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关扑全国分店
树荫微凉2021-06-09 21:105,072

  御街上的大关扑店也就被封了一天,第二日就正常开门营业了。那些领扑的人都相互转告着,纷纷奔向大关扑店领取扑金。

  也就在这一日,吴凡让老秦在新的雕版上刻上了“河山光复券”五字,从这日开始大关扑店便不再卖扑票了,而是卖河山光复券。

  也是从这一日开始,吴凡让陈东平加强对店里十二位伙计的培养,尤其着重培养原先广而告之调过来的四位师弟,让他们学做账,学监督点钱收钱,学主持开扑等。另外,吴凡让陈东平重新招聘了十二位新的伙计,开始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宋绍兴六年九月,建康。

  吴凡再一次来到建康,是和皇城司的人一起来的。同行的还有陈东平,以及大关扑店的两名老伙计和十名新伙计。他们是来开店的,大关扑店建康分店。

  开设建康分店的所有流程都是依据吴凡之前在临安开设大关扑店的经验来的,比如店铺地址和开扑场所的选择,比如那铺天开地的宣传,如门口的挑子,门前的彩楼,街道上的传单,大酒楼的海报等等,都是清一色照搬临安大关扑店开设时的一整套流程而来。只不过,有了皇城司的人跟着,做起事情来就方便多了。

  有了临安的经验,有了临安过来的充足的伙计,这大关扑建康分店的运营从一开始就十分成熟,效率极高。其实,这临安开设大关扑的消息早已经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传遍了大江以南的各个城市。都对那开扑时的盛况极其向往,更对那以十扑万的扑票耳馋不已,都想着这大关扑店什么时候能开到自己的城里来就好了。当建康的百姓听到那大关扑店真的开到建康的时候,都疯狂了,都互相打听着,纷纷涌向了大关扑建康分店。

  吴凡没想到,大关扑建康店第一期就卖了三十八万注河山光复券。

  吴凡更没想到,这第一期的开扑竟然来了如此多人,他不知道具体是多少,只知道满眼都是人。街道上,屋顶上,树梢上,秦淮河两岸到处都是人,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这建康城里人都想过来看看这传说中的开扑盛况是怎样子的,都想知道随随便便都能中扑的情形是不是真的。可以想见,随着那彩球落盘的声音响起,那四周人群里的呼喊声如山呼般起伏不停。当最后一颗彩球落盘时,那中扑的喊叫声相互交杂,震耳欲聋。

  从此后,秦淮观扑便成了建康一景,直到大关扑取消的那天。

  吴凡在建康看了两期开扑便就回了临安,他不想呆在建康,他对建康的印象不好。他让陈东平在建康多呆了两期,进行现场指导,直到分店的运营确实无误后方才回到临安复命。

  吴凡回到临安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大关扑店总部设在了镜花水月隔壁的画室,吴凡在门楣上挂了一块匾额,上书:大关扑。

  等陈东平回临安后,吴凡又和他一起制定了一部《大关扑店各城分店开设规范》。这部规范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各城市分店是如何开设,如何运营的,尤其重要的是分店与总部之间的关系。

  首先,大关扑店所有分店均不可以私自雕版,所有分店的雕版均是由总部发出。规范规定临安店使用过的雕版经过修改后,随机发往各城分店,每月发一次,一次六块。各城分店使用完的雕版均需要立即交还给总部,总部再发往其他分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加强了总部对各地分店的管控,二是让雕版循环使用,减少了浪费,同时也是更好的适应了老秦的工作量。当然,吴凡其实也可以重新再多招聘几个雕刻师傅来雕版,但是雕版是大关扑的核心机密,他不想更多人知道,他也不放心别人。

  其次,在人事安排上,规范规定,每个分店安排一名分店长,根据业务量安排八到十二名不等的伙计。所有分店的伙计全部都是由临安分店招聘、培训、实习后,派往各分店。另外,规范之外,其实每家分店还都设有皇城司的监管一位。

  在人事安排上,陈东平升任总部总店长,不再任临安店长。陈东平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城市分店的开设,巡检,账务核查,绩效考核。还有,前期吴凡所开设的各城分店的店长,都是由从广而告之调过去的临安店的四名组长升任的。

  再次,在薪酬上,所有外派人员包吃包住,额外享受每月两贯的外派补贴,其余工钱及年底奖金和临安店保持一致。另外,陈东平作为总店长,基本工钱由十五贯上涨至三十贯,并且享受所有分店利润的千分之五的抽成。

  最后,在财务管理上,各分店必须每月随同送版人员的雕版一起,回报总部各分店当月的财务报表。当月所有的利钱也必须交由大宋钱庄,票据随同送版人员一起交回总部。每两到三个月,各分店要接受总店长巡店检查,尤其要核查财务账目。

  这一部《大关扑店各城分店开设规范》写了整整一本书,分类清楚,逻辑清晰,各项操作流程均都十分细致完备。吴凡让陈东平抄写了二十本,准备作为接下来培养店长的教科书。

  从绍兴六年九月开设建康分店开始,差不多每隔两到三个月大关扑就会去下一个城市开设一家新店。直到绍兴七年十一月,先后开设了明州、越州、平江、福州、泉州、广州等六城分店。

  绍兴六年十二月,临安。

  进了腊月也就是入了年关,这一年的生意也该收收尾了。大关扑店全国各店统一于十二月二十日关扑,来年正月初十开门营业,上元开扑。

  吴凡决定于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开年度员工大会,及员工尾牙宴,地点定在春晓楼。

  二十八日中午过后,吴凡便将整个春晓楼包了场。他让广而告之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展板放在春晓楼的门口,那展板是木头做的框架和底座,再裱糊上一丈半长,七尺多宽的海报。海报上面浅浅地绘了一张地图,上面用深色红旗标出了临安、建康、明州三个已经开设大关扑店的城市,然后用浅色的红旗标出了平江、越州、福州、泉州、广州、成都、潭州、豫章等城市。海报上用超大号字书写着:大关扑绍兴六年年度全员大会。

  展板的下面放着一张长条桌,上面铺着红色绸布,绸布上放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放了两只很粗的炭笔。今日,所有入场开会的员工都要用这炭笔在这展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会议现场安排在春晓楼一楼大堂里,吴凡让春晓楼先把大堂内的桌子撤了,只放一张做主席台,然后下面放上几十把椅子。

  这一日全国各店的员工都纷纷返回了临安,参加这年度全员大会。参会的除了大关扑全国三店的店长伙计,一共三十七人,还有广而告之和镜花水月的人。另外,吴凡还邀请了皇城司派驻各分店的监管。首先,吴凡让陈东平做了发言,主要介绍了一下全国各店的经营管理情况以及来年的计划安排。其实,陈东平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哪里见过什么年度全员大会的事情,听都没听过。前些日子,吴凡和他说起要开全员大会的事情,他倒也觉得挺好,反正伙计们都是临安派出去的,也都要回来过年,正好聚在一起宴请大家一下也好。谁知道,吴凡搞得这么高大上,还要他准备发言稿,将全国各店的经营管理情况,来年的发展计划好好想想,在会上和大家说说。

  陈东平简单讲了讲全国各店的情况,主要是些流水账,什么时候开的店,有多少伙计,今年一年的销售情况如何。其实,这一年除了临安差不多经营了大半年,建康九月开的店,明州十一月开的店,均都没多少时间,根本没啥好讲的。至于明年的计划,陈东平只是说了一句话就完了,他道:“明年的计划,那就是听东家的。”

  吴凡以前当员工的时候最讨厌开会,尤其讨厌开这种年度的大会,坐在下面听着上面长篇大论基本都会睡着。但是,当他当了这东家,他就不自觉的想着要开什么年度全员大会。吴凡并不是想说什么长篇大论,他不想说,也说不出来。他也只是简单讲了几句,他道:“首先,诸位都辛苦了。刚刚陈总店长已经介绍了绍兴六年我们大关扑的经营发展情况,我就不再讲了。至于明年的计划,一是各分店继续做好各自的生意,二是抓紧时间向全国各城推进,开设新的分店。明年计划有平江、越州、福州、泉州、广州等地,希望在座的诸位都能够努力工作,好好表现自己。这各城开设分店都需要派设店长、组长,所有工作努力,表现优异的人都会有升任的机会。”

  吴凡也就讲了这些,然后就是给优秀员工和优秀店长颁奖。吴凡做了一个评优的机制,每年每店选出两名优秀伙计,全国选出一名优秀店长,然后进行表彰。优秀伙计获颁银牌一枚,优秀店长获颁金牌一枚,奖牌上刻着诸如“绍兴六年大关扑全国优秀店长”这样的字。

  颁奖完了就是尾牙宴会,吴凡不仅安排了丰盛的酒菜,而且还从瓦子里请来了艺人,给大家弹琴、唱曲。

  这大关扑的年度全员大会和尾牙宴,在第二日一早便传遍了临安城的各家酒楼和茶肆,成了这一日最大最有趣的新闻。

  剔除各项成本费用,以及需要分润给朝廷的,大关扑这一年为吴凡带来了约莫七万六千贯的收入。绍兴六年的除夕,吴凡和九儿、小橘边吃着年夜饭,边计算着家里的积蓄。九儿告诉吴凡,目前家里一共存有将近三十一万贯钱。吴凡听得心里十分欣喜,道这一年也算因祸得福,大关扑虽然分润一半给了朝廷,但却得到了向其他城市发展的机会。就是做的越来越大,事情也越来越多,都没有时间好好留在家里陪陪九儿和小橘了,也害得家里两位女子担惊受怕的。道再做几年吧,等攒够了钱,就把这大关扑的生意全部送给官家吧。

  这一年的除夕年夜饭没有宋青鸾,不是吴凡没有邀请她,而是被她拒绝了,道是陈东平已经邀请她了。其实也并非陈东平想起来要邀请她,而是吴凡让陈东平提前邀请她的。吴凡估计今年宋青鸾可能会拒绝他的邀请,所以先让陈东平提前邀请了,也算给她找了个除夕团圆的地方,不至于又冷清孤单。这一年自从九月份以后,吴凡都是十分忙碌的,他和宋青鸾之间也是很长时间都见不上一面。吴凡自以为两个人之间的那点尴尬隔阂经过了这大半年时间,也该渐渐淡了,但他却错估了这女人的记性。宋青鸾对他依然不冷不热,又不失礼貌。

  宋绍兴七年一月,临安。

  这绍兴七年的第一天,吴凡家的小院熙熙攘攘,来给他拜年的人来往不绝,院子里拥挤不堪,根本都没地方坐了。吴凡一家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看着这拥挤的小院,吴凡不禁对九儿、小橘道:“明年是不是得换个更大的家了?”

  小橘激动道:“真的么?官人是要造大院子了?”

  九儿道:“这一年也就这一日会显得拥挤,妾身觉得这小院其实挺好,我们三人住正正好呢,官人何必又操心去换那大院子。”

  吴凡笑道:“那就等我们家添了人口再换吧。”

  说到增添人口,九儿不禁脸色暗沉了下来,她对自己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感到耿耿于怀。她道:“官人,妾身这肚子一直未见动静,要不官人再纳个娘子可好?”

  吴凡听得好笑,道:“这肚子没动静也未必是娘子的问题,也许是我的问题呢。”其实,吴凡对于九儿一直未孕隐隐觉得可能是自己的问题,他穿越时空而来,极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育系统。

  九儿道:“这生育不都是女子的事,官人莫要安慰九儿了。这香火事大,官人还是再纳个娘子续上香火子嗣,方才是正事呢,比赚多少钱都要重要得多呢。”她越说口气越郑重。

  吴凡想不到九儿会这么重视他延续子嗣的事情,其实他自己根本没有太在意这传宗接代的事,他觉得自己也才二十几岁,不想这么早要孩子。而且,他还想趁着这几年多赚些钱,然后早早退休。他道:“香火子嗣当然重要,但也不一定这么急。我们都还年轻,过几年等我们赚到了足够的钱,我们便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安安静静的生活,到时候我们就多生几个孩子,你看如何?”

  九儿道:“何故要等几年呢?现在不好么?”

  吴凡道:“那我们自己再试两年如何?”

  九儿道:“可是已经两年多了,妾身的肚子都没有动静呢,在等多久怕也是如此吧。”

  吴凡道:“那就明年再说吧。”

  九儿道:“官人去年也是这般说法,不知到明年官人又会如何推辞。”

  吴凡笑道:“我们家三人不是挺好的,何故还要加人呢。”

  九儿笑道:“那橘儿已经十八了,官人不是要把橘儿嫁出去么?”

  小橘在旁边听了,道:“为何又要赶我,我难道吃得很多么?”

  九儿笑道:“是官人要赶你,又不是我,你问官人。”

  吴凡笑道:“不赶你,不赶你,等橘儿什么时候看中了哪家男子,想嫁了,我们再嫁,而且我一定想办法让他娶了你,如何?”

  小橘道:“官人说话可作数?”

  吴凡笑道:“自然作数。”

  宋绍兴七年一月,临安。

  大关扑店新的一年正式开门营业后,吴凡便让陈东平着手准备往平江开设分店的事宜。这新的一年对外开设新店的计划,吴凡决定全部都交给陈东平了。根据之前从建康得到的消息,这一年可能是投资房产的最佳时间。

  正月快过完的时候,从平江传来一个消息,让整个临安城瞬间跌进了谷底。而这个消息对于吴凡来说,他早就有了准备。

  官家下诏移行宫到建康。整个临安的百姓,尤其是商家,内心都是极其担心的,担心这官家会不会一去不返了。这酒楼茶肆,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纷纷,人人都在分析这官家驻跸建康会不会再回来,会不会直接定了建康为新都。

  随着这消息的发酵,不数日,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这临安城里的田宅交易。首先,租房的人变得更为谨慎了,房租价格也开始有下滑的迹象。其次,田宅买卖的数量急剧下降,原本打算买的人不敢下手了,而本打算卖的又不愿意降价,买卖双方都在观望,都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田宅价格一时僵持着。

  当城里商家都纷纷愁眉不展的时候,吴凡觉得可以着手准备了。

继续阅读:第54章 大宋临安陶朱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生存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