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军围江东(中)
云垂赏竹涛2025-07-28 18:062,372

  曹操先是扣押了袁绍的大将朱灵不还,又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拒绝了袁绍的征调……

  他再不乖乖把夏侯惇派过去河北的话,袁董岂能饶了曹操?

  由此可见,曹老板不但是袁绍的下属,而且在建安初期,还不能摆脱袁绍的控制。

  在此背景下,荀彧、朱灵、郭嘉等人的“委质归诚”,绝非个例。

  甚至可以讲,曹营的许多人物,绝对也有过“改仕袁绍”的履历。

  只不过,曹魏、西晋史书都对此讳言罢了。

  按《魏略》,夏侯懋(夏侯惇之子)遭清河公主(魏明帝的姑母)构陷,下狱论死时,群臣求情,称“夏侯惇有克定天下的殊勋”。

  长水校尉京兆段默:“伏波(指伏波将军夏侯惇)与先帝有定天下之功,宜加三思!”

  由此可知,夏侯惇的军功颇为显赫,只是因为涉及曹老板的牛马打工人历史,因此不得不被曹魏、西晋史官联合抹杀!

  然并卵……

  纸是包不住火的!

  当然了,以上之事,都是原本历史上之事。

  在如今的时空中,曹老板已经一败再败,如今仅剩颍川郡这一郡之地。

  更要命的是……

  就这一郡之地,此刻还已经被刘备、刘封父子四面合围。

  显而易见,曹老板药丸……

  但万幸的是……

  刘封的首要目标,从来都不是曹操!

  威慑曹操、以便己方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对付袁绍,这只是刘封的目标之一;

  而刘封的另外一个目标,却是……

  借机全面封锁颍川郡商贾,与周边郡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也就是说,刚刚被赵俨借力打力、方才得以打通的商路,就这么被刘封毫不讲理地……

  掐断了!

  毋庸置疑,刘封这是在给颍川郡的一众豪族、大姓,施加压力!

  天可怜见,那些人,可是刚刚才吃到这条商路的红利……还没多久!

  所以说,赵俨做的事,在无形之中,推动了颍川商贾做出了……如同明末晋商中那些败类所做的事。

  在大明末期,以范永斗等为代表的晋八大商(即后来的满清八大皇商),他们走私粮草铁器、并代建虏销售其劫掠来的财物……

  这导致大明朝廷,对建虏的全面封锁形同虚设。

  在努尔哈赤崛起后,建虏匮乏粮草、兵器铠甲等物资;

  而范永斗等等这些狗汉奸,则通过各种手段为其提供了所需,推动了满清的发展……

  当然了,也加速了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大明朝的灭亡。

  就是这么几颗老鼠屎,臭了才智超绝、吃苦耐劳、坚韧自强的晋商名声!

  刘封等待的,也是如同狗汉奸范永斗这种的……颍川商贾。

  但刘封当然不可能干等着。

  在完成对曹操的四面合围之后,他已经命令李典、前去攻打河内郡。

  只要李典扼住河内郡这个咽喉,河内郡北边的并州刺史高干,便无法自上党郡南下、入侵河南郡。

  河内郡,是后世的豫省焦作、晋省最南部的晋城南部;

  而并州刺史高干的管辖范围,是上党、太原二郡,也就是后世的晋城北部、长治地区、晋中地区及太原地区。

  因其东侧皆是南北连绵不绝的太行山脉……

  而司隶河东郡与东侧上党郡之间,有吕梁山脉阻隔。

  因此,高干不管是要想入侵河南郡的洛阳、还是想要收回弘农、河东二郡,都必须经河内郡渡过黄河、才能顺利南下,或者是西去。

  一言蔽之,对于高干而言,河内郡一旦失守,那么他便相当于被人扼住了咽喉,再也动弹不得!

  综上所述,刘封的第二步计划,便是继续向曹操施压、并持续性压缩袁绍的防线,最终使袁绍龟缩于黄河以北。

  自从刘封来到这个时空,他便始终处于云端之上,以玄天高上帝、玉皇大天尊的视角俯瞰着天下。

  一切,皆在按照刘封的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

  再来看向、扬州刺史部这一边。

  出身于草莽、枭雄气质丝毫不逊于曹老板的刘备,执行力毋庸置疑。

  更何况,得益于他的便宜好大儿刘封,刘备如今,麾下人才济济。

  因此,虽然刘备正在何夔、梁习等人陪同之下,顺利接收着豫州的梁国、陈郡二郡国……

  但这丝毫不妨碍,一切皆在按照刘备的命令、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

  刘晔、徐庶、诸葛瑾、诸葛亮这四大智者,更是共同出谋划策。

  按照先前刘封的锦囊妙计,刘晔、徐庶二人,向对此事毫不知情的诸葛瑾兄弟二人,吐露出来刘封早在建安四年(199年)时,便已布置妥当的暗子。

  这两枚暗子,隐藏得极深!

  除了刘备、刘晔、徐庶三人之外,就连二号人物关羽、都对此一无所知!

  这两枚暗子,不是别人,正是江东孙氏的宗亲……

  孙贲和孙辅兄弟!

  孙贲、孙辅是孙氏宗亲,被陈寿称作“赞兴初基,镇据边陲”,这二人为东吴建国立下过殊勋;

  不过二人的年龄问题,却较少被着眼。

  陈寿赞: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

  以行辈而论,孙贲兄弟,是孙坚同母兄孙羌之子,即孙策、孙权的从兄弟,也就是堂兄弟;

  但通过对《吴书》及裴注的线索分析,便可以发现:

  二人的年龄,要远大于孙策兄弟!

  囿于有限的史料,想要精确界定孙贲兄弟的年龄……已经毫无可能!

  不过,通过分析史料,依然可以大致推算出,二者的年龄范围。

  孙贲兄弟的事迹载于《吴书卷六》,也就是东吴的宗室列传。

  该卷主要记述孙坚的兄弟辈及其后裔,即孙坚之兄孙羌、与孙坚之弟孙静的子孙。

  在陈寿笔下,孙静后裔以孙暠(因同浩)、孙瑜、孙奂、孙皎等人为代表,活跃时间较早。

  孙暠之孙,孙峻、孙綝(多音字,有嗔和林二音,按其表字子通,应读林)则活跃于东吴中后期,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二人一度成为操持朝政的权臣。

  孙羌后裔则以孙贲、孙辅为代表。

  此二人后裔虽然仍有仕宦,但整体权势不及孙静后裔,列传之篇幅,也明显少于孙静后裔。

  孙静系诸子事迹见于《吴书卷六》;

  其曾孙辈的孙峻、孙綝在《吴书卷十九》亦有列传,这些人非重点,故不再赘述。

  咱们只看孙羌一系的孙贲与孙辅。

  孙羌是孙坚的胞兄,也就是同产兄,也叫同母兄。

  不过同产兄弟之间的年龄差异可大可小。

  比如曹丕与曹彰相差两岁、与曹植相差五岁;

  诸葛瑾与诸葛亮相差七岁,诸如此类。

  虽然《吴书》没有具体记载孙羌的生卒年。

  但从孙贲、孙辅的年龄推断,孙羌与孙坚的年龄差异应该不小。

  孙贲字伯阳,由两汉表字以“伯仲叔季”排序、以及“孟”为庶长子的惯例可知……

  其必然是孙羌的嫡长子,年龄冠绝同辈。

  孙贲也是孙坚死后“摄帅余众”的不二之选,甚至从袁术那里,继承了孙坚的豫州刺史之位:

  后袁术徙寿春……表贲领豫州刺史。

继续阅读:第十二章 大军围江东(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季汉英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