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嘛,几十件呢,也不急于一时看。”
“我看你大老远过来,肯定也累了,要不我先安排人带你逛逛我们河东市?”
“我们这儿,还是有几个不错的景点的。”
“特别是晚上,热闹的地方可不少呢。”
“不急。”
徐牧野不动声色地回绝,然后提出了要求。
“先看摩擦压力机吧。”
韩连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毛头小子一样的年轻人,一开口就点中了关键设备。
这显然是个懂行的,不好糊弄。
他心里的鼓点,一下子就乱了。
“好,好。”
他连忙点头,亲自在前面引路。
“小徐工程师既然这么敬业,那我们就先看设备。”
走进车间,徐牧野立刻感觉到了一种与华星厂截然不同的气息。
这里的设备,太新了。
崭新的绿色油漆在灯光下泛着光泽,机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划痕或者油污。
整个车间安静得有些过分,只有几台机器在象征性地运转着,发出的声音都有气无力。
工人们穿着崭新的工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说是在表演。
徐牧野一路看过去,从毛坯准备工序,到车削加工,再到热处理,最后到表面处理与精整。
每一个车间,都是一派簇新光鲜的景象。
韩连心跟在他身边,嘴里不停地介绍着。
“小徐你看,我们这条生产线,是前年刚从日本整体引进的,技术绝对是国际一流。”
“我们的生产计划,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效率非常高。”
徐牧野一边听,一边状似不经意地用手指在一台车床的底座上轻轻划过。
指尖传来一丝黏腻的触感。
油漆还没干透。
他走到一台崭新的磨床前,停下了脚步。
“韩厂长,你们这条生产线,日产量能达到多少?”
“这个啊……”
韩连心挺起胸膛,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
“要是马力全开,一天生产三千件,不成问题。”
三千件?
徐牧野心里冷笑一声。
一天三千件,一个月就是九万件,一年就是上百万件。
他清楚地记得,去年的资料显示,全国货车的总产量也不过二十多万辆。
就算他阳光厂能耐通天,把全国所有货车的轮毂轴承订单都吃下来,也消化不掉这么大的产能。
更何况,他们手里根本没有海外订单。
这牛皮,吹得也太离谱了。
而且,一个老厂子,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的设备都换成新的?
就算是技术改造,也大多是分批次,逐步更新。
这种连螺丝钉都泛着新光的景象,本身就极不正常。
“小徐工啊,你再看这边。”
韩连心热情地指着精加工车间的方向。
徐牧野走了过去。
几台磨床正在运转,但发出的声音却让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那不是机器正常运转时平稳的嗡鸣。
而是一种尖锐的、带着金属摩擦的杂音,仿佛随时都会散架一样。
他甚至怀疑,这几台机器的轴承,可能马上就要报废了。
新刷的油漆。
夸大到离谱的产量。
老旧机器发出的异响。
所有线索在徐牧野的脑海里串联起来。
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
一个用光鲜外表掩盖腐朽内在的巨大骗局。
他们把那些快要报废的老旧设备,重新刷了一层油漆,就拿出来当成是日本进口的新生产线。
也不知道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还是专门为了骗他们这些前来考察的客户。
这里面的水,不浅呐。
这个韩连心,不简单啊。
“韩厂长,我看完了。”
徐牧野停下脚步,表情平静。
“具体情况,我需要回去向我们的蒋厂长汇报,再做定夺。”
“哎,不急,不急。”
韩连心脸上的笑容依旧热情。
他朝着不远处的一个人使了个眼色。
那人立刻心领神会,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韩连心接过信封,不动声色地就要往徐牧野的帆布包里塞。
“小徐工程师,这次辛苦你了。”
“一点小意思,就当是路上的茶水费。”
“回去之后,还请你在蒋厂长面前,替我们阳光厂多多美言几句啊。”
徐牧野没有去接,甚至都没有看那个信封一眼。
他只是伸出手背,隔着包碰了碰。
信封很厚,隔着纸,他都能感觉到里面一沓钞票的厚度。
少说也有一千块。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工资还不到两百块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看来,这位韩厂长,搞贿赂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韩厂长。”
徐牧野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意。
“我见到什么,就会汇报什么。”
他从帆布包里掏了把,将那个信封推回到韩连心的胸前。
“别让我犯错误。”
韩连心脸上的笑容,终于彻底凝固了。
他看着徐牧野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第一次感觉到了一丝冷漠。
徐牧野不再理他,转身便朝着车间门口走去。
就在他走出大门,即将转弯的瞬间,他感觉到背后有几道不善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的背上。
他没有回头。
快步走到厂区门口,他拦下了一辆路过的人力三轮车。
“师傅,去华星轴承厂的招待所。”
车夫蹬着车,车轮在水泥路上发出单调的声响。
徐牧野坐在车后,看似在欣赏沿途的风景,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注意着后方。
一辆黑色的幸福250摩托车,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车上坐着两个年轻人,都穿着时下流行的喇叭裤和花衬衫,脸上带着一股子痞气。
徐牧野的心,沉了下去。
三轮车在华星厂招待所门口停下。
徐牧野付了车钱,拎着包,快步走进了招待所的大门。
他才刚踏上台阶,身后就传来了摩托车排气管特有的“噗噗”声。
声音由远及近,最后停在了招待所门口。
徐牧野回头看了一眼。
那两个骑摩托的年轻人也下了车,对视一眼,便一前一后地跟了进来。
他们的眼神,像是在打量一只已经落入陷阱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