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波夫的母亲带着孩子们走近死者,吻了吻他前额上的那张小小的圣像,还吻了他的嘴唇和握着十字架紧贴在胸前的双手。
他们逐个这样做一遍,只有坎波夫是假装这样做的,因为他从来就不喜欢这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对他来说像个陌生人。仪式完后,木匠在一位邻居的帮助下,把尸体从床上放进棺材,盖上棺板,把棺材抬出屋外,安放在马车上,运往教堂。
按照宗教惯例,装着尸体的棺材要打开棺盖,周围放上鲜花,点着蜡烛,在教堂里停放三天三夜。老马克西姆的棺材在教堂停过了这段规定的时间后,抬出教堂,放在殡车上。
然后,送葬的队伍开始向墓地走去。一个唱歌班的孩子走在队伍最前面,他身穿宽大的白色法衣,手里拿着一个高高的十字架。他后边走着东正教会的牧师,牧师走在黑色殡车前面,殡车后面跟着死者家属和哀悼者。他们唱着教堂里的赞美歌。坎波夫觉得,整个送殡的队伍是一种滑稽可笑的胡闹。
墓地到了。人们把棺木放在已经掘好的穴旁。他们又一次打开棺盖,牧师做祈祷,求上帝保佑马克西姆·维塔里耶的灵魂安息。
寡妇、遗孤和死者生前的几位朋友走到棺材旁,同遗体告别。最后,掘墓人把棺盖钉好,用长长的网状带子把棺材吊起,安放到墓穴里。
所有的人低声说三遍“永远安息”,然后,一个人打开一瓶葡萄酒,斟满一杯泼撒在墓穴中。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压在死者身上的泥土变得过于沉重。
再以后,掘墓人开始用大铁锨把土铲进墓穴。起先铲的是黄色沙土,接着就是黑色的泥土,一个小坟墩堆成了,掘墓人的工作做完了。死者家属用一个木十字架、一个花圈和几朵鲜花把坟墓装饰一番,葬礼就结束了。
离开墓地以后,老马克西姆的遗孀邀请悼念者到家里去吃饭。她已经准备好一桌丰盛的宴席。桌上的各种食品都是按照传统准备的:有里面夹着熟肉的大糕饼、鸡肉,有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和伏特加酒,还有各种水果、糖果、糕点。
老马克西姆的遗孀要用这些食物和饮料来款待她的客人。请来的客人中,除了对她表示了深切同情,对她死去的丈夫表示了无限敬意的朋友以及邻居外,还有牧师和他的老婆。要招待这样一对贵客,宴席非丰盛不可。
酒宴结束时已是深夜。吃得满心欢喜、喝得醉醺醺的东正教会牧师,由他的老婆扶上车走了。接着别的客人也纷纷告辞。这一次和以往村里举行葬礼后的情形一样,哀悼的人都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了;他们心里很高兴,庆幸自已还活着,他们的肚子装满了美酒佳肴。
他们走了,可是有谁知道,马克西姆的遗孀也许已经把她全部积蓄都花在葬礼和奢华的守灵仪式上了。从今以后,她要为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活而操劳。
这些客人估计,老维塔里耶的孤儿和他们的母亲的生活,肯定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显然,如今这位寡妇带着四个儿女将要艰难度日了。玛莉亚失去她第一个丈夫弗拉基米利亚的时候还很年轻,长得也不难看,而且只有一个孩子。
所以她能再找一个男人,马克西姆·维塔里耶。然而从现在起,她只能事事全靠自己了。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也不漂亮了,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又很穷。
谁会要一个这样的女人呢?当然,只要身体还强壮,她是能把这个家支撑下去的。但是她还有能力让她的坎波夫继续读书吗?也就是说,坎波夫会不会辍学去找个工作,帮助他可怜的母亲?不管这一家人未来命运如何,有谁来关心?
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明天还有明天要干的活。眼下,唯一使坎波夫感到烦恼的是:还会让他回城里去读书吗?
学校校长站在一张盖着绿色厚桌布的长桌后面的正中央,正在发表演说。他穿一件黑色礼服大衣,显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可惜,他僵挺的衣领上的领带打得低了一点儿,露出了白衬衫上闪亮的扣子。校长两旁坐着全校的教师,离开桌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站着学生。有的学生家长也来了,他们是有椅子坐的。
正是六月中旬,挤满了人的大厅虽然窗户大开,还是热不可耐。校长不时把厚玻璃杯里的水一饮而尽。他显然疲倦了,但在学期结束时和毕业典礼上发表这一年一度的长篇演讲是他的职责,还能提高他的声望。
最后,演讲完毕,听众热烈鼓掌。校长坐下来,用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坐在两旁的教师交换了几句话。
现在,向一九七一年塞达米埃波市公立中学应届毕业生领发证书的仪式开始了。教师大声逐个念起毕业生的名字。每一个被叫到的学生走到长桌前,校长把填好的大张证书发给他,并同他握手祝贺。学生们是按姓氏第一个字母的顺序依次被叫的,很快就轮到了坎波夫·维塔里耶。
坎波夫向前跨了几步。他十六岁,中等身材,体格强壮,圆滚滚的脑袋,洁白整齐的牙齿,短直发小平头。他皮肤黝黑,但脸色苍白,嘴紧紧闭着,有着厚厚的下嘴唇。
鼻子又高又大,一双发灰、发绿又有些发蓝的、近乎透明的眼睛,有着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嘲弄、要看穿对方内心而又冷冰冰的神色,戴一副金属框眼镜。
坎波夫在往讲台走时就把手掌在裤子上使劲擦了擦,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朝校长鞠了一躬,转身回到同学的队伍里。
所有学生都领到毕业证书以后,毕业仪式的社交联欢活动开始了。教师、毕业生和家长们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冰柠檬水、或是从炉上的茶壶里倒茶喝,一边无拘无束地随便聊天。
【作者题外话】:如果大家觉得书还行,手头又正好有银票,请投在最新章节里,这样的票才算数,感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