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 我们所坚信的
丢了马甲的小墨2021-02-14 11:563,470

  “若蔡都督能将军火买到手,则一切好说。”

  谢庭的回答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蔡锷直言听不懂:“大总统何意,蔡某不甚了解。”

  “英国洋商威廉·斯特林通过东印度公司从英国运送了一批货物,辗转印度至天津口,正四下寻求买家进行交易。”谢庭食指指腹滑过茶杯杯沿,“表面上看着是布匹生意,但是常年经商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谢参谋长的意思是,这个洋商走私了其他的东西?”蔡锷半眯着眼。

  谢庭点头,接着说:“没错。如今民国工业蒸蒸日上,沿海工厂不算少,洋布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不值得漂洋过海来这里买卖。再者有心人一查便知,斯特林家族根本不是布匹生意发家,而是靠军火买卖撑起来的。虽然几经洗白,却还是胆大妄为。”

  “蔡某明白了。”蔡锷点头,表情严峻,“那么蔡锷斗胆一问,这批货大总统若是到手,该如何处置?”

  “这点小事就无需蔡都督操心了。”谢庭表意不明,只是在警告他别动其他心思。

  蔡锷却是冷笑一声,怒道:“谢参谋长,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走私之罪岂容忽视!现民国初建不过一年有余,大总统以权谋私公然藐视国法,纵容洋人挑衅海关。若被百姓知晓,岂不是寒了天下之心!你身居高职而尸位素餐,这百姓的供食,你谢庭拿得可是安心?”

  “蔡锷,谢某敬你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也佩服你的年少才华和家国大义,但你可知我等接手的土地早已腐败不堪、无药可救!你且看看当今,八国联军之后中华处处受限于列强,以当局之力又能做何!”

  “谢参谋长!你既知当下局势又岂有纵容甚至同流合污?何不肩负大义,铲除蚁虫,招纳天下俊贤于北平?以大总统之伟略,总归能干一翻惊天动地,不然我蔡松坡断不会奔赴京城!”

  蔡锷虽气,却也深知自己的话传出去会触大总统的底线,因此也留了好话说出来。

  谢庭脸上挂着冷笑,心底愈加配服蔡锷坚定的立场。

  “蔡都督,你且细想,这哪算得了什么!不瞒你说,因为那洋鬼子威廉的数目比以往都大,所以大总统才想出手。此次若上头不出手,那么这一批买卖也会有其他人盯着不放……治罪?查封?别想了,洋鬼子能溜入天津这牵扯的何止海关总署,要是彻查,大总统恐怕都成了光杆司令了!”

  “此事恕难从命!”

  谢庭叹息,对着如此执着的蔡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好心提醒:“蔡大人啊,水至清则无鱼。这年头,可不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干净……”

  “既已如此,蔡某与谢参谋长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蔡锷此次出行目的只为赴京报国,为民谋利。请您转答大总统,松坡必在十一月前赶赴京师,还望大总统多等些日时。”

  说罢蔡锷起身,行礼告辞。

  “蔡锷!现今离十一月只剩八日,除去火车行进时间也只有六日,你要如何把文醒之救出!”谢庭叫住他,放软了声音劝道:“此事你若断然拒绝,恐怕京师之日不好过啊……”

  蔡锷不领情,冷哼一声:“多谢谢参谋长的好意了,蔡某自有分寸!”

  话完,大步离开包厢。

  下楼时蔡锷特意扫一眼楼下大堂,见顾思正对着一只鸭埋头苦干,也不好意思去叫她。

  顾思正吃得起兴,抬头时无意间和他对上视线,于是挥手招呼,把人请入座。

  “蔡教官您尝尝,这就是清风酒楼的招牌菜八宝鸭,鸭肚里蒸的可是上好药食,汤汁鲜美,让人味蕾绽放、舌尖流连……哎小二哥,这里多上一副碗筷!”

  她边介绍菜品边让小二上碗筷。

  蔡锷脸上还留有余怒,本来没心思吃东西的,可招架不住少年的热情,于是勉强上坐陪少年吃一顿。

  “蔡教官好,我是定远军校第七期学员顾炤,之前请了一段时间的假没回军校,因此不知道您。”顾思一边自我介绍刷存在感,一边接过小二递上的碗筷,又帮他盛一碗汤,夹入几块鸭肉。

  “我听过你的名字。在谷子寨被炮轰遇袭那晚,有人喊过‘顾炤’这个名字。”蔡锷抿一口汤,感觉还不错。

  “嘿嘿……”被偶像知道的顾思傻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时候以为你是个小姑娘,没想到却是军校学员。”

  顾思的傻笑瞬间化作尬笑,“蔡教官您的意思,是夸我长得俊么?”

  蔡锷一愣,哈哈大笑。

  顾思接着啃鸭肉。见谢庭匆匆离开,立马放下碗筷想去追,却又顾及到蔡锷方才难看的脸色,想必二人是不欢而散,她也不好再凑上去。

  思及此,她微微叹息,接着喝汤吃肉。

  蔡锷瞧见她的举动,问道:“你找谢参谋长有事?”

  “是的。”顾思心里可惜,如实回答:“我的同窗好友文醒之在临界那次行动犯了点错,现在还在牢里。找谢参谋长是想看看能不能……呃,解决。”她深知史书上蔡锷为人,因此说话小心翼翼。

  “我和谢参谋长……既是也不是为这事不欢而散。”蔡锷说。

  “呃……您的意思是,有戏?”

  蔡锷点头,又摇头。他说:“我拒绝了。”

  诶?

  “蔡教官,您……”

  “那干的不是事!”

  蔡锷怒拍桌子,吓得顾思手哆嗦了一下,差点没拿稳筷子。

  “啊……什么事?”顾思咽一口汤,试探性问。

  蔡都督瞟她一眼,喝汤。

  “……”

  急死人了。

  正当顾思以为他不再会搭理自己的时候,蔡大人突然问:“顾炤,你有坚信的东西吗?”

  诶,这是要谈人生还是要谈理想?

  顾思确定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坚信的东西。穿越前她就是个普通的冷门专业在读硕士,因为吃亏不想在本科专业奋斗,因此一气之下考了个历史,课题方向是近代人类的战争史。谁想还没提笔写论文,人就over 穿到了一百年前。穿越后还没享受到大户人家的生活,就莫名其妙以顾炤的身份经历了这么多,还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真是个惊喜!

  若说坚信的东西……马列主义、毛爷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算不算?

  这个时代说起马列倒有人知道,但是关于毛爷爷……呃,毛爷爷这个时候还只是个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呢!

  想了半晌,顾思回答:“我不清楚。”在这片历史,她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顾炤,我所坚信的是国家大义,是民族存亡。人人都劝我据守云南可保一方百姓平安,而赴京则危险重重。人人都说大总统心胸容不下我,可我却认定他的宏才伟略,深知华夏需要他这么一个雄才治理。为了我所坚信的,我赴京义无反顾。”

  “可是顾炤,如果有人当着你的面说:你所坚信的现在连一个人也救不了,你会不会痛苦?会不会自责?会不会陷入怀疑?我坚信的国家大义、民族存亡是否太空虚缥缈?如果它连一个人也救不了,又如何去救一个民族?这不就是虚伪么!”

  “我陷入了纠结。其实纠结从踏上火车赶赴京师的那一刻起就有了,这一路上暗杀不断,枪击、下毒、爆炸……我躲过了,都躲过了,可他们却为我而死!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赴京,是不是不会死这么多人?不,不是的……我不断告诉自己,他们是为了所坚信的东西而死,类似信仰,又像希冀。”

  “我曾向弟兄们许诺,要让他们看见大家所期待的新世界。于是,云南有了重九起义。之后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我被推举为都督。在出任云南都督期间,我一直大力推行新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宣扬民主共和思想。我想要让大家知道这个新世界,我想让中华强大起来……”

  蔡锷絮絮叨叨说着心中的愤怒,可是长期生活在和平中国的顾思对于他的怒火并不能深入地感受。她所了解的历史源自于枯燥的文字,大段的资料。她没有敷衍对待过它们,可也不曾投入感情。

  她曾听导师提及有一位师兄因为过于投入历史,最终郁郁寡欢。临终前留下一句让人发冷的遗言:

  当你身处已知的历史却又无力扭转时,你的灵魂和心灵将不得安息。

  现在想来,说的不就是自己嘛!

  顾思为蔡锷的纠结而心疼,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出言安慰。她很清楚这位护国将军的生平,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大义而奋斗。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他始终坚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原则立场。

  “蔡教官,您不必为此纠结的。您知道自己奋斗目标不是吗,为何会被这一小小困难而吓得胆怯?”

  顾思尽量安抚他快要失控的情绪。

  “文醒之一事并非您纠结所在,您害怕的是所期落空。蔡教官,您别多想,坚持走下去,一切都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民主共和一定会实现的,但是在那之前还需要千千万万的人为之奋斗。我知道自己在说这些话时会很虚伪,毕竟我什么也没做过。但是蔡教官,我还是坚信民主共和会实现,因为中国有您,有千千万万个蔡锷前扑后继。而我,或许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同您一样……”

  蔡锷笑了。

  “顾炤,你有所坚信。”

  顾思愣了一下,想起自己前一秒说的话,于是点头道:“是的,民主共和。”

  顿了顿,又道:“蔡教官,文醒之的事您如果过于纠结,便别去理会。这事交给我们,醒之与我是多年好友,我顾炤不会弃之不理的!”

  蔡锷点点头,“此事确实是我钻了牛角尖。但其因我而起,断不能一走了之。谢庭所提议之事……是很棘手,得回去和老吴他们商讨一翻。”

  “谢参谋长说了什么?”顾思问。

  周遭吵吵嚷嚷。

  蔡锷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简单回答:“要我拿下一批军火买卖。”

  啊咧?!

  ……

  【作者有话说】

  蔡锷的内心独白是我瞎编的,已经尽量还原人物形象了。在那个年代,能纯粹以国家大义、民族大义为己任的人,真的不多。写蔡锷,可以是我的歪歪吧嘿嘿嘿……

继续阅读:第六十三章 病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傲娇少爷的女公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