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空气,总是格外清新。
已经想好应从何处破局的刘封,穿着老爹精心编制的草履,迈着欢快的步子,向前院走去。
屋中那个老气横秋、颇显诡异的刘封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论年龄、神态,还是一举一动,都充满天真童趣的9虚岁稚童。
没错,刘备的嫡长子刘封出生于初平二年,也就是西方历191年。
那一年,刘备31虚岁,正随公孙瓒矫诏私署(就是军阀私下任命、而非朝廷任命,这种情况在汉末极为常见)的青州刺史田楷,与袁绍的嫡长子袁谭在青州平原郡征战不休。
刘封还未记事之时,其生母便已离世。
在如今这个穿越客刘封看来,其生母有极大概率,是在兴平元年(194年)刘备背叛公孙瓒、转投陶谦之时,死于千里奔波之中。
甚至于,就连刘封这个原主,非但被迫随着刘备辗转千里、从山东德州跑到江苏徐州,而且……
还被吕布、高顺先后绑架了两次!
第一次是建安元年(196),刘备与袁术“争盟淮隅”之时,因陶谦麾下的丹阳旧部叛变,刘封的三叔张飞丢了下邳城,导致刘备的全体家眷都被吕布绑了;
第二次是建安三年(198),刘备被吕布麾下大将高顺所败,“顺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次年)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
说起来,刘封第二次得以安然无恙生还,还多亏了曹阿瞒。
在汉末,做刘备的老婆是高危职业;做刘备的儿子,那更是必死职业啊!
这大概就是刘备在得子刘禅之前、毫无子嗣记录的原因。
因事涉曹操,陈寿不敢如实记载;
同理,因刘宋开国皇帝刘寄奴的情况与刘备类似,所以裴松之也不敢做注。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读书人虽有气节,但总要有所避讳、以便保留大好头颅恰饭的。
一念及此,刘封忍不住吐了个槽:“真不是儿子坑爹,而是爹坑儿子啊!”
听到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稚嫩童音,刘封暗暗警惕起来:
老头子稍后说话时,还需多加注意才是。
诚然如此。
如果一个小孩子说出老气横秋之言,旁人岂会不生疑?
要知道,在这个迷信时代,“巫”虽上不得台面,但确实也算是合法职业。
刘封在收摄心神、加倍警惕之后,便按照原主的记忆,向目的地匆匆走去。
未几……
刘封便赶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也是破局关键人物所在之地。
他站在房门外,俯身行礼的同时,向屋内奶声奶气地高呼。
“请叔父救我!”
“请叔父救我!”
刘封话音未落,房门便被打开。头戴刘氏冠、着玄色深衣的简雍匆匆出门、一把扶起刘封。
简雍如今的爵位为秦汉二十等爵中的八等爵公乘(两汉庶民、六百石以下吏赐爵之极限),是有资格戴刘氏冠的。
而刘备则已被汉帝刘协封为二十等爵之顶峰列侯(宜城亭侯,按光武帝制,乡侯、亭侯皆不可世袭),已属于贵族序列,当然更无禁忌。
刘备之所以头戴巾帻,只是处于自保考虑而已。
简雍扶起刘封,笑道:“君子为何行如此大礼?折煞简某也。”
刘封是简雍的主君刘备之子,所以简雍这么称呼刘封毫无问题。
刘备一方之中,虽因刘备早年经历,主臣之间以兄弟相称、且彼此相处颇为随意,但君臣终究还是君臣。
注意:这是“二重君主观”盛行的东汉末年,东汉之亡,也与此普世价值观息息相关。
此刻,听着简雍那一口地道河北涿郡话,不知为何,刘封竟突然感觉有些亲切。
始终保持着警惕的刘封,在站直身子之后,复又向简雍作揖道。
“请叔父救我!”
简雍向自己面前的稚童作揖还礼的同时,明显还有些啼笑皆非。
“君子何出此言?”
简雍只见,自己面前这个孩子煞有介事道:“叔父大人应当知道,家父大人先前被帝舅董承所欺骗,迫不得已之下,加入所谓衣带诏勤王之辈。然则……
此事殊为可疑。一来,董承老贼只称有衣带诏,却从不将其显露于人前;
二来,若今上当真有号召天下忠诚志士勤王、诛除奸贼之意,又何必传诏书?今上只需书写诫敕、广传天下便是。”
按照《汉制度》,汉帝下发的公文格式有四种,分别是:策书、制书、诏书及诫敕。
另外,董承身为汉帝刘协的董贵人之父、曹操之外的第二大权臣,其人是可以较为方便地出入宫城的。
以汉帝刘协如今的处境、以及董承可以自如出入宫城的情况来看,刘协更应该借如今的车骑将军董承之力,向天下广发“诫敕”、号召地方“清君侧”才对。
所以,这所谓的“衣带诏”,确实是疑点重重。
简雍只想到董承是要把刘备拖下水,却根本没有想过这一点。
所以,简雍闻言目瞪口呆。
刘封将简雍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忍不住再次吐槽:所以说,刘备不如曹操不是没有道理的。
唉!刘备的谋士们,委实是太弱了!
刘封心中吐槽,口中却道:“以叔父大人之才智,必然可想到这一点,因此,小子便不再献丑。”
简雍闻言,很想说一句:别,君子你还是继续“献丑”吧!
但碍于简雍自己一贯以“文武双全”而自诩的脸面,其人虽然还想了解更多,但也只好堆起一脸假笑,颔首道。
“君子不必过谦,这些虽都在简某预料之中,但君子在冲龄便可想到这些,已实属颇为难得!”
简雍心中自愧、自卑、自伤至极:
唉!枉老子自认为文武全才,如今却还不及一个小孩儿!
刘封暗暗观察着简雍那愧疚中,夹杂着自怜自伤的神色,心中不由颇感无语:
人贵有自知之明,简雍你……
唉!你能不能要点儿脸!
你可知否,若非你在历史上借着马超的威风劝说刘璋、再加上你是刘备发小,你将有很大概率,不会在史书上留名!
别的不说,就说自中平四年(187年)至今,你都帮刘备出了些什么馊主意!
但凡你们君臣之中能有一个明白人,刘备都比如今好上一百倍!
老头子还用得着为破这必死之局而绞尽脑汁?
你们这个涿郡帮,没有我迟早得散!
琢磨明白简雍的心思、性格之后,刘封决定不装了,他要摊牌了。
“叔父大人,可否请小子进屋一叙?”
简雍这才如梦初醒般、向刘封躬身作揖。
“这是自然,请君子随简某进屋用茶!”
待刘封走进简雍所在的偏室、并且关闭门户之后,后者终于如同大梦初醒一般……
他悟了。
“君子此来,莫非……”
刘封扬起自己的小细胳膊、制止了简雍的话。
“叔父大人是否胸怀匡世救民、辅佐明主之志?”
在说出这番话时,刘封心中突然想到了《功夫》中的经典桥段。
只是,在此时此地,他可不是那个被忽悠了十块大洋的小孩儿。
简雍这个年近不惑之人才是。
简雍闻言,心中生出一种诡异至极的违和感来。
这……若此言是我对君子说,应该才比较合理吧?
刘封不理会正暗自嘀咕的简雍,继续道:“叔父大人,小子不妨明言:而今家父每在许都多耽误一刻,便多一分危险,不知叔父大人以为然否?”
简雍一怔,愕然道:“君子何出此言?”
这句话,已经暴露出简雍“无能、弱智”的真相。
【作者题外话】:******我是智力不足的分割线******
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於吕布,布还其妻子。—《蜀书二》
(备)为(高)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蜀书二》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蜀书四》
先主未出(许县)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蜀书二》
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以《尚书》中“乂用三德”治国,即:柔以治社会,刚以治吏职,正直以自治。
如此,则吏治得以严肃而畅通,功臣得免伤害而保全,社会得宽松而安定,全盘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