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壮志未酬身先死,三言两语判东西3
欲闲2021-07-23 17:252,993

  第308章、壮志未酬身先死,三言两语判东西3

  就在他打开车帘的一瞬间愣住了:赵高坐在李斯车内!

  赵高力气奇大,一把把赵未筹拉进车内,笑眯眯说道:“哦,尚书令大人也是睡不着,找丞相聊天吗?嘿嘿嘿。”

  赵高心思细腻,早就发现赵未筹不对之处,他就早早来到李斯座驾,以闲聊攀谈之由,蹲守赵未筹,果然让他撞个正着。赵高眼中寒芒一闪,心中十分失望,赵未筹还是出卖他了。

  赵未筹心中泛起了惊涛骇浪,自己早已习惯了,自己躲在赵高的背后;自己早已习惯了,遇事找赵高;早已习惯了,别人欺负自己时,只能默默地忍受。正如这一次,自己还应该如往常,习惯忍受吗!不,人总要有大是大非之念,自己决不能看赵高错下去!自己决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想到这,赵未筹觉得胸中有一腔热血要喷涌而出,他终于不再压抑自己, 朗声说道:“丞相,陛下驾崩,这里只有你可以主持公道了。”

  接着他又痛心地对赵高说:“赵高,不要犯错了!”

  直到此时,赵未筹还给赵高留了一丝余地,没有说出他与胡亥扼死始皇的事。

  李斯主持朝政二十余年,也是一个人精,立马知道发生了重大事件,想想赵高无缘无故来找自己聊天,蹊跷的很,恐怕就是为了等赵未筹。

  想到这,李斯看着赵高,问道:“中车府令大人,你不想对老夫说点什么吗?”

  这次赵高没有隐晦,露出了标志性阳光般和善地笑容,直言道:“陛下驾崩,遗言赐大公子扶苏回咸阳参加葬礼,并立他为继承人。如今遗诏尚未发出,也只有老奴与公子胡亥、赵未筹知道此事。如今玉玺、遗诏都在老奴手中,究竟立谁为太子只在你与老奴一番言论之内,这事丞相怎么看?”

  李斯又惊又怒回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不是我们作为人臣该考虑的!”

  对此,赵高早有腹稿,说道:“丞相,老奴有五个问题,要问您。

  一问,您自己与蒙恬将军比较,谁更有本事?

  二问,您与蒙恬将军比较,谁的功劳更大?

  三问,您与蒙恬将军比较,谁更深谋远虑而没有失误?

  四问,您与蒙恬将军比较,百姓更拥戴谁?

  五问,您与蒙恬将军比较,谁与大公子的关系更近?”

  李斯沉默良久,慨然喟叹道:“才能老夫略占劣势;蒙氏三代侍秦,家族、功劳,吾不如;失误,老夫的确犯过错误,没想到促使了陛下举国焚书;关系不用说,功勋派之首鼎力支持大公子。平心而论,这五个方面,老夫不如蒙恬将军的。不过老夫也有老夫的本事,老夫也近暮年,我相信即使大公子继位,也有需要老夫发挥余热的地方,你何必因此而苛求与老夫!”

  赵高说道:“丞相,老奴您我都是一把老骨头,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丞相可以怀揣通候爵位退职还乡,奔波了一辈子给子孙后代留一份祖业。”

  赵高的这句话戳中了中国人的心坎,李斯也闷头不语,似乎点了一下头。

  赵高继续说道:“陛下一直不立太子,导致公子间暗地里较劲竞争,朝中也只有老奴与丞相一直未公开表态支持哪一个公子,如今是时候表态了。陛下一直很喜欢十八公子,从此次东巡只带公子胡亥便可知道。

  陛下这次病来如山倒,太过突然,陛下之所以不立十八公子为太子,只是公子胡亥根基浅薄,在朝中无人支持,怕他这个帝位将来坐不稳。

  如今丞相与老奴既然有机会左右天下,何不你我共同推举十八公子为帝?希望丞相再三考虑!”

  李斯沉吟良久,还是回道:“您还是做好您自己事吧!老夫只知奉帝诏,听天命,承天运,正如玉玺所刻的‘奉天承运’,自己的命运也只好交给上天安排,如果上天真要李斯死,李斯只好认命!”

  至此,赵高与李斯前后交锋三个回合,第一次劝李斯时告诉他,丞相没有好下场;第二次用“五问”告诉李斯,只要大公子继位,李斯则会仕途暗淡,相反,十八公子胡亥是一个开明的君主。

  赵高不甘心,发现李斯已有松动迹象,继续以利害劝说李斯道:“丞相谬以,老奴不敢苟同,须知‘危’为‘安’所倚,‘安’为‘危’所立。安全与危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成仙在安危面前如此游移不定,非圣明的作为!”

  半晌,李斯叹道:“孝子不因操劳而怕损害健康,不忠臣不因怕死而不做事。各司其职,各守本分罢了。”

  第四回合,李斯仍然挡回,不过心门失守已经可见。

  赵高驳斥道:“老奴曾听人言,圣人不循规蹈矩,圣人顺应变化、顺从潮流、顺势而为。在事情发生的苗头就能看透根本,看趋势就预知归宿。

  事事万物,莫不如此。从外部来制服内部,难道不是逆乱吗;以下犯上,难道不是反叛吗!我们三人如果联手,就变成了,以内治外,以上治下!

  秋霜降而花草凋落,冰雪融而万物更生。天下只在你,我,十八公子手中,丞相为何不顺势而为,别忘了,胡亥也是陛下的儿子,何不拥立十八公子胡亥?”

  李斯不语,低头沉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应答。他的内心此刻很不平静,他觉得已经被赵高说服,可是他自己却说服不了自己,记忆中开始搜索更有理有据的话。

  良久,李斯抬头,说道:“赵令,老夫想起三个历史故事,或有答案:

  其一,遥想当年三家分晋前,晋国何其强大,晋献公宠信骊姬,死后立骊姬的儿子为王,大臣作乱杀死皇子,导致晋国五代内乱,最后难免走向衰亡;

  其二,齐国齐襄公有两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弟弟虽成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但终究难去兄弟阋墙,弟杀兄的恶名;

  其三,商纣王帝辛,杀叔比干,囚弟箕字,不听劝谏,最终导致亡国,都城夷为废墟。”说完李斯看着赵高。

  第一个故事讲国家权力交接如果不能按照正常顺序,不按制度执行,这带来的危害不止一代王朝,会祸及子孙;第二故事讲不尊从继承制度,导致兄弟相残,难逃后世恶评;第三个故事讲皇位的继承必须要有规则,顺从天意。三个故事都是阐述一个道理,三件事都违背天意,若不尊规则,朝纲失常。

  李斯说的很含蓄,没有正面硬怼,而是,留给c赵高体会。这是李斯的第五次的坚持。

  赵高感觉到了,李斯的心门只差自己临门一脚,他继续说道:“丞相,只要你愿意听老奴的话,我们上下齐心,你就可以永保候位,代代显贵。若不听老奴的肺腑之言,释此而去,日后祸及子孙,后代心寒,世世怨你、骂你,别怪老奴没跟您说。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丞相自可转危为安。是进、是退,丞相考虑好!”

  李斯沉默片刻,叹道:“哎!老夫偏偏生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亦不想招后世骂名,这副身子骨何处安放!”说道悲伤处,隐有哭意。

  第六次交锋,李斯终于防线溃败,如洪水暴发,瞬间淹没了心里的堤坝。

  听到李斯如此说,赵高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发出了畅快淋漓的笑声,说道:“丞相英明,后代一定会有人如仙人般长寿,一定会出如孔子、墨子般有智慧的人,嘿嘿嘿,哈哈哈。”

  赵未筹在一旁一直默默观看,心中纠结无比,他从来不知道赵高是如此巧舌善变之人,像是第一次认识面前这个人,他抬头望去,觉得赵高即熟悉而又陌生。

  李斯投降、胡亥争皇,在赵高的促进下,一步步走向成功。赵高难掩内心的欣喜,不过越是此时,越是关键,容不得半点大意。

  还有一个人没有解决,那就是赵高的同族,赵未筹。

  赵高转过身,对赵未筹说道:“未筹,大局已定,你我过去渊源那么深,你不会再阻拦我了吧?”

  赵未筹叹了口气说道:“事到如今,我还能说什么!只希望你不要一错再错!”

  “那从现在开始你就时时跟着我,看看我会不会行差踏错吧,嘿嘿嘿。”赵高又露出了标志性阳光般和善地笑容。

  李斯为了私利投降却不失冷静,说道:“赵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办?”话语间,李斯用上了尊称。

  赵高收拢笑意说道:“我们去公子车上一同商议,确定一个无懈可击的计划,未筹,从现在起到事情结束,我不想伤害你,但你也不可在离开我的身旁。”赵高的话语也去掉了“老奴”一词。

  赵未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点头,表情挣扎。三人下车朝始皇座驾走去。

继续阅读:309、帝薨只有三人在,二赵李斯与胡亥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梦秦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