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记酒坊门口,开始有陌生人转来转去。细妹拿着蒸粮食隔间的烧火棍,准备去驱赶,被和旨拦下,谁愿意在门口盯着,想盯多久,由着他。
和旨知道这些人是东京各大酒坊的小伙计,受掌柜之命来查看自家酒坊的动态,如何调制薄荷酒、按照什么比例配制,她脑子里有自己的设想,外人是无法偷窥的,因此,哪个酒坊跟风她都不会介意。
清洗干净薄荷、晾干水后,和旨把高鸿福、大哥、春生聚集在一起,告诉他们自己
准备把酒窖所剩下的小酒,全部调制为薄荷酒,一缸不留。
有了上次桃花酿甫一上市,其他酒坊跟风的前车之鉴,众人一致支持和旨的决定。
刘保衡得知后,从前院赶到酒坊,极力反对,告诫和旨还是要稳妥一些,不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万一调制的酒品出问题,会造成损失,这可是酒坊最后的家底。
和旨坚持,有桃花酿的调制、销售经验,薄荷酒理应水到渠成,再者,这些下等小酒原本就没有市场,现在加入薄荷,也许能点石成金。
酒窖里,春生端起一碗酒液呈浅绿色的酒水,刚准备尝试,和旨赶过来夺下。这是她早上用薄荷汁和下等小酒刚调试的,还没有品鉴,不知道味道如何,也不知道薄荷与酒液混合后,饮下对身体是否有不良反应,因此,她坚持要自己试喝。
春生来不及阻拦,和旨已一仰脖子喝下,然后擦擦嘴,笑着告诉众人,如果自己身体出现无法控制的反应,就去找大夫,薄荷与小酒的勾兑比例,也永远不要外传,以免伤及无辜。
春生听后,眼里的光就黯淡下来,一双眼睛再也不肯离开和旨,她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一个时辰后,和旨感觉身体没有异样,反倒是品过薄荷酒后,浑身感觉清凉,就连呼出的气,也有淡淡的薄荷清香。
她到酒窖里,把自己的感觉告诉高鸿福、大哥。两人知道,这意味着可以开坛卖薄荷酒。
这次,不用在酒馆门口张贴告示,坊间已知道刘记酒坊酿造了薄荷酒,皆因拉着薄荷回城里的那天,和旨特意带着大伙儿走繁华、人多的街道。当时,除了街边的人驻足观望外,有的还追着车,问采这么多薄荷做什么,和旨只是笑笑,告诉围观者,过几天去酒馆看看,就知道。
薄荷酒销售第一天,涌来尝鲜的客人挤掉了门帘。细妹为维持排队的秩序,喊哑了嗓子。
刘记酒坊的薄荷酒,迅速风靡东京城,连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三五邀约在一起,来店里品饮。
三哥悄悄告诉和旨,这次居然没有看到其他酒坊有动静,但前几天,不是有多家酒坊的小伙计,来打探吗?难道只是来瞧瞧动静?
这在和旨的意料之中,跟风桃花酿的那些酒坊,酒窖里还有变质无法销售的酒,这次大概率都会观望,没有人再跟着轻易尝试。如此,东京城喜欢猎奇、饮新酒品的客人,自然会来刘记酒馆。这也是她决定把库存的所有下等小酒,一缸不留全部调制为薄荷酒,不担心卖不动的原因。
薄荷酒销售的最后一天下午,和旨发现喝酒的客人中有小渔,不觉一笑,送了他一碟糕点,顺嘴问叶天朗在忙什么。
“去汝阳好几天了,那边酒馆有事,大概明天回。少爷临走时,让我经常来酒馆走动走动。”小渔说完,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荷包,里面都是少爷给的酒钱,他准备都在刘记酒馆花光。
和旨觉得小渔机灵得可爱,就在他对面坐下,陪他喝了一碗,告诉小渔,酒馆只要开张,他来喝酒都免费。
“是因为我家少爷吗?”小渔咧嘴笑,眼里纯粹、干净。
和旨摇头,她记得当初小渔依照叶天朗的吩咐,去库房搬运粮食,受到何管家阻拦,小渔不从。何管家警告他要去告诉叶耀宗,小渔依然不为所动,带领一众伙计继续搬运。何管家恼怒,使劲踢了小渔两脚。和旨感动于他对叶天朗的忠诚,也一直记得这份情义。
和旨回到柜台后忙碌时,细妹小声提醒她,不要动不动就免费,何况小渔跟刘记酒坊无亲无故。
“忠诚的人应该受到优待。”这句话,不单单是对细妹的回复,也是和旨经营酒馆、对待客人的一把标尺。