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临安全民大关扑
树荫微凉2021-06-09 21:155,287

  大关扑从第三期开始便改变了买扑、领扑的方式。

  扑民付完钱,直接告诉柜台要勾选什么数字,柜台内的伙计用特殊颜色的颜料勾选完后,还要按上自己的手印。

  这按手印又是吴凡想出来的防伪手段,每个伙计每日随机按一个手指的印,但是这一日必须从头到尾都要按这个手指。每日里每人卖的扑票都有固定的号段,需要连续卖,不断号。若有填错作废等断号的情况,必须将作废的扑票单独拿出来备存,以便以后核对。卖了多少最后关店门歇业的时候都会登记在本子上,并且按上这一日所用手指的印,以备核对。

  勾选完,按上指印,就可以递给买扑的扑民。等开扑完第二日,中扑的扑民拿着扑票来店领扑。领扑时,只要核对扑票的真假即可。

  如何核对真假呢?吴凡根据扑金分为三等扑验伪,即检查扑票的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扑票是不是和本期雕版长的一样,还有纸张、印刷等一眼能看出真假的部分。二等扑验伪,在三等扑验伪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颜料颜色,核对几个重要复杂的图案雕版细节。一等扑验伪,就是在二等扑验伪的基础,直接拿出原始雕版来,涂上朱红色,在领扑的扑票上对齐边线直接盖上去。若是重合既是真票,若是假票必定有不重合之处。当然,一等扑验伪也是其他等扑验伪发现异常时的校验手段。

  这样一改变,工作量极大的压缩了,众人再也不用忙得连饭也吃不上了。但是,就算如此,每人每天平均也就只能卖出五千注,吴凡若要想一期卖三十万注,则至少需要十二个人来卖扑票。但如果真能卖出三十万注,按照他之前计算的概率,大概能获利一千八百贯左右,每月六次那就是一万零八百贯。这个获利若是长期,那将是非常可观的。

  于是,吴凡做了新的人事调整,将广而告之下面的画工调了四人到大关扑店,升为组长,每人每月十贯工钱。并且又招收了八名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之间的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为扑卖工,每人每月六贯。然后让每名组长带两名扑卖工,对扑卖工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所有店内伙计包午、晚食,并且年底的奖金参照广而告之,为一到十二个月工钱。

  针对广大扑民买扑的习惯,大关扑店的营业时间也做了调整和严格的管理,每日巳初开门,亥初关门,开扑之日关门时间顺延。

  绍兴六年五月第三期大关扑一共卖了十二万三千多注,较之第二期上涨六倍之多,这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已。包括吴凡也没想到,销售量会上涨的这么快。

  五月十五日晚,春晓楼更是人山人海,四周围地水泄不通,那御街上远远近近,临安城的百姓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地汇集到春晓楼下。这春晓楼的掌柜是哭笑不得,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上万人都汇集到自己楼下,对自己酒楼是再好不过的宣传了。忧的是,门被堵得结结实实,客人根本无法进出,只好都走后门。

  这第三期开扑,现场一共开出了三个一等扑,三百多个二等扑,五千多个三等扑。春晓楼下一片欢呼,人群中不断地有人高呼“扑中了,扑中了”的喊叫声。听着这此起彼伏的中扑声,那些看热闹的人不禁纷纷感叹“怎会扑中如此之多,这大关扑的店家莫非是在行善事呢,明日也要去买几注扑票。”其实人们并不知道,这么多中扑者的前提是更多的买扑之人。五千多个中扑者的前提是十二万的买扑者,中扑的概率总体上是保持不变的。

  然而,这临安城里的百姓并不懂这概率的事情,也没人会去管这概率的事情。也就一夜之间,第二日一早,这临安城的各家酒楼茶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相互之间见面必问:某兄可曾买了扑票?或者:昨晚可曾去看了春晓楼的开扑?若是回答没买,必定会被人感叹可惜,道:哎呀,可惜了,某兄若是买了,说不定就扑中了那一万钱,就算不中一万中个五百也是不错的。若是回答没去看开扑,必定也会被人感叹可惜,道:哎呀,可惜了,某兄不知那开扑场面蔚为壮观,人山人海啊,人多得针都插不进去。最最可惜的是,某兄是没看到现场中扑之声此起彼伏,听说近万人中扑啊,若除去临安城如你我这样没买扑票的人,那且不是近乎人人都能中扑?都说那大关扑的店家是在行善事,给临安百姓发钱。

  如此这般,经过口口相传,不断演绎,不断变化,不断夸张,这大关扑的扑票就变成了买必中的送钱票了。那御街上的大关扑店只要早上一开门,就有人进去排队买扑票。还好店里的伙计充足,再加上经过不断改良的买扑方式,以及伙计们越加熟练的买扑技艺,让这买扑票的速度极快。这大关扑店的门口,从早到晚人们左进右出,源源不断,如同流水一般,川流不息。每到晚上亥初时分,大关扑店关门之时仍有很多人还在排队买扑票。但是时间一到,伙计们严格遵守规定,停止售卖扑票,然后恭恭敬敬地请了人出去。连续数日都是如此,吴凡想起九百年后的银行门口都会挂一块牌子,他便也做了块类似的牌子,上面刻着每日开业和歇业的时间,然后还在下面刻了一行字:准时开关诚实守信。吴凡不知道,他的这块牌子极有可能让大关扑店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悬挂具体营业时间的店铺。

  五月二十日午时正,大关扑店关闭扑买通道之时,这绍兴六年五月第四期大关扑一共售卖了三十万三千多注。吴凡万没想到,竟然短短四期就达到了他预想的三十万大关。但他后来才知道,这一数字,也将是这临安大关扑历史的巅峰。

  傍晚时分,那御街上如潮水般的人群纷纷涌向了春晓楼下。那春晓楼的掌柜早已做好了准备,在春晓楼门口用木头拒马把门口围了一圈,把围观的人稍稍挡在了外面。这宽阔的御街上,如同赶集一般,不但有涌过来看热闹的,那些各色小贩也都闻风而至。卖南瓜子的,卖水晶红的,卖点心小吃的,卖玩具的,卖花的,卖灯笼的等等,大家如同商量好似,都来赶这个热闹。其实,这几万人涌来也根本看不到那开扑的具体样子,甚至绝大多数人连那三楼的开扑机什么颜色都看不清。但是这临安城的百姓们还是赶来了,不为看见那彩球落盘的样子,只为看看这热闹,看看这人山人海的场面。要知道这时代可没什么娱乐,除非去瓦子里出钱听书看戏看相扑等,但是像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平日里是少见的。尤其是那些每日里去泡茶肆酒楼的主,定是要来的,不管能看到啥,至少到明日一早相互之间聊起来,也能说出个有模有样来。

  这第四期开扑,一共扑出了九个一等扑,七百多个二等扑,一万三千多个三等扑。那开扑的结果从人群里面一层一层地传了出来,只听得人群中相互询问之声此起彼伏:开出何数?当真?没听错?然后只听那尖叫声也是此起彼伏,一层一层从里往外,如同波浪一样层层涌来。

  这第四期大关扑付完各等扑金,一共剩余获利约一千八百七十贯。

  这销量涨的飞速,跌的也快,到第五期便跌到了二十七万注,第六期更是到了二十五万注。这进了六月后,这后面每期的销售量基本维持在了二十五左右,每期差异一般不超过一两万。其实这个销量吴凡也挺满意,这样大关扑店的伙计们工作量也不会太过于饱和,每日里吃饭时也不用如第四期那般轮流去吃。

  整个五月一共六期大关扑,除去第一期倒贴了几贯外,其他都是获利的,这个月一共毛利约五千八百贯,剔去人工费,扑票材料费,店租等一共约两百贯,净利润约五千六百贯。

  从六月份开始,大关扑的运营便步入了正常的轨道。一是因为这临安城里的人也都慢慢适应了大关扑这种新鲜事物,每期观扑的人虽然依旧很多,但比第四期那样的盛况要少了一半。买扑票的人也逐渐的越来越固定,很多人也都是踩着固定的时点去大关扑店买几注玩玩。二是因为大关扑店本身的运营也更加成熟了,店内的伙计各司其职,效率极高。

  从六月份开始,大关扑店每个月的净利润也和运营一样步入了正规,基本稳定在每月九千贯左右。

  一切步入正轨,吴凡除去每日晚间对账,然后监督钱庄的人过来点钱收钱,其他也就是开扑那日亲自主持开扑,剩余的时间他相对也就空闲了许多。这整个五月他几乎都没去过几次清波门外的店铺,这进了六月之后,他又恢复了每日早上去镜花水月和广而告之转转的习惯。

  吴凡自从给大关扑店里招了伙计后,宋青鸾就再也没去过大关扑店,他们两也就再也没见过,这些日子每日里镜花水月的收入,宋青鸾都是让陈东平带去给吴凡的。这大半个月没见,吴凡突然发现自己其实还挺想见这个女学生的。但是,两人一见面礼节性的打过招呼后,宋青鸾又默默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吴凡又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想这么长时间没见,宋青鸾应该会渐渐淡忘掉之前的事情了吧,谁曾想还是那样,不冷不热的。吴凡不禁叹了口气,心道女人真是太记仇了,真是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女人。

  不过吴凡发现,宋青鸾比之前打扮的更加用心精致了,虽然不像以前在露华楼那样浓妆艳抹,但比之之前去建康要打扮的精致多了,至少衣服的颜色看上去是鲜艳多了。但宋青鸾不理他,他也就懒得再说什么了,免得又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于是,他便转身离了镜花水月往广而告之去了。他没有身后眼,看不到身后的宋青鸾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脸上满是落寞的容情。

  广而告之最近的生意比之前更加的低落了,四月份里还能每日画个十本左右的美食图册,如今平均每日里也就两本左右的样子。倒是上个月大关扑店对外散发了很多传单后,有好几家店铺的商家找上门来,让广而告之帮忙设计传单。但是吴凡不在,这传单陈东平绘制没问题,但是让他设计,他是设计不出来的。所以这项新业务也就没有开展下去。还有之前吴凡让陈东平出去开拓的墙绘业务,也是没什么大进展。

  就目前广而告之这点业务量,留一个人都算不上饱和。于是吴凡想了想,最终做了个决定,他要把陈东平调去大关扑店当主管,广而告之的主管依然兼着,每日里以大关扑店为主,而这广而告之的店铺交给尹自在守店,陈东平负责查核。尹自在年龄虽小,方才十七岁,但是画技是除宋青鸾、陈东平之外最好的,而且其为人也是厚重沉稳,以前陈东平不在的时候也大多是交给他守店的。在薪酬上,吴凡给陈东平的依然是大关扑店利润的百分之一抽成。但是广而告之的抽成他要分一半给尹自在,毕竟是他在守店。陈东平当然没有意见,要知道目前广而告之也没什么生意,上个月也才抽了十几贯,而调到大关扑店每月至少能够抽几十贯,谁不想去呢。况且,他对吴凡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尊重,就算没有抽成的考虑他也不会有意见的,另外吴凡本身给的每月十五贯的底薪就不算底,陈东平知道做人当知足。

  吴凡把陈东平调去大关扑店之后,整个大关扑店几乎都交给了他在运营管理,包括每日的核对账目,监督钱庄点钱收钱,以及主持开扑等,他对陈东平极其放手,极其放心。他只管让陈东平按他制定的财务表格按时填报表格,也就一张表,就是收入支出表。吴凡觉得大关扑店其实不复杂,收入只有一项就是卖扑票的钱,支出也不多,无非就是扑金、人工费、房租、扑票印制费及杂费,所以他一张表就搞定了,觉得管理得越简单越好,不累。

  吴凡慢慢的就变得越来越像个包租公了,每日里他先去清波门外的店铺转一转,收了前一日的收入,然后晃晃悠悠赶去御街上的大关扑店。到了大关扑店,和陈东平坐下来喝几盏茶,然后看看陈东平的报表,偶尔查一查各个伙计每日里买扑票的记录。到开扑之日,开始时他每次都去监督指导,做了几次,他觉得陈东平做得比他都老练,他也就懒得去现场了。

  宋绍兴六年八月,临安。

  这是八月份最后一期大关扑开扑后的第二日一早,大关扑店刚开门营业,门口已经排满了人等待领扑,店内十几个伙计都在主管陈东平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吴凡还是一样,他先去清波门外的镜花水月和广而告之转转,然后再到大关扑店。此时已是巳正,吴凡正在广而告之与尹自在、老秦二人慢慢悠悠聊着闲天。

  从清波门飞奔着跑出一个年轻人来,他朝着拐角处这一排五间店铺而去。他先进了镜花水月,没见着吴凡,招呼也没打,便又飞奔着往广而告之而来。他见到吴凡便大声道:“东家,不好了,陈主管被官人捕了。”

  这人是大关扑店的小伙计,吴凡听得此话一时没转过弯来,笑道:“陈东平做什么事了,被抓了?赶紧进来先喝盏茶。”吴凡说着便倒了盏茶递给他。

  那小伙计接过茶没有喝,喘着气道:“东家,不是,不是陈主管自己的事,说是大关扑店私设赌坊,违反宋律。”

  吴凡听得有些吃惊,他感觉到问题似乎有些严重,他道:“私设赌坊?这临安城里不是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关扑么?我也看到很多酒楼茶肆里都在赌钱啊?难道赌钱是犯法的?”

  那小伙计不知道如何回答东家的话,倒是老秦道:“赌钱确实是犯法的,宋律中也是清清楚楚写着禁止赌钱。”

  吴凡奇道:“那这大街小巷的关扑,还有那些酒楼茶肆里的赌钱算啥?”

  老秦道:“这早年间,朝廷管得还是挺严的,甚至开封府还砍过很多人头。后来慢慢就松了,逢大的年节便都开放百姓随便扑赌,听说官家也喜欢在大内和一些内侍官关扑。到得南渡之后,朝廷便几乎没人管了,所以这街头巷尾也就到处都是扑卖的生意。这酒楼茶肆里也都设着很多赌档,还有,你看西湖里的那些画舫很多都是赌船,许多有钱人携了青楼的小姐上船喝酒赌钱。”

  吴凡道;“凭啥别家能做,我就不能做?而且,我这哪里是赌博,这和街面上扑卖小鱼小虾盐酒酱醋不是一样的么?”其实,吴凡内心清楚的很,这博彩说到底就是赌博。而到了数百年后,很多国家禁止赌博,但是却可以进行公益博彩。而这两者的唯一区别,其实就是得来的钱拿来做什么。赌博来的钱都是归了私人口袋,而公益博彩所得是拿去做公益,是造福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所以,吴凡这大关扑所得的钱全部归了他自己的口袋,属于实实在在的赌博。

  吴凡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按私设赌坊来法办,可就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了,那可能是要掉脑袋的了。

继续阅读:第52章 大宋河山光复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生存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