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收尸
莒国小郎君2025-07-28 18:233,220

  毕红霞见事已至此,多劝也无用,二人便动起手来。

  这昆大山十多年浪迹江湖,果然学得了许多邪门武功,只是略嫌杂驳,却不比那毕红霞,自上九华山后,在终南剑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创新出一套新的“莲花剑法”,端得是专一宏博,功力大涨。

  昆大山剑法虽然产博,只是内劲不一,五百合后,竟被那毕红霞刺中了大腿,当即惭愧难当,对师兄抱抱拳,一言不发,上了崆峒山。

  从此,闭门修炼,创立了“形意八卦崆峒门”。由于输在剑法上,此再不用剑,竟将终南剑法移植到刀术上。

  因此,崆峒门无人用剑,而以刀掌闻名。

  昆大山与毕红霞比武的事传到了江湖上,因此人们多少有些鄙视崆峒派。而这昆大山自上崆峒山之后,便再也没下山,故而谁也不知这崆峒门武技究竟如何。

  这昆大山师祖性格怪僻,只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包宇和,一个是欧阳明月。

  这包宇和深得昆大山的八卦真传,尤其是其右掌小指上多了一指,故尔练就了一招“六阳掌”,端得是厉害无比。

  三十年前,才十几岁他就辞师下山,浪迹江湖,人人震慑,由此崆峒门在江湖上渐渐显露了名声。谁都知道崆峒门有个“包六指”,包宇和其名反而因此被江湖人淡忘了。

  然而不久,又发生了两件大事,使得人们对崆峒门的看法大为改观。

  其一,就是那欧阳明月艺成下山后,径直投到了正黄旗下,不久由于武功过人,竟破格提升为乾官四品蓝翎侍卫。

  几次康熙出巡,都有他护驾,然是康熙的心腹亲信。

  江湖上闻知,众说纷纭,人人不平。

  有的甚至主张集合各门各派同上崆峒山问个究竟,实际是欲兴师上门问罪。

  正值人们惶惶不明,莫衷一是的时候,崆峒门又发生了第二件奇闻,这就是世人皆知的包六指断指废功一案。

  康熙四十七年,一念和尚的大岚山起义才被镇压下去。

  年底,朱三太子在山东自首投案了,当即被抑解至京,九卿会审,定了个凌迟之罪,于第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在菜市口开刀问斩。

  行刑后,尸暴市中,无人敢收。

  这自然是清廷杀虎震山的一种威吓手段。

  谁都知道,那里肯定有重兵埋伏,一旦收户不成,反自难脱网罗。

  故此,人人寒噤,不敢过问。

  时值严冬,朱三太子尸首僵卧菜市口街心,一连两天竟然没人敢来收尸,江湖侠义道上的都迁延观望,踌躇不决。

  这时,却激起了一个豪侠义烈来,此人便是崆峒门的包六指。

  他星夜赶回崆峒山,求昆大山师祖允许他上京收尸,在冰天雪地里跪了一昼夜,那昆大山竟丝毫不理会。

  包六指心知这是师傅爱徒深切,不欲使他去冒风险。

  另一方面,江湖上素来对崆峒门有所偏见,让那些“侠义烈士”去干好了,何必去寻这个无趣,这也是他负气所致。

  包六指果然义胆刚烈,见师傅不允,当即截下了右手的第六指,以示同崆峒门断绝师缘关系。

  其实,这也是包六指用心良苦,不愿使崆峒门因自己而遭到官方的迫害。

  随即,向屋中叩了三个头,包了包血掌,背了八卦紫金刀掉身下山去了。

  再说,那朱三太子的尸首在寒风中暴露了近十天,也没有一人来收尸。

  这一日,寒风凛冽,彤云密布,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菜市口街头冷冷清清,人影稀少。

  那内务府副总管与几个大内高手正好当值,由于天气奇寒,便在路口一家小酒店中一面吃酒取暖,一面观察着街上的动静。

  这时,突然大雪中一人身披大氅,怀抱宝刀跌跌撞撞地踏雪而来。

  副总管傅查恩与众人这边见了,都感到奇怪。

  只见那人走到路中,打翻了一旁守着尸首的两个官兵,陡地扑倒在朱三太子的尸首上,放声大哭,一边哭着,一边扫去尸首上的雪,脱下大氅盖在了上面。

  这边酒店中众人见状一声呼哨,纷纷掷杯掣兵,随着傅查恩鱼贯而出,也不打话,上前就拿人。

  那人抬头一见众人这等阵势,丝毫不惧,一跃之际抽刀在手,施展开崆峒门形意八卦刀的绝技,走乾位,穿良位,内凝无极体,外走无极圈,手中八卦紫金刀寒光四翻,众高手固然各个身怀绝技,然怎敌对方以死相拚,虽势众人多,却只战了个平手。

  这时早有人飞报进宫,康熙皇帝听了也甚为吃惊!什么人敢在这九门城下,天子脚下公然夺尸?

  于是,带着御林兵亲自出宫观望。

  那九门提督早已得了消息,派人死死围住了菜市口,一见竟然惊动了皇帝大驾,连忙上前禀报。

  康熙远远地住了金銮轿,大雪中只见那街当心刀光剑影杀声不断。

  这康熙帝也是个明道的君主,见包六指如此义烈,不忘旧主,也是十分钦佩,他也正欲以此事博得个“有信之君”的美名。

  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叫过御前奏事太监,耳语了几句。

  那太监听罢,便走了过去,将正在厮杀的众人喝止住,口宣圣旨。

  包六指一听竟连皇帝也出来了,远远望去,果然黄罗伞盖下众侍卫拥着一个人,心知是康照了。

  虽然住了手,却不似那些人都跪在地下听旨,只是拭着宝刀上的血霜兀自站立不动。

  那太监口衔天宪,说皇上也很喜爱包六指的忠义侠烈,故尔准备成全他,只是有个小小的条件怕他接受不了。

  包六指听了十分激昂,当下表示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他包宇和眉头皱一皱也不算是好汉。

  见他慨然相允,这时那太监才讲出这个条件来,即是要包六指自废武功。

  康熙这条计端得忒毒辣些了,他知道自废武功对一个武人来说比死十次还要痛苦,故此倒要看看这个义士如何选择。

  在场的人闻听,早已惊呆了。

  那包六指乍听也是一阵发征,眼睛上翻,漫然地望着大雪纷纷的苍穹。

  突然,他哈哈大笑不止,手中八卦紫金宝刀寒光一翻“咔喳~”一声,竟将自己的琵琶骨砍断了。

  当即迎风仆倒在地,周围的白雪雯时被血染红了。

  这康熙帝心中十分喜爱此人的武功,出此毒计,本拟是叫他畏而止步,然后再劝他降清。不料,此人果然忠烈,竟真的自废了武功,当下又是钦佩,又是惋惜,一面叫人给包六指敷药接骨,一面为了示信于人,发了一张谕旨,将来包六指行走各地,谁也不得阻拦。

  包六指忍着痛,卖掉了自己的宝刀,在西山下买了块地葬了朱三太子。只是,从此武功全无,成了个残废。

  再说那昆大山师祖见包六指断指而去,心中甚是不安,征仲间,欧阳明月回了崆峒山,将京中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师傅。

  昆大山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便叫欧阳明月,无论如何要找回包六指。

  欧阳明月谨遵师嘱,果然在西山找到了师兄,并将他护送到崆峒山。

  从此包六指一心厮守在昆山师祖身旁,偶然心闷了,也下山走走,好在身上有康熙的谕旨,谁也不敢阻拦。

  由于自废武功后,受了很大的刺激,话也说不全了。

  人们见他又痴又呆,故而转呼其为“包六痴”。

  只是,人人皆知其义侠之事,谁人不敬仰他三分!崆峒门出了这么个英杰,也使门楣增光不少。

  玉龙此时方知道这“包大侠”的来由,想起适才莽撞的举动,心中无限地惶愧羞惭。

  吕黄中见了淡淡一笑:“董公子也无须过于自责了,俗话说,不知者不为罪。只是你日后行迹江湖,免不了要遇到许多这等难缠之事。江湖上的规矩,十分地繁琐,即使是起居饮食,言谈举止,结花纹,摆茶阵,亦无不有其绳墨,乱来不得。

  公子乍上江湖,诸多不懂,只是多充老实人就是了,不知不懂的切莫逞强,所谓‘张口眼子,闭口相’,也就是说,多嘴的是傻子愣汉,心中有数才是高明。硬逞强能,便要吃亏。”

  玉龙听了,十分感慨地叹道:“是啊!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江湖大得很呀。”

  吕黄中赞同地接着说:“是这话,这江湖上除皇帝,下除死鬼,无一不尽是个中之人。”

  随即,谈起那三教九流来:“所谓三教九流者,‘儒、释、道’是谓三教。而九流又有上中下三等。

  上九流则为:一流宰相,二尚书,三流督府,四藩臬,五提台,六镇台,七道(道尹),八府(知府),九知州。

  这上九流皆是仕途达官,宦门王侯。中九流者则较之下贱了许多,有道是:一流医,二流金(看八字者),三流书(写字者),四流推(释字者),五琴棋,六书画,七僧八道九麻衣(看相者),这一流人,最是庞杂,而且其中不乏隐贤志士,只是鱼龙混杂,谁能尽辨?

  至于,下九流者,一般话来一流王八(经营妓业者),二流龟(纵妻卖淫以取利者),三流戏子四流吹(吹鼓手),五大财(耍大把戏者),六小财(耍小把戏者),七生(剃头)八盗九吹灰(喂烟者)。

  要说那穿墙挖洞等,皆是小骗贱,也算末流者了。

  总之,这江湖上的事,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

  公子没听人说吗?‘十年可中一秀才,十年难学一江湖’,此话确乎不假。我并不是有意耸人听闻,公子权且当侑酒闲话听罢。”

继续阅读:第60章 启程上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双刀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