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只有挖杜尚墓
沙河边上2025-07-02 21:514,074

“别看公士是低的一级爵位,可是却是秦国千万平民为之向望的目标,是一个借此上升到高官的重要通道,甚至,还可以说是唯一通道。试想,秦国平民把战场当成了比赛的赛场,斩敌获首就是比赛成绩,于是,秦人为之疯狂杀敌,甚至,为了争夺敌人首级而自相残杀起来。”

  钟喜说起秦军的骁勇,兀自后怕不已。

  “不要说我们蜀国,山东六国看到秦国这么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跟着有样学样实行,只是秦人以前就是雍凉蛮夷,不像六国是周天子最初分封的诸侯国,或者是由当时的诸侯国演变而来,内部利益集团,怎么也要掣肘,不像秦国那样变法最彻底、最严厉、最无脸面可讲的,六国画虎不成反类犬。”

  钟喜的总结,不可谓不深刻。

  “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取消了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不能再指望像过去那样,凭着高贵的血脉,就能世袭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秦国朝廷只认军功,不论出身门第。而我们蜀国和山东六国,却难以做到。”

  钟喜连连摇头,这是硬伤,拼到高官位置之后,谁不想把爵位、封地传给子孙,这就更不要说王族了。可人家秦国,硬是不给宗室贵族、名门勋贵保留太多特权,军功成了他们保住现有地位的唯一手段。而对于普通秦人来说,军功则是迅速摆脱贫困,上升到中等乃至上等阶层的唯一途径。

  “钟从事所言不虚,但这只限于秦国,其他各国,短时间内施行不了。既然不能实行,那就得因地制宜,因国制宜。秦人愿意当兵搏富贵,蜀人却是不愿意的,于是强征硬抓,上到六十,下到十六,不分老幼,不论其愿意还是不愿意,全部拉到部队中,仅仅稍加训练,就拿起刀枪投入厮杀,完全成了炮灰,这样的部队,战力可想而知!”

  我饮了口酒道,从史老八等庄丁口中,我得知了秦人伐蜀时的残暴,但深层次上,秦军战无不胜的基础,正是建立在山东六国不彻底的模仿军功爵位制上,至于蜀国,连像山东六国一样模仿军功爵位制,都没有实行,靠着拉来的壮丁参战,焉能不败?焉能不败得这么迅速,败得这么彻底。

  “所以,常备军得招募精兵,原则就是宁缺毋滥!公开招募,签订合同,自愿入伍,绝不勉强,并且对兵员质量,务必严格!胆小懦弱,畏敌如虎者;贪图安逸,不能吃苦者;疲懒懈怠,得过且过者;执拗顽固,自以为是者;年龄过大,无有体力者;口舌伶俐,偷奸耍滑者均不能要。只招募五大三粗、臂强膀壮、肌肉结实的乡野老实之人。只有体格强壮,为人老实,遵规守纪,服从命令,敢打硬仗,悍不怕死。这样的士兵,才好指挥,才能打仗。”

  总而言之,常备军只招募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勇猛无前,服从命令的士兵,只有按这样的标准组建起来的军队,才能成为一支与秦军相匹敌的虎狼之师!

  “好是好!可是条件太苛刻了些,光在蜀地招募,怕是数量不足。”

  陈庄当然明白我所言有理,事实上任何统兵之将,也是这样认识的,但实际实行起来,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我说的标准,是宁缺毋滥!以蜀地人口数量,的确招募不到足够的人员。但可以放眼全华夏、甚至连蛮夷也可以招嘛!我就不信,在极高的军饷下,就没人来应招。燕赵勇士、齐鲁好汉、吴越死士、荆楚猛士,这些人应该纷纷前来投军,即便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也会到来!”

  兵员问题好解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是这样,武士也是这样,钱粮充足,待遇优厚,军饷充裕,伙食更是没话说。

  秦军依爵位高低不同,吃的饭菜都是不一样,每日两餐,僭枭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普通士兵能有米面就不错了,就不要指望有肉有菜有酒。如果征募军能做到官兵伙食平等,一日三餐,每餐皆有肉,每五天有酒,吃的红光满面,满嘴喷油,气力十足,比起秦军按爵用餐,要更凝聚人心,比起食不果腹的诸侯军队,更是无法相比!

  再说,秦军纵横四方,所向披靡,从未打过一次战略级败战,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军,有着这样显赫的名头,足以让四方豪杰之士有与之一较高下的冲动,如能击败秦军,则升迁迅速,发财容易,而且随着战胜秦军的威名,将士们到其他国家从军,也能当上校尉、都尉等军官,可说是前途似锦。

  “可是这样做,耗费钱粮甚巨!蜀地连遭兵事,百姓困苦,官府乏财,如何能有财力供养?”

  钟喜双手一摊,话说得轻巧,谁不知道精兵是用钱堆起来的,没钱,你养什么兵?钱少了,你养什么精兵?

  “除了养军要钱,有功之臣要赏赐!受灾百姓要救济!结好盟友互助互利也要钱啊!可税赋就那么多,此次我厚着脸皮,硬是把你的羌蜀通商独家专营权予以废除,还不就是地方豪强图通商暴利,对我施加了极大压力之故。当然,在商税上少不了蜀国的,这也是原因之一,说到底,就是缺钱!”

  陈庄苦笑着喝酒,要谋反,钱少了可是万万不行的。

  “自打羌人犯蜀以后,我这从事府,几乎所有的公文,归纳起来,就是要钱;而且万分火急!这次到山庄来,多少有回避这些烦心事的意思。”

  都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可这年头,大户人家也没有什么余粮!

  这年头,的确过得不容易,各郡县的太守、县令们也是没办法,秦军伐蜀,羌人犯蜀,接踵而来,大量军费花出,大量粮米被消耗,大量耕田被毁坏,大量难民需要安置,消耗的金钱和米粮,就是个惊人的数目,且不说积蓄粮草,光这恢复生产,给农民提供耕牛、种子、农具,这钱都还有极大缺口……

  问题是既没钱又没粮,据说,郪县粮仓连老鼠都没有一个,不是被饿跑的,而是被守仓老军给吃光了,眼下老鼠算是倒了大霉,不是过街人人喊打,而是人人要将其打死吃肉,估计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怕就要吃人了!

  这种传闻没有夸张,却也并非全无根据,接二连三的战乱,再加百年难遇的旱灾,已将蜀地来了个敲骨吸髓,且不说攻伐之地已是残破不堪,未遭兵事之处,亦是十室五空,人口大减,能收上来的钱粮,数量极为有限,总不能为了恢复生产,再把还有少许活路的百姓给逼反吧!

  可是陈庄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能说手下不尽力,在这当儿,不要说贪污钱粮,好多官员为了不出大事,还带头拿出自己俸禄救济百姓,以此为示范,带动大户豪强们出钱出粮,这倒不是官员品质有多么高尚,而是再不见钱,所辖地方,肯定要发生民变,那时,上级有可能迁怒于官员,搞不好人头就得落地。

  只是靠官员个人捐钱,带动大户和豪强出钱的办法,得款得粮仍旧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据可靠消息,因为缺钱少粮,多地已经出现民心不稳的迹象,甚至有人开始举家逃难,再这样下去,一旦发生大规模暴乱,可就难以收拾了!

  “开明氏蜀王杜尚墓,足供蜀地军民吃用数年!”

  我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虽只有聊聊几字,却听得陈庄和钟喜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吞下包子!事情实在太大了,大到要祸及子孙的地步,但若是成功了,却能立马走出财政困境,变得富裕无比。

  “张宁,你又是如何知道杜尚墓的准确位置呢?”

  还是钟喜首先反应过来,国之大事,首重祭祀!但是,当国君的生前都知道,陪葬的大量财富,有的甚至相当于全国好几年的税赋,一定惹得大伙眼红。

  王朝尚在之时,倒还无虞,可是王朝一旦灭亡,敌对方通常要掘墓断王气,搂草打兔子,顺便将陪葬品也给席卷一空。即便敌对方碍于大义,不便掘墓,可也架不住乱世之中,众多的土匪、流寇、豪强,他们要来掘墓。

  所以,国君通常密葬!

  当然,这种密葬,不是说偷偷摸摸找处无人地方,月黑风高之时,将棺材一埋,然后不树不封,弄得跟周围一致,看不出这里有坟墓。而是在限定的王坟区,大兴土木,但具体墓道口,却是少数人掌握,完工之后,对掌握秘密的工匠,通常处死,对掌握秘密的大臣,则是防了又防,不过,通常来说,这种修陵大臣,通常都是信得过的重臣或亲贵,他们有生之年,没必要也不敢将此信息泄露出去。

  所以,盗墓人在面积极大的王陵区,想要准确找出墓道口,乃是千难万难之事,除非你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将王陵区来个底朝天的大扫荡,只是,需要那么多人力物力,岂是一般土匪、流寇、豪强所具备的?

  “嘿嘿,王陵区看上去大,但有了工具之后,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我这里有探铲,保证很快就能发现杜尚墓!”

  我拿手指醮酒水,在案几上画了洛阳铲的草图,并稍加解释其原理和用法。

  “张宁啊,你让本相为难啊!”

  陈庄知道,我敢于画探铲的图形,敢于说它好使,那就一定好使好用,没看到我搞的盐井钻头,将废井打出卤水,化废为宝,这探铲怕有同样功效。

  解决了找墓道的问题,后边便顺理成章,将墓里的钱财取出来,所有有财政难题,全都迎刃而解,有足够的财力,组建我说的那种军队,谋反成功后,从此一飞冲天!

  “张宁,我们也不瞒你,谋反的盟友,就是古蜀国的凌云门!”

  钟喜苦笑道。

  这就得说历史了,当初巴、苴两国联合攻打古蜀国,古蜀国开明十二世杜芦,先击退巴国之军,趁势伐苴,欲另立苴侯。

  苴侯求救于秦,杜芦也派使者联络秦国,不希望秦出兵助苴。秦惠文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派张仪、司马错率队从石牛道灭蜀吞苴再兼并巴国,杜芦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杜台逃到彭乡被捉。

  可能是嬴驷觉得太过背信弃义,才将杜台推出来当蜀侯,张若为蜀相,同时置蜀郡,以塞天下人之口。

  杜台自知难以久活,干脆一跑了之,在忠于古蜀国的臣下拥戴下,组建绫云门,意图复国。杜台乃是嫡出,其母早已过世多年。杜彦欣乃是杜芦,也就是杜台之父最后立的王后,产下一女,但未产子,杜芦便已败亡!

  杜台与杜彦欣的这种继母子关系,能有多亲密?所以,杜彦欣一旦嫁于陈庄,杜彦欣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为陈庄生个儿子,以便继承新蜀王之位!

  所以,陈庄挖杜尚的墓,相当于挖了老婆的祖坟!

  刨坟掘墓,本就是律法上严厉惩罚的行为,即便不顾损阴德,强行要挖,但也不能挖盟友,以后的妻家祖坟啊!

  更何况,动手目标是开明九世杜尚,灭亡昔阝、平周二国,迁都府城,那可是古蜀国仅次于开国君主鱼凫氏蜀王望帝杜宇、丛帝杜灵的中兴之主,如果挖了他的陵墓,肯定会被天下人耻笑,挨骂算是轻的,搞不好还会被别的诸侯以此为借口,兴“正义”之师来伐。

  虽然说盗墓,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明面上,大伙还都遵从不得打扰地下亡灵的规矩。比如说犬戎灭了西周,大掘西周历代王陵,天下诸侯,无不齐声喊打,最后将犬戎削弱,便宜了秦人由雍地向关中进军。

  一句话,只能背地里干发死人财的事,明面上肯定是不行的,据说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都在私下大肆挖掘晋国国君陵墓,收其金银珠宝,用于扩充实力,争霸之中,活人尚不得安生,何论死人乎!

继续阅读:第439章 七夕乞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大秦修真的日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