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阿慧答道:“好好的人竟被飞鸟抓去,岂不是件可笑的大笑话,生平还是第一次尝着的滋味呢。”
大众听了他的话,也不觉好笑起来。
于定九却去地下提起那头死去的怪鸟,足有十数斤重。三头猎犬也奔过来狂嗅,伸着血红的舌头若将吞吃。
于定九将手一挥,猎犬便不敢上前了。众人再向前去,又找得一个猎户死尸,却只剩半个了。
于是,大众异着一具半尸体以及怪鸟,回转村庄。庄中人都来同讯,见了于定九肩上抗着的怪鸟,莫不惊异。
那一具半死尸,自有家人前来认去收验,于定九因为不知那怪鸟的来历,遂把它悬在要道旁的大树上,好似把它号令示众。”
看的人围着都说那怪鸟好不厉害,连人都要吃的,真是鸟中的纷谈论但那里又来一头金眼雕会把那怪鸟扑死,可说强中更有强中手了,可情我们没有瞧见那一出好戏啊。
有上山的猎户便对大众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又有一出好戏呢。”
遂后就把章阿意被金眼雕搜去堕落树枝的情形,详细告诉众人。
众人听了哄然大笑。
这时,庄中有一个王翁,偕同他家的西席单先生扶杖来观。
那王翁是村中的富翁,老年硕望,晚年得了一个孙儿,乳名庆官,还不过六岁光景,已是颖悟非凡,王翁便请了那位饱学宿儒单先生来代他启蒙。
今天听得怪鸟食人的新闻,所以一同来看究竟是怎样的怪物。
单先生走到树下举头细细一瞧,便回首对王翁微笑道:“东翁,此鸟形状如鸡,白首鼠足乃萑也。出山*经,性善食人,毋怪此间猎户丧失性命矣。又说此鸟甚少,不易得见,太平之世不敢出现,今近在来临,北方恐又有刀兵之灾。”
王翁等人听了频点其首。
众人素来敬服单先生,知道他是有学问的儒者,说话不错,于是都喊起在来。
于定九尚有些孤疑,然又无可穷诘,也就罢了。
次日傍晚,庄中人忽然惊呼起来。大家纷纷走出,仰首望空中瞧看。原来是那山中的金眼雕忽然飞来,回翔天空,好似窥探什么的光景。
王翁的孙儿庆官闹着要看金眼雕,王翁便吩咐下人驮着出观,好好当心。
不料,那金眼雕幕地里一扫而下,从下人的背上抓着庆官便飞上天空,望北面疾飞而去。
这一下,来得太突然了,下人大哭大跳,却无法可救。
等到于定九挟着弓矢到来,那金眼雕已不知去向了。
王翁听得这个恶消息,大惊失色。
庆官是他唯一的爱孙,桑榆暮景,仅此自娱,平时珍爱得真如心头肉一般,舍不得使他受半点儿委屈的。
现在竟然被金眼雕抓去,眼见得不能活了,又见家人哭哭啼啼,更使他心慌意乱,毫无主张,不觉自己也哭起来了。
单先生听得门生遇此意外之事,也只是摇头嗟叹,在书房中踱来踱去,口里喃喃自言自语道:“天丧予!天丧予!我末如之何也已矣,安得空空儿翩然下临,以救此宁馨儿哉?”
于定九和王翁本有葭莩之谊,遂也跑来慰问。
王翁一边向他作揖打恭,一边拭泪道:“定九,此事非和你商量不可了,可怜我老年只有这一个孙儿,是我心爱之人,梦魂都系恋在他身上的。今遭不幸,性命难保,只得有烦你往狼牙山中走一遭,找寻踪迹。如能完璧归来,老朽当终身感激不忘,请你不要推却。”
于定九便答道:“这真是飞来的横祸,使人意想不到的。现在既然出了这个岔子,我总得设法去救。况且庆官是非常可爱的小孩子,何忍使他死于鸷鸟之手。
今日天色已晚,我也不能前往,明天一早我当同众猎户入山搜寻。实在那头金眼雕非常勇猛,绝不畏人的。它此次前来或者因为昨天我们用乱箭把他射了一顿,故它特来报仇的,大约它仍到狼牙山去。你们且不要急,徒哭无益,待到明朝伫候好音罢。”
王翁听说,又对于定九作揖道:“拜托!拜托!”
于定九道:“好说,好说。”
于是别了王翁回到家里,一边通知众猎户,明晨预备入山去寻找。
这时,大家沸沸扬扬的都讲那回事,都说金眼雕十分不易对付。
待到次日,于定九带了弓箭,戴上一副眼镜,恐防雕来啄他双目之用,吩咐众猎户见了金眼雕,不可胡乱动手,此鸟不可力敌,只有用乱箭胜他一法。
于是,众猎户都戴上斗笠,满藏弓矢随着于定九又向狼牙山去。
一路上山,众人四处寻觅,到了山巅,却不见金眼雕踪影,疑心它或是飞向别地方去了。
正往前走的时候,忽见前面有一株大柏树,霜皮溜雨,枝叶参天,高可十数丈,上面有一很大的鸟巢。
忽然,有小儿啼哭之声从那巢里发出来,十分清楚。
于定九向众人道:“莫非这就是金眼雕巢,庆官陷在里头么?”
众人道:“正是。”
内中便有一人自告奋勇,愿上去救出庆官。
于定九道:“事不宜迟,你快些上树罢。”
那人脱去外边衣服,猱升而上。
大众抬着头看他上去,那知未及半树,风声呼呼,金眼雕已飞回来了。
那人见了金眼雕,心中一慌,喊声:“啊呀!”早从树上滑跌下来。
大众将他扶起时,金眼雕展动双翅,便向众人扫击。
于定九吩咐放箭,自己将箭搭上了弦,嗖的一声,一箭向金眼雕头上射去。
谁知那金眼雕张开嘴来,竟将那箭衔住。
于定九大惊,正要再放第二枝箭,金眼雕已向他头上飞来。
于定九忙拔出佩刀护住头顶,众人有些放箭,有些便向山下奔逃。
那金眼雕既勇且捷,一箭都没有射着,于定九只得带领众人返身便跑。
有一个猎户被金眼雕追得没路走,恰见有一大石,便把自己头上戴的斗笠取下,覆在石上,自己躲在石后,屏息不动。
但见金眼雕奋爪下击,将斗笠撕碎,石屑亦簌能下堕。
金眼雕才长鸣一声,飞回去了。
那猎户喘息不已,追着众人一齐下山。
于定九也垂头丧气,觉得颜面顿失。
如此,一行人回到庄中,却见庄中人围成一大圈,不知在那里瞧什么?大家瞧见于定九等回来便纷纷来问,可能救得庆官?金眼雕在那里?
众猎户都摇头答道:“那里有这样容易,金眼雕非常厉害,我们也险些送掉性命。”
于定九不顾众人说话,走到围中一看,见众人围着两骑,有一个英俊少年跨着白龙驹和一个妙龄女子双双并辔,一齐在那里细瞧那树上悬着的怪鸟新在。
那女子面貌娟秀,眉目间很露英爽之气,却坐着一头有青点子花的花驴。各人腰下都系着一口宝剑,象是打从远道来此的。
于定九瞧着一对少年男女,觉得不是寻常人物,心里正在忖度,听那女子方向众人询问此鸟何名。
众人说不出在两字,只说要吃人的怪鸟。
女子对着少年微笑道:“想不到这世上竟有吃人的怪鸟,真是无奇不有。”
少年也点点头道:“四海九州奇异的鸟兽真多,我以前在昆仑山曾见有一种专食铜铁的野兽,名唤貘,也是很奇怪的。”
女子瞧了一歇,听众人讲起金眼雕,又要探问。
于定九遂走到他的身前招呼道:“二位,这怪鸟名叫躯,曾在此间狼牙山中食人,被一金眼雕扑毙。”
又把他们如何行猎遇见二鸟相斗,以及金眼雕抓去庆官,自己入山寻找的事略述一遍。
少年听了不觉大奇道:“有这样利害的金眼雕么?我们倒要前去瞧个新鲜。”
女子便对于定九说道:“你们既然敌不过那金眼雕,我等二人不揣鄙陋,自愿相助一臂之力。”
于定九闻言大喜,遂领导二人到王翁庄上来。
女子和那少年各自跳下坐骑,自有王家下人前来牵去厩中上料。
于定九很客气地请二人进去,二人颔首微笑随着于定九走到里面。
王翁早亲自出迎,起初闻得于定九失败而归,十分懊恨。
后来,听说庆官尚在树上,没有死掉,忽然来了这一对少年男女,自愿出力去斗金眼雕,救还他的孙儿,心里稍觉安慰,便请二人上坐,叩问来历。
二人不慌不忙地回答出他们的姓名来。
哈哈······想必各位读者大大对于荒江女侠和她师兄朱大常两人的行踪可称暌违已久,急欲知道一个下落了。所以小郎君写到这里,不待两人自己通名,读者早已估料不是他们两人到来,可还有谁呢?
原来,朱大常和玉琴二人自从别离了龙骧察,一路向关外赶程。途中有人谈起李天豪的英俊,宇天亮的粗豪,都是上好的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一样是杀人放火的盗匪呢。
将来揭竿而起,倘能有所建树,也不负他们一番苦心了。
这时已是暮秋,山野间,红枫如醉,白萩萧萧。
凉飙骤发,吹得山林一片清商之音,斜阳在山,带着一些紫色。
天空间正有一行雁阵,雪羽映日,向南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