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到小世界的目的已经达到,刘勉行完拜师礼后,准备起身离开。
老院长叫住了他,并指了指茅屋说道:“里面的东西,你自己选择一样,算是我送你的师徒礼。”
茅屋很不起眼,与前面不远处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相比较,实在没有什么能够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但如果这间茅屋与老院长有关,其中意味便不言而喻了。
刘勉知道,茅屋里面很有可能放有许多他听说过却未曾见过的宝物。如果那些宝物能有一件傍身,以后独自外出时,至少也不用太过担心被刺杀之类的事情。
可即便如此,便这样伸手去拿人家的东西,终归显得不好。
刘勉几乎是想也没想便摇摇头说道:“老院长,我不能拿您的东西。”
这便是刘勉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他觉得一件事不可为的时候,他断然不会去做;当他觉得一件事必须要做的时候,或许谁也不能拦住。
前者比如此时,后者比如修习武道。
老院长不曾感到意外,当年冷十三进来这里的时候,二话不说便进去拿了一柄神枪,甚至连一个谢字都没有说。
这是他喜欢冷十三最多的地方。
性情直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但这也是他最不喜欢他的地方。
冷十三的性格注定了他不能成为最好的领袖,而老院长需要一个领袖。
一个能够对事情产生多种判断,自身有着极强的毅力和自我约束力,又有着极佳道德傍身的人。
这样的人能够在乱世当中勇敢地活到最后。
谁活到最后,谁便是胜利的一方。
胜利不会自己选择队伍,所以老院长替上天完成了这个艰难的选择。
他的选择便是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少年。
这人便是刘勉。
这是比所谓身份和天赋更加重要的一点。
刘勉没有想到,老院长也不打算将此告知于他。
或许以后的某些日子里,当他发现身边越来越多是信服他的人时,他能够理解今天这番谈话之外那些没有言明的东西。
…………
既然刘勉不肯进去,老院长也不强求,便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不想进去看看里面有些什么?”
刘勉摇摇头。
“那你想要什么?”老院长又问。
刘勉抬起头来,眼睛明亮,似乎在思索这个问题。
过了半晌,他终于非常确定地说道:“一柄剑。”
他如今有了毛笔,毛笔在关键时刻会自主保护主人。
可那毕竟不是长法,倘若有一日需要与人对战,总不能再拿出一支毛笔来在对方面前比划。
所以正常的武器,终归是需要一样的。
“剑?”
“一柄不用太大的剑。”
太大的剑太显眼,刘勉心想,一柄小一些的,正好合适。
老院长微微颔首,笑道:“我这正好有一把残剑。”
“残剑?”
“很普通的一柄残剑。”老院长说,“是一位自负的家伙在铸剑的时候,将它故意铸残的。”
“它和我一样。”刘勉心头微动。
天生的残剑,那会是一柄怎样的剑?
老院长转身向茅屋走去,声音随之传来:“跟我来。”
微风不知从何而来,将茅屋门前的帘子轻轻掀起,让老院长进入。
刘勉有些苦恼,在老院长进去之后,门帘便被放了下来。
放了下来之后,他下意识伸手想要掀开,但发现无论怎样用力,那块门帘始终不动分毫。
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己能举起数百斤重量的身体,在这块轻柔的门帘面前,没有了任何用武之地。
正当他苦恼的时候,里面传出一道苍老的声音:“让他进来。”
老院长说话了。
门帘像撒娇似的,不满地抖动几下,然后便招来一阵风,将自己打开。
刘勉说了一声谢谢,然后便低着头穿过屋门。
可当他进到里面的时候,后背却被轻轻拍了一下。
他转身,看到门帘有两只眼。
两只漆黑明亮,硕大无比的眼珠子。
“那是阵法之眼,不用管它。”
刘勉不由自主吞了一口口水,赶紧加快脚步离开门口的位置。
来到里面,刘勉才开始大量周围。
一张桌子,两个凳子,还有一些家常所用的物件。
虽然普通,但却放得极为规整。仿佛能拉成一条线。
这便是老院长所居住的地方吗?
“不用惊讶,老头子喜欢清静。”老院长有些感慨地说,“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何曾也不像你们那般?”
年轻时
说到这里,他又自觉不对,摇了摇头,颇为古怪地看着刘勉,“和你不同,要说谁和我年轻时最像,应当是那个叫刘衍的孩子。”
刘衍,夏夜学院武院引星榜榜首,文院文华榜举人榜首,一个有着辉煌履历的文武同修的天才,与突然冒出的刘勉相比,他有着一切天时地利与人和。
过去看得话,两者根本没有办法放到同一层面上讨论。
但如今刘衍通识天下,一旦名声传出,风头怕是要略微盖过刘衍一二。
可惜……刘勉自己却认为,通识天下又能如何?满腹经纶无处用,倒不如一把砍柴刀。
…………
一柄剑放在了桌上。
准确的说,那不是一柄剑,反而更像是一截有着锋刃的铁棍。
铁棍的手柄有些光滑,看样子应当有人有人用过很长时间,并且还经常使用。
会是谁?
刘勉不禁想到某些强者的古怪癖好,譬如拿根棍当法宝的,揣个破碗当金盆的……此时自己手里这把剑,说不定是一把有故事的宝剑。
但老院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的念头瞬时全无。
“这是一把砍柴刀。”老院长接着说道,“一个自负的家伙经过多年准备打炼出来了它,而一个更加自负的家伙用它砍了一辈子的柴。”
刘勉沉默下来。
这就是这柄剑的故事?
一个自负的打铁匠和一个更加自负的砍柴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