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阳春戏班啊,走了。”
“走了?”
“是啊是啊,腊月里走的,说是回琅琊老家过年去了。”
“琅琊的?”
“是啊是啊,从班主、到角儿、到司鼓马夫搬运工,全是琅琊人。”
小两口对视一眼,知道了,原来是这底下的水,深着呢。
林成森拿出一颗银锞子放在桌上,问小厮:“我记得阳春戏班有个武生,叫溜三元的。”
小厮刚才从那一堆的银锞子里昧了一颗,这会儿又见一颗,眼直了,瞬间自作聪明,“啊,老爷您、您原来也喜欢溜三元的哪!”
“……对,这不过年府里忙嘛,好久没来捧场了。”
“那老爷您放心好了,溜三元没跑,还在呢。呐,您看看,今儿上台演的,就是他的戏班。他从原来的戏班子里脱身出来,另组了个戏班,叫三元戏班,他正是三元戏班的班长,人称柳班长。”
“柳班长?”
“是啊是啊,溜三元是艺名,柳才是他的本姓。”
这小厮,堪称系统提供的作弊道具了,财迷且无所不知,心里知道多少、嘴上就说多少,生生把小两口的透视眼给打击成了摆设。
林成森把桌子那银锞子扔进他怀里,就说了一句:“知道什么,随便说点吧。”
小厮应:“哎!”
小厮这一随便起来,后边就不得了了,将溜三元来京之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说了个绘声绘色。
话说,琅琊孤儿柳应,自小在阳春戏班里长大,顺其自然就走上了演艺道路,艺名溜三元。
因溜三元虽长着一张俊俏郎君脸,却配着一副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身躯,因此走的还是一条相当爷们的戏路,武生。
溜三元的武生道路不能说大红大紫,但也称得上顺风顺水了,没几年成了阳春戏班的一号武生,在坊间也拥有一群数量尚算可观的粉丝。
去年,阳春戏班到京演出,溜三元也在其中,从阳春到深秋,半年间,溜三元在京城中也发展出了属于他的一批死忠粉。
听到这里,蒲小芹忽然打断了说:“我知道,这里边还有个叫王子荣的。”
“啊对对对,王公子!”小厮说着,又打自己嘴巴,“哎呀不对不对,如今咱可得叫王驸马了!这位夫人怕是还不知道吧,那一位啊他尚了七公主,高升做驸马了,夫人以后可记得千万别再直喊名讳了。”
这小厮是好意提醒,但蒲小芹听着莫名觉得不爽,翻白眼冷哼了一声。
小厮接着说:“说起这位王驸马呀,他跟柳班主,那可是过了命的交情。”
这情,据说是兄弟之情,这命,则是柳应的命。
说是年前有一回,还用着艺名溜三元的柳应上台演出,正演着《霸王别姬》呢,忽然倒地起不来了。
虞姬都还没自刎呢,霸王先不行了,戏呢当然是演不下去了,当时台上台下乱成了一片。
正巧王子荣就在台下,作为溜三元头号粉丝,王子荣紧张得呀,那是连滚带爬爬上台的,因为当时正是晚上,一时半会儿请不到郎中,王子荣还差了自己身边的随从,即刻回府去带了自家的老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