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困境
一明V2025-07-02 18:452,007

王霞劝着公方振。一边又解释:“从生了病,他可爱淌眼泪了,你别见笑。”

“没事王姨,您辛苦了。”

“俺倒没什么,就是”

公方振打断了王霞的话:“俺这命啊,没儿子就没儿子吧,俺也没做过啥坏事,没坏过人,从来没有,连踩死一只蚂蚁都不是故意的,怎么遭了这么个罪呢?”

“又开始了,一天得念叨十几遍。”王霞有些无奈。

“叔,放心吧,这病不严重,你说话不是还很清楚吗?你还年轻,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能恢复。”苏志强努力劝慰着。

“能说话算啥?要是能叫俺继续在地里干活,当半辈子哑巴,俺也认了。可是,俺现在成废人了,不中用了”公方振又伤感起来。

在这一刻,苏志强了解了一个庄稼人失去劳动能力时的无奈和悲伤,还有绝望,都在这个老人的泪水中流露得清清楚楚。

王霞在一边解释着:“他经常这样,没办法。还幸亏有大红小红帮着出药费,建设和石强跑前跑后的,要是治得不及时,可能更要命了。”

苏志强默默地点了点头,思索着。

公小青在外面听着他们拉呱,几次都想笑起来,努力忍着。

苏志强对王霞的这称呼真是没谁了,一会儿叫阿姨,纠正过后,叫了几次婶儿,后来又叫成了王姨或者阿姨,可能习惯难改吧。

苏志强自己倒不察觉,还自然地很。大概也受环境影响,毕竟李进和石强都是称呼的王姨,不知不觉地就改回去了,三兄弟统一称呼了。

在大城市,一般都是亲叔叔或者堂叔,这些有血缘关系的叔辈的妻子,才称作婶儿,其他无血缘关系的已婚女性长辈,基本都是叫姨。

农村就不一样了,亲姨才叫姨,一般的邻居或者熟人都叫婶子大娘。在称呼这事上,地域差别还是有的,虽然都在山东境风,风俗也是各有差异。

……

因为等不到任何消息,苏志强就去找了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刘厂长,问他的报告和方案什么时间能够落实?

刘厂长说了一大堆困难:“小苏,你这两年不在厂里,厂里的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我们也陷入了困境,也面临改革。”

“我知道啊,就是为了改革得越来越好,我才把这些方案向您提报。”

刘厂长有些为难:“怎么说呢?我们的经费是在年年减少。也不怨国家啊,是咱们的任务也很少了。”

苏志强点了点头:“是啊,随着高科技的兴起,军工企业都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或者转产,或者破产,我们教授也讲过了。”

“所以,能不动就不动啊,你的方案是很好,但是都是钱啊,哪一步是不需要投资的?还是巨资。”刘厂长不断地摇头:“难,难啊。”

苏志强在报告中提出了增加些设备的方案,他一直想大干一场呢,还设计了几样新产品。

“这样,一动不如一静,咱们再等等上面的政策,还有,你设计一些咱们现有机器能生产的产品,最好不是军工用品。”

苏志强遗憾着:“现在就要转产啊?”

“不然呢?小步走吧,边走边看。咱们现在的子弹啊,枪啊,都是老式的,跟不上时代了,不得被抛弃啊?”

苏志强皱眉:“使用量确实是少了,也不是没有用,民兵训练、打靶,一般的保卫工作……”

刘厂长还是摇头:“我们几个厂领导都快愁死了,就是在想怎么办?这么多人,这么多设备资产,都是问题啊。”

苏志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在回来的时候,和教授专门请教了军工企业生存的问题,教授也是忧心忡忡。现在是和平年代,更重要的是怎么抓好经济建设,怎么做好高科技国防事业。

两个人谈话之后,忽然来了一批枪支弹药的生产任务,厂子里又忙碌了起来。

有工作可忙,工人们的脸上也更踏实和开心了。干一天歇一天,或者只呆在车间里聊天,没有啥事可干,他们也心慌得很。

李进在积极寻找门路调回青岛去,但一直没有成功。有些有门路的工友也在三三两两地调动了。

……

在工作之余,苏志强还是天天来往于宿舍与公方振家。

苏志强托人从外地买了一个轮椅,把公家的门口给用水泥抹平了些,这样一个人就能推公方振出门口。

能出来看看太阳和花草,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公方振就很高兴。这半年多了,他没看到一次天空呢。

推出来的头一天,公方振满含泪水,他抬头看着天空:“没想到,俺还能看到天空。”

“公叔,你能干的事还很多呢。以后有空我就来帮你锻炼,你恢复好了,还能下地干活呢。”苏志强鼓励着他。

“唉,这腿脚都不像俺自己的,不”公方振说不下去,悄悄擦了下眼睛。

王霞和公小青的眼睛也都湿.润了,那么能干和坚强的男人,一下就被病魔限制了行动,还变得这么容易伤感和脆弱。

“小苏,多亏了你。”公方振感激地看着苏志强。

“你这病,在我们那里有很多呢,该吃药吃药,该按摩按摩,我打听过了,锻炼很重要,保持好心情更重要,得有信心。”苏志强鼓励着公方振。

“你的意思是,俺还有可能站起来走路?”公方振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能,只要你听我的,咱们爷俩好好锻炼,就一定能。”

公方振不断点着头,眼泪不争气地又落了下来,他赶紧擦去。

“小苏啊,你公叔从得病开始,没有高兴过,就今天,托你的福了。这轮椅很贵吧?俺得还给钱。”王霞打量着轮椅。

“没花钱,从一个熟人那里借的。叔,你好了,咱再还人家,不花钱的。”苏志强微笑着。

“不花钱啊?”公方振轻轻拍着轮椅扶手:“真是个好东西。”

“那个,可是”公小青知道这是苏志强花钱买的,她听石强说过。

继续阅读:第四十五章 拐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岁月长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