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兴九年三月,临安。
吴凡和九儿、橘儿三人说干就干,当日便就租下了做新生意的店铺,这有钱做起事情来就是快。
钱塘门外,离吴凡的新宅院走路不过一盏茶的距离,距西湖边的码头不远的地方,吴凡租下了一排三间店面。这三间店面每一间其实本身都不算小,而吴凡又把这三间打通了连接起来,现在看起来就显得更是宽大了。
做什么生意?吴凡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个零碎的想法,就是做些面包来卖,但是当时他又觉得这面包成本不低,价格高了自然卖不出去。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他有的是钱,做生意不求赚钱,只要能一家人在一起,能做得开心,便就好了。所以,这卖面包就是个可以拿来做的生意了。
吴凡将这三间店铺打通,对外只留中间一个门。左边开书铺,决定专门卖些闲书。所谓闲书,吴凡对它的定义是:不要科举考试的书,诸如四书五经之类,要看着开心或有实用价值的书,诸如话本小说、农书医书、茶经佛经之类。这一间书铺里四周全是书架,中间也一连放了六排书架,整个布置和吴凡九百年后看到的大部分书店的布置是一样的,就连那书架的样式也是基本按照九百年后的样子请人定制的。
中间这一间最大是茶点铺,吴凡准备卖些茶水饮料,以及面包糕点之类的小食。客人走进来,右边便是柜台及操作区,这柜台大约半人多高。柜台外一排梯形的架子,架子上放着各种面包,以及吴凡新开发的各种三明治。柜台里是一长条操作台,操作台上方是一排吊柜,可以进行各种收纳。这操作台的最旁边也有一个水槽,水槽的旁边也放着一口水缸。这个操作台主要以配置面包三明治为主,以及沙拉之类的冷菜,这里不生火,所有需要煮的东西都是在家里煮好了拿过来的,诸如鸡肉、鱼肉之类。柜台往里一片区域,放着六张长桌,每张桌子可以坐四人,桌子的样式也是和九百年后咖啡馆里的差不多。
最右边一间面积相对小一些,吴凡将此作为精品铺子,卖些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诸如小玩具,小首饰,精致的茶具、餐具、花瓶等瓷器,以及漂亮的书签、文房四宝、札子、信笺、彩纸等文具,甚至信封、红包袋、香囊等,总之吴凡把整个临安城里他觉得好玩的,有趣的,精致的小东西统统收罗到这里。另外,还有些是九百年后的小玩意,这里没有的,吴凡便画出来让人去做,做好了也拿到这里来卖。
这三间铺子相互连通,中间都是开一个圆形的月门。往左进书铺,那月门上一块小匾额,上书“闲书”二字。往右进精品铺,那月门上也有一块小匾额,上书“趣物”二字。而从两边书铺精品铺出来往中间的茶点铺,那两头的月门上方也俱都有一块小匾额,上书“清食”二字。这三间店铺在西湖边的码头旁,坐在中间茶点区的窗边桌子旁,抬头便能望见那西湖上各色来来往往,慢慢悠悠的画舫、小船。这三月时节,天气清朗,微微的风从湖面吹来,坐在这窗边桌前,吹着风,看一本闲书,喝一盏清茶,是多么的惬意。
走出大门来,这门头上面挂着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用青绿色的颜料写着三个飘逸的大字:临江仙。
这店铺所贩卖的便是吴凡曾经的梦想,生平无事,看些闲书,把玩些趣物,吃些清淡的饮食,过着有若仙人般的生活,不急不缓,不徐不慢。这店铺也正好在这西湖水边,吴凡便随了头脑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那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的词牌——临江仙。
吴凡一开始想开个新店铺,他的要求就是只要不亏钱就行。等他想清楚要开临江仙时,他就估计这种店不亏是不可能的。其实临江仙就是九百年后的精品书店,卖书卖咖啡卖精品。这九百年后类似这样的店几乎都是没有不亏的,这拿到九百年前来做想必也是亏定的。但是吴凡把临江仙的形式和九儿、橘儿细细一说时,两位女子无不伸出大拇指猛夸吴凡,道:“对对对,就要这个生意,就是要卖些闲书、趣物、清食,实在高雅不俗,很合我们的气质呢,而且我们就可以做清食了,闲书和趣物就交给官人了。”两位娘子确定就是要开这临江仙,那就算亏本吴凡也是无所谓的,反正现在他有的是钱。
从一开始三个人就达成一致,临江仙是三个人开的夫妻店,不请任何伙计帮忙,也不为赚钱,只为三个人在一起相互陪着打发时间。于是,这临江仙每日的开门时间就定在三个人早食之后,每日关门歇业时间定在每日晚食之前。这样,每日里用完早食这钱塘门外西湖边,便能看到一男二女三个年轻人相互挽着手慢悠悠地从家里出来,往临江仙而去。到了下午,九儿或橘儿先回去一个人做晚饭,等做好了便过来叫另外两人回家吃饭。于是,这三人便又一起关了门,手挽手慢悠悠地回家去。
这临江仙的书铺里一开始没什么书,于是吴凡便满大街去找书,尤其爱找那些卖旧书的。甚至谁家有什么好书孤本之类,他都不惜花钱请人重新手抄一份,如果真的很好,他就让人排版印刷几十本。慢慢的,这铺子里的架子上书便越来越多,什么诗词歌赋、话本小说、农桑医药、音律曲谱、手工图册等等无所不包,除了没有四书五经。
这临江仙本就没打算赚钱,所以这书铺里的书吴凡以免费给人看为主,卖书为辅。所以这左间书铺里一般都没人管,客人进到书铺里都是自由看书的,吴凡也就偶尔过来整理一下书架,把被人弄乱的书重新整理好。吴凡在每个书架上都贴着一张温馨提示,大致内容是,书籍免费看,但请爱护,若要购买,请于外间柜台付钱。
吴凡一般整理完书铺,就会去右边的精品铺整理一番,把客人摆放错乱的东西重新放回去。整理完便去看看九儿和橘儿,若是她们忙便帮一帮,若是不忙便闲聊几句或直接坐在窗边桌前喝茶看书去了。
这临江仙里,夫妻三人俱都穿着一件长长的围裙,墨绿色的围裙,上面用白色的丝线绣着“临江仙”三个飘逸的字,和门外匾额上的字一模一样。
九儿和橘儿两个人一个负责柜台内,一个负责柜台外。一旦有客人坐在桌子边或者客人有喊的时候,橘儿便上前递上美食图册,然后从胸前围裙口袋里拿出一只炭笔和一个小本记录下客人点的茶食。然后,橘儿便把这点好的单交给柜台内的九儿。九儿坐在柜台内主要负责收银,还有茶食的制作。一般客人点的面包、三明治都是在家里制作好的,现场需要制作的除了吴凡发明的几款茶饮,还有就是沙拉需要现场拌制。
这临江仙的美食图册其实很简单,吃的只有面包、三明治、沙拉,在图册上这三种食物连名字都没改,还叫面包、三明治、沙拉。面包主要有蜂蜜面包、豆沙面包、葡萄干面包、杏仁面包等,三明治主要有鸡肉三明治、猪排三明治、鱼肉三明治等,色拉就只有鸡肉蔬菜色拉。茶饮方面,有点茶、泡茶,以及各种花茶,还有蜂蜜柚子茶。临江仙的招牌饮品就是蜂蜜柚子茶,以及烛火花茶。这烛火花茶就是泡一壶花茶,下面点着特制的蜡烛保温。这蜡烛、茶壶以及茶壶基座都是吴凡设计出来请人制作的。这花茶用烛火煮着的味道其实也还是那个味道,只是营造了一种温馨清雅的氛围而已,尤其适合女子和那些文人雅士。
这一家三口,夫妻三人漫不经心地经营着这临江仙,也根本不管店里有没有生意。一开始没什么人光顾,这夫妻三人便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看看书发发呆。到中午的时候便自己拿出三明治,又拌上一大份鸡肉沙拉坐在桌子前慢慢悠悠地吃着。这悠然自得的时光过得实在舒适惬意,然而也不过享受了两个来月的时间,这店里的人便越来越多了,如初始一般的悠闲也便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临安城的酒楼茶肆里渐渐议论开来,道这吴先生自从关了大关扑便心灰意冷,连镜花水月和广而告之也不去了,都交给了两个学生打理了。不过,这没过几个月这吴先生又开了家临江仙。这临江仙可不得了,里面装帧得十分别致,卖些所谓“闲书、趣物、清食”。听说,那书架上的书免费看,里面竟无人看管,客人随意进出,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而且,里面还设有桌子椅子,坐在里面看一天都行,如果饿了里面还有茶点可买。听说那茶点十分特别,是什么域外邦国传过来的美食,叫什么三明治、沙拉的,味道听说很是好吃,不过价钱却是贵了些。还有呢,这临江仙最有名的是他们的茶饮,有一种蜂蜜柚子茶喝过的都说特别好喝。还有那烛火花茶。最有意境的便是,到临江仙,拿一本爱看的闲书,点一壶烛火花茶,坐在窗边望着西湖,发呆,打发一下午的时光,待日落时分,店家关门歇业时,再买一件有趣的小玩意,踏着暮色回家去……
慢慢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到临江仙里看书发呆,打发午间时光,便成了这临安城里的文人墨客之间的新风尚。若是无处可去,便不自觉的往临江仙去了。
慢慢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到临江仙去约会,却成了三两好友或男女之间的最浪费的地方。若是需要送人礼品,这临江仙也一定有最有趣最好玩的物件。
慢慢的,不知从何时开始,临江仙观湖便成了临安一景。
这临江仙里每日早间吴凡一家三口去开门,便远远就看到门口已经站着很多人。而这些每日都早早过来等开门的人,也都远远看着这临江仙的店家一家三口手挽着手慢悠悠地走过来。这时代,就算是夫妻手挽手在大街上亲密的行走也是少见的,遇到年纪大的古板老者说不定都会被指指点点。然而,这每日早间看着这三人走来的大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默默的望着,内心无不深深地羡慕,羡慕这夫妻三人的恩爱情深,羡慕这一家三口的生活闲适,对于这种生活这份情感无不心向往之。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九儿和橘儿发现那么多人都在看她们的时候,就要把挽着的手抽出来,但是被吴凡抓住了不放,他道难道挽着妻子的手还犯法了?别人爱看就让他们看好了,就当是去了九百年后好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日早间看临江仙的店家三口在晨光里走来,然后每日晚间再目送他们踏着暮色在夕照里归去,却也成了一些人的爱好,甚至有些人专程过来就是为了看此一幕。
吴凡很享受每日一家三口早出晚归的节奏,他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别人爱看,那就让他们看好了,吴凡觉得无所谓。虽然两位娘子有些害羞,但吴凡不停地道九百年后便是如此,爱人之间便是要亲密无间的,哪怕在大街上也是,看了也不会少块肉。
临江仙里那六张桌子总是坐得满满当当的,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有空位就都会坐下来,也因此,这里更进一步变成了邂逅佳人,认识朋友的好去处。
吴凡没想到,这临江仙不但没亏本,而且开业三个月后便开始盈利了,虽赚得不多,但也是出人意料的。只是,这一家三口每日里都忙得不可开交,从早间开了门到傍晚关门歇业,俱都是没得停的。从早到晚,几乎很少坐下来闲聊几句,甚至连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似乎有些违背了他们三人开店的初衷,吴凡心想也许过了这段时间的新鲜劲,再几个月来的人便少了。
到这一年的年底,临江仙里的客人的确要少了一些,但也还是有些满满当当,每日早间也还是有些人会过来等开门,似乎这已成了一些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这每日里固定过来的人很多都是不点茶食的,而是来免费看书的。时间久了,吴凡自然是知道的,甚至哪些人他也是认识的,但他并没有赶人家走,不是他多么高尚,而是无所谓,他本来就是要免费把书给人看的,赚不赚钱无所谓。
也是到这一年的年底,临安城里先后新开了三四家类似临江仙的店铺。布置格局几乎一模一样,也一样一边是书铺,一边是精品铺,中间是茶点铺,甚至连店名都是用词牌名,诸如凤仙引、鹊桥仙之类。唯不同的是,那西式的清食却是做不出来的,也只是做些时下的糕点糖水之类。所以,很多讲究一些的文人仕女也还是依然去临江仙,虽然那里的人多,经常没有地方坐,虽然那里的清食也比较贵,但临江仙才是真正高雅的地方。那里有很特别的书,许多都是孤本珍本的复制,其他地方都是看不到的。那里的小物件是真正好玩有趣,用心制作的,甚至很多小物件是见都没见过的。那里的清食就更不用说了,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吃不到的。而且,最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临江仙的一家三口,他们生活的样子更是人们内心的梦想,但却是这临安城里无处可觅的。
这大宋陶朱公商圣吴凡吴先生,临安城里人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这如今因为临江仙,人人便都又知道,这吴先生娶的两位娘子一个温柔贤淑,一个青春活泼,并且每一个都是貌若天仙,无怪乎这店铺叫着临江仙的名字。于是,这一家三口有若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慢慢便成了这临安城的又一佳话。
自从开了临江仙后,吴凡便很少再去清波门了,倒是陈东平和宋青鸾开始偶尔来看吴凡。后来慢慢的,宋青鸾来的比较频繁,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忙得不可开交,便也偶尔帮上一把。对于这一家三口能够相互陪伴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算再忙,宋青鸾也是觉得是无比幸福的事情。她想要是自己也能是他们中的一个就好了。有几次不经意的时候,宋青鸾便和九儿说笑道,可不可以也把她留下来,她真的很喜欢在这临江仙里做事的感觉。九儿不禁笑道,这临江仙不招伙计呢,只是他们三人的夫妻店。这话听得宋青鸾更是羡慕不已,那内心不禁又莫名的忧伤起来。
绍兴九年,从三月份到十二月底,临江仙竟然给吴凡一家三口净入了一千两百多贯。虽然这钱跟吴凡以前任何一家店铺比起来连个零头都没有,但是一家三口在一起慢悠悠地赚到的钱,无论多少内心都自是十分开心的。尤其两位女子,看着那一叠自己亲手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实在是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这一年中秋的时候,临安一十三座酒库进行了第一次分润。吴凡的三成利润竟然分到了一十三万多贯,加上两万贯的顾问费,一共一十五万多贯。当几位东家拿着一年的账册递给吴凡核查时,吴凡直接拒绝了,他道若你们想要欺瞒我,这帐是看不出门道的。我信任诸位,就如同诸位当初信任我一样。其实,吴凡并不是真的信任谁,而只是他无所谓。拿一十五万,还是拿三十五万,对他来说已经区别不大。总之都是几辈子也花不完的。
忙忙碌碌,有事可做的时候,这时光便过起来飞速,不经意间这一年便又匆匆而过。回想起这一年的匆匆时光,吴凡一家三口俱都是十分心满意足的,若说人生完满,这不就是了么!同时他们心里也期望着,若是以后每年都能如此闲适而充足,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