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兵不血刃占领大马营城堡
一等轻车都尉2022-06-18 13:013,770

  黄羊川战斗缴获颇丰的河西支队,一路西行,绕过永昌城堡,进入祁连山和焉支山之间的大马营草原。

  傍晚时分,部队在马营河的支流边安下营盘。

  草原的夜空深邃幽蓝,繁星点点。

  营地四周,篝火点起。

  娜仁托雅来到篝火前,对正往篝火上添牛粪的青青道:“青青,这两天我心中总是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想来想去也没有头绪。应该是思念家人的缘故吧,你占卜一下近日是否有风雪,别因为风雪阻了规程。”

  青青起身从羊皮袋中拿出几颗粗盐盐粒,又拿过一根燃烧的木棒,将盐粒撒了上去。

  盐粒在火中毫无声息,青青又试了一回,还是寂静无声,不觉脸色凝重起来。对娜仁托雅道:“郡主,明天暴风雪将至。天亮之后,我们必须马上赶路,寻找一避风处安营。”

  娜仁托雅是大草原的女儿,深知草原暴风雪的威力。迅速召集朱炳昆、吕若愚、连和,尚杏儿到篝火旁,对朱炳昆道:“参谋长,距我们最近的城堡是哪一个?”

  朱炳昆取出地图,在火光的映照下,看了一遍,“郡主,大马营堡距离我们还有五十多里。”

  娜仁托雅道:“咱们的人马必须在明天正午之前赶到大马营堡。否则将会有灭顶之灾等着我们。”

  朱炳昆惊问:“郡主,大马营堡不过是一个边远的军堡,攻占不再话下,只是不知为何如此仓促?这灭顶之灾又怎么说起?”

  娜仁托雅将青青的占卜结果对众人讲了一遍:“青青以盐窥天,明后天必然有暴风雪。。”

  吕若愚看看天空:“这天万里晴空,哪里有下雪的迹象?以盐窥天此举未免过于儿戏,就是要占领大马营堡也不用那么着急。”

  朱炳昆制止住吕若愚再说下去,“吕大哥,你在一直生活在江南,不知道草原上的物候。这暴风雪,草原人又称之为白毛风。出现白毛风时,大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白茫茫一片,能见度极坏,野外游牧的牧民和马群羊群迷失方向,以至于冻伤或者冻死。”

  连和从战士手中接过烤制好的羊肉,撕咬了一口,道:“我们一路下来,都是所向披靡。不能在草原上因为大意而功亏一篑。我也赞成郡主的看法,必须在暴风雪来临前,占领大马营堡 。”

  朱炳昆盯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思考片刻,说道:“我亲自率领六个主力连队,午夜行军,凌晨抵达大马营堡,力求兵不血刃占领。郡主和尚杏儿带领其余各连队天明拔营,吕若愚、连和殿后,力求不丢失一人一物。”

  四更时分,夜空中一轮残月升起。

  在月亮的周围,出现两个硕大的白色光圈,月光也因此暗淡朦胧起来。

  朱炳昆骑在马上,举头望着毛月亮,自言自语道:“希望这暴风雪来的不要太快才是。”

  河西支队主力连队轻装快马,于破晓时分,兵临大马营堡城下。

  战士下马休息,为上午的进攻做准备。

  炮兵开始调整野战炮,一旦不能和平解决,就用炮直接轰城。

  炊事班开始架起行军锅,烹制牛羊肉,很快香气四溢。

  大马营堡在大明弘治十五年扩建,环城七里,基宽两丈,墙高三丈,顶阔八尺,墙顶可容二马并驰。封土夯筑,城门南开,有内外二城门,四周有护城河。南关城墙有关帝庙。大马营城堡北墙之中央有望楼,人称将军楼。

  睡眼惺忪的边兵小旗李猛听到城外人喧马嘶,穿上破羊皮袄,推醒伙伴叶二蛋“快起来,城外人喊马嘶,可能有大批人马围了南城?“

  二人拖曳着刀枪,仓惶登上城楼,站在垛口望去。

  护城河外,,出现一支劲旅,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军中大旗迎风招展,正中上大大的明字。

  “快通知百户大人,朝廷来人了。”小旗李猛是老行伍了,一眼就看出这是朝廷的精锐部队,对抄着手的伙伴叶二蛋道。

  “李大哥,你确定不是来诈城的鞑子?”叶二蛋用手甩了一下鼻涕,“他们可是很狡猾的。”

  “别废话,快去。鞑子骑兵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

  百户马荣宗早早起了床,正准备牵马,去山丹卫向山丹卫指挥使讨要些粮食。

  军中已经半年没有发饷银和米粮了,现在堡中的军户很多人家断炊,有的人家已经去捉黄鼠充饥。

  因为饥饿和环境的艰苦,大马营堡原有二百多户军户家庭,如今已经逃了大半。

  叶二蛋急匆匆跑来,看着马荣宗正披着老羊皮袄出了院门:“百户大人,城外来了一支朝廷的军马,清一色的骑兵,看样子常在沙场厮杀过的。”。

  马百户疑惑道:“山丹卫指挥使杨大人,指挥佥事彭大人,都没有告知我们。难道吐鲁番忠顺王又再冦边,朝廷派大军围剿?”

  “马大人,不管怎样,你还是去看看吧,咱们这些都是充军发配来的,哪一方神仙也得罪不起。”

  马荣宗急慌慌来到南城楼,却见小旗李猛正拿着一封信向自己走来,“大人,这是城下骑兵射过来的信,他们是奉旨西征野乜克力部,路过这里的大军。”

  马百户虽然不认字,但还是装模作样接过信,看来一遍,“李猛,你确定他们没有恶意?”

  “大人,出城去问一下便知。”李猛道:“就是有恶意,我们还不是得受着?我看这些人调度有方,绝不是那些兵痞。我陪大人去。”

  马百户手搭凉棚眺望。

  清晨金色的阳光中,河西支队的战士正捧着铁制餐盒,大快朵颐。大家在有说有笑,看样子吃得很高兴。

  “玛德,这些骑兵盔明甲亮,还真是一支劲旅。既然赶上用饭时间,大家都是朝廷中人,不如去混顿饭吃,顺便也好交流一二。”

  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响起,马百户对叶二蛋道:“开了城门,咱们一起去看看,免得被蒙蔽。”

  “他们冲进来怎么办?”叶二蛋问,“这些可都是厉害的角色。”

  “冲尼玛个头,”马百户道:“你看人家那阵势,会在乎咱这点家当?要冲早就冲了,还等到现在?这样,你找块白布,当白旗打出去。免得我们被当成贼逮了。”

  三人下了城墙,打开城门,叶二蛋挑了白旗走在前面,后面跟着马荣宗、李猛。

  小心翼翼穿过了冰封的护城河,一股浓浓的羊肉香味和烤锅盔的麦香味飘来,直冲鼻息。

  “大人,你说他们会不会留我吃饭?”叶二蛋趿拉着棉鞋,“我好久没有饱餐一回了。”

  “应该会的。”其实,马荣宗自己也没有把握。

  河西支队的一连长粱知先奉朱炳昆之命,在南城门外等候堡中人出来。

  信射上城墙不久,就见三个大西北老农装扮打扮的人出了城。

  粱知先拦住三人的去路,“你们可是垦荒守边的兄弟?本人粱知先,乃军中百户。”

  他手下一百多号人,称百户也是名至实归。

  李百户看英姿勃发的粱知先,又看看自己的寒酸样,点头哈腰苦笑着,“是,是,在下是堡中百户马荣宗。”

  “你们跟我来吧,”一连长对哨兵低语几句后,对三人道,“这天寒地冻的,你们起这么早来欢迎大军,让我们很过意不去。诸位应该还都没有吃饭吧,那就先去吃饭,其他的事饭后再说。”

  来到汤锅前,粱知先让炊事员给每人盛了一碗羊肉汤,又拿了三个大锅盔,:“我们朱大人吩咐了,来的都是客,饭管够,不用客气。”

  三人连连低头,端起热腾腾的羊肉汤,泡上锅盔,吸溜吸溜地吃了起来。

  一连长粱知先又给每人碗里加了半勺羊肉,“兄弟们戍边辛苦,多吃一些。”

  正吃得高兴,城墙那边跑过来几个半大的孩子,李猛一见放下碗,赔笑着对粱知先道:“大人,你看是不是把我的这份匀给孩子。这大冷天的,我这当长辈的总不能自己吃独食。”

  粱知先笑道:“这里是军营,孩子们都过来不太好,这样吧,我安排两个兄弟用木桶将汤菜和锅盔抬过去,你去给分了,可好?”

  李猛看看马荣宗。

  马荣宗往嘴里扒着羊肉,头也不抬,“使得,使得,你只管去。”

  打了两个饱嗝,马荣宗放下碗筷,对粱知先道:“兄弟,问一句,你们是哪里的人马?”

  粱知先笑道:“自然是朝廷的。”

  马荣宗不可置否,“锦衣卫和关宁军都没有这样的精气神儿,如此劲旅,其主可知。”

  粱知先对马荣宗道,“咱们去大帐见见我的上官朱大人,路上边走边聊。“

  马荣宗跟着粱知先往大帐走,看着纵队战士装备精良,对粱知先道:“我也曾见过关宁军,以为是天下强兵。今日才知道,关宁军也不如贵军的。我们这些边军,更是丫鬟养的。”

  粱知先笑道:“关宁军哪能跟我们比。不瞒你,我们战士一个人的薪水就可以养一家子,而且过得还是中等人家的日子。”

  马荣宗问道:“这些兄弟远离家乡,家人如何能才得到养家的银子?朝廷的那些官吏可没有一个好东西。”

  粱知先笑道:“朝廷的那些贪官污吏是不敢伸手的。告诉你一句实话,我们战士的家庭都享受军属优待。不但薪水给的足,而且逢年过节,我们的周泽普周大人会亲自送柴米油盐鸡鱼肉蛋到家里。”

  马荣宗让过一个刷马的战士,“这战士难免有伤亡,这人一死,你们还会照顾他们的家人吗?”

  粱知先笑道:“我们的战士受伤了,退伍会被安排到衙门中去,也有的到农庄当主事。如果战场牺牲了,他的家人会享受烈属待遇。子女我们养到十八岁,老人我们会养老送终。”

  “今天有些冷。”马荣宗将老羊皮袄裹紧,“天下还有怎样的军队,着实让人惊奇。兄弟,你们应该是那位周泽普周大人的私兵吧,恐怕朝廷也只在嘴上说说而已。”

  粱知先呵呵一笑:“你不想当这样的私兵吗?”

  马荣宗笑道:“能摊上这样的好事,堡中的兄弟们都要朝南磕头了。”

  说吧,狡黠一笑,“我想请大军堡中小住几日,只是不知朱大人意下如何?还请粱老弟美言几句。”

  尼玛,我老马有三个孙女,今天正好攀上高枝。

  大帐内,马荣宗请朱炳昆派大军进驻到大马营堡,言辞殷切,倒把朱炳昆给搞得很不好意思。

  河西支队用一顿早餐就攻破了大马营百户的心里防线,兵不血刃占领城堡。

  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护城河上的吊桥,从南门进入大马营城堡。穿过内外二城门,进入城中,

  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男女老少前来迎接。

  朱炳昆对马荣宗道:“马大人,我们还有些兵马随后就要来到。”

  马荣宗道:“大人房屋闲置甚多,多是地窝子和简陋的茅屋,还有一些是菜窖,只要不嫌弃,住上几千人也可以。”

  马荣宗没有想到,午后,还真的来了两千多名士兵。明末,山丹卫全部人口加起来也不过约万余人口,金雕纵队的战士占了总人口的二成。

  

继续阅读:第95章 为朝廷卖命打仗,凭什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资本主义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