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丹酒醒了,自那之后人却醉在虚名里。
新城大兴土木,有沙土的地方就有黄金,商人闻金而来。一夜之间,广林市一下多出来大大小小给香港人代持的本地商人。早在清朝的时候,广林市的木材便通过下南洋的商船,源源不断运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但都是往外贱卖。现在新城建设,木材往本地供应,香港开发商为了控制原材料,成片地买下山林和木材厂。但港商没办法直接在广林开公司,这才有了代持的那一批人。
最先吃到这波红利的就有一个姓朱的商人,朱洪贵。长达十几年,朱洪贵穿梭于何丹丹于林润德中间。
朱洪贵比其他商人多点墨水,喜好字画收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跟林润德混在一起。林润德四十多岁还清瘦飘逸,朱洪贵只不过比林润德大几岁,就已经满腹肥肠,满脸油光,浑身散发着猪肉的臭气。朱洪贵带着林润德山珍海味,把林润德哄到天上,再让其赠送几幅墨宝。
林润德虽然在没有实权的部门,可一个文化官员的墨宝,就是办事的敲门砖,硬通货。想给实权部门的官员送东西,第一次不能送钱和名贵礼物,这样反而会激发戒心,但如果送一副文联副主席的墨宝,那就相当于告诉对方“我是个正经人,文联副主席是我的朋友”。有了这一层铺垫,之后只需在饭局上请上林润德作为中间调和剂,就可以和各个权要部门谈上事。
这次,他想在广林市主河道上游取点沙子。像这种取自大自然的无本生意,不是利益相关的人,根本拿不到入场券。想干成这件事,方法有二,一者靠偷,一者行贿。一些光脚不怕穿鞋的农村人就干脆偷,抓到了被判非法采矿罪,蹲几年出来再继续干。朱洪贵是个有头有脸的生意人,偷点沙子把自己其他买卖折进去,他是断然不会做的。朱洪贵算了算,只能行贿,他试探过林润德,被一口拒绝。
林润德毕竟是个文人,胆子小,他知道在这件事上自己不过是一块跳板。他的文联副主席位置,是曾晓墨在背后撑着,以后曾晓墨出国了,如果他出岔子,必然是没人保他。从这位置上摔下去,这辈子翻不了身。所以朱洪贵使出浑身解数,林润德也视而不见。朱洪贵脑袋一歪,想了个馊主意——从何丹丹入手。
朱洪贵竟然打听到何丹丹当年在工厂当棉纺工时,救过一个被纺纱打伤眼睛的女人,桂英。桂英瞎了一只眼,嫁了裱画的学徒工,后来两人开了小作坊,她给丈夫打下手。文革期间他的老主顾们跑的跑,抓的抓,生意难以为继,桂英只好出去给人做做家政。
朱洪贵预支了桂英一整年的工钱,让她去何丹丹家里当保姆,但是她必须隐瞒朱洪贵找她的事实。上林润德家做客时,借着裱画,他故意提起桂英这个人。
“林主席,我给你介绍个厉害的裱画工。我求得的字画,都是找他裱的,就咱这儿的梅雨气候,他能管三四十年不带霉。”
“哟,我居然不认识。”
“文革那会儿差点饿死,原本几个徒弟,现在只剩他一个人。他老婆以前是棉纺厂工人,工伤弄瞎了一只眼睛,后来裱画不好做,她就出来给人干家政,挺不容易的。”
“那是可以帮衬一下。”
何丹丹果然上前询问。“你说的这个女的,叫什么?”
“桂英。”
“那我应该认识!我十几岁也在棉纺厂当女工,是有个眼睛被纱线打瞎的,还是我把她送医院去的呢。”
“何夫人,那这是缘分啊!您可真是善良,救死扶伤。”见何丹丹上勾,朱洪贵赶紧趁热打铁“桂英过得太难了,她这眼睛耽误干活,只能给人打扫卫生,也没个单位,看个眼睛还得花自己的钱。”
“她的眼睛怎么了?”
“这我不懂,总之老有毛病。”
“下回带她来给我看看呗。”
“极好极好!太感谢了何夫人。”
“老朱,你还是叫我何医生吧!太隆重了!你们这些做生意的嘴上没个把门。”
次日朱洪贵把桂英领来,以帮助裱画朋友的名义,为何丹丹省去一年的保姆费,顺利地把她安排进林家当保姆。
桂英与何丹丹相见,互相不敢相认。桂英不到五十,头发已经花白,看上去比何丹丹要大十岁。她的佝偻着背,面色蜡黄,一双常年劳作的手长满了老茧。何丹丹要上钱帮她看眼睛,她拘谨地喊了一声“何夫人。”
“桂英,你叫我丹丹就好啦。”
“不行不行,咱俩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是同事。要不你叫我何医生也行。”
“你可是嫁给了文联林主席,我以后就叫你何夫人。”
原来女人是这样看女人的。你是谁,远没有你嫁给谁重要。
何丹丹心里五味杂陈,她同情桂英,可怜她,想帮助她,这些情感都是向下的,归根结底,是桂英混得不如她,其中就包括,嫁的不如她。她们命运的起点是一样的,但如今一个是夫人,一个是下人。年轻时她们之间隔着一张机床,人到中年,她们之间隔着不可跨越的阶级。一想到这些,何丹丹心里矛盾的有了优越感。
何丹丹逐渐习惯了下班后家里有人喊她“何夫人”,这句话甚至比男人的任何情话都要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