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1980年,广林市大街小巷都在放邓丽君的盗版磁带,这个离香港不远的海滨小城,早早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
何丹丹工作的中心医院门口有一条老街,是广林市八十年代最繁华的商业街。广州来的喇叭裤,香港走私的麦克墨镜,真假混卖的手表和皮带……一到晚上,全市唯一一家迪斯科也在老街上亮起了灯。青年们穿着花衬衫,烫着爆炸头,游手好闲地游荡在老街上。
每次林凤芝去中心医院找何丹丹,男孩们就骑着单车追她,女孩们也总是向她打听去哪买衣服。
“这些衣服买不到的。”
“为什么呀?”
“那都是我妈托人从香港带来的料子,自己做的。有的是成衣,但是尺码要找裁缝改。”
林润德调到文联后的一年,何丹丹也顺利当上了神经外科医生,他们一家的日子突然好过了起来。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谁家穷谁家富还不是特别明显,可现在谁手里有钞票。谁就能拥有更多物质。林凤芝显然就是那个拥有物质的孩子。
林凤芝只知道她穿的料子是母亲托人从香港带的,可她不知道真相是,母亲真正托人从香港带的是药,这一块布料子都是为了把药包起来掩人耳目的。
广林市气候和饮食与香港相似,普通小病小灾用药需求都一样。当时香港的跌打药、肠胃药、中暑药等非常受欢迎,这些卖到广林价格至少翻两倍。更贵的则有一些名贵药材,诸如鱼胶、海马、人参、鹿茸。最贵的是胶囊型的保健品,可以翻6倍售卖。
何丹丹靠着倒卖药品,默默给自己攒着离开的资本,多的时候比她一个月的工资高好几倍。林润德一直被蒙在鼓里。
何丹丹对外只说自己有亲戚在香港,可实际上帮她走私药品的人非同一般。
时间倒回到何丹丹19岁,刚刚考进卫校第一年。那个年代的大体老师来源很“地下”,学校会跟一些做尸体买卖的船家合作。饥荒年代随地饿死一个,病死一个,都不稀奇。每当有无人认领的死尸,船家就会藏于船舱内,到下游靠岸,差人通知卫校来买尸。
何丹丹入学第一年,解剖课还没上过一节,就被老师派去买尸。何丹丹跟着师兄师姐来到岸边,船家将他们带到二层船舱内,拉开帘子问:“要哪个?”
四具尸体,两个是老人,一个是病死且尸体有些发臭的青壮年,只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看着刚死不久,皮肉还没瘪下去。船家一边问一遍用竹子做的两米长棍敲了敲女孩尸体的脚,意思是:建议选这个。
师兄师姐捂着口鼻蹲下身查看一番,确认无误,随后接过船家手里的长棍,用长棍末端的钩子钩住女孩的脖子。二人合力向上一拉,女孩便被拉出船舱,装进尸袋。
至此,何丹丹已经吓傻,瘫坐地上,面色铁青。
“第一次都这样。”师姐安慰了她一句。
卫校的救护车装着尸体,一路疾驰,赶着在尸袋冰块融化之前送回学校。三个学生和尸体坐在一起,何丹丹问起了其他的尸体会怎么处理。
“没人买的一般就扔水里了”师兄说。
何丹丹顿时觉得,被做成标本竟然是无名死尸最好的归宿。至少会有福尔马林维持她的容貌,医学生们会对她鞠躬,把她放在不被打扰的地方,而不是被扔进水里被啃食腐烂。
所以,苦命女人的青春还值点钱。
卫校的那几年,何丹丹成了最刻苦认真的一个。第一节解剖课,全体晕倒,从第二节课开始,何丹丹就一直站着,直到站上手术台,成为一名医生。比起被父亲丢进工厂,榨干血肉供养家中男丁,最后再像垃圾一般丢掉,用手术刀剖开筋骨,救人于水火,又有什么可怕的。
何丹丹不愿意让女儿重复她的命运,所以她很重视她们的课业。林凤芝资质平庸,好在遗传了林润德有些艺术天赋。林润德早早给她找了关系,走艺考路,先进中专,大学再进美院雕塑系,雕塑系录取的人少,吃香,以后进可混专业圈,退可找个大专教书,当个老师,当个婚恋市场的香饽饽。而林凤苹似乎聪慧许多,以后就学文化课,要是能上好大学,就花多点钱送去北京上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