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宋河山光复券
树荫微凉2021-06-09 21:205,307

  老秦道:“怕是东家做得如此之大,让别人红了眼呢。”

  吴凡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道:“东平是被什么人捕走的?”

  那小伙计道:“好像是被临安府,大关扑店也被查封了,所有伙计都在门外等着东家呢,还有很多领扑的人也都在门口等着呢。”

  吴凡想了一下,道:“你先回去,告诉领扑的两日后再来领,一定兑付,决不食言。让门外的伙计全部回到广而告之来,快去。”

  那小伙计听了话便转身出门飞奔向大关扑店去了。吴凡知道,他现在不能去大关扑店,否则那门口的几百位扑民会把他团团围住,虽然一期的扑金对他来说已算不得什么,但他现在没时间耽搁在这上面。他要赶紧去救出陈东平,要想办法解决掉这件事。

  吴凡坐在那里发了一会楞,然后站起身来就出了广而告之,往临安府去了。这临安府其实就在清波门内,离这广而告之相距不远,也不过一盏茶多一点的功夫便能走到。

  其实吴凡入临安城差不多两年来,大大小小的官员也是认识了不少,都给很多人写过真。尤其是进宫给官家写御真后,很多官员便都来找他吴待诏写真了,也因此,他也认识了很多官员。但认识归认识,吴凡心里清楚的很,真要去求人办事怕是没有一个是会为自己出面的。吴凡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劣势,没有人脉。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这个封建时代为何人人都要读书当官了。

  吴凡进了清波门,可又改了道,回家去了。

  吴凡回到家换了一身更加体面的袍子穿上,又戴了一顶幞头,然后让九儿拿出官家钦赐的金带围在了腰上。九儿看着吴凡这一系列的动作,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她知道吴凡从来都是不戴幞头的,那金带自从拿回家也是从来没用过,今日吴凡如此这般,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九儿帮吴凡整理好衣裳,她本想问问发生了什么,见吴凡心事重重的面容,便也按捺住了内心的好奇与不安,只是在吴凡出门的时候,轻轻道了声:“官人,早点回家来。”

  吴凡轻轻“嗯”了声就出门了,他没有注意到九儿的担心,因为他目前的内心早已焦急万分。他在这临安城一个真正可以求的人都没有,而这件事是可大可小的。既然临安府抓了人,封了店,那这事不可能轻易了结。他设想着,这件事最好的结果估计是停了大关扑,所得充官,再加上罚款。而不好的结果,充军砍头……吴凡已经不敢设想了。

  到了临安府,吴凡递上拜帖,道御前待诏吴非凡求见梁知府。

  临安知府梁汝嘉,吴凡是认识的,也是为他写真时认识的。梁汝嘉为临安知府已经很多年了,至少从吴凡入临安城时就已经是了。吴凡本不欲与朝廷的官员有过多交集,但这个梁知府,他倒是刻意亲近了些。一是因为这梁汝嘉是个难得有能力的封建官员,他在任临安知府这几年,把临安治理得井井有条,尤其在城市设施及营商环境的改善方面,都为老百姓所纷纷称道。二是梁汝嘉毕竟是地方父母官,吴凡要想在这临安好好发展,说不定哪天就要和他打些交道,故此也就不自觉地更加亲近些。比如去年梁汝嘉三十九岁,来请吴凡写四十岁的真,吴凡不但没有收钱,还一口气给他写了两幅,一幅小的一幅大的,看得梁汝嘉十分欣喜。

  梁汝嘉见了吴凡的拜帖,略一思索,便让人去请吴凡进来。其实,梁汝嘉想的是见一面也算是还了吴凡的送写真之情,至于在大关扑的事情上,他是定不会出手的。

  梁汝嘉是听说过官家钦赐吴凡金带的事情的,但今日看到吴凡竟真的围了那金带,也是十分震撼的。他笑道:“吴待诏确实年轻有为啊,待诏身份获官家赐金带,在我朝可是十分罕见呢。嗯,这金带围着确实精神百倍。”

  吴凡忙笑道:“梁知府说笑了,在下今日来”。

  梁汝嘉未等吴凡把话说完,忙道:“吴待诏若是为那大关扑之事,还请莫要开口了,梁某也是无能为力。”

  听到梁汝嘉此话,吴凡的心里已是凉了半截。他心里其实是知道结果会是这样的,但既然厚着脸皮想本着之前送写真的情分来求上一求,多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如今没等开口就被梁汝嘉堵住了嘴,那失落还是十分明显的。

  吴凡不甘道:“梁知府,在下实在不知,为何大街小巷都可以扑卖,而大关扑不可以呢?”

  梁汝嘉笑道:“那些只是用些小钱扑个物件而已,你这大关扑可是以钱扑钱。”

  吴凡道:“大关扑每注也只是十钱而已,比那很多扑卖都要低得多。大关扑的确扑的是钱,但扑钱和扑物有区别么?钱能买物,物也能换钱,且不是一样?”

  梁汝嘉道:“扑钱就是容易犯忌讳。”

  吴凡继续不甘道:“那各处酒楼茶肆的赌档为何没人去抓?还有那西湖上的赌船,也未见临安府去抓捕?”

  梁汝嘉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吴凡。

  吴凡继续道:“还是说,我大关扑只要不扑钱,把扑钱改成扑物就可以了?”

  梁汝嘉叹了口气道:“吴待诏啊,其实也不是钱物的事情。你这大关扑做的太大了,整个临安城里的百姓都在买你的扑票,每月固定时间去观你的开扑,几乎都成了临安一景了。这事早就被皇城司的人告知官家了,虽官家没说什么,但朝堂之上早有人议论纷纷了。今日早朝,百官再议官家御驾亲征之事,说到粮饷不足之事,便又有人提起你这大关扑。说这临安城百姓的钱全都被大关扑收走了,说你大关扑日进斗金,每期都是几万贯收入。”

  吴凡听得不禁大呼冤枉,道:“梁知府,实在是冤枉啊。天地良心,我那大关扑一个月六期,总共也赚不到八九千贯啊。那每期收来的钱大部分都以扑金的形式还给买扑票的百姓了啊,我那扑票每期开出来的扑金数量想必梁知府也是有所听闻的。哪里有什么日进斗金呢。”

  梁汝嘉笑道:“我确实不信,不过朝堂之上说起来,又逢着朝廷为粮饷之事发愁,你算是碰上了。官家发话,让临安府封了大关扑,把店家拿了法办。”

  吴凡道:“这是要如何法办?”

  梁汝嘉道:“按宋律,如大关扑这般数额巨大的,至少是个充军三千里。还有,那抓来的只是个掌柜,若是他招了出来,自是要把你这店家抓了去的。”

  吴凡急道:“梁知府,可有解救的办法?”

  梁汝嘉道:“办法?这是官家在朝堂上交办的事,谁有办法?除非去找官家。”

  吴凡听得此话,那本已凉了一半的心,这下彻底凉透了。他吴凡一个小小画师,或者说一个小小商人,如何能求得了官家饶过他?别说求,他见都见不上官家的面,就算他为官家写过御真,也被赐过金带,但在官家眼里他什么都不是,连那大内里的小黄门说不定都比不上。

  但是他不能让陈东平替他充军,钱都是自己赚了,怎可能让别人受罪。但他可不想让自己去充军,那几乎是有去无回的,他要是被充军九儿和小橘咋办?吴凡感到一丝绝望,但这个时候他没有时间绝望,他得搏,得想尽一切办法。他对梁汝嘉道:“梁知府,何时审判?”

  梁汝嘉道:“我可是不知道,过几日我便随官家御驾亲征,往平江去。这审判的事当是交给后任的汪思温知府了。”

  吴凡听得又是一身冷汗,那新任的临安知府他是不认识的,到时候怕是如今日这般说话的交情都是没有的。还有,过几日官家就会离开临安,就算他要求官家也得趁早。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可以曲径通幽的时间了。

  吴凡略一思索,道:“梁知府,在下有一事相求,还望务必答应。”

  梁汝嘉道:“吴待诏请说。”

  吴凡道:“请梁知府带在下入宫面见官家。”

  梁汝嘉惊道:“这可不成,那官家可不是说见就能见的,况且,这大关扑之事也是官家交待查办的,你让我带你去见官家作甚?求情?何情之有?”

  吴凡道:“在下面见官家并非求情,而是……”。吴凡将他最后一搏的想法一一说予了梁汝嘉。

  梁汝嘉听的眼光发亮,用手轻抚着他嘴角两撇胡须,思索良久,道:“好,梁某便带吴待诏入宫面见官家,也算是还了你我的交情。”

  吴凡对着梁汝嘉就是一揖,道:“多谢梁知府了,若此事成,也是梁知府的举荐之功呢。”

  大内的丁都知,吴凡是熟的,之前打过交道,后来还给他免费写过真。看见梁汝嘉带着吴凡来求见官家,丁都知当然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官家近几日为了御驾亲征的事都是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空见他们。

  但是,吴凡的面子丁都知还是多少要给的,并不是因为吴凡他官大或者是官家面前的红人之类。而是,丁都知和他相熟,吴凡这人又出手大方,上次送金带,吴凡随手就塞了他二三十贯,后来还专门给他免费写了真。这可是写御真的待诏,如他这大内侍官哪里会有待诏会给写真的,他拿回去可风光了一段时间。

  但是这个面子也仅是帮助进去通报一声,至于其他的忙他是帮不上的,也不值当他去帮,再怎么着吴凡也就是个待诏而已。丁都知以为官家会一口回了,因为官家实在忙,要和各位相公讨论各项战事安排,要操心粮饷的事,要安排着大内各处随驾之事,哪里还时间计较这临安城里的关扑之事。可他没想到,官家竟随口说了一句,让他们门外候着。

  梁汝嘉有些后悔,他觉得不该被吴凡蛊惑了来见什么官家。他们从中午一直站到天黑,也没见到官家,还只能一直站在门外等着。他们中午来时本就没吃饭,到现在肚子早已是咕咕作响了。

  这一日所有要见的人都已走了,所有要处理的事都已处理完了,也已是二更多了。御书房里的官家准备歇息的时候,丁都知却道梁汝嘉和吴凡在外面等了一天了。

  官家才恍然大悟,好像是让他们外面等呢。道:“我让梁汝嘉去查办大关扑,他倒领着吴非凡来找我。这吴非凡也是奇人啊,听说他不仅开了个叫镜花水月的写真馆,还开了广而告之给酒楼的菜写真,如今又搞什么关扑,真是奇人。让他们进来吧。”

  梁汝嘉和吴凡进来还未来得及行礼,便被官家问道:“梁知府,朕让你拿人,你怎把人拿到朕这里来了?”

  梁汝嘉忙道:“陛下,臣和吴待诏是为粮饷之事而来。”

  官家奇道:“哦。梁汝嘉你是随军都转运使,粮饷自是你的事。可这和吴非凡有什么关系啊?”

  梁汝嘉道:“此和大关扑有关。”

  官家笑道:“我就知道。那你吴非凡来说说,若是牵强附会,朕定治你欺君之罪。”

  吴凡忙道:“陛下,臣不敢欺君。我知陛下为粮饷之事忧心,今日特请了梁知府来向陛下面呈上一策,若此策能成,当能极大缓解缺饷之急。”

  官家道:“勿要啰嗦,直说。”

  吴凡道:“是。臣所开大关扑店每月获利约为八九千贯。”

  官家笑道:“朝堂之上都说你那大关扑可是日进斗金,每期可是几万贯呢。”

  吴凡忙道:“那是谣言呢陛下,那扑票十钱一注,就算这临安城人人都买那扑票,也不过几千贯,然后还要支付扑金,每期也就剩一千多贯。”

  官家笑道:“行了,说粮饷之事吧。”

  吴凡道:“臣愿代朝廷做这大关扑的生意,把这扑票改名为河山光复券,不需朝廷出任何物资,每月净利润分一半给朝廷做军饷。”

  官家笑道:“你那每月八九千贯,分朕一半也才四千多贯,朕缺你这四千多贯么?”

  吴凡道:“陛下,这临安一城四千多贯,若是十城就是四万多贯,一年就是五十万贯,也养得了我大宋一万两千多兵士了。”

  那官家听得眼前一亮,心道,这十城养得了一万两千多兵,一百城且不是养得了十二万多兵。官家喜道:“这倒是不错的方法。可是我宋律严禁赌博,这不合律法,朝廷怎可作此等事?”

  吴凡道:“陛下,这和赌博可不一样。赌博所得钱财均是为私人所有,这人若赢了,那人便就输了,堵得大了便会有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自是要禁止的。而这河山光复券所得均为朝廷光复河山所用。我大宋每个子民都应当为国、为家、为河山光复出一份子,自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这光复券仅仅十钱一注,也并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计。而且百姓出了钱不仅可以为光复河山做贡献,而且还可以碰碰运气扑得高额扑金。这光复券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梁汝嘉没想到这吴凡两片嘴巴这么会说,明明是赌博却被他说成了于国于家的大好事,而且还冠了个光复河山的名字,这比吴凡之前在临安府里说的可夸张大胆多了。

  官家听了脸上渐渐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道:“吴待诏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那你说这事该怎么做?”

  吴凡道:“从下月起,我大关扑店便把这扑票的名称给改了,以朝廷的名义发行河山光复券。先在临安运行两三期,若无异常,便逐渐向建康、明州、福州、泉州、广州等大城市推进。官家只要派人每月到我大关扑店来收钱就好了。”

  官家略一思索,道:“若是往各大城市推行,想必你大关扑店也是人手不够,不如朕派些皇城司的人和你一起,就每城给你派一人,你看如何?”

  吴凡自然知道这是官家不放心,怕他做假,故意派人监督自己呢。但他也没想过要做假,你派皇城司的人过来最好,越多越好,这样就更有利于到各城市推广了。他忙道:“自是听陛下的安排。”

  官家笑道:“若你真能缓解这军饷之急,朕定会重重赏你。”

  吴凡和梁汝嘉二人出了大内已差不多快三更天了,他没有回家,随了梁汝嘉直接往临安府大牢去了。他把陈东平接了出来,和他说明了情况。陈东平倒是没有受到惊吓的样子,他知道吴凡会想办法救他,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不到一天就出来了。而且,听吴凡的意思,那大关扑店以后居然有一半是官家的了,也就是说这以后再没人敢抓他了。

  吴凡接了陈东平出来,然后便往家去了,他知道九儿和小橘定是焦急万分了。

  九儿中午的时候已经知道大关扑店出事了,她中午没见吴凡回来吃饭,便和小橘去大关扑店找他,见店铺被封了,门口站着很多来领扑和买扑的人,都在议论这店家怎么突然被抓了,这扑中的扑金要怎么办。

  待得天黑,这两位女子仍未见吴凡回来,已经急得眼泪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待得三更,她们依然坐在门口望着巷子,盼着吴凡回来。

  当她们看到黑暗的巷子里渐渐清晰起来的吴凡的身影,她们忽地站了起来,匆匆扑了上去,然后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扑簌簌掉了下来。她们看着吴凡疲惫不堪的样子,只是不停地落泪说不出话来。吴凡看着两位泪流满面的女子,一把把她们搂了过来,一边一个紧紧地搂着,然后道:“现在没事,没事了,我们回家,我饿了,我要吃饭。”

继续阅读:第53章 大关扑全国分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生存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