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池塘的小鱼还是小池塘的大鱼?
这是职场打工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辛琪从毕业以来一直都在大池塘里。
大池塘有大池塘的好处。
辛琪毕业后去的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外企,去公司报道后,公司集中安排去五星级酒店住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大家可以慢慢找合适的房子。
心思活络的女孩子在这一个月里疯狂社交,利用大家都住在酒店的机会,多结交优秀的男生,迅速搞定了男朋友/老公的问题。
辛琪属于这方面心思比较迟钝的。每天下班后都在酒店附近找好吃的当地特色美食,一个月下来自然没有解决个人问题,倒是胖了5斤。
辛琪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希望尽快做出成绩,也让老板满意。于是工作渐渐有了起色,但个人问题却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高薪酬,高福利,办公时间的自由,出入五星级酒店,这些都让辛琪感觉良好。很快辛琪跟风同事,买了房买了车,当然都是贷款的。
早些年加入公司的同事们经济上还是很充裕的,那时候工资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好几倍,房价也不贵,公司还提供无息贷款买房,于是很多有头脑的同事都买了好几套房,稳稳的当起了收租公、收租婆,即使以后不工作了也没有压力。
这些年加入公司的同事们经济上就没那么宽裕了,工资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不了太多,房价却涨了许多,公司也早就没有无息贷款买房的福利了。
大家辛辛苦苦买套房供着,剩不下多少钱。再加上很多市场部、公关部、销售部的同事都需要撑门面,讲究点的甚至去香港定制服装、买限量手表和奢侈包包。于是钱就更不够花了,除了信用卡月月刷爆,甚至有的同事还需要借钱周转。
辛琪属于量入为出类型。辛琪刚加入公司是做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后来转岗做了战略和数据。
埋头做点研究,还是比较适合辛琪的。相比于跟人打交道,辛琪更喜欢埋头做事。只是辛琪从此穿着打扮就更跟不上潮流了。
在任何公司,光埋头做事都是没有前途的。
除了会做,更得会说。
这方面中国人的教训都挺深刻,看看硅谷美国高新企业,高层近年来基本上全是印度人了。
硅谷印度人兼具中西方思维,拉关系抱团很厉害,当然印度人勇于表达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印度人英语不怎么样,一开口一股咖喱味儿,但能说,即使没什么观点,也可以不停的说。
每次开亚洲电话会议,或者全球电话会议,辛琪都对这一点体会深刻。
尤其是亚洲电话会议,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泰国人,菲律宾人,新加坡人……大家都比较含蓄,唯独印度人,抓住机会不停的说。往往一个小时的电话会议,印度人就说了半个小时,美国领导开场总结10分钟,其他国家的人捡重要的事情,每人说上两分钟。
其他国家的人都希望赶快把事情聊完,会议结束好做其他事情。但印度人每次都抓住机会,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他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总结能力和吹嘘讲故事的能力。
辛琪打心眼里瞧不上印度人这种做一分吹十分的行为。但中国人这种做十分一分不吹也不行,最好是做十分吹十二分,甚至十五分,二十分。
当然这是辛琪现在的认识,这已经是工作近20年之后了。
大池塘里鱼太多。人太多,做的好更要能吹,再加上中国人在外企有隐形天花板,所以辛琪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再加上公司所在的行业非常稳定,公司早就进入成熟期,上面的位置有限,上面的领导又不挪窝,下面的人自然没有太多机会往上爬了。
于是辛琪升职了一两次之后,决定转换赛道,去了互联网行业。
辛琪去的BAT,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大池塘。在这个大池塘,辛琪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从文化到组织,从产品到运营,从算法到数据驱动,从研发到中台……
辛琪得出结论:去新行业一定要去大池塘,大池塘的知识管理和培训体系都做得很好,可以让人快速的学习和成长。
但学习和成长之后呢?互联网行业有个说法,不要35岁以上的人。辛琪早就过35了,那么之后该如何呢?
很多人早早的财富自由,退休了。
很多人追求人生价值,去创业了。
也有很多人跳槽去了中小公司,或者创业公司挑大梁。
辛琪也快40了,这个时间点辛琪有很多困惑,关于人生,关于事业,关于选择,唯独没有关于爱情。
30岁的女人才会为爱情困惑,40岁的女人早已经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孔子说,四十不惑。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和疑惑的了——很多书里直接这么翻译。
辛琪对此一直很疑惑。孔子他老人家号称“十有五志于学”,活到老学到老,怎么可能40岁就没有疑惑了呢?自己快40岁了,疑惑和困惑却越来越多,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真的有人到40岁,就没有任何疑惑和困惑吗?
不可能!
辛琪更赞同“四十不惑”另外一个版本的解读: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挫折失败打击,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就不太容易被外界所迷惑了。
不被外界迷惑,才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一点倒和王阳明的心学相通了。
辛琪的内心说:“勇敢的跨出舒适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吧!”
辛琪的内心说:“我知道你害怕失败。不尝试就永远不会失败。但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辛琪的内心说:“你已经快40岁了。时光不等人。难道50岁了你还会有勇气跨出这一步吗?”
于是辛琪一边思考着“四十不惑”,一面做出了内心的决定——去小池塘当大鱼。
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不是吗?至少尝试过,辛琪不后悔。
即使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开始,从头来过。
现在中国的平均寿命接近80岁,40岁正好是人生过半。
辛琪想,老迈时在炉火边回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应该也会很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