副恭顺的样子,不敢吱声。看着儿子这番作态,杨谅更是感觉胸闷得紧,摇了摇头,转身想要离开,却感觉眼前一阵发黑,身子一晃,噗通一声摔倒在地。

  “父亲!”杨谦见状大惊,连忙上去将杨谅扶住,对门外大喝道:“快请太医来!”

  ……

  瓦岗寨,魏王宫。

  “这小皇帝最近事儿真多,武举选拔令刚过不久,如今又出一道恩科令。”李密看了看手中的诏书,照例丢进了火盆之中,不予理会。

  “主公不可大意,此书一出,天下贤士纷纷涌向洛阳,朝廷声威大振,不可等闲视之。”贾闰甫皱眉道。

  “那又如何?”李密不屑道:“且出一份榜文,关东先是地龙翻身,听说今年又是大旱,分明是天亡大隋。上次未能杀掉这小皇帝,或可说是大隋气数未尽,但想来也不远了。如今更是公然排斥世家门阀,招些无德之辈,徒惹人耻笑,何足惧之,待我先打败宇文化及,占据了扬州,再与他计较。”

  ……

  长安,唐王宫。

  “辅机今日,似乎心不在焉?”褚亮看着长孙无忌不时走神,不由笑问道。

  “克明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只是此番,却卷入皇室与世家门阀之间,实为不智。”长孙无忌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

  李世民再次看了一眼恩科榜文,目光有些复杂,杨桐这道恩科榜与他许多想法不谋而合,此时看着,心思多少有些复杂。

  “不过也好,如此一来我们若站在世家门阀一方,便可名正言顺,不尊朝廷号令。”褚亮冷笑道。

  “慎言!”长孙无忌有些不满地瞪了褚亮一眼,扭头看向李世民道:“主公何须多虑,如今主公与朝廷并无直接冲突,若贸然不尊,反给了他人口实。”

  李世民看了褚亮一眼,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让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良久方道:“不知辅机以为,我等是否也该发一则恩科令,也算是响应朝廷?”

  “不可!”长孙无忌闻言,连忙摇头道:“此事朝廷可做,但主公却不可做。”

  “为何?”李世民皱眉看向长孙无忌。

  “朝廷乃天下之望,此番陛下更是掌握朝廷大权,便是有人反对,陛下若是拿定主意,旁人也无话可说,但主公若是效仿,让主公麾下众人如何去想?”长孙无忌摇头道。

  李世民麾下官员,大都出自世家门阀,背靠关中,固然能够招揽大量人才,却也限制了李世民从其他渠道获取人才的机会,除非他能够如同历史上那般,打出关中纵横天下,只是眼下,并不具备这个条件,贸然效仿,只会让他治下先乱起来。

继续阅读:第169章 法家大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隋人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