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美丽的三姐
今宵初弦月2025-10-24 12:236,031

刀疤脸见到来人,凶戾的表情瞬间被惊愕取代:“英姑?你…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英姑顾不上回答他,急促而清晰地说道:“疤哥,他确是五少爷李智云,我能作证!” 她语速飞快,目光扫过地上的房玄龄,“还有,夫人有令,命你即刻放了这位房先生!严令不得擅杀俘虏,违者军法从事!” 最后一句,她加重了语气,目光炯炯地盯着刀疤脸。

刀疤脸脸上的肌肉狠狠抽搐了几下,那道伤疤显得更加狰狞。他死死盯着英姑,又瞥了眼神色坦然的李智云,最终像泄了气的皮囊,懊丧地猛一挥手,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他娘的……放人!都他娘的给老子放了!” 手下人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七手八脚地解开了房玄龄身上的绳索。

重获自由的房玄龄,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清明与从容。他整了整凌乱的衣衫,步履略显虚浮却坚定地走到李智云面前,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却依旧温润:“在下拜谢李公子救命之恩!此恩此德,玄龄铭记肺腑!”

李智云慌忙作双手虚扶状,脸上带着少年人的赧然:“房大人快快请起!折煞晚辈了!大人快快回去压惊,待此间事了,晚辈定当亲至府上拜望!” 房玄龄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顺着那嘎吱作响的木梯,步履蹒跚却挺直了腰背,一步一步缓缓走下刑台,融入下方渐渐散去的人潮之中。

李智云凝望着房玄龄那略显佝偻却透着不屈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一股难以言喻的得意和庆幸涌上心头。他暗自思忖:妙极!自己与二哥李世民尚未正式相见,二哥便已先欠下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今日若非自己及时阻止,房玄龄这颗价值连城的脑袋落地,将来二哥逐鹿天下,问鼎九五,又该去哪里寻访如此经天纬地、足以定鼎江山的良相?

“五少爷!” 清脆的呼唤将李智云从思绪中拉回。英姑已笑盈盈地走到他面前,一双灵动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您…不认得我啦?” 她俏皮地歪了歪头。

李智云立刻像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脸上绽开笑容:“认得!认得!你是英姑嘛!小时候在老家,我们常在一处玩耍,掏鸟窝、捉蟋蟀,偷摘园子里的果子,哪回少得了你……” 他信口胡诌起来。

这时,刀疤脸带着几分局促和歉意走了过来,对着李智云抱拳拱手,瓮声瓮气地道:“五少爷!小的有眼无珠,粗人一个,刚才多有冒犯,您大人大量,千万别跟小的计较!” 他黝黑的脸上竟透出几分难得的赧色。

“哈哈,无妨无妨!” 李智云爽朗一笑,浑不在意地走上前,用力在刀疤脸那铁疙瘩般粗壮的胳膊上拍了两下,触手坚硬如铁,“有道是不打不相识!今日这一闹,倒显得亲近。疤哥是吧?以后你就是我大哥了!” 他这自来熟又带着几分上位者气度的做派,让刀疤脸一愣,随即咧嘴露出一口白牙,憨厚地笑了起来,心中芥蒂尽去。

英姑见状,连忙道:“五少爷,夫人一直记挂着您呢。快随我去见夫人吧!她若知道您还活着,一定高兴坏了!”

“好!快带我去!” 李智云欣然应允,心中也涌起对这位传奇三姐的强烈好奇。

围观的百姓见没了“热闹”可看,发出失望的嘘声和议论,如同退潮般缓缓四散而去,留下空旷的刑场和孤零零的木台。李智云随着英姑走下木台,穿行在鄠县略显破败却充满市井气息的街道上。绕过几个堆满杂物的小巷,拐过几处飘着炊烟的院落,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古旧却气势不凡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斗拱,虽略显沧桑,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大门上方,一块饱经风霜的木匾上,三个苍劲古朴的大字赫然在目:稷王祠。

“到了,五少爷。” 英姑说着,率先跨过那高高的青石门槛。李智云紧随其后,迈步而入。绕过一道雕刻着古老农耕图纹的影壁墙,眼前是一座极为宽敞高大的神殿。殿内景象与祠外的寂静截然不同——人声鼎沸,步履匆匆。到处是扎着醒目红头巾的汉子,他们衣着各异,有粗布短褐的农夫,有打着补丁的皮匠,甚至还有穿着不合身皮甲的破落户,但人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亢奋与忙碌交织的神情。他们或搬运着兵器粮草,或传递着写满字迹的竹简木牍,或三五成群低声商议,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皮革味和一种铁血的气息。这景象,活脱脱就是李智云记忆中电影里农民起义军的指挥部。

英姑显然对此地熟稔无比。她领着李智云,灵巧地在人群中穿梭,径直穿过喧嚣的前殿。眼前是一个清幽雅致的庭院,古松翠柏虬枝盘曲,郁郁葱葱,掩映着一座巨大的青铜香炉,炉中青烟袅袅,散发出淡淡的松柏香气。穿过庭院,便到了更为幽静的后殿。英姑在一扇紧闭的雕花木门前停下,轻轻推开,侧身让道:“五少爷,请进吧,夫人就在里面。”

李智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激动与期待,迈步走进了屋内。屋子比想象中更为宽敞明亮,陈设却出人意料。除了几张朴素的桌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屋子中央摆放着的一个巨大沙盘!沙盘上山川起伏,河流蜿蜒,城池关隘星罗棋布,插着各色小旗,赫然是整个关中地区的微缩战场!侧面的墙壁上,则悬挂着一张绘制精细、标注详尽的羊皮古地图。一个女人正背对着门口,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地图,纤细的手指不时在地图上某个位置轻轻划过,全神贯注到连门开的声音都未曾察觉。

李智云只能看到她的侧影。只见她身姿挺拔修长,宛如一株临风的玉竹。乌黑如瀑的长发并未如寻常女子般披散,而是利落地向上梳拢,挽成一个既英气又不失柔美的飞天高髻。髻上并非珠翠环绕,只恰到好处地系着一条与她麾下将士同色的红头巾,如同跳动的火焰,成为她身上最鲜明的标志。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玄色戎装,腰束巴掌宽的犀皮腰带,勾勒出矫健的腰身,外罩一件深红色、边缘绣着暗金云纹的斗篷,随意地披在肩上。这身装扮,衬得她整个人干练利落,英姿飒爽,却又在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飘逸与高贵。

“夫人。” 英姑轻声唤道。

那女子闻声,缓缓转过身来。

李智云的目光瞬间凝固了!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令人屏息的容颜。白皙的鹅蛋脸光洁如玉,两道弯弯的黛眉如远山含烟,舒展间自带一股飒爽之气。最摄人心魄的是那一对丹凤眼,眼尾微微上挑,眸光流转间,清澈深邃如同寒潭中的黑水晶,晶莹透亮,仿佛能洞悉人心。鼻梁高挺笔直,如同精心雕琢的美玉。而那唇瓣,不点而朱,饱满丰润,如同春日里初绽的玫瑰花瓣,鲜艳欲滴,为她英气勃勃的面容平添了惊人的妩媚。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深红的斗篷映衬着如玉的肌肤,黑曜石般的眼眸沉静而锐利。

这就是他的三姐?美丽的三姐?李智云心中震撼无比。与温婉娴静的刘瑛莲相比,三姐的美丽是截然不同的风景——那是一种糅合了沙场英气、倾城之姿、极具侵略性和震撼力的美!在看清她容颜的刹那,一个无比清晰甚至带着几分荒诞的念头不受控制地跳入李智云脑海:若眼前这位绝代佳人,并非与自己有着姐弟的名分羁绊,他李智云,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她迎入府中,册为王妃!

三姐的目光触及门口站着的少年时,她整个人如同被无形的闪电击中,瞬间僵立在原地。那双洞悉战局、指挥若定的眼眸里,此刻只剩下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汹涌而来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狂喜。她红唇微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仿佛连呼吸都停滞了。

英姑看着这姐弟相认的震撼一幕,眼眶微红,笑着提醒道:“夫人,您看,是谁来了?”

三姐的嘴唇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从喉咙深处挤出几个破碎而战栗的音节:“智…智云?是…是你吗?” 声音轻得如同梦呓,带着巨大的不确定和小心翼翼的期盼,仿佛怕惊破了这难以置信的美梦。

“姐!是我!”李智云轻轻回答了一句。

三姐脸上的震惊如同冰雪消融,瞬间被汹涌澎湃的激动和狂喜取代。她甚至忘了自己统帅千军万马的威仪,像一个普通的姐姐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地疾冲过来!张开双臂,用尽全身的力气,一把将失散多时、以为早已天人永隔的幼弟,狠狠地、紧紧地搂抱在怀中!那力道之大,勒得李智云几乎喘不过气,却又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姐姐单薄衣衫下身体的微颤,嗅到她发间淡淡的皂角清香混合着皮革与墨汁的味道。

良久,三姐才微微松开手臂,双手却依旧紧紧攥着李智云的双臂,将他稍稍推开一点距离,一双美目含着滚烫的泪水,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他,仿佛要将他此刻的模样深深镌刻进心底。晶莹的泪珠断了线般滚落,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和深切的悲恸:“智云……你不知道……当初姐听闻你被朝廷鹰犬捉住,押往长安,就要被处死的消息时……姐的心……像是被生生剜去了一块!姐恨不能插翅飞去长安城救你!可那时……姐身边只有几个忠仆,势单力薄……长安城更是龙潭虎穴,戒备森严……姐……姐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她泣不成声,回忆起那绝望的日夜,痛楚依旧清晰如昨,“那夜……姐对着长安的方向,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心里像压着千钧巨石,痛得喘不过气……只恨苍天无眼,竟让我李家麒麟儿遭此大难……” 字字句句,情真意切,饱含着骨肉分离的锥心之痛和深深的自责,听得李智云也喉头发紧,鼻子发酸,一旁的英姑更是早已偷偷抹起了眼泪。

三姐深吸几口气,勉强压下汹涌的情绪,用袖子胡乱抹去脸上如泉涌般的泪水,却抹不去那通红的眼眶。她拉着李智云的手,将他带到旁边一张铺着地图的案几旁坐下,急切地追问,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光芒:“快!快给姐说说,你到底是如何……如何从那必死之局中逃出生天的?这几个月,你都在哪里?吃了多少苦头?” 她的目光紧紧锁住他,仿佛要将这失而复得的弟弟看进灵魂里。

李智云便将韦义节搭救自己的经过说了一遍。待李智云讲完,三姐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阴霾尽散,如同雨后初晴,竟“噗嗤”一声破涕为笑。那笑容明媚如春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她伸出一只纤纤玉手,带着无限的怜爱和宠溺,在李智云的脑袋上用力揉了几下,如同对待幼时那个顽皮的弟弟,语气嗔怪中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你这臭小子!命可真够硬的!阎王殿前走一遭,居然还能全须全尾地从朝廷的魔爪底下溜出来!真是……真是祖宗保佑!” 说着,眼圈又忍不住红了。

一旁的英姑连忙笑着凑趣:“五少爷吉人自有天相,自然跟旁人不一样!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

三姐用力点头,再次抹去眼角残留的最后一丝泪痕,鼻音依然很重,语气却已完全转换成了长姐的关切:“智云,你还没吃饭吧?饿了吧?” 她心疼地打量着弟弟略显清瘦的脸颊。

李智云被她一问,肚子里立刻应景地咕噜叫了一声,他不好意思地连忙点头:“嗯,姐,真饿了。”

三姐立刻对英姑吩咐道:“英姑,快去伙房,让老张头把他最拿手的几个好菜都做上!再烫一壶热酒来!快去!” 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利落。

“哎!这就去!” 英姑脆声应着,转身快步离去。

英姑一走,屋内只剩下姐弟二人。三姐拉着李智云的手,依旧舍不得放开,目光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脸上流连,仿佛怎么也看不够。她动情地摩挲着弟弟的手背,声音轻柔而真挚:“智云,你我虽非一母同胞,但在咱们李家这几个兄弟里,三姐最疼的,打小就是你。你性子机灵,心地也纯善,不像……” 她话到嘴边顿住了,只是又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眼中满是温情。

李智云心中暖流涌动,连忙顺竿爬:“我知道!从小到大,就数三姐对我最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紧着我。” 这亲昵的话语,瞬间将姐弟间因分离而产生的些许生疏感驱散殆尽。

不多时,英姑带着两个健妇,端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进来。李智云看到那油汪汪的烧鸡、浓香扑鼻的炖肉、碧绿的时蔬,还有雪白的蒸饼,再也顾不得什么仪态,立刻狼吞虎咽起来,吃得满嘴流油。

三姐坐在一旁,看着他这饿虎扑食般的吃相,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忍不住伸出纤指,嗔怪地在他额头上轻轻一点:“慢点吃!瞧你这猴急样,又没人跟你抢!小心噎着!” 语气虽是责备,眼中却盛满了失而复得的宠溺与欣慰。她拿起筷子,不断地将好菜夹到李智云碗里,柔声道:“多吃点,把掉下去的肉都补回来。”

……

自此,李智云便在这如火如荼的鄠县义军中安顿下来。每日里,除了雷打不动地去寻三姐说话、看她处理军务、或者在沙盘地图前听她分析战局,余下的时光,他便在刚刚被义军控制的鄠县城中四处闲逛,熟悉着这片由他三姐一手缔造的、充满生机的“王国”。

在后来与三姐、英姑以及军中将领的闲谈中,他才逐渐拼凑出三姐这几个月来惊心动魄的经历:

原来,当初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前,也派人通知了长安城中的柴绍。柴绍要带三姐一起走,可三姐却说:“夫君,此刻情势危急,两人同行目标太大,一旦被查获,恐难脱身!不如你轻装简从,速速先行赶往晋阳协助父亲。我乃女流,反倒容易隐匿行迹。” 柴绍无奈,只好一个人走了。他在半道遇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三人便结伴同赴晋阳。

送走丈夫后,三姐李秀宁并没有东躲西藏,而是回了位于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别馆。在那里,她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散尽家财!她毫不犹豫地打开了李氏在关中的巨大粮仓和金库,将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帛、金银慷慨地分发给周围的庄户、流民以及那些对隋廷心怀不满的豪侠之士。千金散尽,只为聚人心!凭借李氏在关中的声望、她本人的非凡魅力以及实实在在的“义举”,很快便聚集起了一批忠心耿耿的骨干力量。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李秀宁深知,要成大事,仅凭这些乌合之众远远不够。她的目光投向了盘踞在司竹园(今陕西周至县司竹镇一带)、拥众数万的胡人巨盗何潘仁。此人剽悍勇猛,却也桀骜不驯。李秀宁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派出了自己最信任、也最机敏的家奴马三宝前去游说。马三宝不负重托,深入虎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向何潘仁痛陈隋室昏聩、天下大乱之势,阐明李渊晋阳起兵乃顺天应人之举,更晓以民族大义与共享富贵之前景。最终,何潘仁被说服,率领其数万剽悍部众归附李秀宁麾下!这成为她事业的关键转折点。

何潘仁的归顺如同投石入水,激起了巨大涟漪。很快,在关中地区颇有势力的其他几股武装力量也闻风来投: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原本各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盗帅”,也纷纷被李秀宁的胆识气度和李氏父子的声势所吸引,率部加入。如同百川归海,李秀宁麾下的义军如同滚雪球般迅速膨胀。到李智云到来时,这支以红巾为号、由她一手整合统领的“娘子军”,兵力已赫然达到七万之众!

与此同时,李智云的堂叔、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也从长安成功脱险,逃入鄠县附近的终南山中。他在那里联络了长安城中有名的游侠首领史万宝等人。史万宝素以义气著称,交游广阔,在关中绿林和底层民众中威望极高。两人一拍即合,合伙起兵响应晋阳的李渊。凭借李神通的宗室身份和史万宝的江湖号召力,他们也迅速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活跃在长安西面,与李秀宁的义军遥相呼应。

眼下,这几支同气连枝的起义军,在李秀宁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尽管李神通和何潘仁等人名义上独立,但重大行动皆与李秀宁商议),互相配合,默契无间。他们如同几把锋利的匕首,从西、南两个方向,不断地袭扰隋军的粮道,攻占京畿附近的郡县,拔除长安外围的据点,将长安城周边搅得天翻地覆。这支由一位年轻女子统帅的“红巾军”,奇迹般地牵制了长安留守、京兆内史卫文升麾下相当大一部分的精锐兵力,使其首尾难顾,疲于奔命,深陷于关中泥潭而无法有效支援河东或潼关方向。而这,正是李渊敢于率领主力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扑长安城下的最关键底气之一!李秀宁,这位大唐的平阳昭公主,在父兄逐鹿天下的宏图伟业中,已然以她惊世骇俗的胆略和智慧,在长安城下,亲手打出了一片至关重要的根基!

继续阅读:第十章 整饬军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家父唐高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