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蓦地飞天降临安
树荫微凉2021-06-09 21:075,091

  吴凡给了临安酒商联合会一个重要建议,不是关于清酒的,而是关于这一十三座酒库新酿的普通酒水的。

  涨价。

  涨价?众位东家心里不禁一愣,作为商家谁都想着涨价,之前成立酒商联合会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也就是为了垄断价格。但是真的要进行价格上调时,众人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怕,怕引起酒水销量下降。

  吴凡道:“首先,临安除庆远酒坊外,所有酒坊都是酒商联合会成员,价格统一调整,所以在竞争对手方面完全不用当心出现低价竞争的事情。其次,新酒上市是调整价格的最佳时机,错过这次就要再等一年。另外,这官家回了临安城已经导致街市上的很多物品的价格有所上涨,酒水也正好借着物料成本上涨的缘由作价格上涨,此再合适不过了。”

  有时机,有理由,还无后顾之忧。吴凡分析得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众人听得无不点头称是,道:“既然都被我等等垄断了酒水,不如多涨个三四成。”

  吴凡忙道:“万万不可。这涨的可都是利润,对诸位是,对他人也是。”

  众人听得稀奇,这怎么变成他人的利润了呢?

  吴凡接着道:“利润高了,就会被人觊觎,就都想分润一些,也必然会导致这冒险偷卖私酒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就会严重扰乱临安酒水市场,切不可上涨过高。上涨一成足矣,即可断了偷卖私酒的念想,也不至让买酒的人少买些酒水。”

  于是,这临安酒商联合会决定从这年新酒上市开始,酒水价格上涨一成。

  宋绍兴八年四月,临安。

  关于这清酒的包装,吴凡首先想的是这酒的名字,他要把这酒的名字,甚至标识都要做进这包装里去,要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清酒,是临安酒商联合会联名出品的清酒。

  这名字太费心思了,这个比他起镜花水月和广而告之难多了,因为这两个店铺全天下都是他先创,而且还是只此一家,想起啥名都行。可是这酒水的名字可就困难多了,要知道这宋朝酒水成千上万,有名的至少上百种,而且各个都取了好听的名字,诸如思春堂、玉练槌、蓝桥风月、琼花露、蓬莱春、流香、风泉、蔷薇露、秋白露等等,这些名字太诗意了,比起九百年后的人给酒取的名字真是高明太多了。

  吴凡原先本是想让王平去仁怀找茅台酒,然后回来直接就叫茅台酒。但是他想的太简单了,这时候还没有茅台这个地名,更不可能有茅台酒,如果硬要叫茅台酒自然也行,但这名字在这时代没有任何意义,更不好听啊。但是,吴凡想的是这茅台酒最经典的就是飞天茅台,茅台二字既然现在没有意义,那就刚催拿掉,直接就留飞天二字。

  飞天。吴凡觉得这名字起得好,有诗意,有想象,而且也能合了这清酒的性格,喝上一瓶,估计就会飘飘欲仙,几欲飞天了。

  有了名字,吴凡很快便也将清酒的包装设计好了,并且请瓷窑和家具坊做了样品出来。

  依然在广而告之的工作室内,众人看着吴凡拿出一个檀木盒子放在那大平台上。那油光发亮的暗黄色盒子,正面刻着一幅飞天仕女图。这飞天仕女从天而降,裙带飘飘,手上托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一个酒瓶和两个酒杯。这是吴凡根据自己的印象和想象画的飞天献酒图,然后让家具坊刻在了这檀木盒子上。这刻着飞天图案的檀木盒子长长一条,看上去极其精致而高档,一看就知道里面必是放着珍贵的物品。

  打开这檀木盒子,里面铺着青绿色的绸布,绸布上躺着一支白色的瓷瓶。这瓷瓶身材修长,好似亭亭玉立的女子一样,竟和飞天仕女盘子上的酒瓶一模一样。瓶子上一样画着献酒的飞天,和盒子上的一般无二。瓶子用软木封口,然后再用红绸布包裹瓶口。瓶子肩膀两侧各放着一只白瓷酒杯,这酒杯十分小巧,约莫这时代酒盏的五分之一大小。若按九百年后的计量,这小酒杯的容量大约半两左右。而那白色酒瓶里最多也就能装下一斤酒,换算成这宋代的斤两差不多八两多些。这些其实都是吴凡故意设计的。

  实际上这酒瓶本身就是一个精美的花瓶,吴凡只是稍微收拢了一点瓶口以利于倒酒。这酒瓶不但可以装酒,喝完了还可以变成一个花瓶放在案几上插花。自然,这也是吴凡是精心设计成这样的,这就如同九百年后,很多人以手上拎一个名牌的包装袋而无比自豪,吴凡就是要让这奢侈品的效应发挥到极致。

  众人看着这精致无比的包装,俱都纷纷赞叹。但是对这盒子里还放在两个小酒杯却是十分不解。

  吴凡道:“这清酒十分金贵,可不能如普通酒水那般大盏大盏的海喝。而且,这清酒本身性烈,最佳饮用方式就是用此种小杯,小口小口的浅酌才能真正品其味。另外,喝清酒要用专用的酒杯,这才能提显出奢侈品的身份,才能让喝酒的人有面子。这酒特别,喝的方式也要与众不同。”

  这一番话说得众人无不叹服。吴凡边说边轻轻拿出那白瓷瓶,解开红绸布,拔出软木塞,然后拿出盒子里的小酒杯,把瓷瓶里的酒缓缓倒入了酒杯里,室内顿时酒香扑鼻。吴凡轻轻捏着酒杯,浅浅酌了一口,道:“此清酒当如此喝法,既能品其风味,又能显其身份。诸位以后售卖此酒,不但要卖酒,更要宣导此种饮酒方式。一定要从方方面面,彻底和普通酒水区分开来。”

  众位东家虽未必明白这其中的深沉含义,但俱都点头称是。

  这包装定下来,王平就按此设计安排批量生产了,生产完包装也就直接灌装存放了。这宋代的酒水基本都是用大酒缸盛放着进行散卖,也有用稍小点的酒坛装着整坛整坛买的,每坛至少都得三四斤的样子。有些高档的酒楼也有卖所谓银瓶酒的,就是用银瓶装酒卖予顾客,但是这个仅限于在店内饮用的,客人喝完酒,这银瓶还是要回收的。所以像吴凡设计的这种小容量独立包装的酒水在这时代怕是开天辟地的。

  这包装搞定了,吴凡便在等七月份选酒入宫,这是一个时机,一个清酒出道的时机。

  五月份的时候,吴凡得了一个天大的消息,好消息。九儿终于怀孕了,橘儿也怀孕来了,家里这两位娘子竟然同时有了身孕。

  吴凡竟一时不知所措,这不来就算了,一来竟然来两个。他兴奋之余也略微有些心焦,这家里两位娘子同时怀上了,这后面他一个人也是忙不过来。他想自己现在又不缺钱,不如找几个丫鬟来伺候着。但是,家里这小院着实太小,丫鬟是买的起,但是没地方住啊。看样子这建造大院子的事得马上展开了,要不然等孩子出来了也是没地方住的。

  吴凡先前买宅院的时候,特意交待周邦帮自己物色了一块地皮。这块地在钱塘门外西湖边,环境极佳。其实这本不是一块地,而是两块地。这其中一块最大的原本是周邦帮吴凡物色的,这是一座阔大的院子,已经残破不堪,里面倒塌的房屋一片烧焦的痕迹,吴凡估计定又是那金兵南下造成的。这院子里面也根本无可用之建筑,吴凡是按空地的价格买了下来。然而在让周邦办手续的时候,周邦告诉他这院子隔壁还有一座稍小点的院子,虽也有些破败,但里面也还住着人。这里面住的人不同意卖他隔壁的这座大院子。

  吴凡听的一脸懵逼,道我愿意买,房东愿意卖,关他隔壁什么事。

  周邦不禁给吴凡普及了一下这宋代的房产交易法规。原来,这宋朝法律规定,田宅买卖必须遍问亲邻。就是要想卖房子,必须征得亲戚族人以及周边邻居的同意,而且这种同意不能是口头的,还要登记下来签字画押才行。如果有人反对,这房子就不好卖了,除非反对的人自己买走,或者就要和这反对的人去打官司了。总之就是有麻烦了。

  吴凡心想这猛一听房产优先亲人四邻购买,好像很合理,但是这样无形中阻碍了财产处置自由了,这也太不合理了。吴凡是真心看中了那块地,连怎么建筑心里都已经想得差不多了,现在节外生枝着实让人恼怒。他也不想等那房东打什么官司,二话不说,直接高价让周邦又把这隔壁的院子给买了下来。这样,吴凡让人把中间的隔墙推倒了,原本两个院子两块地就变成了一个院子一块地了。

  吴凡把这个大院子里所有建筑全部推倒拆除,他要按自己的想法重建。

  从五月份开始,吴凡一边日夜设计着他心目中的宅院,一边找了临安最大的营造坊古氏营造坊去修建围墙,平整土地,以及抓紧时间采购物料准备立时展开建造。

  为了能够赶在九儿和小橘生产之前修建好宅院,吴凡在宅院设计的时候本着舒适够用就好的原则,没有在这个大院子里设计太多的房屋建筑。整个房屋建筑也就占了整个大院子的四分之一,剩余四分之三的空地全部都绿化成了园林。

  吴凡的所谓设计图其实很简单,实际就是个平面图。他把平面图给了古氏营造坊,也不过七八日,古氏营造坊便给出了真正的营造图。这立面的营造图看得吴凡无比诧异,想不到这九百年前的绘画比较虚,但是这营造图纸却是画得如此精细写实。吴凡稍微修改之后,营造坊就抓紧时间展开了建造。为了进一步压缩建造时间,吴凡让营造坊同时进场两个队伍,园林绿化和房屋修造同时进行,费用自是不在话下。

  七月初七乞巧节,吴凡所要等的时机来了。

  这宋时每年冬季开酿新酒,来年春季煮酒,中秋开卖。在中秋开卖新酒前,各州府都需要评选新酒,并将评出的好酒选送大内请官家品评,官家选出来的就是贡酒。这酒一旦被定为贡酒就等于是让官家做了背书。然而这临安府已经连续两年都未有选送新酒入宫评选了,因为这临安一十三座酒库三年一扑买,三年内各酒库几乎都是酿造一样的酒。自从三年前选送了丰乐酒坊的丰盈乐和庆远酒坊的庆远堂之后,就再也没有选送过新酒了。

  如今的官家因为身体原因是一个不太爱饮酒的人,所以对于各地选送新酒没有特别数量要求,有好的就送,没有就算了。但是,这官家对酒的质量却要求严格,每年被官家选中作为贡酒的极少。甚至,也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定过贡酒了。大内所用之酒也都是大内自己酿造的内中酒。

  毫不意外,乞巧节这日举行的新酒品评仪式,以临安酒商联合会名义酿造的飞天被临安府选送入大内。这完全在众人的意料内,一来这是临安酒库三年来唯一一款新发明出来的酒,二来就冲着这包装那也必须选送,其三才是味道。

  七月中旬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州府选送的新酒都几乎差不多时间送到了大内,大内尚酝局负责新酒品评事宜。其实说是全国各州府,实际上主要是两浙、江南、淮南、荆湖及福建等路,至于成都、夔州及广南等路由于路途遥远,一般朝廷体恤也未有要求。

  这全国选送过来的新酒少说也有一百多种,多的年份甚至几百种,若是让官家一一品评怕是要醉上好几回,而且官家日理万机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所以,这每年的新酒品评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由尚酝局的宫内酿酒师从所有选送的新酒中选出一半作为候选酒进入第二轮。第二轮,由尚酝局典御率领尚酝局几位主要执事选出二十种新酒进入第三轮。第三轮,原则上由官家亲自品评选出上佳者作为贡酒,数量自是不限。一般每年的第三轮品评,官家都是邀请朝中亲近的大臣,诸如左右相公、王公贵族等一起品评,最后定出贡酒的名单。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这酒是及其重要的物资,其有着及其重要的身份地位。酒是权力的象征,其在祭祀、社交、战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每年的新酒品选都是很重要的工作,虽说如今的官家不爱饮酒,但每年也都是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其对于酒的品质也是十分苛刻的,因为这些选出来的贡酒将是接下来官家用来宴请,用来奖励各类有功之臣及前线军士的重要物资。

  七月底的时候,这大内的消息比官家的谕旨先一步传到了街市上。这临安城的酒楼茶肆里不禁又纷纷议论起来,说这今年的贡酒品评官家终于选中了一支酒。

  这好几年了选出这一支也着实不容易。

  听说这支酒,官家和众位相公饮了俱都不想再饮其他酒水了,说饮了此酒,饮他酒如同饮水耳。

  这酒还是我临安酒库呈送的呢。

  是么?我临安可是已连续两年没呈送过新酒了呢。

  听说这酒是那临安酒商联合会集合一十三座酒库的力量在几千里外的地方精心酿制的,三月份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这酒是顺着大江而来,然后入了运河一直到余杭门卸下来的。据说是用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等诸多原料,及特殊的山泉水酿造而成,貌似出酒率极低。

  听说这酒开坛香味扑鼻满屋生香,据说昨日官家在品评时,整个大内都闻到了香味。

  还有啊,听说这酒看上去如同清水一般无色透明,吃起来却极其猛烈,入口辛辣,但入了喉又十分绵柔,吃上几口是回味无穷,越吃越想吃。

  这官家都爱饮的酒,不知我等百姓何时能有幸尝尝。

  尝尝?这官家都爱饮的贡酒,你平头草民买得起么?

  酒水而已,花五百钱买一斤来尝尝又如何?

  五百钱?听说那酒要卖两千多钱呢。

  两千多钱?当真以为是珍宝呢。

  那可不是珍宝嘛,听说那酒用一支极其精美的白瓷瓶盛着,瓶身上画着一幅飞天献酒图。然后这白瓷瓶还放在一方檀木盒子里,这酒可是一盒一盒卖的。

  听说那飞天献酒图是请吴先生画的,这酒也是他起的名字。

  何名?

  飞天。

  ……

  不几日这纷纷扬扬的传言随着贡酒册封的谕旨达到了高潮。其实,这大内传出的消息也只是官家选出了今年的贡酒,还是临安的。就这么简单,没有多余的信息。而这街市流传的其他各种消息,其实都是吴凡安排酒坊的东家让人传出去的。这些消息经过口口相传,不停地发酵演变,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慢慢地,吴凡便逐渐解决了这酒的出生来历以及名人背书的问题。这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八月中秋新酒开卖,吴凡特意交待,这飞天酒故意拖半个月再卖。

继续阅读:第65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生存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