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可满心震惊,因着职业上的习惯,不由自主回想起有关它的所有信息。
1998年9月,滨海市长滨县,一栋居民楼突然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导致楼板坍塌。最终三死六伤。据说此番事故是由于一名姓高的苍蝇馆厨师酗酒后操作煤气罐不当所致,另外两名受难者都是该厨师的邻居,于睡眠中被楼板砸中当场身亡。
然而,本该在六年前结束的事,却因不日前,其中一名死者的“死而复生”重被提及。包括自己所在的《大事》杂志社在内的多家媒体单位争相报道,三名受难者信息因此被曝光出来——高军、丁学林、邓晓芸。
苏可目光落在旁侧的三个名字上,半晌,又看向几人旁边的一幅房屋布局图。
正是煤气爆炸事故发生楼的户型。因为在同一片小区,与她的旧家户型完全一致。
布局图旁勾画着许多笔记,撰写着各种可以促成爆炸的方式,而在每一种方式后,又延续出了许多分支路线,还有不少拍摄的彩色照片。
时间是从1999年,零零星星,一直持续到现在。
突然,苏可脑中闪出一些埋藏久远,支离破碎的画面。
小公共上,夜晚,喧闹的环境,卖票员开门的吆喝……
还有江明遥远到几乎消失的声音——
一起编纂了个推理谜题、线索、回电、伪装自杀、充分必要条件……
一句叠着一句的词语开水泡一样接连冒出。
全身汗毛也跟随着这些思绪逐渐战栗。
难道江明当年真的在调查这起事故?
这个想法就像一个无底洞,越往深想,那些曾被自己忽视的细节便愈发鲜明。
是啊,她早该想到的!江明这么不喜欢打电话的人,突然和一个新的朋友频繁联系,而且还琢磨起那么匪夷所思的谜题,怎么想都不太寻常。
可那时候并没出现丁学林事件。
对大众而言,煤气爆炸也只是一场稍受关注的大型事故。
为什么要耗费心力调查这么一起事故?
苏可不明白,但很快,全身的血液便涌动起来,由是再次环视起四周。
凌乱的符号、黑白遗照,甚至还有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尸体死亡照片……
不,这可不单单是一起事故的调查!
“你们在调查煤气爆炸事故的人为可能?你们那时候就在怀疑那是蓄意谋杀!”
苏可突然回身面对何肖羽,全脸都是不可置信!
尽管、尽管她之前也提交过类似的猜测报告,可那也是在丁学林“复活”之后!
六年前,在连DNA技术都还没有普及的时代。
而且,这件事又是怎么还江明那起“事故”扯上关系的?
苏可急切想得到答案,整个人都微微发着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顿顿,艰难试探着,“该不会连那起绑架案也和这个事有关联吧?为什么楚辞哥没提过这件事?”
何肖羽做了一个漫长的呼吸,这才缓步走到苏可身边。
“最开始时,我和江明、楚辞,只是因为猎哥的关系凑到一起。江明真正介入这件事,是从我和楚辞彻底决裂之后。他为了维系我们之前的情谊,才不得已提出协助。不过那会儿我也只是对事故存疑,并没想到后续竟会牵连出了其他命案。”
苏可再次动了下眼眸。
“其他命案?”她还是头回听说这件事,本能又看了眼白板。
好像确实有几个陌生词汇,例如:五金店,捷达等等。
职业的素养,令她下意识想追着问下去。
何肖羽却好像并不想详细说明相关事宜,截断式地抢说了后面的话。
“之后没过多久,10月29日,江明便发生了坠楼事故。”
苏可登时收声,血腥的记忆洪水般涌回脑海,努力咽了许久,才艰难发声:“那天江明也是去调查事故的吗?那天发生了什么?”
何肖羽什么也没说,双指在白板上的一张便签上点了一下,转眸回望苏可。
苏可立刻跟随看去。
这是一张淡蓝色的经典老款便签。上面印着不少细碎折痕,边角也有破损。但通体被真空膜所包,至今保存完好。
便签上写着一行不太漂亮的字,苏可一眼就辨认出了笔迹。
“这是江明写的。”苏可绷起神经,挪步正对便签,指腹滑过上面的每一个字。
熟悉的笔画,熟悉的张扬,不经意掀出了封尘在苏可心里的幕幕旧景。
她强忍着,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内容上。大致是在说,他结识了一名记者,也在调查煤气爆炸事故,要约“许航”在10月29日一起见面。
可是紧跟着,苏可又在这张便签旁看到了另一个白色字条。
是另一个人的笔迹,代替江明写着“记者临时有事,见面取消,但我还有点其他事话想和你说,可以的话,还是来一趟——江明”。
苏可看着,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心上猛地一紧。
然后徐徐转头,看向身边这个人。
“江明最后……见的人……是你?”她心里泛出凉意,声音变得警惕起来,“坠楼事故发生那天……你……在现场?”下意识向后缩了半步。
何肖羽转眸回望,淡淡的眼睛里,划过一丝异样的幽光。突然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