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无人(终)
有唯2024-02-18 09:444,267

  琳琅这一生不知上过多少次战场,但唯有这一次,他的手在开战之前就不受控制地颤抖了。

  是恐惧吗?或许是迫不及待。

  两军对阵之时,他终于看到了李扶生。对方看起来还活得好端端的,神情是一如从前的懒散,在大战来临之际竟然还有些漫不经心。

  而面对朝廷的再一次劝降,西阙王只是笑了笑,“盛逢,你从前也随我征伐过北戎,都上过那么多次战场了,怎么还不知道军情图有时候并没有多大用处。”

  当发觉敌人预判了自己的行动时,难道他就不会改变策略吗?那军情图能帮朝廷一次两次,帮不了太多次了。

  在战场上,看的还是敌我双方的战力。

  而现在,实力悬殊。

  朝中大军人多势众,可是西阙王更懂用兵,手下将士战力也强出对方几倍不止。孰强孰弱,不难看出。

  盛逢的脸也阴沉了几分。若他早知自己曾经追随的将领包藏祸心,早在征伐北戎之后,他即便拼上个弑主的名声也要杀了对方不可。

  只有忠勇侯还是不肯放弃,固执地问着,“陈衍,先帝新帝都待你不薄,你为何偏偏要反?”

  为何要反?陈衍很想给他们说说自己的心声。

  身为先帝第十四子,他自小才华出众,仆从衷心,父亲看重,在这样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他在一声声称赞中迷失了自我,真以为自己有希望坐上皇位,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父亲宁肯选择病恹恹的嫡子当太子也未选优秀的他,而太子病逝之后,本以为自己又有希望的陈衍却眼看着皇长孙继承了皇位。这让他忿忿不平,认定了父亲就是看重嫡庶才舍弃他。越是这样想,便越是对错失了皇位感到痛苦不甘。

  可是后来他也想通了。父亲不是看重嫡子嫡孙,只是纯粹的觉得他只适合做个开疆拓土的将军而非皇帝,所以才没有选他。

  而他也不是真的执拗于父亲的选择。哪来的那么多缘故和委屈,他只是天生的狼子野心,渴望权势罢了。

  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

  他如今就是反了,谁能奈他何?这一战,他有必胜的决心。

  泸州是军事要地,若是朝廷拿不下泸州,自此战事便真的要一边倒了。盛逢等人正是因此才急于攻城。

  可是他们匆匆而来,满身疲惫,要面对的却是西阙王手下的精兵强将。

  陈衍一身戎装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下的琳琅,不禁有些想笑。曾经那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如今竟然站在了沙场之上,而且还是他的敌人。

  “若早知如此,当年便不费心杀他父母,接他入府了。”他轻叹一声,颇为感慨。

  一旁的李扶生有些好奇地扭过头,不知他在说些什么。可还没等开口发问,一支利箭忽然破空而来,几乎是擦着他的脸颊边飞过然后钉在了身后的墙柱上。

  若不是因为他扭了下头,差点就直接射在他的脸上了。

  李扶生惊魂未定地扭头看了眼城墙之下,却见琳琅刚刚放下拉弓的手,满脸的云淡风轻。

  他怔了一瞬,真想冲着下面喊一声,“真不小心,差一点就中了。”

  可是西阙王却已经留意到那箭上是绑着字条的,而且很显然,这是给李扶生的,他便也没有先夺过来,而是示意李扶生去看。

  可李扶生却笑了笑,说不必了。

  大战在即,谁又有这多余的心思呢?

  城上城下的人,都已经蓄势待发。

  战事开始的那一瞬,是被押上城墙的赵别意忽然顶着利刃划破脖颈的痛楚,挣脱束缚冲向了陈衍,而李扶生就像是已经在梦中与她联手了千万遍那样,反手抽出身边侍卫的佩刀扔给了她。

  见此情景,盛逢一声令下命众人攻城,南魏将士喊声震天,毫无畏惧的迎上西阙王手下叛军。

  而城墙之上,哪怕赵别意冲破重重阻碍来到他身前,被养子们所救的陈衍却还是没有命丧于她的刀下。面对这等变故,他毫不慌张,一面命人杀了赵别意,一面要亲自率军作战。

  他本以为,战势会一边倒的。

  可是战场之上,两军实力相当,朝中大军却占了人数优势,正在逐步向城中逼近。

  此情此景让西阙王心底骤然一凉,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城下战况,未过多时便已经发现手下将士战力不似曾经……倒好像,成了普通人。

  而很显然,打着打着,叛军之中也有人发现自己体力不如从前,丝毫不见曾经的勇猛。没了那“神药”的功效,他们也不过是群普通人,心底登时便升起恐惧,再无从前的无畏。

  战势确实一边倒了,只不过不是倒向西阙王这边。

  惊愕之下,陈衍甚至久久都没能回过神来,他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城下的人,心知自己今日战前才让他们吃下博落回,怎么会这么快就失效呢。还是说……

  他终于扭头看向了李扶生。

  可多日以来都像从前一样没有异样的李扶生如今却已经瘫坐在地,他像是强撑到今日终于撑不住了,无力地坐在那墙柱边,直到此刻才勉强伸出手去解开了那绑在箭上的字条。

  字条上只有一句话——“无人不归,你我同归”。

  恍惚间,他似乎想起了自己刚到无人之城的日子。那时琳琅问了他一个问题,“难道你不想离开这里吗?”

  而他叹了声气说,“愿能归家。”

  明明还不是多久之前的事,如今再回想起来,却好似前世一般。

  不过无妨,他也算得偿所愿。

  李扶生看着逐渐向自己逼近的陈衍,忍不住笑了笑,“你知道我传出去的军情图上还写了什么吗?我说时移事改,我早已不是天下第一了。”

  若是琳琅此刻出现,恐怕一定会骂他写得太隐晦了。但万幸,对方还是看懂了他的意思。

  何期期说他解毒天下第一,其实只有李扶生知道,他不是,他只是骗过了所有人。

  当年给陈衍的秘方,他真的留了后手。当时世上也只有他一人知晓,那毒虫出没之地的药草不是解药的药引,而是博落回始终缺少的那味药。

  当年三皇子发现了,可是还未来得及改善博落回的配方,便死了自己亲儿子的剑下。李扶生也发现了这件事,却因为母亲的死无心去理会。直到西阙王向他索要博落回的秘方,李扶生抬眼看了看对方脸上那已经抑制不住的喜悦,还是没将这个秘密告诉他。

  他假装那药草才是真正的解药药引,骗人的时候甚至先将自己也骗过了,但其实那药草只是稳定了江辞晚体内的毒,他的小师兄仗着武功盖世,坚持要帮他试一试博落回的药性到底能稳固到什么地步,两人却假装毒素已解。

  这场骗局真的持续太久了,也骗过了太多的人。

  就连何期期都受骗了。他真的以为他输了,却不知他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早在碎叶城里,李扶生便发觉何期期制成了药性更稳定的博落回,但当他想去看看对方缺少一味药引怎么办到了这件事,便震惊地发现对方配出的竟然是真正的解药。所谓相生相克,十步之内必有解药其实是对的,只不过解药不是那些杂草,而是毒虫自己的壳。

  若是去除杂质,单纯以那毒虫的壳入药便能解毒。何期期不断尝试不断改配方,本以为自己少了药引没成功,其实他已经因为成功了。但阮丁儿走得匆忙,未来得及让他看到效用。

  李扶生就趁着这个机会继续哄骗所有人,他故意给何期期看到自己酿酒,故意提起毒虫,让对方认定了毒虫本身不能解毒,也让西阙王相信了解药便是药草。

  那酒坛里确实放了解药,可解药的秘方却是他从何期期那里偷来的。而他孤身来到西阙王身边,为了让对方相信,他开始不要命的给自己下毒解毒,循环往复,看似在不断精进药方,其实最终献上的是解药的秘方。

  因为这秘方与之前的方子只是稍加改进,药性也确实稳定下来了,见众人吃了皆无异,西阙王才放下心来。

  他们现在当然不会大病一场,因为李扶生在反复拿自己试药的过程中,早已发现这解药也有反噬,武功越高之人,毒性消退之时便会越痛苦。而这些将士们不过是身体康健的普通人,此前又被博落回掏空了身子,毒性消退之际,他们或许毫无察觉。

  就好像他最后一次给自己下毒又解毒之时,前几次只是强撑着没有露出病态的他却毫无感觉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子彻底垮了,可自己也终于要赢了。

  就在陈衍怒不可遏地提剑逼近之时,一道寒光却仿佛划破了天上乌云,艳阳渐渐露出和煦的一角,刀刃也架住了陈衍手中兵器。

  千军万马之中,从未得过先登之功的琳琅平生第一次做了第一个登上敌方城墙的人。他倏然出现在众人之前,挡下了养父砍下的那一剑,然后拽起了地上的李扶生,郑重道,“如今也是天朗气清了。”

  李扶生的意识却已经有些模糊,他努力仰头看了看天空,耳畔是赵别意杀了所有侍卫终于逼近陈衍的声音。

  小侯爷的刀是怎么捅进陈衍胸膛的,他没看到,只看到那乌云散去。

  终是天朗气清。

   

  至于后来。

  后来啊,这一战大获全胜,朝中大军势如破竹。西阙王谋逆一案,就这么结束了。

  虽然战事不长,可但凡是乱世,便注定要生灵涂炭尸横遍野的。偏偏这一次不同,人人都说,这是天下百姓受战事牵连最轻的一次。

  为何呢?

  因为碎叶城有人协助守军抵抗了蠢蠢欲动的外敌,而且是两个看起来有些柔弱的女子。但她们似乎比曾经的四海帮帮主要强硬许多,拦得住外敌保得住百姓,甚至深入敌营救回了许多被掳走的人。

  因为终于有一个干正事的武林盟主担起了盟主的职责,借着平息帮派内乱的机会,带人在南魏七十二州保护百姓,打抱不平,以至于被打服了的四海帮想要奉他为帮主,吓得他又不想当这个武林盟主了。

  因为除了朝廷,除了民间最称道的这几伙人,江湖之中还有许许多多人挺身而出。太行宫大阵困不住江辞晚,却困得住叛军;辽东联盟坚不可摧,固守边塞勇猛无敌;幽冥谷的蛊毒果然名不虚传,杀人于无形……而在这些人之中,还有一个传奇。那是一个道士打扮的人,旁人问他姓名,他却不答,只说自己从无崖山而来,而且永远带着半边面具,衣衫紧裹。可即便如此,旁人还是能看出他身形的削瘦和露在外面那半张脸的清俊。

  他行走在乱世之中,不知杀了多少叛军,救助了多少百姓,最后惹怒了叛军,他们想要围杀他,他却险些体力不支。幸好一男一女路过此地,助他逃离。

  据说那一男一女都还算年轻,男人下手干脆利落,若是叫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他从前是做屠夫的。而那女子剑法不算高明,却临危不乱,敏捷的带着道士逃走,谨慎得好像经常逃命。

  不过这都不重要,被救助的百姓们衷心地希望这些侠义之士能够平安顺遂,哪怕他们从不知这些人的姓名,不知他们的功绩。

  而唯一被世人所知的林沉舟林将军,在那惊世一战之后便忽然消失于朝堂之上。皇帝似乎不甘心让这忠义之士就此远走,不断的派人去寻找他。

  可据民间传言,皇帝此意是醉翁不在酒,他不是在找林沉舟,而是在找传说中的无人之城。

  自西阙王谋反失败,无人之城的事也不知被谁泄露了出去,可是明明无人之城的犯人们已经死的死,走的走。皇帝到底在找些什么呢?难道他也听信了民间传言,说已经消失的博落回秘方其实还留在无人之城中?

  百姓们并不相信这个无稽之谈。比起这些事,他们还是更乐意谈论那杀死了西阙王的赵小侯爷怎么也无故失踪了。

  有人说他力竭而死,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亲眼看到一个与赵小侯爷十分相似的姑娘策马往塞外之地去了,而她的身边还跟着几个人,他们看起来志同道合,说说笑笑,好不痛快。

  传言万千,纷纷扰扰。

  而在那无人注目的偏远之地,有一人孤身来到了一座空荡的小城前。

  仰头望了望那并不算巍峨的城墙,他的心中似乎涌起了无限回忆,可是最后还是握紧了腰间佩刀,用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曾经承载了罪恶与希望的小城。

  江湖路远,他走得坚定,再也没有回首过往。

  这世间再无无人之城

   

                                          全文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此地无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