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画室的规则,这画室运作以来第一次升等考试便在九月二十八日。离考试之日也就八九日的时间了,吴凡一直在想着考试的出题。其实,对于这次升等考试的结果,他心里早已有了安排。若按实际水平来,宋青鸾和陈东平二人早就可以升见习了,尤其宋青鸾更是可以直接升画工了。而剩下的五人中,尹自在年龄虽小却是进步最快的,他这次其实勉强也可以升,但吴凡还是想让他在多加练习练习。另外四人自然还是达不到升等的水平,不过近来的不停练习和吴凡的更多指导,也让他们的进步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吴凡也在想广告铺的开设。首先,得起个好名字。这广告铺的名字又和写真馆不一样,写真馆做的是奢侈品,所以可以起个镜花水月这样附庸风雅,曲径通幽的名字。但广告铺做的各家店铺的生意,是生意中的生意,不能曲径通幽,要明确直白。但是作为广告铺,又不能像王二嫂鞋铺那样太过浅显直白,否则自己的名字都没创意,谁还让你做广告啊。要直白,又不能太直白,还要有些创意,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
吴凡其实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也一直没什么想法。眼看着九月底的升等考试就要到了,他想在升等考试前把广告铺开了,匾额给挂了,这样学生们升等完便可以直接进入广告铺见习工作了。
他想不出来,便每日里又绕着路去街上晃悠,看看各家店铺都起个什么名,试图找到一些灵感。但是他失望了,这临安城里的店铺名字都太没创意了,大多都是直呼其名,比如:某某家的某店,或者某某楼。
看了几天也没啥成果,吴凡就想,我这广告铺在这临安城,在这天下也都是第一家了,就算我不起名字,就叫广告铺,那也是独一无二的啊,不如就叫广告铺好了。他这样想着便也真的往牌匾铺子去了。但是真到了牌匾铺子,他却下不了决心就做块叫广告铺的匾额挂上去,太俗了,实在下不了手。他想,那就老套路,把铺子去掉,就叫广告。但两个字似乎太少,而且不够直白。那就多加两字,叫:广而告之。吴凡想了想,广而告之,四个字,有点文绉绉的,倒是符合这时代,而且这四字就直白多了,一看也就明白大概的意思了。
广而告之,吴凡就定了这个名字。
吴凡看了下日子,他定于九月二十六日,广而告之揭牌。这次广而告之的揭牌开业,吴凡可不想像上次镜花水月开业那样冷冷清清了,他把所有认识的,合作过的酒楼,青楼妓馆等店铺的东家或者掌柜都请了过来。而且还花钱找了四司六局的来,在广而告之门口的空地上放了桌子凳子,上了蜜饯果子,各色茶点。还买了许多炮竹来放。
那日门口站了很多人,除了吴凡请来的,大部分都是来看热闹的。吴凡交待画室的学生们,但凡过来的,都请人落座,吃些果子点心。
吉时已到,吴凡便登梯揭了那匾额上覆着的红绸。门口众人见匾额上四个字,广而告之。均是看的似懂非懂,不明就里。
吴凡站在梯子上没有立即下来,而是扯开嗓子发表了一番开业演讲。他道:“诸位,诸位。”底下看到吴凡是要讲话,便也慢慢安静了下来,听着这东家是要讲些什么。
“首先十分感谢诸位今日的捧场,感谢!这红绸揭开,便露出广而告之四个字。诸位肯定是在想,这广而告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广而告之又是做什么生意买卖的呢?诸位,这广而告之就是字面意思,广而告之。这店铺是做什么的呢?就是做这四个字,广而告之。”这下面听得一阵哄笑,是越听越不明白了。
吴凡继续笑道:“这广而告之的生意不是和一般人做的,是和在座的各家店铺、酒楼做的。做什么?浅白点讲,您的店铺开在偏僻的地方没人知道,您来找广而告之,广而告之帮您广而告之,让人人知道,人人都来。或者您的店铺里有新到的货色,别人不知道的,广而告之帮您广而告之,让人人知道,人人来买。或者您的店铺里有卖不出去的物事,您来找广而告之,广而告之帮您广而告之,让别人知道这物事的好处,让不想买的也会来买。”吴凡这样一说,下面众人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是这听得人却是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有的人觉得好笑,这是什么生意,卖东西还需要专门请人吆喝?有的觉的新鲜,好玩,但估计也不靠谱,谁会花钱请人来做什么广而告之,自己不会?更多的人自是不想多想,看个热闹,当个笑话也就是了,这年头为了挣钱什么样的行当没有,那酒楼里帮人点菜、跑腿、叫妓女的闲汉都是一门行当。
吴凡继续道:“总而言之,就是帮助各家店铺、酒楼做生意的。各位东家、各位掌柜,要是在生意上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来找广而告之,我们帮您解决问题。解决不了,不收钱。”吴凡讲到这里便也就下了梯子,他觉得讲这么多也就够了,因为讲再多他们也听不懂。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广告是啥根本就不能理解,讲是讲不清楚的。他在这里讲这些只是开个头,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个店铺的存在就好了,如果能让大家当个新鲜的事物在酒楼茶肆间议论议论,就算达到更好的目的了。至于广而告之业务的开展,还是要看实际的效果。毕竟这是临安城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广告铺,具有原创性和某种意义的垄断性,只要有效果,这些做生意的人不用你广而告之,便会主动找上门来让你广而告之。
其实,不仅这些看热闹的,以及那些东家、掌柜搞不懂这广而告之到底是做什么的,就连画室的学生也是不看好这广而告之的,因为他们自己到现在还都不知道未来自己到底要在这铺子里做什么工作。
广而告之开业后的第三日便是升等考试的日子,学生们都早早到了画室,等着吴凡出题开考。
上午考试,吴凡出的题是让学生们临摹自己的画。这幅画不是写真,而是他画的海报。这幅海报上是一只长颈鹿破墙而出的样子,有点像吴凡以前经常看到的立体墙画,远远地看着还以为是真的一头长颈鹿跑出来了。这幅画其实临摹起来并不难,画起来应该很快。吴凡主要是要考察学生们对透视技法的掌握,要想把长颈鹿画活,画得突出于画纸,跃然而至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对于这幅画,宋、陈二人自不必说。另外五位年轻人其实开始画的还是不错的,底稿打的都很好,图中各事物的比例和结构也都基本到位,但是后面对颜料的使用就出了较大的问题。首先是色彩调配不到位,无法真实还原原图。其次在颜料画笔的运用上还显的有些生疏,用笔不够细致,竟然出现了很多毛里毛糙的地方。
中午食厮送餐来的时候,多了两盘荤菜,吴凡留了一盘糖醋鲤鱼,一盘红烧肉,让大家不要吃,他道:“这两盘便是下午的题目,诸位吃完饭,休息一下,便可以自行开始临摹了。记住,所见即所得,逼真为考试的唯一检验标准。”
众人如囫囵吞枣般吃完饭,水也没顾得喝上一口,就急匆匆去画室临摹去了。
这下午的考试可是难多了,毕竟上午是对着画模仿,下午是对着实物写真,而且这两盘菜也复杂多了,尤其那糖醋鲤鱼要画出它的细节可不容易。
宋青鸾和陈东平早早交了卷,吴凡便让他俩早早回去了。放学的时候,尹自在也按时交了卷。剩余四人,均都是苦苦挣扎于那糖醋鲤鱼的细节当中。等了大约一刻钟,吴凡就让大家搁了笔,不管画到哪里也都交了卷,让大家放学回家去了。
其实,这试卷也没啥好改的,他一眼便就看出好坏来。其考试结果,也是符合他之前本来打算的。
第二日,大家正襟危坐在画室内等着吴凡公布升等考试的结果。吴凡先把昨日所有图画都一一放在画架上,先让大家相互看看,相互评价一番。
见众人都看的差不多了,便让大家都坐下,他道:“此次升等考试,第一名陈东平,第二名宋青鸾。此二人自十月起升为见习,入广而告之。”若是今日不把所有人昨日的画公布出来让大家看,对于这个排名,肯定会让众人吃惊不已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宋青鸾的水平可比陈东平要高很多。就算是看了昨日的画,其实,宋青鸾也是比陈东平画得好很多的,她画的事物的比例、结构、细节等方面的还原度极高。但是,宋青鸾的画出了大问题,出在了色彩上。这个问题先前吴凡提醒过她几次,但是她是个传统画造诣很高的人,传统绘画经验丰富。可越是这样,她越是很难改变以前的习惯,她每次用色时都比较雅淡,不够大胆,如这次画出来的糖醋鱼看上去有点灰灰的,粉粉的,没有还原糖醋鱼本身红艳油亮的本色,没有展现出食物本身的欲望来。
吴凡继续道:“其他人其实画得也很不错,虽然这次没能升等,但毕竟才学了几个月时间,已经很不错了。青鸾和东平本身就有很好的绘画功底,所以这次升等也是意料之中,其他同学不用气馁,相信下次便能升等。”
接下来,吴凡特别把宋青鸾的画拿出来给大家讲解。先说画得好的地方,比列,结构,光线,阴影及细节的处理等,再说不好的地方,对于颜色的使用再次进行了重点强调。还是那句话,视之所见,画之所得。
自十月份开始,宋青鸾和陈东平二人便离了画室,入了广而告之。吴凡让他俩坐在了广而告之的工作室里,他们一开始的见习工作便是画每日中午吃的菜,每日每人要提交四张菜的写真。还有,每日里,宋青鸾和陈东平都要去画室替吴凡给同学们做指导。而吴凡,便开始了广而告之的第一单业务,他想,一定要一炮而红。
吴凡想要广而告之的第一单业务一炮而红,他想复制镜花水月的成功案例。
吴凡其实很清楚,拉业务自然是从熟悉的人开始,这样更快,因为减少了从陌生到认知的沟通和建立基础信任的时间成本。
吴凡去找了林涂。这位老者是吴凡镜花水月的早期顾客,林涂十分喜欢吴凡的写真,后来还给他推荐了好几位过来写真。这林涂在临安城里有三家酒楼,分别是印月楼、春晓楼、金门楼。林涂原本厨师起家,自己做得一手好菜,最拿手的就是那糖醋鲤鱼,在他的酒楼里厨师和小二都唤这道菜为“林涂鱼”。
这林涂颇有经商头脑,而且很有气魄,敢干。他从开食厮起家,逐步积累财富,逐步做大。建炎南渡前,他在杭州一共开了六家酒楼,几乎把他所有财富都投到开酒楼上了。他开的每家酒楼都在这杭州城里的繁华位置,每家都十分出名。可惜金兵南侵,让他损失惨重,到今日他的六家酒楼也只重开了三家。之所以开三家,一是再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开六家了,二是杭州城的人已经比建炎南渡前少了大半,市场也小了很多。虽然近几年,杭州城的人口在逐步增加,但人口增加的速度却赶不上酒楼增加的速度,酒楼间的竞争十分剧烈。
吴凡在去找林涂之前,先去考察了这三家酒楼。金门楼最大,在涌金门内,与涌金门外的丰乐楼隔了不到百步距离。这家楼和丰乐楼的竞争十分直接,丰乐楼的名气大,文人士子都喜欢去这家楼。而金门楼规模大,酒菜味道好,本地人尤其是商贾之人很喜欢到这里宴请宾客。
剩下两家印月楼和春晓楼,分别在西湖边和御街上,都是装修豪华,各具特色的酒楼。
广而告之前几日开业时也是请了林涂来的,今日见吴凡过来,他便估计这吴凡肯定是因了广而告之而来的。
一见面林涂就笑道:“吴待诏,这是要来帮老朽广而告之了?”
吴凡笑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林丈啊。”
林涂请吴凡入内坐了下来,吴凡道:“在下来找林丈是有个好想法要和林丈合作,而且是免费的,不需要林丈出任何钱财物资,也不需要出人出力,但是可以帮忙林丈酒楼的生意变得更好。”
林涂奇道:“如此好事,吴待诏不妨说来听听。”
吴凡道:“林丈觉得在下的写真如何?”
林涂笑道:“吴待诏的写真自是天下无双,这是不必多言的。老朽还听说吴待诏给露华楼的宋行首画了一幅春风露华图,那图竟然活了。为此,那露华楼的宋行首还脱了籍,从了良,跟了吴待诏学画去了,不知可有此事?”
吴凡笑道:“确有此事,宋青鸾目前确是跟着在下学画。”
林涂笑道:“果真是段佳话。”
吴凡道:“林丈觉得我若画物是不是也能以假当真呢?”
林涂道:“那是自然,吴待诏的画技当不可置否。”
吴凡道:“敢问林丈,一般客人进酒楼如何点菜?”
林涂道:“自是叫来小二报上菜名。”
吴凡道:“林丈的酒楼里有多少种菜?”
林涂道:“少说也有百余种。”
吴凡道:“酒楼里有上百种菜,客人常点的少说也有四五十种,而客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菜,要么只能点自己常点的,要么去看墙上的菜名牌子,但是光看那菜名牌子上的几个字,也根本不知道这菜到底是怎样的。如果,有一种新的点菜方式,让客人不用看墙上的牌子便可以去点,而且还能知道这菜是什么样的,而且还能引导客人往酒楼最特色最获利的菜上面去点,好不好?”
林涂经营酒楼几十年,他当然知道酒楼的运营流程,知道看牌子点菜是全天下通行的做法,难不成要把所有的菜都做一份放哪儿让客人看着点不成。食厮倒是有这样的,做好一大盆放那里。还有些以买酒为主,只卖些简单的菜蔬的酒楼倒是会端上做好的菜,让客人看菜下单。但是他经营的是高档酒楼,菜、酒俱是主打,且个个都是包间格子,菜品都是现点现做的,自然是要看牌子点菜。林涂道:“吴待诏不如直说。”
吴凡从身上拿出一张图递给林涂,道:“林丈,想一想,您去酒楼点菜,小二拿来一本上写:金门楼美食图册的装裱精美的册子,您翻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幅幅如这图一般的栩栩如生,如同真菜的写真,林丈觉得这样点菜如何?”
林涂看着手中的图,那上面画的正是糖醋鲤鱼,上书:林涂鱼。那鱼盛在一只青瓷的盘子里,色泽光鲜油亮,画得栩栩如生,真如手里捧着一盘糖醋鲤鱼,让人一看不禁食欲大动。
吴凡接着道:“这本装裱精美的册子,可以画十道菜,也可以画二十道菜,三十道菜,何种菜获利高就画何种菜,让客人”。
未等吴凡继续说完,林涂笑道:“吴待诏不必再言,你说如何做便如何做,老朽愿意和待诏合作。那,请待诏说说条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