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常遇着这般奇事,也把生死置之度外。
四下观察,见两旁人家很多,门上多编着号数,写的汉字。
有许多男子和妇女赶来瞧看,都说:“捉到奸细了,要带到忠王那里去。这个少年好大胆呵!定是满人的走狗,我们不要饶恕他。”
朱大常听了,也莫明其妙。只觉得那里的人口音很是复杂,河南、山东、四川、闽粤各省都有,而且大都是很强壮的健儿,心中不能无疑。
不多时那四个大汉已把他解到一座巨厦门前,两旁立着两个卫兵,执着长戟,四个雄纠纠的健儿肩上各荷着鬼头刀。
堂上正中坐着二人,左首一个年纪约二十开外,相貌端正,面目清秀,穿着一件蓝级长袍,右首一个生得虬翼绕颊,形容丑恶,真似江洋大盗一般。
朱大常看了不知来到何处,如堕五里雾中,不知那堂上坐着的又是何人?
在满清中叶,石破天惊风起云涌,开革命先声的便是太平天国。
可惜,割据十六省,奄有十六年,只因阅墙起衅,将士涣散,到处屠戮,失去民心,到底如昙花一现,旋归幻影,不过在历史上留着一部份的遗迹,供后人凭吊欷歔而已。
清庭侈述功绩,铺张扬厉,指其为土匪草寇一类,却不知太平军中很有几个人才。
如忠王李秀成,他辅天王率领创残饿赢之余,赤胆忠心,要把将倾的大厦支持起来,东西应战,常出奇计以制胜。
更有可取的,凡是他直接统率的军队,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绝不骚扰良民,而民间痛苦情形常能体谅。
因此,人们都说忠王是个贤王,可惜分崩离析,太平军之中暮气不可收拾,当金陵城破的时候,李秀成把他的儿子李天豪托给门下一个姓范名磊的带着逃走。
自己拥护着小天王洪福从清凉山出亡,不幸中伏被擒,遂遇难。
那范磊也是一个任侠之士,拳术精练,挟着李天豪从乱军中逃出围城。
当时逻骑四布,很难避匿,于是他就想起一个老友在浙江鄞县附近沿海的村落,打鱼为生,很是隐僻,遂带了李天豪逃到他的老友处。
那老友姓丁名频,现在年纪已老,以前也曾在太平军中作战数年,因为和英王陈玉成闹了意见,几乎被英王杀死,雄心顿冷,回到草野中去,以渔自隐,很有义气。
现在见范磊和李天豪来奔,他生平最佩服的便是忠王,所以他开门延纳,把他们养在家里,声称是他的亲戚,范磊也帮着他去海里打鱼。
那时,李天豪还在年幼,范磊和丁频趁着闲暇,便把武艺教授他。
李天豪颇能颖悟,且知他的父亲死于满人手中,自誓将来必要重兴义师,推翻清室。
这样过了二、三年,丁频醉后泄漏秘密,被人到官里去告发,遂有侦骑下村来缉捕,幸他来到附近一座林子里,得知消息,遂和范磊带了李天豪坐着鱼舟跑到海中去。好在没有妻孥,无所系恋的。
他们到了海中,望南方扬帆而驶,不料途中遇着飓风,海波轰鸣,他们的鱼船受不住这样大风浪,早没于洪涛里头。
三人一齐落下,被巨浪掠去。
这时,上流头忽然驶来一只腰镜战舰,舰上的人早望见鱼船遇海浪险,便有几个壮士跳入海中来救他们。
但是范磊和丁频已被打倒,不知哪里去了,无从援救,只救了李天豪,把他拖上船头,呕去腹中的水,李天豪悠悠醒转,见自己卧在大船上,许多人环立一旁,便问范家伯伯哪里去了?
众人说道:“你们的船早已覆没,我们只救起你一人,大概其余的人已与波臣为伍了。”
李天豪听说,十分悲痛。
这时,有一个壮士带着他走到舱里。
舱里陈设华丽,锦榻之上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道人,穿着杏黄色绣花的道袍,面目清朗,神情潇洒,怀里拥着一个十七八岁的美人儿,两边侍立着六名娇婢,都是戎装佩剑,英风凛然。
壮士便叫他拜见如仪,那道人便问他姓名来历。
李天豪知道那道人必非寻常之辈,遂把自己的详细据实以告。
道人听了,点头道:“原来你就是忠王的后裔,太平军中我只佩服二人。一个便是忠王,还有一个是翼王石达开,假使其余的许多都像他们二人的智敢超群,太平天国怎会灭亡呢?现在你既是无家可归,不如跟我回岛上去罢。”
李天豪遂向道人致谢,站立一旁。
只见那道人拥着美姬饮酒,那美姬又取了两根很长的丝绸带在他面前舞跑。
舱后声乐起时,婉转悠扬,那美姬引吭而歌,靡曼动人,好似不知外面有风浪一般。
其实,那只战舰也很颠簸,桌子上的酒杯时时倾倒,美姬的身体更像是风中之柳,摇晃不定,李天豪见了很是奇讶。
那只战舰渐渐往东南方破浪而行,这时风势稍杀,海面略见平静。
薄暮时早到一个小岛的岸边,这有个很宽大的港湾,湾中停着大小船只约二三十艘,桅杆上都有一盏黄色的灯光亮着见这般赋战舰驶进湾中时,各船上钻出许多甲士来高声欢呼,像是欢迎一般。
战舰立即抛错停住,那道人带着美婉和李天豪等一行人走上岸来。
天色已黑,李天豪也瞧不清楚不过觉得岛上有人家居住。
来到一处,黄墙金阙,似庙宇又似宫室,门前灯光照耀如同白日,灯上多绘着虎豹之形,没有文字。大门前有一小队甲士,都握着红缨枪,见了道人一齐举枪行礼。
道人进得第一重门,又有一队少女,各持着鹅黄色的纱灯,背负宝剑款步来接。来到一座大殿上,点着五色的玻璃灯,正中供着一个全身羽士的仙像。还有一张桌子和高大的交椅,雕刻得甚为神致,旁边也列着四把椅子,墙上绘着许多龙虎的形状,施以色彩,华丽夺目。
道人便吩咐一个壮士领本天豪去休息,他自己被一群少女簇拥着走到堂后去了。
李天豪跟那壮士走了不少路,来到一间小屋中。
那壮士将李天豪交给一个中年妇人,说道:“岛主交给你伏侍的,不得有候。”
说罢走出去了。妇人领着李天豪到屋中,代他换去湿杰,又端整饮食给他吃,叫他独住在这房间里。
李天豪顾视那边,静悄悄地没个人影,遂向妇人探问那道人的姓名,那妇人摇手道:“他便是这岛里的岛主,你已知道了。岛主有令,凡在背后议论岛主的处死罪。我实在不敢说什么,也不晓得什么。好孩子,你只管吃饭睡眠罢,别的体要管他。”
李天豪听说这样说法,便不吭声了。
妇人伺候他睡后,熄了灯掩上门户而去。
第二天早上早餐后,便有一个壮士引他去见道人。
那道人吩咐道:“你好好在岛上读书习武,希望你将来能成功。”
李天豪唯唯答应。
从此道人趁着没事时,常教他武艺,驰马击泅泳跳跃。
李天豪悉心学习,又把孙子兵法细细阅读。
这样过了一年多,仍不知道那道人的底细。只觉那谴人确有极深的本领,常常带着许多健儿离了岛上坐着巨舶向海电去,或十日一归或逾月一归,不知于些什么事,秘密得很。性善女色,后房佳丽甚多,时有清歌曼舞狂欢的盛会,所以除掉教他武艺而外,无见面的机会。
岛上住着的妇女小儿,都是道人麾下壮士的眷属。或耕或织,都很和睦。那道人所往的地方名灵和宫,重门复户,非常宏丽。
堂上供着的仙像乃是武当山张三丰,大约道人是武当嫡派了。
岛上的健儿都很顺服道人的指挥,在许多健儿里头有一个单振民,别号盖天乌云,生得面如锅底,须如刺猬,常使两柄斗大的铜锤,骁勇无比,道人很是信任他的。
这时李天豪在岛上渐渐长成,逝水光阴,转瞬已到弱冠之年,手姿清朗,举止安祥,道人非常爱他,和他很是亲近。
因此,他有时得到道人的内室里去,见陈设得非常奢侈,很有帝皇气象。他总低眉垂头,不敢作刘桢之平视,道人至此遂把他的来历告诉他听。
原来,道人本姓郑氏,是台湾郑成功的后裔。自从台湾郑氏失败后,郑氏的子孙有几个逃到中原来避置,遂生了道人。
道大幼时曾遇着武当派的异人传授剑术,因一心想为祖先报仇雪耻,辗转至海外,過了海盗,被他降服,遂公推他为盗中的领袖,占据的这个琼岛是琉球群岛之一。
道人一意招揽天下英豪,以为臂助。徒党日众,横行海上,官兵也奈何他不得。道人有远大之志,岂肯一生做一海盗的霸生,所以他悉心经营岛上的事业,造起宫室来,并积资添设船坞,日夜造船,遂得造成一只朦量战舰,取名定海。
第一次落水的日子,道人带着美姬和乐人率着一小队糖儿到海上去航行一遭,恰逢风浪,救得李天豪回来。
因为李天豪是忠王的后裔,所以道人愿意教授他武艺,将来可以得一亲信的臂助,现在岛上共有一二千健儿,都是训练得很好的。
道人又说自己不愿意露出真名,故号非非道人,隐于道家。
李天豪既知道人也是个反满的同志,但觉得他的行为总是神秘不可思议的,恰巧有一天非非道人微有清恙,睡在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